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当前中职和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实现中高职“三二”分段专业顺利衔接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变革,沿海地區许多企业已经逐步从用工密集型向附加值高的高科技型转变,并向低碳、环保、节能型转变。因此,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然而,笔者对当前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发现,中高职毕业生在就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中职生的职业目标定位比较低,工作表现较好,动手技能要比高职生好,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高职生差;高职生虽然理论知识比较丰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中职生强,但动手能力比中职生差,且职业目标定得过高。调研还发现,中高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不太科学,有许多课程内容出现重叠。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不是很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广东省教育厅提出的中高职“三二”分段专业衔接的构想则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的问题。基于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中高职学校“三二”分段专业如何顺利衔接,提出一些建议。
一、建立专业衔接委员会,统一负责处理专业衔接方面的问题
笔者发现,造成中高职专业衔接不理想,是因为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都是从各自所培养人才的岗位知识结构来制定培养目标,而对于所制定的目标是高了还是低了,是否符合企业实际需求,校方没有进行认真研究。因此,需要建立专业衔接委员会,来统一负责处理专业衔接中的问题。且专业衔接委员会应由高职、中职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其成员则由学校的教务科主管领导、系部主任和有关的骨干教师和企业的一线技术骨干组成。
二、明确双方的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三二”分段模型体系和教学指导方案
委员会成立后首要的任务是制定好中高职各自培养目标。由于中高职学校的生源基础不同,起点高度不同,将来的职业定位也不同,因此中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不同的,如中职学校主要培养中级技术人员,高职学校主要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委员会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社会需求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按照层次理论和螺旋式上升理论,对中高职的培养目标、中高职“三二”分段的教学时间安排、采用的教学方法和需要取得的技能证书等方面进行衔接,构建出以下专业衔接模型:
中高职“三二”分段专业衔接模型
在此模型中,要注意中高职培养目标以及中高职知识、技能方面内容的界定与衔接,中高职教学方式和职业素养一贯性培养的衔接以及中高职转段评价体系的建立。为了全面有效顺利实现中高职衔接,专业衔接委员会要预先制定出周全实用的调研表,并充分对企业进行专业调研(此项工作一定要做实、做细、做全),进而形成能力模块,再对能力模块进行能力分析、难度分析、内容衔接分析和教学方法分析等,最终由专业衔接委员会根据高职“三二”分段衔接模型,共同制定出中高职“三二”分段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三、理清课程设置的内容,编制相应的专业衔接一体化类型教材
调查发现,中职和高职的很多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上不够合理,中职或高职实训条件存在不足,教师对专业课程内容教学定位不准确,出现教材内容重叠、中职教师讲高职内容和高职教师讲中职内容的情况,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为此,笔者建议专业衔接委员会要多组织中高职教师间的交流学习活动,相互了解对方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合力编制出相应的能相互衔接的一体化教材。在中职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上,把基础的、简单的课程尽量安排在中职第一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安排升高职基础理论学习和与企业实践实习相关的内容,在高职的两年里,再进行高职的理实一体的学习和下企业的顶岗实习。因此在教材选用上,最好采用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材。在一体化教材的使用中,最好采用项目式的教学方式,即以企业生产岗位项目的工作任务为驱动,在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把知识和技能学到手。且在一体化教材编写中,笔者建议在内容编写时,要少写理论,多写操作;少写计算推导,多写解决问题方案,并融入趣味、设问、图示等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构建相应的专业衔接考核体系
中高职“三二”分段专业衔接除了课程内容衔接好外,还要重视中高职转段考核体系的衔接问题。事实表明,不是所有中职生都能进入高职学校就读,只有符合高职学校条件的学生才能进入高职学校读书,这中间需要进行遴选。为做好中高职“三二”分段转段衔接工作,笔者建议建立中职生学习全过程考核和瞬间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时就开始升高职的报名,并在中职学习期间,中职学校要在统一制定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指导下进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考核,排出名次。转段考核时,由专业衔接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统一命题,对所申报参加高职考试的中职生进行知识与技能考核。考核可采用百分制,其中,学生道德所占分数为20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各占40分。
五、注重中高职专业衔接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笔者在企业对中高职学生素质要求的调查中发现,企业把学生的职业素养放在了第一位。可见,无论是中职学校还是高职学校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笔者认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沟通能力,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等。而且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能认为只是德育课的事,学校也应该把这些内容的培养融进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中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应该与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相符合。如学生的纪律观点、沟通能力、待人接物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工作态度等可在某些专业课中培养。
(作者单位: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 何丽华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变革,沿海地區许多企业已经逐步从用工密集型向附加值高的高科技型转变,并向低碳、环保、节能型转变。因此,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然而,笔者对当前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发现,中高职毕业生在就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中职生的职业目标定位比较低,工作表现较好,动手技能要比高职生好,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高职生差;高职生虽然理论知识比较丰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中职生强,但动手能力比中职生差,且职业目标定得过高。调研还发现,中高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不太科学,有许多课程内容出现重叠。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不是很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广东省教育厅提出的中高职“三二”分段专业衔接的构想则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的问题。基于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中高职学校“三二”分段专业如何顺利衔接,提出一些建议。
一、建立专业衔接委员会,统一负责处理专业衔接方面的问题
笔者发现,造成中高职专业衔接不理想,是因为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都是从各自所培养人才的岗位知识结构来制定培养目标,而对于所制定的目标是高了还是低了,是否符合企业实际需求,校方没有进行认真研究。因此,需要建立专业衔接委员会,来统一负责处理专业衔接中的问题。且专业衔接委员会应由高职、中职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其成员则由学校的教务科主管领导、系部主任和有关的骨干教师和企业的一线技术骨干组成。
二、明确双方的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三二”分段模型体系和教学指导方案
委员会成立后首要的任务是制定好中高职各自培养目标。由于中高职学校的生源基础不同,起点高度不同,将来的职业定位也不同,因此中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不同的,如中职学校主要培养中级技术人员,高职学校主要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委员会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社会需求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按照层次理论和螺旋式上升理论,对中高职的培养目标、中高职“三二”分段的教学时间安排、采用的教学方法和需要取得的技能证书等方面进行衔接,构建出以下专业衔接模型:
中高职“三二”分段专业衔接模型
在此模型中,要注意中高职培养目标以及中高职知识、技能方面内容的界定与衔接,中高职教学方式和职业素养一贯性培养的衔接以及中高职转段评价体系的建立。为了全面有效顺利实现中高职衔接,专业衔接委员会要预先制定出周全实用的调研表,并充分对企业进行专业调研(此项工作一定要做实、做细、做全),进而形成能力模块,再对能力模块进行能力分析、难度分析、内容衔接分析和教学方法分析等,最终由专业衔接委员会根据高职“三二”分段衔接模型,共同制定出中高职“三二”分段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三、理清课程设置的内容,编制相应的专业衔接一体化类型教材
调查发现,中职和高职的很多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上不够合理,中职或高职实训条件存在不足,教师对专业课程内容教学定位不准确,出现教材内容重叠、中职教师讲高职内容和高职教师讲中职内容的情况,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为此,笔者建议专业衔接委员会要多组织中高职教师间的交流学习活动,相互了解对方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合力编制出相应的能相互衔接的一体化教材。在中职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上,把基础的、简单的课程尽量安排在中职第一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安排升高职基础理论学习和与企业实践实习相关的内容,在高职的两年里,再进行高职的理实一体的学习和下企业的顶岗实习。因此在教材选用上,最好采用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材。在一体化教材的使用中,最好采用项目式的教学方式,即以企业生产岗位项目的工作任务为驱动,在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把知识和技能学到手。且在一体化教材编写中,笔者建议在内容编写时,要少写理论,多写操作;少写计算推导,多写解决问题方案,并融入趣味、设问、图示等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构建相应的专业衔接考核体系
中高职“三二”分段专业衔接除了课程内容衔接好外,还要重视中高职转段考核体系的衔接问题。事实表明,不是所有中职生都能进入高职学校就读,只有符合高职学校条件的学生才能进入高职学校读书,这中间需要进行遴选。为做好中高职“三二”分段转段衔接工作,笔者建议建立中职生学习全过程考核和瞬间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时就开始升高职的报名,并在中职学习期间,中职学校要在统一制定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指导下进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考核,排出名次。转段考核时,由专业衔接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统一命题,对所申报参加高职考试的中职生进行知识与技能考核。考核可采用百分制,其中,学生道德所占分数为20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各占40分。
五、注重中高职专业衔接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笔者在企业对中高职学生素质要求的调查中发现,企业把学生的职业素养放在了第一位。可见,无论是中职学校还是高职学校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笔者认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沟通能力,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等。而且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能认为只是德育课的事,学校也应该把这些内容的培养融进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中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应该与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相符合。如学生的纪律观点、沟通能力、待人接物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工作态度等可在某些专业课中培养。
(作者单位: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