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烽:人机融合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il521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论美的时候,我们站在20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YT)工作营的作品旁:那是一个无须用立柱支撑、仅用3D打印的再生塑料作为结构支撑的拱形建筑结构。在计算机里的同一种形式规则的控制下,它还可以衍生出多种形态,俨如人类和机器繁衍出的一家人,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面貌,但命脉相通。这是建筑师袁烽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Philippe Block教授、以及数名来自MIT及同济大学的学员不久前完成的。
  人与机器合作后,创造力呈几何倍数骤增,新型造物所能融合的元素也相应扩增——美,终将是理想的融合状态。曾受邀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出数字化作品“云市”的袁烽一直致力于数字化时代的建筑创新,也在教育领域传播他的学术观念。他的职业生涯正是科技、专业、艺术与教育的融会贯通。“建筑师的左右脑都要发达,科技和艺术的双向思维缺一不可,这本身就是一种融合。”袁烽回忆道,自己观念的转型是在MIT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习时发生的,“影响我最深的是MIT文化强调的批判精神: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哪怕只是向前推动一点点也好。”
  Q:您从很早就开始专注数字设计,虚拟与现实可以融合吗?
  A:法国哲学家齐泽克曾经提出过这样的概念:虚拟的现实,现实的虚拟。虚拟与现实之间存在一种镜像孪生的关系。在数字化时代早期,虚拟图像可以很快完成,传播力很强,结果带来一个问题:人类越发沉溺于虚拟世界。但未来的发展不能只依靠这种现实的虚拟,那不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进步、人际交流,反而会让一部分人退化。好在还有另一方面:可以把虚拟转化成现实。如果我们能用数字技术缔造全新的物质世界,对推动社会进步就有意义了。
  Q:那么具体到建筑方面,人和機器如何融合协作呢?
  A:以前的工匠是用手去完成物品的建造,现在小一样了,工具成为人身的延伸:工具是你的一部分,你也是工具的一部分。现在的工作方式是人机合作——机械臂就是你的合作伙伴,它有更高效的生产力、更精专的手艺,也更有效率,还能去到人类不能去的地方。合作伙伴越来越智能、强大了,我们就能造出以前造不出的东西。比如,我们不久前在上海西岸地区,在短期内盖完了承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接近9000平方米的会场。不过,人类在训练人工智能、拥抱新工县的同时也在训练人类自己,被这些新工具改变。建筑师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很多崭新的建筑语汇,挑战传统的审美。与此同时,人仍然有算法无法取代的地方,比如人的主观审美。机器可以做出人类无法做出的东西,但人在了解机器的能力和极限后,需要把自己的美学叠加进去。这是人和机器协作时该做的事情。我也对这个协作过程很感兴趣。我用工具来引导想象力,通过与机器合作来探索新的可能性。我们把机器想象成合作伙伴的关系。
  Q:您在四川道明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竹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前沿的数字化建筑是如何与传统乡村融合的?听说,当地村民还根据你们的数字建造设计导则,自行建造了一些“不专业的房子”?
  A:很多建筑师都在探讨乡村建设。我思考的是,农村可否有自己的产业和创造力。它可以完全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人们认为“正常”的房子不一样。在我看来,“竹里”以及我们将在道明镇建造的项目都展示了在工业、技术、工艺和美学的融合下产生的新的建筑形式。数字化建筑本身非常适合建造条件有限的乡村。“竹里”所有的构件都是我们在数字化工厂预制,再运到现场进行组装搭建的。现场施工仅用了52天。这个项目让当地村民实际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他们很愿意与我们合作,我也在教授他们新技术。当地政府后续也邀请我们在村里设计建造了其他一些小型项目。不少村民还在我们的设计导则基础上,自行衍变、建造出一些房子,虽然它们与我们的审美并不尽然一致,但我觉得这是智能建造和乡村自然且充满活力的融合。
  Q:您的“DigitaIFUTURES数字未来”设计与建造工作营是如何运作的?您怎么看待这种全球化的知识分享与融合?
  A:我们一开始只是一小群“极客”,邀请国外专家学者分享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互相碰撞,分享知识。这渐渐对很多人产生了影响,我们也就顺势搭建起工作营这样的学习平台。我们的招生是不分学历、地区的,向所有人开放,迄今已经吸引了全球100多所高校、近千名师生参与。近年来,我们自己在数字建造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经常被邀请去国外交流我们的研究成果。这些都证明了我一直坚信的教育观点:知识体系的搭建应在开放、分享、融合的终生学习中不断演进,不应固化在某个模式里,学历不等同于教育,知识系统的更新、颠覆、创新是随时随地发生的。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其他文献
“那些来自贵州凯里的银匠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每天都敲啊敲啊的,动静很大!有一天,我在厨房里看到了一笼子鸟,这些鸟竟然是他们用我们后院的竹竿抓的!山东潍坊的风筝手工艺人带来了很多好酒,天天拉着大家一块儿喝。喔,那些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工匠就更有意思了!我们在夏天请他们来青山村加工金银件,结果这些从来没离开过家乡的汉子一个个热得不行。不过,和我们合作完以后,他们反而还想留在村子里……”当品物流形联合创始人J
期刊
久未见陈仁毅,没想到再见是在福建的偏僻山乡。为了“德古当代中式家具设计美术馆”的开幕,他忙得不亦乐乎。同时自己的力作《中国当代家具设计》英文版也正式在全球发行,从“春在”到“德古春在”,他也没想到自己从学习芭蕾出身,到1987年一头裁进古代艺术品的世界,再到因个人兴趣而开始家具设计,自己会在当代中式家具设计这条路上如此上下求索。但又正因为醉心古代艺术,所以熟悉汉唐的精彩、两宋的美好、明清的优秀……
期刊
王澍曾因批判性的建筑學言论而在学术界闻名,也因为在传统建筑、环境和手工艺方面的贡献而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奖,也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公民。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曾经这样评价王澍:“他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在他看来,如果传统只是指那些存放在博物馆中的东西,那么传统实际上就已经死了。传统是活在人的手上的,是活在工匠的手上的。现代建筑师需要发
期刊
提起喻红,很多人觉得她的样子几十年都没变。作为一名以现实绘画著称的艺术家,喻红自己在作品中的个人形象的确叫人印象深刻:短发、齐刘海的童花头、拉长眼角的眼线。在龙美术馆见到喻红本人时,她也是如此。时光似乎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但在她不急不缓的谈吐与举手投足的优雅中,同时还能看到一种成长之后的成熟与从容。她最新的回顾性个展“喻红:娑婆之境”正在这里紧锣密鼓地布展。“成长”是她作品中关注的一个重要主
期刊
北京初春的阳光变得暖意盎然,万物复苏在即。不过在这之前,我们惊喜地发现,属于春日的缤纷色彩早已在三里屯太古里的一隅盛放。淡粉、黄色与浅蓝被精心排列出简洁却别致的几何之状,占据了一幢高达10米且上下通透的创意空间——这是Valcxtra于北京最新开设的旗舰店。  当你步行于人群熙攘的街区时,你远远就可以窥见它内部极度柔和的色彩。而当你身处其中时,你更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此前远观到的轻柔色彩实际上不止
期刊
2月,沪上有件轰动的低调事件发生——诞生90载的比利时记者“丁丁”终于在中国开设了官方授权的首家店铺“丁丁历险记的世界”。这也是这部风靡全球的漫画在85年后“重返”上海滩,那个出现在故事《蓝莲花》里的中国城市。故事里的上海尚处于日本侵华的战火风云中,而如今平静鲜活的上海在城市一角点亮故事里同款的“莲”字宫灯,让不少年届中老的“丁迷”忍不住泛泪。而作为“丁丁”在中国的“大总管”,王越更是感慨万千!这
期刊
在全球文化融合大潮之下,設计品也早已加入了这股势不可当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新设计都从材质、色彩,甚至风格上以全新的面貌展示设计中的融合。
期刊
作为世界级的中国名厨,大董从未从一线退居幕后。我们在南新仓的大董美食研究学院见到他,晚上这里有一场重要的晚宴,大董坐在一张长桌前,他的徒弟将一道道菜品端过来,围住他等待逐一检验。他先用手碰触了一下肉的质感,又拿起筷子尝了一口,“没芥末味儿,再去做吧。”谈话便在不断的试菜中展开,“我做了40多年餐饮都没有离开一线,永远都在较劲。我觉得好餐厅的要素无非味道、环境、服务、价格,前三者和价格之间的比就是性
期刊
常在Instagram上逛的人对这位技艺精湛、创意爆棚、帅气逼人的甜品大师必不陌生。作为现今当之无愧的“闪电泡芙之王”、全球第一家闪电泡芙专门店L’Eclair de Genie的创始人,Christophe Adam从小就确立了自己的志向。在早年担任法国顶级奢华美食品牌FAUCHON(馥颂)的甜品主厨与创意总监时,他就展露出惊人的才华,一步步成为法国甜品界的标杆。说起这段经历,他直言自己“两手都
期刊
认识Stey的陈珺是在《安邸AD》的老友“大酉·The Merchants”一场活动上。笑盈盈的陈珺对Stey的三句介绍毫不含糊,“我们是做co-living(共享居住)的,第一个空间在王府井的柏树胡同。我们的品牌是Steywithan‘e’。”顶着剑桥大学建筑学博士、麦肯锡多年工作的“光環”,陈珺是个风风火火的实干者。Stey的浓郁北欧气质来自其东家,在华欧洲地产开发商White Peak G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