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党的历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探索与创新。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强基固本时期和改革开放40年的龙腾虎跃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两个不能否定”,新中国70年的经济建设实践探索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历史启示。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发展;改革开放
1 改革开放前30年为经济建设强基固本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经济发展的开辟了新征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慢,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国力主要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上。因此,首先从改革开放前30年GDP增速的变化考察一下当时国家经济状况。
1949-1952年这三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中国经过长年战争洗礼后创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年(1950-1952年)社会总产值增长率分別为22.6%、20.1%和23.8%,由于国家几乎是在零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因此社会总产值较快增速非常快。
1953-1957年是国民经济从启动到起飞阶段。“一五”计划取得了很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不久,毛主席高瞻远瞩认识到真正要使人民当家做主和过上好日子,摆脱帝国主义的欺凌,这必须依靠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来保证。此外,当时“一边倒”的国际外交战略选择,决定了国家要想发展就得求助于具有成功经验的苏联,在苏联的帮助下,我们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较快,是因为到1957年,国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的改造,建立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确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1958-1965年是国民经济从起飞到重挫,再到调整阶段。“大跃进”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的“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蔓延严重,导致国家重大经济战略决策屡次失误。在这期间钢铁工业单骑突进,破坏了各产业之间的有机关联,经济效益差,社会资源浪费严重,使得经济建设遭到严重受挫。但党中央认识到“大跃进”的失误与损失后,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1961年,党在八届九中全会及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虽然思想上的错误导致社会生产秩序完全被打乱,工业化遭遇曲折起伏,但总体上还是向前进步的。
1966-197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被后来的人们称为“十年浩劫”,这十年国家经济发展仍在进行,但并没能克服之前“大跃进”时期的“左”倾错误,反而使错误有所发展,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成果难以巩固,经济体制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前30年中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恶劣的影响,导致经济战略决策的失误、劳动人民生产积极性弱、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产业结构失调等诸多弊病,严重阻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使这一时期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不尽如人意。GDP增长尽管有曲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向“站起来”的转变,这一期间,我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有限的外援,建立起独立国民经济体系和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党始终坚持增进人民福祉为国家谋发展,不断在试错和改错中探寻把握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并使之达到科学与自觉,为改革开放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改革开放40年经济建设龙腾虎跃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这个崭新年代。这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谓是龙腾虎跃。中国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证明了一个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也不是社会主义。2018年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达到90万亿元。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5%,共计增长了33.5倍,平均每八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是同期世界上最快的增长速度。可见,改革开放前,尽管人均GDP也有所增长,但速度不快。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中国人均GDP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在世界上的排名也进一步提升。国家GDP数值的变化可以通过工业化高速发展,居民生活和社会风貌的焕然一新,国际地位的提升来诠释。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水平的腾飞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千年农耕国家转变为一个工业大国。今天的中国,工业制造体系完善且不断升级,工业实力空前增强,生产水平惊艳全球,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载人航天、深海探测、探月工程、商用飞机、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等领域表现出色。伴随着中国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工业大国的核心,中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能见到“中国制造”的身影,从自给不知到满足世界需要,从闭关锁国到出口大国,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史,绝对是让世界惊叹的逆袭史。在2010年以后,中国就始终占据是制造世界产出第一的宝座。
2.2 在居民生活和社会风貌焕然一新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居民生活和社会风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40多年,国家恩格尔系数由60%降为28.4%,人们从追求温饱转变为追求美好生活,生活目标的转变是因为人们有更多的钱购买基本食品以商品和服务来提高生活质量,随着信息化深入发展,居民用手机支付、在网上购物、乘高铁旅行、骑共享单车、成为生活常态。
教育和科研事业成就巨大。全国接受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在校生已经呈现“正梯形”,实现了“有教无类”的千年夙愿。2018年,中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419万人,居世界首位,科技人才队伍的壮大,科学体系的完备,当今的中国已经晋级科技大国行列。中国脱贫事业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减贫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家明确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目前看,脱贫进度符合预期。中国的贡献不仅在于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发展问题,更在于对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经验。中国用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视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的有结合,最终实现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让百姓从中受益。 2.3 在国际舞台上做负责人的大国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组织的民主化建设,包括积极支持联合国活动、参与联合国改革等。中国始终坚持“互利、合作、协商、共赢”的原则,共同发展,永不称霸,在维护世界和平、保护生态环境、帮助支援落后国家等方面从未缺席。中国推动的国际合作,一方面表现为对已有国际治理机制的改革完善;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推出如“亚投行”“一带一路”倡议等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分享与智慧借鉴。中国始终相信世界是个大家庭,彼此之间都应该互相援助,共同发展。
3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的思考
新中国7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节点,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改革开放前30年曲折探索为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的龙腾虎跃准备条件,改革开放在前30年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开辟了经济腾飞的新境界。
虽然,这两阶段经济发展各具特点。但彼此之间不是断裂的、对立的或者碎片化的,而是具有鲜明的连续性,有着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内在联系。这两阶段都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政治方向;都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都以对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外坚持独立自主,推动世界发展为价值取向;都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本质。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进行经济建设的实践探索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思考。
第一,新中国70多年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总结经验、吸收经验、实践经验的过程。这些经验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经济发展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领导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保证中国共产党以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处理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为人民谋利益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力量,充分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地位,使社會主义经济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的有结合,不断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些经验是新中国70多年来经济发展创造奇迹的必要前提,成为今后国家有战略、有组织、有秩序中推进经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二,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尊重客观规律,在实践探索真理的过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加之,市场本就有自身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如果处理不当,它的消极方面随之就会暴露出来。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真正从中国国情出发,包括充分考虑国际国内环境、政治文明、思想文化、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真正把握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水平,区分好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西方的发展观,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要始终保持冷静,沉着应对,制定科学的经济战略和方针,有效处理各种严峻形势。
第三,新中国70年历程,是从一穷二白到重返世界经济舞台发出时代最强音的过程。随着中国从积贫积弱转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得不面临的西方霸权主义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寻找应对挑战的办法,一方面是对内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深化改革以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通过自主创新,保障国家产业安全;另一方面对外要进行多边外交,在开放中与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共赢,充分展示中国经济开放的新姿态和友好往来的诚意,分享机会和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时代潮流,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健康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孔祥利.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探索.西部论坛,2019,(3).
[3]仝华.坚持两个“不能否定”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J].红色文化学刊,2017,(1).
[4]蔡防,李培林,谢寿光.中国经济改革发展(1978-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5]李建伟.中国经济增长四十年回顾与展望[J].管理世界,2018,(10).
[6]杨军,郝垚丽.新中国70年伟大社会革命成就与启示[N].辽宁日报,2019-9-5日(007).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发展;改革开放
1 改革开放前30年为经济建设强基固本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经济发展的开辟了新征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慢,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国力主要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上。因此,首先从改革开放前30年GDP增速的变化考察一下当时国家经济状况。
1949-1952年这三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中国经过长年战争洗礼后创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年(1950-1952年)社会总产值增长率分別为22.6%、20.1%和23.8%,由于国家几乎是在零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因此社会总产值较快增速非常快。
1953-1957年是国民经济从启动到起飞阶段。“一五”计划取得了很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不久,毛主席高瞻远瞩认识到真正要使人民当家做主和过上好日子,摆脱帝国主义的欺凌,这必须依靠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来保证。此外,当时“一边倒”的国际外交战略选择,决定了国家要想发展就得求助于具有成功经验的苏联,在苏联的帮助下,我们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较快,是因为到1957年,国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的改造,建立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确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1958-1965年是国民经济从起飞到重挫,再到调整阶段。“大跃进”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的“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蔓延严重,导致国家重大经济战略决策屡次失误。在这期间钢铁工业单骑突进,破坏了各产业之间的有机关联,经济效益差,社会资源浪费严重,使得经济建设遭到严重受挫。但党中央认识到“大跃进”的失误与损失后,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1961年,党在八届九中全会及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虽然思想上的错误导致社会生产秩序完全被打乱,工业化遭遇曲折起伏,但总体上还是向前进步的。
1966-197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被后来的人们称为“十年浩劫”,这十年国家经济发展仍在进行,但并没能克服之前“大跃进”时期的“左”倾错误,反而使错误有所发展,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成果难以巩固,经济体制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前30年中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恶劣的影响,导致经济战略决策的失误、劳动人民生产积极性弱、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产业结构失调等诸多弊病,严重阻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使这一时期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不尽如人意。GDP增长尽管有曲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向“站起来”的转变,这一期间,我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有限的外援,建立起独立国民经济体系和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党始终坚持增进人民福祉为国家谋发展,不断在试错和改错中探寻把握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并使之达到科学与自觉,为改革开放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改革开放40年经济建设龙腾虎跃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这个崭新年代。这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谓是龙腾虎跃。中国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证明了一个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也不是社会主义。2018年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达到90万亿元。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5%,共计增长了33.5倍,平均每八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是同期世界上最快的增长速度。可见,改革开放前,尽管人均GDP也有所增长,但速度不快。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中国人均GDP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在世界上的排名也进一步提升。国家GDP数值的变化可以通过工业化高速发展,居民生活和社会风貌的焕然一新,国际地位的提升来诠释。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水平的腾飞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千年农耕国家转变为一个工业大国。今天的中国,工业制造体系完善且不断升级,工业实力空前增强,生产水平惊艳全球,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载人航天、深海探测、探月工程、商用飞机、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等领域表现出色。伴随着中国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工业大国的核心,中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能见到“中国制造”的身影,从自给不知到满足世界需要,从闭关锁国到出口大国,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史,绝对是让世界惊叹的逆袭史。在2010年以后,中国就始终占据是制造世界产出第一的宝座。
2.2 在居民生活和社会风貌焕然一新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居民生活和社会风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40多年,国家恩格尔系数由60%降为28.4%,人们从追求温饱转变为追求美好生活,生活目标的转变是因为人们有更多的钱购买基本食品以商品和服务来提高生活质量,随着信息化深入发展,居民用手机支付、在网上购物、乘高铁旅行、骑共享单车、成为生活常态。
教育和科研事业成就巨大。全国接受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在校生已经呈现“正梯形”,实现了“有教无类”的千年夙愿。2018年,中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419万人,居世界首位,科技人才队伍的壮大,科学体系的完备,当今的中国已经晋级科技大国行列。中国脱贫事业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减贫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家明确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目前看,脱贫进度符合预期。中国的贡献不仅在于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发展问题,更在于对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经验。中国用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视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的有结合,最终实现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让百姓从中受益。 2.3 在国际舞台上做负责人的大国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组织的民主化建设,包括积极支持联合国活动、参与联合国改革等。中国始终坚持“互利、合作、协商、共赢”的原则,共同发展,永不称霸,在维护世界和平、保护生态环境、帮助支援落后国家等方面从未缺席。中国推动的国际合作,一方面表现为对已有国际治理机制的改革完善;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推出如“亚投行”“一带一路”倡议等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分享与智慧借鉴。中国始终相信世界是个大家庭,彼此之间都应该互相援助,共同发展。
3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的思考
新中国7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节点,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改革开放前30年曲折探索为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的龙腾虎跃准备条件,改革开放在前30年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开辟了经济腾飞的新境界。
虽然,这两阶段经济发展各具特点。但彼此之间不是断裂的、对立的或者碎片化的,而是具有鲜明的连续性,有着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内在联系。这两阶段都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政治方向;都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都以对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外坚持独立自主,推动世界发展为价值取向;都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本质。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进行经济建设的实践探索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思考。
第一,新中国70多年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总结经验、吸收经验、实践经验的过程。这些经验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经济发展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领导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保证中国共产党以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处理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为人民谋利益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力量,充分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地位,使社會主义经济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的有结合,不断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些经验是新中国70多年来经济发展创造奇迹的必要前提,成为今后国家有战略、有组织、有秩序中推进经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二,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尊重客观规律,在实践探索真理的过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加之,市场本就有自身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如果处理不当,它的消极方面随之就会暴露出来。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真正从中国国情出发,包括充分考虑国际国内环境、政治文明、思想文化、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真正把握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水平,区分好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西方的发展观,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要始终保持冷静,沉着应对,制定科学的经济战略和方针,有效处理各种严峻形势。
第三,新中国70年历程,是从一穷二白到重返世界经济舞台发出时代最强音的过程。随着中国从积贫积弱转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得不面临的西方霸权主义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寻找应对挑战的办法,一方面是对内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深化改革以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通过自主创新,保障国家产业安全;另一方面对外要进行多边外交,在开放中与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共赢,充分展示中国经济开放的新姿态和友好往来的诚意,分享机会和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时代潮流,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健康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孔祥利.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探索.西部论坛,2019,(3).
[3]仝华.坚持两个“不能否定”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J].红色文化学刊,2017,(1).
[4]蔡防,李培林,谢寿光.中国经济改革发展(1978-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5]李建伟.中国经济增长四十年回顾与展望[J].管理世界,2018,(10).
[6]杨军,郝垚丽.新中国70年伟大社会革命成就与启示[N].辽宁日报,2019-9-5日(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