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作为教师,我们在作文修改中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促使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自主、合作式地融入到作文修改中去,在主动有效的参与中提高写作素质。
关键词:作文教学; 小学生; 自改作文; 三步曲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72-001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往往是经过千锤百炼,再三斟酌修改出来的。
一、启——激发自改兴趣,引导学生乐于参与修改
1.故事激趣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有修改文章的逸文趣事。如我国古代文人贾岛“推敲”的典故,叶圣陶先生对文章精雕细琢的故事,托尔斯泰改稿的故事等等。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结合班队会,讲给学生听。
2.写评语激趣
根据小学生好表扬的特点,采取写评语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改文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改文的兴趣。抓住学生修改中的闪光点,写些鼓励性的评语:“这句话改得真妙,说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这个结尾改后比原来好多了,说明你听讲评时很专心。”实践证明,老师常把情感倾注在笔尖,化作热情的批语,会产生良性的连锁效应。
3.用比较引趣
先在小范围内启发几个学生修改作文,然后张贴出抄正稿和修改的原稿,再请学生参观议论。学生一对照比较,看出修改后的作文有了明显的进步。结果,先走一步的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还引得其他学生跃跃欲试。
4.借榜样激趣
把学生的修改稿装订成册,让学生传阅,并组织学生谈感想。这种榜样,学生可感、可信、可比、可学。一个学生看了这些草稿后,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我总认为写完作文交给老师改就完事了,从没有想到要自己改作文,看了过去大哥哥大姐姐改作文的原稿,很有感触,我想:正如老师所说的,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看来,改文章,的确是我们自己的事。”
二、扶——教学自改方法,指导学生尝试参与修改
学生有了自改作文的兴趣,但如果没有方法的指导,也就无从下手。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授之以渔”,不仅让他们乐于修改,而且要让他们学会修改,善于修改。
1.下水示范
把某个学生的某篇习作片段抄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修改给学生看,并且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每次习作后,有目的地选若干个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评改。这样,学生从老师下水修改演示中,可以具体而直观地感知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解修改作文的过程,使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时,可以效仿。
2.铺设台阶
梳理出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评。有时着重评遣词造句及文采,抓语言关;有时评选材、立意,抓审题内容关;有时评构思,抓篇章结构关。通过讲评,指导学生了解这次习作主要改什么,怎么改。
3.师生同改
选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打印发给人手一份,我提出适当的修改要求,然后人人动手修改,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评讲,对改得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随机指导如何修改。我还利用电教手段,把有代表性的习作打在屏幕上,请全班学生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各抒己见,进行口头修改。
4.强化方法
一是默读改篇章,即先从整体入手,看看选材是否符合题意,中心是否集中,段落是否清楚,内容是否具体,结构是否完整,然后进行充实、调整、删减、修改。二是朗读改语病。三是指读改错漏。四是品读求提高。
三、放——掌握修改方法,形成主动修改习惯
作文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需要反复练习。学生只有通过实践,对这些方法有了切身的体验,才能真正掌握修改之术。因此,教师要多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往前走,即放手让学生修改。
1.学生互批互改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典型的心理特征之一。在此过程中,可安排学生同桌互改、优生互改、差生互改、优差生互改的方式。在修改之前,教师提出一些要点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修改。之后要抽样检查,防止学生走马观花。再是针对学生不容易去发现问题这一缺点,教师随时把一些修改的技巧传授给他们。通过学生之间的改改画画,圈圈点点,并带有鼓励性的小评语,使学生学到了他人的习作方法,提高了自身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修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学生自批自改
众所周知,学生能够独立的修改自己的文章,才是作文评改训练的最终目的。通过互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正跃跃欲试,都想急于“露一手”,想亲自“摘个果子吃”,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极好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批自改。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改,改好,并评出作文修改“小明星”给予奖励。老师最后根据修改的次数和质量,再给予肯定和鼓励。
3.学生自觉修改
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学生经历了自改、互改、集体交流这几个环节,修改作文成了一种自觉行为时,自改习惯也就养成了。因此在实践中要努力让学生的修改成为一种自觉行为。通过评选“作文明星”、组织作文竞赛,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只有认真修改,才能把作文学得更好”的理儿。学生每次习作,都要经过上述几个环节的修改,才能誊于作文本上。这样,长期训练,良好的改文习惯也就逐步养成了。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师只给些引点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改,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改能力,这是终身受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接触习作初期,在老师的开启之下乐于修改,在具体的方法指导下尝试修改,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自改习惯,会真正成为修改习作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作文教学; 小学生; 自改作文; 三步曲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72-001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往往是经过千锤百炼,再三斟酌修改出来的。
一、启——激发自改兴趣,引导学生乐于参与修改
1.故事激趣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有修改文章的逸文趣事。如我国古代文人贾岛“推敲”的典故,叶圣陶先生对文章精雕细琢的故事,托尔斯泰改稿的故事等等。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结合班队会,讲给学生听。
2.写评语激趣
根据小学生好表扬的特点,采取写评语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改文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改文的兴趣。抓住学生修改中的闪光点,写些鼓励性的评语:“这句话改得真妙,说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这个结尾改后比原来好多了,说明你听讲评时很专心。”实践证明,老师常把情感倾注在笔尖,化作热情的批语,会产生良性的连锁效应。
3.用比较引趣
先在小范围内启发几个学生修改作文,然后张贴出抄正稿和修改的原稿,再请学生参观议论。学生一对照比较,看出修改后的作文有了明显的进步。结果,先走一步的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还引得其他学生跃跃欲试。
4.借榜样激趣
把学生的修改稿装订成册,让学生传阅,并组织学生谈感想。这种榜样,学生可感、可信、可比、可学。一个学生看了这些草稿后,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我总认为写完作文交给老师改就完事了,从没有想到要自己改作文,看了过去大哥哥大姐姐改作文的原稿,很有感触,我想:正如老师所说的,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看来,改文章,的确是我们自己的事。”
二、扶——教学自改方法,指导学生尝试参与修改
学生有了自改作文的兴趣,但如果没有方法的指导,也就无从下手。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授之以渔”,不仅让他们乐于修改,而且要让他们学会修改,善于修改。
1.下水示范
把某个学生的某篇习作片段抄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修改给学生看,并且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每次习作后,有目的地选若干个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评改。这样,学生从老师下水修改演示中,可以具体而直观地感知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解修改作文的过程,使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时,可以效仿。
2.铺设台阶
梳理出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评。有时着重评遣词造句及文采,抓语言关;有时评选材、立意,抓审题内容关;有时评构思,抓篇章结构关。通过讲评,指导学生了解这次习作主要改什么,怎么改。
3.师生同改
选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打印发给人手一份,我提出适当的修改要求,然后人人动手修改,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评讲,对改得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随机指导如何修改。我还利用电教手段,把有代表性的习作打在屏幕上,请全班学生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各抒己见,进行口头修改。
4.强化方法
一是默读改篇章,即先从整体入手,看看选材是否符合题意,中心是否集中,段落是否清楚,内容是否具体,结构是否完整,然后进行充实、调整、删减、修改。二是朗读改语病。三是指读改错漏。四是品读求提高。
三、放——掌握修改方法,形成主动修改习惯
作文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需要反复练习。学生只有通过实践,对这些方法有了切身的体验,才能真正掌握修改之术。因此,教师要多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往前走,即放手让学生修改。
1.学生互批互改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典型的心理特征之一。在此过程中,可安排学生同桌互改、优生互改、差生互改、优差生互改的方式。在修改之前,教师提出一些要点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修改。之后要抽样检查,防止学生走马观花。再是针对学生不容易去发现问题这一缺点,教师随时把一些修改的技巧传授给他们。通过学生之间的改改画画,圈圈点点,并带有鼓励性的小评语,使学生学到了他人的习作方法,提高了自身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修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学生自批自改
众所周知,学生能够独立的修改自己的文章,才是作文评改训练的最终目的。通过互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正跃跃欲试,都想急于“露一手”,想亲自“摘个果子吃”,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极好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批自改。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改,改好,并评出作文修改“小明星”给予奖励。老师最后根据修改的次数和质量,再给予肯定和鼓励。
3.学生自觉修改
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学生经历了自改、互改、集体交流这几个环节,修改作文成了一种自觉行为时,自改习惯也就养成了。因此在实践中要努力让学生的修改成为一种自觉行为。通过评选“作文明星”、组织作文竞赛,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只有认真修改,才能把作文学得更好”的理儿。学生每次习作,都要经过上述几个环节的修改,才能誊于作文本上。这样,长期训练,良好的改文习惯也就逐步养成了。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师只给些引点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改,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改能力,这是终身受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接触习作初期,在老师的开启之下乐于修改,在具体的方法指导下尝试修改,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自改习惯,会真正成为修改习作的主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