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八次课程改革初期,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有明显的模式化倾向。有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语文课堂(不管小学还是中学,不管课文是小说、散文还是说明文、议论文)都一个套路:情境导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问题探究—理解品味(揣摩语句、赏读细节)—拓展延伸。文本自身的教學价值被消解,出现了阅读教学游离在文本之外的怪象。近年来,中小学阅读教学对此进行了反思,上述那种丢弃了文体意识和文体能力的阅读教学已遭摒弃,但日常教学中如何突出文体特点,把握“这一篇”的教学价值,还需不断研究和探索。笔者试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为例,就如何紧扣“这一篇”的特点设计组织教学,突出文本自身的教学价值,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求教于方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古诗,古诗教学的一般路径是通过朗读感悟,抓住意象赏析体验。把朗读贯穿这首诗的教学全过程,在范读引领的基础上,设计学生“畅读”“品读”“情读”“美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渐进入诗境,最后能熟读成诵,这样的教学思路肯定没错。而抓住意象对诗歌进行赏析,就这首诗而言,可能效果并不太好。原因是这样的教学设计没能突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篇”的文体特点。我们知道,文体是文章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所呈现的具体样式或类别,它是客观存在的“抽象的具体”, 是人们对文章作品内在规律、特质的一种认识和总结。换言之,每一种文体,作者和读者之间都存在着一套对语言代码及其组合规则的共同理解,这是文本信息传递得以畅通的保证。读者要读懂文本所携带的信息,就必须尊重这种共识;教师组织阅读教学,更应遵循不同文体文本代码组合的规律,在不同文体的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文体素养。据此,我们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教学,一定要抓住这首诗属于古诗中歌行体的这一文体特点。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而唐代的歌行体可以说与汉魏乐府诗一脉相承。其特点之一是自由,明代徐师曾在其《文体明辨序说》中说:“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曰歌行。”歌行体诗歌往往将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是较为随意抒情的,又是自然流畅富于节奏的。其特点之二是叙事性,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
譬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短短的二十几行,其叙事性的特点非常明显:从时间上讲,有两个层次,第一是从白天到深夜,突出的是日夜不宁;第二是现在(今天)、过去(昨天)和将来(明天),这是纵向的。空间则是横向的,也有两个层面,一是地理层面的,从天空写到地面,从室外写到室内;二是心理层面的,从居室受损层面的折磨写到长期以来的心灵折磨。从全诗看,前三节重在写实(叙事),第四节重在写虚(议论抒情),联结实与虚的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作写的是家庭之事,但诗人最后由己推人,想到天下寒士。
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突出“这一篇”在文体上这两方面的特点?我们觉得应该做如下一些尝试。
一是朗读指导时,要引导学生将这首诗与以前学过的杜甫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进行比较,体会这首诗的自由性。这首诗句子以七言为主,间有二言句(“呜呼”)和九言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句式灵活。句中“号、茅、郊、梢、坳”押ɑo韵;“力、息”押i韵;“色、黑”押e韵;“铁、裂、绝”押ie韵;“间、颜”押iɑn韵;“屋、足”押u韵,用韵自由。这种歌行体诗歌虽也可组织学生“品读”“情读”“美读”,但最好还是要尝试着指导学生进行“吟诵”,因为这种诗在古代一般都适宜于“唱”。在“吟”的过程中,还可指导学生关注句式变化和韵律的变化,这种歌行体诗歌的韵脚变化,往往标志着行文意思的改变,这就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内容,根据韵脚的变化给诗歌分层,把朗读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说,这首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两韵一转,多次变换,有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诗人坎坷的生活和悲凉凄苦的心境,教师在组织朗读教学时就应指导学生细加体会。
二是对诗歌进行赏析时,最好能突出其叙事诗的特点,把它当作叙事作品去教,把“梳理情节,分析人物”作为“保留节目”。“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一个重要阐释工具。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认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但“意象说”从本质上来讲是与古典诗歌抒情传统相伴随的,而遇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叙事诗,这种阐释工具可能就会显示出其局限性。这首诗分为四段,前三段都是写实式的叙事,情在事中,诗中虽有物象(茅草、秋风、雨脚、布衾),却很难说是“融入了主观情感”,也就不能称之为典型的“意象”。最后一段直抒忧民之情,也难说一定是借助了什么客观物象。茅草、秋风、雨脚、布衾,尽管是诗人精心选择并对诗歌表达富有表现力的对象,但如不把它们还原到具体的叙事语境中,就无法还原诗歌所呈现出来的情景,也就难以获得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如何突出这首诗叙事性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呢?首先,应在叙事内容上做文章,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丰富诗歌的叙事内容。叙事诗的叙事与小说的叙事是有区别的,叙事诗往往采用封闭的视角、线性的结构,故事的主体部分集中突出,不受旁枝末节的干扰。仿佛除了作者的视听范围之外,就别无其他人物的活动。譬如诗歌第一段,“卷”“飞”“渡”“洒”“挂罥”“飘转”,虽只是对一幅幅图画的客观描述,但在这些画面里,我们只要发挥想象,就能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他试图阻挡却无济于事……我们也应该能感受到他对大风破屋的无奈、焦灼和怨愤之情。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根据诗歌内容,用想象扩大诗歌表现的视野,增加人物及人物的活动,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这种叙事诗的情境。这其实也提供了一种阅读方法:在文学作品里找到文字的缝隙,并用自己的想象填充这些缝隙,使阅读更加深入。其次,可在叙事技巧上做文章,这虽是首诗歌,叙事却很有波澜,“风卷屋茅洒江郊”已急,又兼“群童抱茅呼不得”更苦,再有“屋破又遭连夜雨”简直是要命。“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这是在层层蓄势,然后第四段猛地一转,“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突然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对这种叙事技巧的学习研讨,也将会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当然,就扣住这首诗的叙事性组织教学而言,还可以设计其他丰富的教学活动,譬如,在赏析和想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本诗扩写成600字的文章,在叙述和抒情中体会诗意和诗情。再如,诗词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诗人都特别注重炼字炼句,一字一句极富表现力,叙事诗的阅读,同样可以在品词析句上做文章,这也将有助于带领学生进入诗境。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溧水分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古诗,古诗教学的一般路径是通过朗读感悟,抓住意象赏析体验。把朗读贯穿这首诗的教学全过程,在范读引领的基础上,设计学生“畅读”“品读”“情读”“美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渐进入诗境,最后能熟读成诵,这样的教学思路肯定没错。而抓住意象对诗歌进行赏析,就这首诗而言,可能效果并不太好。原因是这样的教学设计没能突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篇”的文体特点。我们知道,文体是文章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所呈现的具体样式或类别,它是客观存在的“抽象的具体”, 是人们对文章作品内在规律、特质的一种认识和总结。换言之,每一种文体,作者和读者之间都存在着一套对语言代码及其组合规则的共同理解,这是文本信息传递得以畅通的保证。读者要读懂文本所携带的信息,就必须尊重这种共识;教师组织阅读教学,更应遵循不同文体文本代码组合的规律,在不同文体的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文体素养。据此,我们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教学,一定要抓住这首诗属于古诗中歌行体的这一文体特点。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而唐代的歌行体可以说与汉魏乐府诗一脉相承。其特点之一是自由,明代徐师曾在其《文体明辨序说》中说:“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曰歌行。”歌行体诗歌往往将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是较为随意抒情的,又是自然流畅富于节奏的。其特点之二是叙事性,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
譬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短短的二十几行,其叙事性的特点非常明显:从时间上讲,有两个层次,第一是从白天到深夜,突出的是日夜不宁;第二是现在(今天)、过去(昨天)和将来(明天),这是纵向的。空间则是横向的,也有两个层面,一是地理层面的,从天空写到地面,从室外写到室内;二是心理层面的,从居室受损层面的折磨写到长期以来的心灵折磨。从全诗看,前三节重在写实(叙事),第四节重在写虚(议论抒情),联结实与虚的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作写的是家庭之事,但诗人最后由己推人,想到天下寒士。
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突出“这一篇”在文体上这两方面的特点?我们觉得应该做如下一些尝试。
一是朗读指导时,要引导学生将这首诗与以前学过的杜甫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进行比较,体会这首诗的自由性。这首诗句子以七言为主,间有二言句(“呜呼”)和九言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句式灵活。句中“号、茅、郊、梢、坳”押ɑo韵;“力、息”押i韵;“色、黑”押e韵;“铁、裂、绝”押ie韵;“间、颜”押iɑn韵;“屋、足”押u韵,用韵自由。这种歌行体诗歌虽也可组织学生“品读”“情读”“美读”,但最好还是要尝试着指导学生进行“吟诵”,因为这种诗在古代一般都适宜于“唱”。在“吟”的过程中,还可指导学生关注句式变化和韵律的变化,这种歌行体诗歌的韵脚变化,往往标志着行文意思的改变,这就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内容,根据韵脚的变化给诗歌分层,把朗读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说,这首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两韵一转,多次变换,有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诗人坎坷的生活和悲凉凄苦的心境,教师在组织朗读教学时就应指导学生细加体会。
二是对诗歌进行赏析时,最好能突出其叙事诗的特点,把它当作叙事作品去教,把“梳理情节,分析人物”作为“保留节目”。“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一个重要阐释工具。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认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但“意象说”从本质上来讲是与古典诗歌抒情传统相伴随的,而遇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叙事诗,这种阐释工具可能就会显示出其局限性。这首诗分为四段,前三段都是写实式的叙事,情在事中,诗中虽有物象(茅草、秋风、雨脚、布衾),却很难说是“融入了主观情感”,也就不能称之为典型的“意象”。最后一段直抒忧民之情,也难说一定是借助了什么客观物象。茅草、秋风、雨脚、布衾,尽管是诗人精心选择并对诗歌表达富有表现力的对象,但如不把它们还原到具体的叙事语境中,就无法还原诗歌所呈现出来的情景,也就难以获得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如何突出这首诗叙事性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呢?首先,应在叙事内容上做文章,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丰富诗歌的叙事内容。叙事诗的叙事与小说的叙事是有区别的,叙事诗往往采用封闭的视角、线性的结构,故事的主体部分集中突出,不受旁枝末节的干扰。仿佛除了作者的视听范围之外,就别无其他人物的活动。譬如诗歌第一段,“卷”“飞”“渡”“洒”“挂罥”“飘转”,虽只是对一幅幅图画的客观描述,但在这些画面里,我们只要发挥想象,就能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他试图阻挡却无济于事……我们也应该能感受到他对大风破屋的无奈、焦灼和怨愤之情。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根据诗歌内容,用想象扩大诗歌表现的视野,增加人物及人物的活动,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这种叙事诗的情境。这其实也提供了一种阅读方法:在文学作品里找到文字的缝隙,并用自己的想象填充这些缝隙,使阅读更加深入。其次,可在叙事技巧上做文章,这虽是首诗歌,叙事却很有波澜,“风卷屋茅洒江郊”已急,又兼“群童抱茅呼不得”更苦,再有“屋破又遭连夜雨”简直是要命。“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这是在层层蓄势,然后第四段猛地一转,“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突然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对这种叙事技巧的学习研讨,也将会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当然,就扣住这首诗的叙事性组织教学而言,还可以设计其他丰富的教学活动,譬如,在赏析和想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本诗扩写成600字的文章,在叙述和抒情中体会诗意和诗情。再如,诗词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诗人都特别注重炼字炼句,一字一句极富表现力,叙事诗的阅读,同样可以在品词析句上做文章,这也将有助于带领学生进入诗境。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溧水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