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以往“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需求。而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出现,就为课堂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为此,本文就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借助多元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及成绩。
【关键词】初中英语 素质教育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5-0123-01
基于多元教学法的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学习有重要帮助作用,其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进而让学生感知英语的魅力,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推动学生更好学习发展。然而,就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来看,多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与研究,以期为相关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可参考价值。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顺应新课改新要求下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既能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还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知识,进而让学生快乐的参与课堂学习。为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教学中,为利用课堂教学锻炼学生的口语及想象能力,我就让学生想象一下“当暴风雨来临时,你正在做什么?”学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随后,我便让学生思考3-5分钟,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这时有学生举手说道:“When the storm came, I was having dinner with my family, we talked happily.”还有的学生说道:“When the storm came, I was on my way home and I was wet through.”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口语能力,还培養了学生想象能力,进而实现一举多赢教学效果。由此可知,在今后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学会以情境开展教学,还要根据学生学情及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有生命力的情境,真正实现以情境激发情感,推动教学的目的。
二、开展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基于小组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意识,还能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学习,进而促进学生共同学习与进步。为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依据学生学习特点、学习情况科学分组,让不同类型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达到优势互补作用。
例如,在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This is my sister教学中,我就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及能力水平将学生划分若干小组,让各小组组成一个小家庭,分角色演绎一个家庭小故事。在学生激烈讨论过程中,我发现各小组讨论的都十分和谐,且能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合理分配角色。以A小组为例,由于李鹏飞同学(化名)英语水平一般,李鹏飞担当的角色说话较少,但次数却较多。而李非非同学、王晶同学(化名)由于英语水平较高,其担当的角色说话较多,起到引领李鹏飞同学说话的作用。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调动了学生主动积极性,还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带动了成绩一般学生的发言,进而提升学生沟通合作及共同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共同学习发展。
三、布置生活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所谓生活化作业,即结合课堂所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以选择题、阅读题、习作题为主的作业题目,强化学生课堂及实践活动中所学内容,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及能力。
例如,在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教学后,为强化学生所学知识,我就让学生以“My favorite sport(我最喜欢的运动)”为视角写一篇作文,并给出作文第一段内容让学生通过回顾我与朋友之间的欢声笑语写一篇生动形象的文章。待我翻看学生作文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展开写作。有的学生写的是自己与同学在体育课堂中的故事,有的学生写的是晚上回家后与父母在广场上打羽毛球故事。由此可知,布置生活化英语作业,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能促使学生学会运用课外活动融入英语作文,进而起到双重作用。因此,在今后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善于结合学生学情布置生活化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学习,提升学习质量,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多元化教学法的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有重要作用。对学生而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参与度,提升学习能力。对教师而言,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有效性。为此,本文主要三方面进行的探究,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课堂教学实效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师,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应善于为学生创设多元化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教学环境下提升学习质量,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唐瑞江.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探索[J].学周刊,2019(01):40-41.
[2]尤丽香.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探析[J].英语广场,2018(12):152-153.
【关键词】初中英语 素质教育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5-0123-01
基于多元教学法的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学习有重要帮助作用,其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进而让学生感知英语的魅力,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推动学生更好学习发展。然而,就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来看,多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与研究,以期为相关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可参考价值。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顺应新课改新要求下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既能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还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知识,进而让学生快乐的参与课堂学习。为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教学中,为利用课堂教学锻炼学生的口语及想象能力,我就让学生想象一下“当暴风雨来临时,你正在做什么?”学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随后,我便让学生思考3-5分钟,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这时有学生举手说道:“When the storm came, I was having dinner with my family, we talked happily.”还有的学生说道:“When the storm came, I was on my way home and I was wet through.”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口语能力,还培養了学生想象能力,进而实现一举多赢教学效果。由此可知,在今后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学会以情境开展教学,还要根据学生学情及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有生命力的情境,真正实现以情境激发情感,推动教学的目的。
二、开展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基于小组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意识,还能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学习,进而促进学生共同学习与进步。为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依据学生学习特点、学习情况科学分组,让不同类型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达到优势互补作用。
例如,在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This is my sister教学中,我就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及能力水平将学生划分若干小组,让各小组组成一个小家庭,分角色演绎一个家庭小故事。在学生激烈讨论过程中,我发现各小组讨论的都十分和谐,且能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合理分配角色。以A小组为例,由于李鹏飞同学(化名)英语水平一般,李鹏飞担当的角色说话较少,但次数却较多。而李非非同学、王晶同学(化名)由于英语水平较高,其担当的角色说话较多,起到引领李鹏飞同学说话的作用。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调动了学生主动积极性,还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带动了成绩一般学生的发言,进而提升学生沟通合作及共同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共同学习发展。
三、布置生活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所谓生活化作业,即结合课堂所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以选择题、阅读题、习作题为主的作业题目,强化学生课堂及实践活动中所学内容,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及能力。
例如,在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教学后,为强化学生所学知识,我就让学生以“My favorite sport(我最喜欢的运动)”为视角写一篇作文,并给出作文第一段内容让学生通过回顾我与朋友之间的欢声笑语写一篇生动形象的文章。待我翻看学生作文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展开写作。有的学生写的是自己与同学在体育课堂中的故事,有的学生写的是晚上回家后与父母在广场上打羽毛球故事。由此可知,布置生活化英语作业,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能促使学生学会运用课外活动融入英语作文,进而起到双重作用。因此,在今后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善于结合学生学情布置生活化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学习,提升学习质量,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多元化教学法的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有重要作用。对学生而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参与度,提升学习能力。对教师而言,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有效性。为此,本文主要三方面进行的探究,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课堂教学实效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师,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应善于为学生创设多元化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教学环境下提升学习质量,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唐瑞江.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探索[J].学周刊,2019(01):40-41.
[2]尤丽香.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探析[J].英语广场,2018(1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