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对德育特色的研究,使我校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德育特色。这种德育特色以德育导师制为抓手,是一个亲情化、个性化、全员化的德育新模式。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入,我们深知德育工作无止境,因此并未在荣誉面前停步不前,而是继续深入挖掘德育导师制。我们在不断完善原有“以师导生”的基础上,又结合学校中学生业余党校等实际,积极探索“以生导生”的育人新途径。
一、不断完善的“以师导生”
(一)以制度完善规范教师的施导行为
在推行德育导师制的实践中,学校经过不断地总结、提炼,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德育导师制模式,包括班级德育工作小组、固定德育导师制、流动德育导师制、德育导师联系寝室制度等。德育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学习辅导。为“切实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使导师工作取得实效,学校制订了详细的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对导师的工作职责、工作原则等都作了具体布置,并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包括导师聘任制度、受导学生档案制度、谈心与交流制度、定期家校联络制度、导师例会制度、导师培训制度、导师考核和奖励制度等,使导师的工作和管理有章可循,逐步规范。
(二)以健全的考评体系推动导师成长
为推动导师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也为促进导师的个人提升,学校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性为主;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以过程为主,强调多元化评价”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德育导师考评制度,包括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年级组评价、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评价等。其中,核心是导师工作业绩述职形式,在每学期末,所有导师把自己对受导学生开展工作的情况向年级组全体教师进行述职,由年级组结合受导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对导师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学校将优秀德育导师积极地向外推出,从2006年至今,学校有十余名教师先后获得县级以上优秀德育导师称号,另有一大批教师在市县德育论文、案例评选中获奖。
此外,通过以述职为核心的导师评价,学校还建立了导师升级制度。学校每学期根据年级组综合评定的结果给导师分级,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类,淘汰部分不合格的导师,而优秀的德育导师则可以升级为副班主任,并为其配备专门的师傅,不断提升他们的教育管理水平。如果他们在副班主任考核中又表现较好的话,可以再升级为班主任。这样,导师制既为班主任队伍的发展壮大储备了人才,又为德育队伍带来一定的流动与活力,真正激发了导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三)以德育文化引领教师真心育人
管理的重心在于管人,管人的精髓在于管心,管心的精髓在于共同认可的文化。从2002年实施德育导师制至今,我校已经把“切实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人人成为德育工作者”“亲情化、个性化、全员化育人”等理念深深地扎根于心中。而我校教师对于德育导师的工作也由学校布置的一项工作,走向了教师日常的行动,我们的德育管理也逐渐由单纯的制度管理,走向了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结合。
我校一直以来都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既注重继承学校优秀的德育文化传统,发扬老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推广他们感人的事迹,宣传、学习他们崇高的为师之道,保持德育文化建设的延续性。同时,又通过教师群体新老挂钩,结对帮教,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也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学校的德育文化建设。优秀德育导师身上所体现的强烈的事业心、真诚的育人情、无私的奉献精神,具有极强的现实号召性,像一面面旗帜感召着同行者,无声地激励大家投入教育事业,学校也因此形成了一种浓郁的勤勉做事、真心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探索“以生导生”的实践
在目前来看,德育导师一般是学校里的班主任和教师。导师以“朋友、参谋、倾听者、指导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身边,采用亲情化、个性化的方法和学生平等交流、探讨问题,引导他们自己解决困惑。但导师的“教师”身份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还是意味着一种距离感的存在。为了深入挖掘德育资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学校又不断探索德育新方式,逐步培养了一支能够在学生中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的“小导师”似的学生队伍,充实德育力量,扩充德育空间,从而推动德育导师制的可持续发展。
(一)业余党校学员的榜样示范
学校于1995年创办了湖州市第一所“中学生业余党校”,业余党校学员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在为人和求学上都足以体现出榜样示范的作用。
学校根据这一实际,将业余党校与德育导师制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员成为学生中的“榜样式小导师”。首先,是保证学员素质。为了保证学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业余党校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严格把好入口关,按照宣传发动、个人申请、教师推荐(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委会和团支部共同讨论推荐)、民主测评、业余党校评议审定、党总支把关、最后全校公示这样的严格程序,确保学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把最优秀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吸收到党校中来。其次,是加强对学员的教育,提升其各方面能力。在教育内容安排上,学校重点突出党史与党的理论教育,精心安排专家、学校行政领导及优秀教师为学员上好党课,定期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员参观八三军营、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旧址等德育基地,开展美化城镇环境、慰问孤寡老人等青年志愿者活动。在促进学员自身素质、能力提升的同时,学校鼓励学员主动与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结对子”,并让学员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校园文明监督岗、自修课纪律的检查、校运动会上精神文明队的评比、高考学生服务队等都是由业余党校的学员负责的。这样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员的能力,而且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学员所佩戴的“红校徽”的激励与监督作用十分明显,“红校徽”在学生中总是时时处处成为了其他学生的榜样,胸佩“红校徽”也成为长中学子向往并为之努力的目标。 (二)阳光心理社团的“小导师”
如果说业余党校学员更多是以行动表率来体现“小导师”作用的,那么阳光心理社则是一部分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具备相关素质的骨干分子组成的一个团队。他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巧,结合同学的特点,并以团队为核心开展一系列活动,运用自己的人格特质及心理学知识来辅导并激励同学,以点带面建立学生层面的心理互助机制,积极倡导一种“阳光学生”的校园文化。他们也就成为了学生中的“小导师”。
根据高中生心理特点和需要,心理社主要为成员安排了学会倾听、学会助人、高中生典型心理问题及对策、情绪辅导——换个角度看问题、朋辈心理辅导需关注的人群、人际交往中的身体语言密码、识别异常心理现象等主题的培训内容,让心理社成员掌握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对同学开展同伴辅导;了解心理危机的基本常识,当有危机事情发生时做好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络员。同时,这些心理社团的“小导师”们还利用海报、广播、网站及自办社刊等媒介,宣传普及心理学和心理卫生知识;通过心理讲座、心理知识培训、心理卫生知识竞赛、心理图书漂流、校园心理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自2009年社团成立至今,“小导师”的工作也得到了充分肯定,他们自编自导的校园心理剧《最美的太阳》获得2010年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三优评比”一等奖,他们制作的“2010,我们一起高考”励志视频,极大地激励了即将步入考场的高三学子,“阳光心理社”也作为德育案例获得了2010年度县十佳德育创新案例奖。可以说,这不仅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还架起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使得教师能更全面地发现并处理学生中的典型心理问题并预警危机事件。
(三)学习小组的同伴互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体验生成的学习方式。为进一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切实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成长,和谐发展,学校在班级管理中引进了学习小组的形式,即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自由组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班级根据学习小组来安排座位和寝室,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活动、班级管理。
学习小组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仅能使小组成员在学习上开展自律与监督、评比和竞赛、反思和调整,而且能促使小组成员间在生活上互相检查、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使学生个体在小组团队中得到更多的关爱,获得更大的动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例如,高二年级某男生A,性格开朗、爱动,最初想玩与学习兼顾,实际上是办不到的,于是更倾向于将精力放于玩上,对成绩不在乎,进取心较弱。在学习小组组建初期,该生所在小组的总体成绩因受该生影响,在全班考评中偏差。小组组长发动组员一起做该生工作,鼓励他,并安排成绩较好的同学帮助该生补差。该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在团队的帮助下被激发。为了不拖团队的后腿,他定下心,尽量将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因本身基础就不弱,所以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成绩上的进步让他有了自信,也将驱动力由外部转移到内部,由开始单纯的不给团队抹黑,发展到为自己的前途和为团队争光。在较强内驱力的推动下,该生在原本基础最好的科目上实现了突破,并以己之长为组员补差,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又如某男生B,家境较好,为人比较自我,不太顾及身边人。该生是住校生,家长为其买了手机。中午休息时,他总是在寝室弄手机,影响了室友的休息。班主任于是让他中午留在教室里,但该生在教室里休息不好,影响他下午上课的精神。室友们主动向班主任请缨,让该生中午回寝室,由他们来监督他。室友的宽容和关心让该生既感动又羞愧,回到寝室,他收起了自己的手机。不仅如此,该生也有意识地、慢慢地改掉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起居作息也和室友变得合拍了,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
一、不断完善的“以师导生”
(一)以制度完善规范教师的施导行为
在推行德育导师制的实践中,学校经过不断地总结、提炼,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德育导师制模式,包括班级德育工作小组、固定德育导师制、流动德育导师制、德育导师联系寝室制度等。德育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学习辅导。为“切实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使导师工作取得实效,学校制订了详细的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对导师的工作职责、工作原则等都作了具体布置,并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包括导师聘任制度、受导学生档案制度、谈心与交流制度、定期家校联络制度、导师例会制度、导师培训制度、导师考核和奖励制度等,使导师的工作和管理有章可循,逐步规范。
(二)以健全的考评体系推动导师成长
为推动导师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也为促进导师的个人提升,学校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性为主;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以过程为主,强调多元化评价”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德育导师考评制度,包括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年级组评价、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评价等。其中,核心是导师工作业绩述职形式,在每学期末,所有导师把自己对受导学生开展工作的情况向年级组全体教师进行述职,由年级组结合受导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对导师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学校将优秀德育导师积极地向外推出,从2006年至今,学校有十余名教师先后获得县级以上优秀德育导师称号,另有一大批教师在市县德育论文、案例评选中获奖。
此外,通过以述职为核心的导师评价,学校还建立了导师升级制度。学校每学期根据年级组综合评定的结果给导师分级,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类,淘汰部分不合格的导师,而优秀的德育导师则可以升级为副班主任,并为其配备专门的师傅,不断提升他们的教育管理水平。如果他们在副班主任考核中又表现较好的话,可以再升级为班主任。这样,导师制既为班主任队伍的发展壮大储备了人才,又为德育队伍带来一定的流动与活力,真正激发了导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三)以德育文化引领教师真心育人
管理的重心在于管人,管人的精髓在于管心,管心的精髓在于共同认可的文化。从2002年实施德育导师制至今,我校已经把“切实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人人成为德育工作者”“亲情化、个性化、全员化育人”等理念深深地扎根于心中。而我校教师对于德育导师的工作也由学校布置的一项工作,走向了教师日常的行动,我们的德育管理也逐渐由单纯的制度管理,走向了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结合。
我校一直以来都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既注重继承学校优秀的德育文化传统,发扬老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推广他们感人的事迹,宣传、学习他们崇高的为师之道,保持德育文化建设的延续性。同时,又通过教师群体新老挂钩,结对帮教,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也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学校的德育文化建设。优秀德育导师身上所体现的强烈的事业心、真诚的育人情、无私的奉献精神,具有极强的现实号召性,像一面面旗帜感召着同行者,无声地激励大家投入教育事业,学校也因此形成了一种浓郁的勤勉做事、真心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探索“以生导生”的实践
在目前来看,德育导师一般是学校里的班主任和教师。导师以“朋友、参谋、倾听者、指导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身边,采用亲情化、个性化的方法和学生平等交流、探讨问题,引导他们自己解决困惑。但导师的“教师”身份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还是意味着一种距离感的存在。为了深入挖掘德育资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学校又不断探索德育新方式,逐步培养了一支能够在学生中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的“小导师”似的学生队伍,充实德育力量,扩充德育空间,从而推动德育导师制的可持续发展。
(一)业余党校学员的榜样示范
学校于1995年创办了湖州市第一所“中学生业余党校”,业余党校学员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在为人和求学上都足以体现出榜样示范的作用。
学校根据这一实际,将业余党校与德育导师制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员成为学生中的“榜样式小导师”。首先,是保证学员素质。为了保证学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业余党校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严格把好入口关,按照宣传发动、个人申请、教师推荐(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委会和团支部共同讨论推荐)、民主测评、业余党校评议审定、党总支把关、最后全校公示这样的严格程序,确保学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把最优秀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吸收到党校中来。其次,是加强对学员的教育,提升其各方面能力。在教育内容安排上,学校重点突出党史与党的理论教育,精心安排专家、学校行政领导及优秀教师为学员上好党课,定期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员参观八三军营、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旧址等德育基地,开展美化城镇环境、慰问孤寡老人等青年志愿者活动。在促进学员自身素质、能力提升的同时,学校鼓励学员主动与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结对子”,并让学员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校园文明监督岗、自修课纪律的检查、校运动会上精神文明队的评比、高考学生服务队等都是由业余党校的学员负责的。这样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员的能力,而且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学员所佩戴的“红校徽”的激励与监督作用十分明显,“红校徽”在学生中总是时时处处成为了其他学生的榜样,胸佩“红校徽”也成为长中学子向往并为之努力的目标。 (二)阳光心理社团的“小导师”
如果说业余党校学员更多是以行动表率来体现“小导师”作用的,那么阳光心理社则是一部分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具备相关素质的骨干分子组成的一个团队。他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巧,结合同学的特点,并以团队为核心开展一系列活动,运用自己的人格特质及心理学知识来辅导并激励同学,以点带面建立学生层面的心理互助机制,积极倡导一种“阳光学生”的校园文化。他们也就成为了学生中的“小导师”。
根据高中生心理特点和需要,心理社主要为成员安排了学会倾听、学会助人、高中生典型心理问题及对策、情绪辅导——换个角度看问题、朋辈心理辅导需关注的人群、人际交往中的身体语言密码、识别异常心理现象等主题的培训内容,让心理社成员掌握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对同学开展同伴辅导;了解心理危机的基本常识,当有危机事情发生时做好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络员。同时,这些心理社团的“小导师”们还利用海报、广播、网站及自办社刊等媒介,宣传普及心理学和心理卫生知识;通过心理讲座、心理知识培训、心理卫生知识竞赛、心理图书漂流、校园心理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自2009年社团成立至今,“小导师”的工作也得到了充分肯定,他们自编自导的校园心理剧《最美的太阳》获得2010年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三优评比”一等奖,他们制作的“2010,我们一起高考”励志视频,极大地激励了即将步入考场的高三学子,“阳光心理社”也作为德育案例获得了2010年度县十佳德育创新案例奖。可以说,这不仅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还架起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使得教师能更全面地发现并处理学生中的典型心理问题并预警危机事件。
(三)学习小组的同伴互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体验生成的学习方式。为进一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切实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成长,和谐发展,学校在班级管理中引进了学习小组的形式,即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自由组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班级根据学习小组来安排座位和寝室,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活动、班级管理。
学习小组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仅能使小组成员在学习上开展自律与监督、评比和竞赛、反思和调整,而且能促使小组成员间在生活上互相检查、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使学生个体在小组团队中得到更多的关爱,获得更大的动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例如,高二年级某男生A,性格开朗、爱动,最初想玩与学习兼顾,实际上是办不到的,于是更倾向于将精力放于玩上,对成绩不在乎,进取心较弱。在学习小组组建初期,该生所在小组的总体成绩因受该生影响,在全班考评中偏差。小组组长发动组员一起做该生工作,鼓励他,并安排成绩较好的同学帮助该生补差。该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在团队的帮助下被激发。为了不拖团队的后腿,他定下心,尽量将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因本身基础就不弱,所以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成绩上的进步让他有了自信,也将驱动力由外部转移到内部,由开始单纯的不给团队抹黑,发展到为自己的前途和为团队争光。在较强内驱力的推动下,该生在原本基础最好的科目上实现了突破,并以己之长为组员补差,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又如某男生B,家境较好,为人比较自我,不太顾及身边人。该生是住校生,家长为其买了手机。中午休息时,他总是在寝室弄手机,影响了室友的休息。班主任于是让他中午留在教室里,但该生在教室里休息不好,影响他下午上课的精神。室友们主动向班主任请缨,让该生中午回寝室,由他们来监督他。室友的宽容和关心让该生既感动又羞愧,回到寝室,他收起了自己的手机。不仅如此,该生也有意识地、慢慢地改掉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起居作息也和室友变得合拍了,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