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的金领阶层,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献给了马拉松或铁人三项,他们从这种高强度运动中收获了友谊、自信和人生的愉悦。
土人罗德曼
“中午做了个试验,11:40下楼,走去星之健,跑步机5公里(18分30秒左右),洗澡,走回来,食堂吃个饭,回到办公室,13:00。基本可行,稍显紧张。”
“加班间歇去健身房跑步,时速16起步,呼吸和体力都自感不错,就是腿有点发飘,估计是没吃晚饭的原因,后加到时速17.2,16分钟4.4公里。怕晕倒,赶紧停跑。休息一会,再跑3公里,时速13加到18,约11分40。”
……
上面两段微博的主人叫“土人罗德曼”,目前在某大型地产集团的营销部门任总经理。他说自己其实不善言辞,但一说起跑步总是滔滔不绝,“这是我最得意的地方”。不久前他参加MBA同学聚会,每个人都晒成就,他说自己现在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了。而他近期的目标是,明年初的香港100公里比赛能跑进14小时。而他所有的同学、朋友中,没有人能做到。这也是他觉得活得更有意义的地方。
知道自己能跑,是高二的事。1976年出生的罗德曼,一直比较瘦弱,学校里的运动会从来没他的份。但他喜欢跑步,早操之后,同学们照例会在操场上跑1圈再回教室,他就跑2圈。高二那年,1500米跑他进入了前6名;到了高三,变成了前2名,仅次于体校生,于是他意识到“我还可以”。上大学之后,学校测试1000米跑,罗德曼的成绩令老师印象深刻,于是允许他在田径队训练。好强的他,白天跟大家一起练,晚上自己偷偷练。“进校第一次参加6000米的训练,那是我第一次跑长距离,又是跟一些大二大三的师兄跑,我不肯服输,跑得太猛了,跑完就虚脱了,是被大家扶回去的。”后来,他多次参加省市大学生运动会,1500米、5000米都拿过第二名。
罗德曼认识土人登山俱乐部的朋友,是2002年在扬州参加了他生平第一次马拉松比赛上。“土人”最初由几个登山爱好者发起,他们喜欢登雪山,没有赞助,经费也少,只能是极度危险的阿尔卑斯式攀登。一些志同道合的男女,最后成为终身伴侣,“土人”的创始人“一山”和“魔戒”,便是一例。如今,“土人”的登山、竞技等板块都非常活跃,罗德曼的另一个身份便是上海“土人”竞技版的版主,负责线下竞技活动的召集。
大多数运动项目,对于选手的年龄要求不能超过30岁,因为30岁之后状态基本就走下坡路了。只有长距离的跑步、游泳、铁三等耐力有氧项目,才会在30岁之后渐入佳境。因为人在年纪渐长之后耐力会越来越好,身体机能、肌肉组织也会达到最佳状态,再加上运动经验的累积,个人对于训练、比赛时间的自由支配,并且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从事此类运动项目。据统计,美国的马拉松选手以40—44岁者为最。年轻人也很少有时间和耐心,每周3-5次、每次1-2小时从事此类耐力运动项目。而不少国际著名运动员也会在退役后参加此类长距离耐力项目。国内的马拉松赛上也不乏六七十岁甚至以上的老年人,有的成绩居然好过年轻人。
生长在安徽农村的罗德曼,很早便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没有优势可言,非常想通过一种方式证明自己,而跑步正是这样一个机会。
“长跑,没有捷径,没有技巧,必须靠花力气努力苦练,而我的骨子里是能吃苦的。所以,只要我想做,我能吃苦,我就能做到。后来面临考试、升学、就业时,我都这样对自己说。这是长跑对我最大的帮助。也是我为什么喜欢长跑的原因。人家干1个小时,我可以干2个小时。”工作中,他也是自认没有讨巧的本事,所以很卖力地做事。进入目前所在的地产集团后,虽有起伏,但基本上一直在升职。
一开始是傻跑,现在罗德曼越来越有经验了。他通常会提早选定下一年的跑步赛事,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和调整训练计划。今年年初,他参加了厦门和香港的马拉松,成绩都在3小时10分以内,均达到了二级运动员的标准。而这两次赛事,都是为了其后的北京100公里赛热身。至于年底的上海马拉松,那是罗德曼每年的大考,他想成绩更好一点。
忙的时候,即便再不想动,罗德曼也会坚持一个星期跑3-4次。中午的时候,同事们吃饭了,他去跑步;晚上加完班,他也去跑。不跑的话,他觉得自己的状态会很差,“就好像有件事始终没完成一样”。每到一座城市,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罗德曼都要用跑步的方式在这里烙下自己的印记。公园,马路,山丘,他说这样可以看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在IBM工作的Drogon,看上去像是80后,人很聪明,说话也挺有意思,实际上却比罗德曼大3岁。他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跑步,一种很单纯的状态。用罗德曼的话说,“看到他,你就知道什么是纯粹的人了”。他也很喜欢这种状态,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他自己很难达到,所以就喜欢跟他们在一起。Drogon和他太太机器猫,也是“土人”里的一对佳偶。因为志同道合,“土人”的家属彼此也很熟悉,经常会互相串门,聚会,旅行。
跑步,对装备没什么要求,罗德曼最大的爱好就是买鞋,还有能量胶之类的营养补给,后一块,他说“铁人”里的Bruce是专家。
“铁人”的聚会
6月末的一天,上海铁人俱乐部的创办者Bruce在他位于乌鲁木齐南路的俱乐部里举办了2012年戈壁长征的分享会。“土人”、“铁人”济济一堂。其实,“土人”之中不乏铁人三项的爱好者,而Bruce自己也是成绩不错的马拉松选手。不过,相比之下,玩铁三则更需要有钱、有闲。
Bruce曾经是一位半导体工程师,太太Nicole则任职于传媒业,他们因铁三而相识,并走到了一起。2010年和2011年,Bruce和Nicole先后辞职,专心做俱乐部,并在乌鲁木齐南路上经营起了他们自己的运动用品商店。除了“土人”“铁人”等圈内朋友,还有一些慕名而来的老外。
1979年出生的Bruce也是在上班以后才逐渐开始运动,当他投入铁人三项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之后,最终选择了现在的生活方式。2004年,他创办了铁人俱乐部,这是上海地区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三项运动俱乐部之一。这里汇集了男女老少等众多铁三爱好者,Bruce则热衷于组织训练和比赛,提供训练计划咨询及社交活动,训练内容和地点会在俱乐部的日程表上发布更新。目前,训练营活动每月一次,主要是在上海周边地带。 不过,他的店却是中国第一家专业铁人三项运动零售店。铁三比马拉松专业程度更强,且非常讲究装备,自行车动辄上万,参加一次比赛尤其是国际赛事的所需费用不是小数目,而进口的营养补给品也价格不菲。虽然店里目前在代理一些国内外运动品牌,有一些收益,不过Nicole有时也调侃自己“现在挣得还不如以前给人打工的薪水多”。Bruce是圈内小有名气的铁三选手,自己也组织比赛,去年是在安亭举办了上海铁人三项赛,今年的正在筹备中。大家都愿意跟Bruce交流,店铺楼上的天台,便是聚会的地方。
6月10日开始的2012年戈壁长征,是Racing The Planet今年的四大全球性赛事之一。路线横跨中国西北部及内蒙古,包括沙丘、山脉、盐原和峡谷等多种地形,沿途有许多游牧部落聚居。Bruce、墨池、Gongji等一行4人是参赛者中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团队。
7天的赛程共计250公里。第一赛段虽然相对容易,但也是背包最重的赛段,35公里的路程Bruce不仅要负重,还要注意控制节奏以适应干燥的空气以及戈壁的碎石路面。而且,没想到途中忽然河床涨水,险象环生。第二赛段公路、河床、沙丘、碎石上下起伏,多为10米高的小山,看上去有如火星表面。第三赛段为40公里,途中以草地、河床、碎石地为主,海拔从1500米上升到2900米。第四赛段则要经过39公里无尽的河床,途经“天堂之门”,是最难的技术型赛道。第五赛段有75公里,允许选手在1-2天内完成,但这期间要经历四季气候。
据Bruce观察,参赛选手中最年长者为71岁,也有19岁的青年,大多数人都有全职工作,训练时间非常有限。最终获得冠军的是一位西班牙人,而摘得亚军的居然是一位中年女性,作为联合国人权律师,她此行的另一目的是为阿富汗女性募集善款。
3个月前,Bruce和他的队友们就开始了赛前训练,包括每天的负重跑。身为上海某设计事务所的合伙人,年近五十的墨池在大家眼里非常儒雅,谁能想象他日复一日背着计算好的重量往返于浦江两岸?另一位参赛者Gongji,是“土人”的一员。据说他曾是北方某省的检察官,原来体重高达一百八九,身体也不太好。移居上海后,他主要从事投资,基本不用上班,大量的时间都用来玩马拉松和铁人三项,成绩都不错。
务实的慈善
在谈及自己喜欢“土人”的理由时,罗德曼给出了两点:一是单纯,男人们的话题总围绕着运动,很开心很放松,不会为了社交、为了扩大业务而来,“我都不愿意把这叫做社交圈”。当然也因为这里面有人跑得比他快,他说的是Drogon。二是因为“土人”做事很务实,比如阿呆做慈善的事情。
几年前,阿呆创建的企业被盛大网络收购,目前他在盛大担任互联网产品经理。阿呆是30多岁之后才开始玩户外运动的,登山、跑步、游泳、骑车。从云南、四川、西藏,到亚洲其它国家乃至欧美,他越来越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改变。阿呆说,经常和他在一起运动的朋友,几乎没人从小就有体育特长,都是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才从“懒”变“勤”的。成熟的年龄,更多的社会经验和运动经验,使得一些人在运动过程中慢慢熟悉起来,变成了互相信赖的朋友。有了这样的基础,他们才能发起一些活动,把运动和公益结合起来,“这是快乐的事”。
2008年汶川地震,阿呆和“土人”的朋友们发起“板房行动”,在上海户外运动圈募集捐款,购买建筑材料,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在青川县姚渡镇开工搭建了两期的简易板房。据当地政府领导说,这是青川县震后建起的第一批板房,首批入驻的家庭达40多户。
阿呆和Bruce等人曾经组成“上海铁人”队,参加过一个在上海的“老外”组织的24小时接力慈善跑。赛后,大家觉得这种结合公益的跑步活动既有挑战性又很有意义,值得借鉴。
运动爱好者都是行动派。2011年初冬,他们举办了“12小时超级马拉松”,每位参赛者定下12小时内奔跑的里程目标,并以此来征集亲友的支持与捐助,活动口号是“让奔跑驱散寒冷”。起初,阿呆希望募集到的捐款可以为一两所学校的学生购买几百件抓绒衣御寒。没想到,上海跑步圈的朋友们积极参与,最后这次活动募集的善款购买了2306件抓绒衣,惠及云南、西藏、新疆、四川等地十几所学校的贫困学生。活动当天凄风冷雨,但参赛者和义工热情高涨,从清晨到夜晚,整整12小时的奔跑,最多的跑了100公里,很多人都跑出自己之前从未完成过的里程。
跑步、捐钱,很快就结束了;但把钱变成衣服再落实到每个孩子的手上,其过程是相当琐碎的,而且还要公开透明,阿呆就成了那个操心的人。从做出组织这项赛事的决定,阿呆在其后的3个月里,每天都要花上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处理此事。而且,万事开头难,他联系的那些学校的校领导最初都对这一完全由民间、个人来做的善举将信将疑,甚至相当警觉。终于,有一所学校接受了。然后,藉由这所学校的关系,他又陆续联系上了其他的学校。
接下来,就是落实学生的身高、性别等情况,然后根据陆续而来的数据,一批一批去采购服装,邮寄到当地。因为实在抽不出时间亲自去当地探访,阿呆只能不厌其烦地打电话、托人,对钱款、衣服、物流等环节进行跟踪监控,最后还要求校方将孩子们身着绒衣的照片反馈回来,也算对朋友们有一个交代。幸运的是,阿呆也辗转认识了一些当地的义工、支教者,他们热心地帮助阿呆跟当地的学校进行联系、交接。阿呆说,从个人角度来讲,他不愿意接受陌生人的捐款,现在跑步的和捐款的都是“土人”的亲朋好友。他也不希望捐得太多,意思到了即可。其他人也表示“一旦动静太大、钱太多,就会没法操作、没法掌控了,会引起很多问题”。
现在,阿呆和朋友们正在为“乐施毅行者2012”做准备,这是香港最大的远足筹款活动,自1986年以来,先后有73,000多名参加者为这项活动总共募集超过3.65亿港元的善款,以支持“乐施会”在香港、中国内地、非洲及亚洲其他地区推行的扶贫救灾和倡议工作。活动以团队形式参与,规定4人为一队,共同进退,完成100公里的香港麦理浩山径,并且每队至少要为“乐施会”募集6800港元善款。即便如此,依然报名者众多,不得不抽签决定,算下来平均每6支队伍中才有1支中签。阿呆幸运中签,他的团队准备在20小时内跑完100公里的山径。这需要认真地训练,他们已经公布了训练计划和募款网页,以此争取亲朋好友们的支持。
阿呆说,长距离的耐力运动和身体力行的公益活动,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在世修行,能让自己更快乐更有活力,希望大家一起来。
土人罗德曼
“中午做了个试验,11:40下楼,走去星之健,跑步机5公里(18分30秒左右),洗澡,走回来,食堂吃个饭,回到办公室,13:00。基本可行,稍显紧张。”
“加班间歇去健身房跑步,时速16起步,呼吸和体力都自感不错,就是腿有点发飘,估计是没吃晚饭的原因,后加到时速17.2,16分钟4.4公里。怕晕倒,赶紧停跑。休息一会,再跑3公里,时速13加到18,约11分40。”
……
上面两段微博的主人叫“土人罗德曼”,目前在某大型地产集团的营销部门任总经理。他说自己其实不善言辞,但一说起跑步总是滔滔不绝,“这是我最得意的地方”。不久前他参加MBA同学聚会,每个人都晒成就,他说自己现在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了。而他近期的目标是,明年初的香港100公里比赛能跑进14小时。而他所有的同学、朋友中,没有人能做到。这也是他觉得活得更有意义的地方。
知道自己能跑,是高二的事。1976年出生的罗德曼,一直比较瘦弱,学校里的运动会从来没他的份。但他喜欢跑步,早操之后,同学们照例会在操场上跑1圈再回教室,他就跑2圈。高二那年,1500米跑他进入了前6名;到了高三,变成了前2名,仅次于体校生,于是他意识到“我还可以”。上大学之后,学校测试1000米跑,罗德曼的成绩令老师印象深刻,于是允许他在田径队训练。好强的他,白天跟大家一起练,晚上自己偷偷练。“进校第一次参加6000米的训练,那是我第一次跑长距离,又是跟一些大二大三的师兄跑,我不肯服输,跑得太猛了,跑完就虚脱了,是被大家扶回去的。”后来,他多次参加省市大学生运动会,1500米、5000米都拿过第二名。
罗德曼认识土人登山俱乐部的朋友,是2002年在扬州参加了他生平第一次马拉松比赛上。“土人”最初由几个登山爱好者发起,他们喜欢登雪山,没有赞助,经费也少,只能是极度危险的阿尔卑斯式攀登。一些志同道合的男女,最后成为终身伴侣,“土人”的创始人“一山”和“魔戒”,便是一例。如今,“土人”的登山、竞技等板块都非常活跃,罗德曼的另一个身份便是上海“土人”竞技版的版主,负责线下竞技活动的召集。
大多数运动项目,对于选手的年龄要求不能超过30岁,因为30岁之后状态基本就走下坡路了。只有长距离的跑步、游泳、铁三等耐力有氧项目,才会在30岁之后渐入佳境。因为人在年纪渐长之后耐力会越来越好,身体机能、肌肉组织也会达到最佳状态,再加上运动经验的累积,个人对于训练、比赛时间的自由支配,并且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从事此类运动项目。据统计,美国的马拉松选手以40—44岁者为最。年轻人也很少有时间和耐心,每周3-5次、每次1-2小时从事此类耐力运动项目。而不少国际著名运动员也会在退役后参加此类长距离耐力项目。国内的马拉松赛上也不乏六七十岁甚至以上的老年人,有的成绩居然好过年轻人。
生长在安徽农村的罗德曼,很早便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没有优势可言,非常想通过一种方式证明自己,而跑步正是这样一个机会。
“长跑,没有捷径,没有技巧,必须靠花力气努力苦练,而我的骨子里是能吃苦的。所以,只要我想做,我能吃苦,我就能做到。后来面临考试、升学、就业时,我都这样对自己说。这是长跑对我最大的帮助。也是我为什么喜欢长跑的原因。人家干1个小时,我可以干2个小时。”工作中,他也是自认没有讨巧的本事,所以很卖力地做事。进入目前所在的地产集团后,虽有起伏,但基本上一直在升职。
一开始是傻跑,现在罗德曼越来越有经验了。他通常会提早选定下一年的跑步赛事,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和调整训练计划。今年年初,他参加了厦门和香港的马拉松,成绩都在3小时10分以内,均达到了二级运动员的标准。而这两次赛事,都是为了其后的北京100公里赛热身。至于年底的上海马拉松,那是罗德曼每年的大考,他想成绩更好一点。
忙的时候,即便再不想动,罗德曼也会坚持一个星期跑3-4次。中午的时候,同事们吃饭了,他去跑步;晚上加完班,他也去跑。不跑的话,他觉得自己的状态会很差,“就好像有件事始终没完成一样”。每到一座城市,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罗德曼都要用跑步的方式在这里烙下自己的印记。公园,马路,山丘,他说这样可以看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在IBM工作的Drogon,看上去像是80后,人很聪明,说话也挺有意思,实际上却比罗德曼大3岁。他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跑步,一种很单纯的状态。用罗德曼的话说,“看到他,你就知道什么是纯粹的人了”。他也很喜欢这种状态,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他自己很难达到,所以就喜欢跟他们在一起。Drogon和他太太机器猫,也是“土人”里的一对佳偶。因为志同道合,“土人”的家属彼此也很熟悉,经常会互相串门,聚会,旅行。
跑步,对装备没什么要求,罗德曼最大的爱好就是买鞋,还有能量胶之类的营养补给,后一块,他说“铁人”里的Bruce是专家。
“铁人”的聚会
6月末的一天,上海铁人俱乐部的创办者Bruce在他位于乌鲁木齐南路的俱乐部里举办了2012年戈壁长征的分享会。“土人”、“铁人”济济一堂。其实,“土人”之中不乏铁人三项的爱好者,而Bruce自己也是成绩不错的马拉松选手。不过,相比之下,玩铁三则更需要有钱、有闲。
Bruce曾经是一位半导体工程师,太太Nicole则任职于传媒业,他们因铁三而相识,并走到了一起。2010年和2011年,Bruce和Nicole先后辞职,专心做俱乐部,并在乌鲁木齐南路上经营起了他们自己的运动用品商店。除了“土人”“铁人”等圈内朋友,还有一些慕名而来的老外。
1979年出生的Bruce也是在上班以后才逐渐开始运动,当他投入铁人三项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之后,最终选择了现在的生活方式。2004年,他创办了铁人俱乐部,这是上海地区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三项运动俱乐部之一。这里汇集了男女老少等众多铁三爱好者,Bruce则热衷于组织训练和比赛,提供训练计划咨询及社交活动,训练内容和地点会在俱乐部的日程表上发布更新。目前,训练营活动每月一次,主要是在上海周边地带。 不过,他的店却是中国第一家专业铁人三项运动零售店。铁三比马拉松专业程度更强,且非常讲究装备,自行车动辄上万,参加一次比赛尤其是国际赛事的所需费用不是小数目,而进口的营养补给品也价格不菲。虽然店里目前在代理一些国内外运动品牌,有一些收益,不过Nicole有时也调侃自己“现在挣得还不如以前给人打工的薪水多”。Bruce是圈内小有名气的铁三选手,自己也组织比赛,去年是在安亭举办了上海铁人三项赛,今年的正在筹备中。大家都愿意跟Bruce交流,店铺楼上的天台,便是聚会的地方。
6月10日开始的2012年戈壁长征,是Racing The Planet今年的四大全球性赛事之一。路线横跨中国西北部及内蒙古,包括沙丘、山脉、盐原和峡谷等多种地形,沿途有许多游牧部落聚居。Bruce、墨池、Gongji等一行4人是参赛者中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团队。
7天的赛程共计250公里。第一赛段虽然相对容易,但也是背包最重的赛段,35公里的路程Bruce不仅要负重,还要注意控制节奏以适应干燥的空气以及戈壁的碎石路面。而且,没想到途中忽然河床涨水,险象环生。第二赛段公路、河床、沙丘、碎石上下起伏,多为10米高的小山,看上去有如火星表面。第三赛段为40公里,途中以草地、河床、碎石地为主,海拔从1500米上升到2900米。第四赛段则要经过39公里无尽的河床,途经“天堂之门”,是最难的技术型赛道。第五赛段有75公里,允许选手在1-2天内完成,但这期间要经历四季气候。
据Bruce观察,参赛选手中最年长者为71岁,也有19岁的青年,大多数人都有全职工作,训练时间非常有限。最终获得冠军的是一位西班牙人,而摘得亚军的居然是一位中年女性,作为联合国人权律师,她此行的另一目的是为阿富汗女性募集善款。
3个月前,Bruce和他的队友们就开始了赛前训练,包括每天的负重跑。身为上海某设计事务所的合伙人,年近五十的墨池在大家眼里非常儒雅,谁能想象他日复一日背着计算好的重量往返于浦江两岸?另一位参赛者Gongji,是“土人”的一员。据说他曾是北方某省的检察官,原来体重高达一百八九,身体也不太好。移居上海后,他主要从事投资,基本不用上班,大量的时间都用来玩马拉松和铁人三项,成绩都不错。
务实的慈善
在谈及自己喜欢“土人”的理由时,罗德曼给出了两点:一是单纯,男人们的话题总围绕着运动,很开心很放松,不会为了社交、为了扩大业务而来,“我都不愿意把这叫做社交圈”。当然也因为这里面有人跑得比他快,他说的是Drogon。二是因为“土人”做事很务实,比如阿呆做慈善的事情。
几年前,阿呆创建的企业被盛大网络收购,目前他在盛大担任互联网产品经理。阿呆是30多岁之后才开始玩户外运动的,登山、跑步、游泳、骑车。从云南、四川、西藏,到亚洲其它国家乃至欧美,他越来越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改变。阿呆说,经常和他在一起运动的朋友,几乎没人从小就有体育特长,都是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才从“懒”变“勤”的。成熟的年龄,更多的社会经验和运动经验,使得一些人在运动过程中慢慢熟悉起来,变成了互相信赖的朋友。有了这样的基础,他们才能发起一些活动,把运动和公益结合起来,“这是快乐的事”。
2008年汶川地震,阿呆和“土人”的朋友们发起“板房行动”,在上海户外运动圈募集捐款,购买建筑材料,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在青川县姚渡镇开工搭建了两期的简易板房。据当地政府领导说,这是青川县震后建起的第一批板房,首批入驻的家庭达40多户。
阿呆和Bruce等人曾经组成“上海铁人”队,参加过一个在上海的“老外”组织的24小时接力慈善跑。赛后,大家觉得这种结合公益的跑步活动既有挑战性又很有意义,值得借鉴。
运动爱好者都是行动派。2011年初冬,他们举办了“12小时超级马拉松”,每位参赛者定下12小时内奔跑的里程目标,并以此来征集亲友的支持与捐助,活动口号是“让奔跑驱散寒冷”。起初,阿呆希望募集到的捐款可以为一两所学校的学生购买几百件抓绒衣御寒。没想到,上海跑步圈的朋友们积极参与,最后这次活动募集的善款购买了2306件抓绒衣,惠及云南、西藏、新疆、四川等地十几所学校的贫困学生。活动当天凄风冷雨,但参赛者和义工热情高涨,从清晨到夜晚,整整12小时的奔跑,最多的跑了100公里,很多人都跑出自己之前从未完成过的里程。
跑步、捐钱,很快就结束了;但把钱变成衣服再落实到每个孩子的手上,其过程是相当琐碎的,而且还要公开透明,阿呆就成了那个操心的人。从做出组织这项赛事的决定,阿呆在其后的3个月里,每天都要花上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处理此事。而且,万事开头难,他联系的那些学校的校领导最初都对这一完全由民间、个人来做的善举将信将疑,甚至相当警觉。终于,有一所学校接受了。然后,藉由这所学校的关系,他又陆续联系上了其他的学校。
接下来,就是落实学生的身高、性别等情况,然后根据陆续而来的数据,一批一批去采购服装,邮寄到当地。因为实在抽不出时间亲自去当地探访,阿呆只能不厌其烦地打电话、托人,对钱款、衣服、物流等环节进行跟踪监控,最后还要求校方将孩子们身着绒衣的照片反馈回来,也算对朋友们有一个交代。幸运的是,阿呆也辗转认识了一些当地的义工、支教者,他们热心地帮助阿呆跟当地的学校进行联系、交接。阿呆说,从个人角度来讲,他不愿意接受陌生人的捐款,现在跑步的和捐款的都是“土人”的亲朋好友。他也不希望捐得太多,意思到了即可。其他人也表示“一旦动静太大、钱太多,就会没法操作、没法掌控了,会引起很多问题”。
现在,阿呆和朋友们正在为“乐施毅行者2012”做准备,这是香港最大的远足筹款活动,自1986年以来,先后有73,000多名参加者为这项活动总共募集超过3.65亿港元的善款,以支持“乐施会”在香港、中国内地、非洲及亚洲其他地区推行的扶贫救灾和倡议工作。活动以团队形式参与,规定4人为一队,共同进退,完成100公里的香港麦理浩山径,并且每队至少要为“乐施会”募集6800港元善款。即便如此,依然报名者众多,不得不抽签决定,算下来平均每6支队伍中才有1支中签。阿呆幸运中签,他的团队准备在20小时内跑完100公里的山径。这需要认真地训练,他们已经公布了训练计划和募款网页,以此争取亲朋好友们的支持。
阿呆说,长距离的耐力运动和身体力行的公益活动,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在世修行,能让自己更快乐更有活力,希望大家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