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兴趣,学生才能学得愉悦,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以有趣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对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1.精心设计导语打造第一把钥匙。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设计一段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导语。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会放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话: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养育了中华儿女,哺育了我们中华民族。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真情赞美过黄河,请看唐代大诗人李白、王之涣是怎么赞美黄河的!(多媒体投影诗句,同时响起激昂的音乐)让我们跟诗人一起赞颂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接着让学生欣赏有关黄河的影像资料。这样的开课设计,激活了学生的表象积蓄和情感储备,使学生对黄河充满敬仰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2.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手操作是一种由多种感官参与得的动态过程,它顺应了小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特点,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亲自感知事物的同时,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如《晚上的“太阳”》一文中写爱迪生利用镜子反射,助医生成功手术的一段文字,语言有深意,是训练学生理解能力的好例子。我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动手摆一摆,学生兴趣浓厚。但是第一个孩子就把镜子摆错了位置,我抓住时机及时指出,课文的描述有一定的顺序,爱迪生的每一个动作都能表现他的智慧,只有仔细读课文,抓住关键动词再动手,才能理解课文深刻的含义。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再读课文,我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填空,用“先、然后、接着、最后”梳理文章的顺序,紧扣“端”“搬”“放”演示,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明白了爱迪生布置手术灯光的原理,不仅感悟了形象,更培养了自主阅读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因此,笔者每讲授一篇课文都要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学《生命的林子》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同学们,在佛教盛行、寺院林立、僧侣如云的唐代,这名满天下的法门寺是许多僧侣心驰神往的地方。然而,身居法门寺的玄奘却决意辞别师傅,离开法门寺。可是,后来他又决意留下来。此时此刻,假如玄奘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问他什么?”学生纷纷发问:“你为什么要走?又为什么要留下来呢?”“是谁让你改变主意的?”……这时,笔者又引导道:“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生命的林子》,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放飞你们的思想。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达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4.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了一种逼真的、视听结合的、运用语文交际的情境,让学生犹如置身于语言环境中,使他们产生一种运用语文的真实需要和激情,从而更自觉地、更有兴趣地进行语文语言交际活动。低年级教学以识字教学为主,学生面对众多的生字结构、笔顺,要花费很多的精力,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我总是利用网络来突破。如:在教学《识字4》中,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美丽的池塘边,看看小动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网络动画展示了课文的内容,色彩艳丽的动画冲击了孩子的视觉,孩子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池塘里的小动物名字马上被记住,然后教学名字里所含的生字及结构、笔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突破了难点。研究表明,视听结合的方法在记忆效果上优于单一的视或听。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教师应根据学生求知欲强、表现欲强、善于模仿、乐于参与的特点,精心设计和导演课堂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1.精心设计导语打造第一把钥匙。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设计一段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导语。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会放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话: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养育了中华儿女,哺育了我们中华民族。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真情赞美过黄河,请看唐代大诗人李白、王之涣是怎么赞美黄河的!(多媒体投影诗句,同时响起激昂的音乐)让我们跟诗人一起赞颂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接着让学生欣赏有关黄河的影像资料。这样的开课设计,激活了学生的表象积蓄和情感储备,使学生对黄河充满敬仰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2.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手操作是一种由多种感官参与得的动态过程,它顺应了小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特点,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亲自感知事物的同时,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如《晚上的“太阳”》一文中写爱迪生利用镜子反射,助医生成功手术的一段文字,语言有深意,是训练学生理解能力的好例子。我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动手摆一摆,学生兴趣浓厚。但是第一个孩子就把镜子摆错了位置,我抓住时机及时指出,课文的描述有一定的顺序,爱迪生的每一个动作都能表现他的智慧,只有仔细读课文,抓住关键动词再动手,才能理解课文深刻的含义。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再读课文,我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填空,用“先、然后、接着、最后”梳理文章的顺序,紧扣“端”“搬”“放”演示,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明白了爱迪生布置手术灯光的原理,不仅感悟了形象,更培养了自主阅读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因此,笔者每讲授一篇课文都要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学《生命的林子》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同学们,在佛教盛行、寺院林立、僧侣如云的唐代,这名满天下的法门寺是许多僧侣心驰神往的地方。然而,身居法门寺的玄奘却决意辞别师傅,离开法门寺。可是,后来他又决意留下来。此时此刻,假如玄奘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问他什么?”学生纷纷发问:“你为什么要走?又为什么要留下来呢?”“是谁让你改变主意的?”……这时,笔者又引导道:“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生命的林子》,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放飞你们的思想。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达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4.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了一种逼真的、视听结合的、运用语文交际的情境,让学生犹如置身于语言环境中,使他们产生一种运用语文的真实需要和激情,从而更自觉地、更有兴趣地进行语文语言交际活动。低年级教学以识字教学为主,学生面对众多的生字结构、笔顺,要花费很多的精力,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我总是利用网络来突破。如:在教学《识字4》中,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美丽的池塘边,看看小动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网络动画展示了课文的内容,色彩艳丽的动画冲击了孩子的视觉,孩子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池塘里的小动物名字马上被记住,然后教学名字里所含的生字及结构、笔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突破了难点。研究表明,视听结合的方法在记忆效果上优于单一的视或听。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教师应根据学生求知欲强、表现欲强、善于模仿、乐于参与的特点,精心设计和导演课堂活动,提高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