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分析,然后介绍了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水权;水价;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28-01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凸现,而以往以满足用水需求为目标的供水管理体制非但不能有效解决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反而使得这个矛盾日益严峻。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可持续利用,对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二、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黄河流域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效率低下的突出矛盾从根本上决定了要维持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致力于高效用水管理。通过加强需求管理能够推动节约用水,实现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减少,为维持河道输沙、河口生态等水环境改善需水提供更多的可利用空间,同时,水需求的减少也会使污水排放量减少,从而有效地缓解水环境的压力。此外,黄河流域目前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相当高,今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不仅资源条件不够充分,而且工程的技术难度将更大。对于资源性缺水、经济水平相对不发达的黄河流域而言,通过加强需求管理减少无效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于新水源开发更为迫切。
三、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体制不健全。水务一体化改革进展缓慢,“多龙管水、政出多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未能实现水资源的市场配置、节水意识淡薄。我国虽然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步入市场经济体制,但水资源一直被无偿或低价使用,不仅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四、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1、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科学合理管理水利资源
(一)水资源管理必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这是由我国特殊国情和水情所决定的。我国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区域分布又极不平衡,年内和年际变化大,跨省河道等自然特性,水资源的江河流域特性和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不可分割性,城镇的现代化建设对水资源利用需要增长较快,这一切都迫切需要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
只有坚持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才有可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为水资源具有循环可再生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应用上的不可替代性、经济上的利害两重性等特点。而循环可再生性是水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基本自然属性。水资源始终在降水――径流――蒸发的自然水文循环中,这就要求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形成一个水源――供水――用水――排水--处理回用的系统循环。
大量历史事实证明,人类违背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水资源利用的一般规律,导致水生态系统循环的破坏,最终又转化为水对人类的加剧侵害。为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根据水的自然属性,把水的利用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好供、用、排各环节的关系,在不违背水的自然规律基础上,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再生。
(二)水资源统一管理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地制定管理原则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在遵循合理分配、开发利用与环境协调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开发水资源,防治水患和保护环境一体化。开发水资源是为了满足人民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防灾减灾和保护环境是为了支持和维护资源的持续生成和全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三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持,缺一不可。
全面管理地表水、地下水和空中水。利用水的流动性和储存条件,联合调度,统一配置和管理地表水、地下水、保护水资源、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开源与节流并重。我国人多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增加了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而且影响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只有开发与节约、利用与保护并重,才能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保障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用水需要。
(三)必须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
水资源统一管理系统是比较复杂的,涉及面广,管理措施必须采用多种手段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其主要的手段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科技手段及宣传教育手段等。
法律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手段。从水资源产权到体制管理,从规划到管理、水环境保护、防汛抗旱调度、工程管理、水行政执法等都要通过立法,规范各部门之间的行为。
采用经济激励手段促进节水。建立水资源需求管理激励机制, 如建立节水基金对节水量大的水经营者给予奖励, 对采用节水措施的用水户给予现金补贴, 对研发节水设备或技术的单位給予奖励等手段。相反, 对于没有制定节水规划、没有实现节水目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经济或用水量等形式的处罚。
科技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也是搞好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手段,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各宣传媒介宣传水法,使全社会人都珍惜水、保护水。
2、确立水资源配置的“两级市场”模式
水资源配置模式的确立,在考虑自身的特性基础上,充分借鉴现有自然资源的市场管理模式。水市场实质上是水权市场,即权力的分配与转让问题。因此,水市场的构建可以按“两级市场”模式进行。
一级市场是水权出让市场。目前东张水库基本上按这一模式操作运行。一级市场由政府垄断,依法组织水权出让。
二级市场是水权转让市场。取得水权的组织或团体,可就其拥有的水权进行转让,但转让必须经出让方批准同意方可进行。水权在二级市场流通,促使水资源从低效利用向高效利用发展,从而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二级市场必须遵循如下一些原则,一是转让者必须首先满足自身用水需求。二是受让者保证水资源合理使用,明确水权是使用权,而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三是有偿使用和限期使用。四是向政府部门交纳一定的租金。上述这些原则主要是防止利益的驱动,不顾用水情况,盲目追求效益最大化。
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养好水市场
(一)改革管理单位体制,培育成熟的水市场主体
水市场主体必须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现有的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经营性质不清、经营责任不明。改制后经营性资产的运行维护要严格按照市场规则进行。
(二)按经济杠杆操作,促进水价改革
水价背离价值,无法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也就不能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同时,水价低于供水成本,也是管理单位亏损的主要原因。进行水价改革,通过水价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全社会节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改革,形成价格补偿机制,保证管理单位正常运行,使供水工程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三)确立水权分配,培育水市场
对水权的分配必须按以下几项原则进行:一是优先使用原则,二是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三是用水和排水统筹规划原则,四是有偿使用原则,五是不宜买(卖)断的原则。考虑到我国水资源分配状况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水权分配应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进行。
五、结束语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而水资源供应能力的有限性却决定了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必然会越拉越大。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才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阮本清,张春玲,黄明聪.浅论水资源需求管理中的经济措施[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3.
[2] 甘泓,王浩,罗尧增,等.水资源需求管理-------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内容[J].中国水利,2002.
[3] 郑利民,曹惠提.需求侧管理技术在黄河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水利,2006.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水权;水价;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28-01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凸现,而以往以满足用水需求为目标的供水管理体制非但不能有效解决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反而使得这个矛盾日益严峻。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可持续利用,对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二、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黄河流域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效率低下的突出矛盾从根本上决定了要维持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致力于高效用水管理。通过加强需求管理能够推动节约用水,实现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减少,为维持河道输沙、河口生态等水环境改善需水提供更多的可利用空间,同时,水需求的减少也会使污水排放量减少,从而有效地缓解水环境的压力。此外,黄河流域目前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相当高,今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不仅资源条件不够充分,而且工程的技术难度将更大。对于资源性缺水、经济水平相对不发达的黄河流域而言,通过加强需求管理减少无效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于新水源开发更为迫切。
三、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体制不健全。水务一体化改革进展缓慢,“多龙管水、政出多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未能实现水资源的市场配置、节水意识淡薄。我国虽然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步入市场经济体制,但水资源一直被无偿或低价使用,不仅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四、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1、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科学合理管理水利资源
(一)水资源管理必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这是由我国特殊国情和水情所决定的。我国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区域分布又极不平衡,年内和年际变化大,跨省河道等自然特性,水资源的江河流域特性和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不可分割性,城镇的现代化建设对水资源利用需要增长较快,这一切都迫切需要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
只有坚持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才有可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为水资源具有循环可再生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应用上的不可替代性、经济上的利害两重性等特点。而循环可再生性是水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基本自然属性。水资源始终在降水――径流――蒸发的自然水文循环中,这就要求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形成一个水源――供水――用水――排水--处理回用的系统循环。
大量历史事实证明,人类违背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水资源利用的一般规律,导致水生态系统循环的破坏,最终又转化为水对人类的加剧侵害。为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根据水的自然属性,把水的利用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好供、用、排各环节的关系,在不违背水的自然规律基础上,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再生。
(二)水资源统一管理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地制定管理原则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在遵循合理分配、开发利用与环境协调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开发水资源,防治水患和保护环境一体化。开发水资源是为了满足人民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防灾减灾和保护环境是为了支持和维护资源的持续生成和全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三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持,缺一不可。
全面管理地表水、地下水和空中水。利用水的流动性和储存条件,联合调度,统一配置和管理地表水、地下水、保护水资源、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开源与节流并重。我国人多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增加了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而且影响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只有开发与节约、利用与保护并重,才能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保障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用水需要。
(三)必须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
水资源统一管理系统是比较复杂的,涉及面广,管理措施必须采用多种手段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其主要的手段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科技手段及宣传教育手段等。
法律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手段。从水资源产权到体制管理,从规划到管理、水环境保护、防汛抗旱调度、工程管理、水行政执法等都要通过立法,规范各部门之间的行为。
采用经济激励手段促进节水。建立水资源需求管理激励机制, 如建立节水基金对节水量大的水经营者给予奖励, 对采用节水措施的用水户给予现金补贴, 对研发节水设备或技术的单位給予奖励等手段。相反, 对于没有制定节水规划、没有实现节水目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经济或用水量等形式的处罚。
科技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也是搞好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手段,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各宣传媒介宣传水法,使全社会人都珍惜水、保护水。
2、确立水资源配置的“两级市场”模式
水资源配置模式的确立,在考虑自身的特性基础上,充分借鉴现有自然资源的市场管理模式。水市场实质上是水权市场,即权力的分配与转让问题。因此,水市场的构建可以按“两级市场”模式进行。
一级市场是水权出让市场。目前东张水库基本上按这一模式操作运行。一级市场由政府垄断,依法组织水权出让。
二级市场是水权转让市场。取得水权的组织或团体,可就其拥有的水权进行转让,但转让必须经出让方批准同意方可进行。水权在二级市场流通,促使水资源从低效利用向高效利用发展,从而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二级市场必须遵循如下一些原则,一是转让者必须首先满足自身用水需求。二是受让者保证水资源合理使用,明确水权是使用权,而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三是有偿使用和限期使用。四是向政府部门交纳一定的租金。上述这些原则主要是防止利益的驱动,不顾用水情况,盲目追求效益最大化。
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养好水市场
(一)改革管理单位体制,培育成熟的水市场主体
水市场主体必须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现有的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经营性质不清、经营责任不明。改制后经营性资产的运行维护要严格按照市场规则进行。
(二)按经济杠杆操作,促进水价改革
水价背离价值,无法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也就不能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同时,水价低于供水成本,也是管理单位亏损的主要原因。进行水价改革,通过水价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全社会节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改革,形成价格补偿机制,保证管理单位正常运行,使供水工程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三)确立水权分配,培育水市场
对水权的分配必须按以下几项原则进行:一是优先使用原则,二是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三是用水和排水统筹规划原则,四是有偿使用原则,五是不宜买(卖)断的原则。考虑到我国水资源分配状况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水权分配应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进行。
五、结束语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而水资源供应能力的有限性却决定了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必然会越拉越大。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才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阮本清,张春玲,黄明聪.浅论水资源需求管理中的经济措施[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3.
[2] 甘泓,王浩,罗尧增,等.水资源需求管理-------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内容[J].中国水利,2002.
[3] 郑利民,曹惠提.需求侧管理技术在黄河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水利,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