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罗马军团体制的改革经历了从传统希腊-马其顿式方阵到中队军团再到联队军团的演变。共和早期,以卡米路斯改革为代表的公元前四世纪改革中,中队军团制度出现,适应了当时的战争需要,共和后期,马略军事改革,联队制取代中队制,也是适应这一时期的战争需要。军事改革总是以当时的军事需求为依据的,也只有适应需要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成功的、被需要的军事改革反过来又会促进军事的发展。
关键词:罗马军团;军团体制;改革;作用
自从进入共和时代以来,罗马多次的军事改革一直伴随着扩张的过程,并为扩张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本文拟从共和时期罗马军团体制的改革来探究共和时期的数次军事改革对罗马军团对外扩张的作用。
一、早期共和国军团体制
共和早期,罗马方阵沿袭希腊-马其顿式样,方阵强大的爆发力和冲击力让罗马在早期战斗中取得了辉煌战绩,但是这种优势仅限于正面对敌,方阵的侧翼和后方就成了阿客琉斯脚踝,极易被冲破,从而破坏方阵的整体力量,另外这种方阵机动性差,遇到山地等非平坦开阔的地方是方阵激荡的攻击方式就会受到限制。这些劣势在与高卢人和萨莫奈人的对战中显露无疑,屡次战败后,罗马将领开始寻求改革,卡米路斯改革水到渠成,这不仅仅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时期的改革,而是整个公元前4世纪罗马军事改革的产物。
(一)军团结构
在这一时期的改革中一种新型军制——中队军团应运而生。中队军团的出现是罗马军事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罗马军队已经步入比较正规化和成熟化的阶段。列阵的组织方式,改变了以往以财产多少划分队列的方式,根据年龄及作战经验,每个军团都由三个横向队列组成,第一横列由年轻的士兵组成,他们的武器是枪,因而被称为“枪兵”,第二横列由有一定作战经验的壮年士兵组成,他们装备精良,称为主力兵,第三横列通常由较为年长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构成,他们起着压阵的作用,成为“后备军”。根据波里比阿记载,三列阵每一横列都有10个中队。此时的中队代替原来的百人队成为军团的基本作战单位,百人队变成了构成中队的小单位,每个中队由两个百人队组合而成,两个百人队按一前一后的方式战队,作战时,后一个百人队既可以稳在后方,又可以向前插入到前方百人队的空隙中。在中队队伍中,前后排的士兵间距1.8米左右,在整个军团队伍中,每一横列中中队与中队的左右间隔在30米左右,对于前后距离而言,第一横列距第二横列60到80米,第二横列距第三横列达到100米,这为各中队的独立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避免了一个中队队形打乱影响整个军团整齐度的情况,充分保证了各个中队之间的机动灵活性。
(二)军团人数
改革后的军团体制无疑更加规范化,这还体现在军团人数方面。据前面军团结构中的介绍,我们可以计算出,在一个军团中枪兵有1200人,主力兵同样是1200人,后备兵有10个中队,共有600人。另外还有一列轻装步兵,总数也是1200人,因此一个罗马军团共有步兵4200人,另外还有一队人数在300左右的骑兵。当然,这些数字不是绝对的危急时刻可以征召更多的士兵,波里比阿在其著作《历史》中曾提到在特别危机时刻军团人数可以增加到5000步兵和300骑兵。而据李维记载,西庇阿在非洲的两个军团步兵人数甚至达到了6200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前,罗马军团步兵人数平时维持在4200人左右,危急时刻可征召5000人,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平时人数就在5000人以上,危急时刻更是可以增加到6000人。
二、晚期共和国军团体制
在相继征服了迦太基、希腊、马其顿等强敌之后,伴随着地域的扩大,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首先是大量的战俘奴隶劳动力,富人为了对其充分压榨,夺取农民的土地,而根据塞尔维乌斯改革确立的征兵制,没有公民权没有财产的农民就没有了参军资格,士兵来源大大缩小,兵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战争带来的奴隶、土地、财富的急速增长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更多的人为财富所诱,很多符合条件的公民不再愿意入伍。军队改革迫在眉睫,而罗马军队在朱古达战争前期的失败使军队的堕落腐化现象暴露在阳光之下。危机之下,出身低微的盖约·马略藉此登上政治舞台,公元前107年马略被任命为执政官,开始指挥朱古达战争,战争期间,马略进行了著名的军事改革。
(一)军团结构
关于军团体制的改革最突出、影响最大的就是将卡米路斯改革时确立的中队制度改为联队制度,也有人为与中队制度相适应,称之为大队制度。
马略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以募兵制取代征兵制,这一改革改变了以往以财产资格划分的等级来征兵的制度,规定征兵的唯一要求就是公民权,大量的无产者加入到军队中来,马略根据这一变化重新确立了军队的结构,按联队制编制士兵,提高了作战效率。按顺序将军团分为10个联队,联队下辖3个中队,每个中队又有2个百人队,因此每个联队都有6个百人队,百人队是军团当中最下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在作战中,联队则是最主要的结构组织,每一个联队都既是军团编制的一部分,又是独立的作战单位,联队制改变了以往中队制兵种单一的缺陷,联队之间不再有武器配置、训练方式程度的差异,每个士兵几乎相同,这一改变增加了联队的机动灵活性,每一个联队都能单独完成一项的任务,而不需要其他联队的配合,同时各士兵之间的等级差别缩小,有利于加强军队团结,戒除骄傲攀比之风,肃清军风,增强军队战斗力。军团仍旧是用三列阵法,将10个联队分成三横列,一般情况下按照四三三的方法排列。但是三列阵法已经不是固定的队列阵法,指挥官有很大的自由,可以根据战場情况变化阵法,10个联队可以分成三横列,也可以分成两横列,或者直接让各联队独立作战,充分发挥了联队制的灵活性。
(二)军团人数
对外扩张的不断发展,罗马军团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强,军队人数不断增加。前面我们提到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军团人数维持在5000人以上,这里我们就结合军团结构具体描述一下。在军团中有10个重装步兵联队,每个联队一般情况下有480人,所以,军团的总人数(一般指重装步兵,这里也是)有4800人。另外有骑兵300人左右,轻装步兵人数不等。 当然,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百人队的人数也不相同,前四联队的百人队人数要多于后六联队的百人队人数,也就是说,重装步兵军团人数要多于4800人,至于具体多多少还没有定论,但奥古斯都时期,大百人队人数已经是小百人队人数的一般,有960人,换句话说,此时军团人数将近7000人。
三、结语
罗马的共和时期是罗马急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罗马激荡的变革时代,特别是在军事制度方面的改革。也正是这数次的改革,才造就了罗马军团的强大,使其在罗马的扩张运动中发挥最为主要的作用。罗马军团体制的改革是军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军团结构、军团人数两方面着手,叙述了罗马军团的体制沿袭。体制发展的总体趋势为军团人数不断增多,军团结构及作战方式越来越灵活,越来越适应大规模多方面的战争场面,与罗马对外扩张的加剧,军事活动的频繁相适应。这一方面造成了罗马完备的军事体制,这一体制在后来基本没发生改变一直延续到公元三世纪,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世界军事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笔;另一方面也使罗马形成了尚武的观念,是罗马除法律外又一光辉灿烂的文明,不可否认的是尚武的观念是罗马共和后期军事独裁及罗马帝国时期一直不断的军队内乱等问题的根源,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及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宫秀华.《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1:72.
[2]波里比阿著.余嘉声译.《罗马帝国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杰弗里帕克等著.傅景川等译.《剑桥插图战争史》[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4]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3:33.
关键词:罗马军团;军团体制;改革;作用
自从进入共和时代以来,罗马多次的军事改革一直伴随着扩张的过程,并为扩张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本文拟从共和时期罗马军团体制的改革来探究共和时期的数次军事改革对罗马军团对外扩张的作用。
一、早期共和国军团体制
共和早期,罗马方阵沿袭希腊-马其顿式样,方阵强大的爆发力和冲击力让罗马在早期战斗中取得了辉煌战绩,但是这种优势仅限于正面对敌,方阵的侧翼和后方就成了阿客琉斯脚踝,极易被冲破,从而破坏方阵的整体力量,另外这种方阵机动性差,遇到山地等非平坦开阔的地方是方阵激荡的攻击方式就会受到限制。这些劣势在与高卢人和萨莫奈人的对战中显露无疑,屡次战败后,罗马将领开始寻求改革,卡米路斯改革水到渠成,这不仅仅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时期的改革,而是整个公元前4世纪罗马军事改革的产物。
(一)军团结构
在这一时期的改革中一种新型军制——中队军团应运而生。中队军团的出现是罗马军事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罗马军队已经步入比较正规化和成熟化的阶段。列阵的组织方式,改变了以往以财产多少划分队列的方式,根据年龄及作战经验,每个军团都由三个横向队列组成,第一横列由年轻的士兵组成,他们的武器是枪,因而被称为“枪兵”,第二横列由有一定作战经验的壮年士兵组成,他们装备精良,称为主力兵,第三横列通常由较为年长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构成,他们起着压阵的作用,成为“后备军”。根据波里比阿记载,三列阵每一横列都有10个中队。此时的中队代替原来的百人队成为军团的基本作战单位,百人队变成了构成中队的小单位,每个中队由两个百人队组合而成,两个百人队按一前一后的方式战队,作战时,后一个百人队既可以稳在后方,又可以向前插入到前方百人队的空隙中。在中队队伍中,前后排的士兵间距1.8米左右,在整个军团队伍中,每一横列中中队与中队的左右间隔在30米左右,对于前后距离而言,第一横列距第二横列60到80米,第二横列距第三横列达到100米,这为各中队的独立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避免了一个中队队形打乱影响整个军团整齐度的情况,充分保证了各个中队之间的机动灵活性。
(二)军团人数
改革后的军团体制无疑更加规范化,这还体现在军团人数方面。据前面军团结构中的介绍,我们可以计算出,在一个军团中枪兵有1200人,主力兵同样是1200人,后备兵有10个中队,共有600人。另外还有一列轻装步兵,总数也是1200人,因此一个罗马军团共有步兵4200人,另外还有一队人数在300左右的骑兵。当然,这些数字不是绝对的危急时刻可以征召更多的士兵,波里比阿在其著作《历史》中曾提到在特别危机时刻军团人数可以增加到5000步兵和300骑兵。而据李维记载,西庇阿在非洲的两个军团步兵人数甚至达到了6200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前,罗马军团步兵人数平时维持在4200人左右,危急时刻可征召5000人,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平时人数就在5000人以上,危急时刻更是可以增加到6000人。
二、晚期共和国军团体制
在相继征服了迦太基、希腊、马其顿等强敌之后,伴随着地域的扩大,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首先是大量的战俘奴隶劳动力,富人为了对其充分压榨,夺取农民的土地,而根据塞尔维乌斯改革确立的征兵制,没有公民权没有财产的农民就没有了参军资格,士兵来源大大缩小,兵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战争带来的奴隶、土地、财富的急速增长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更多的人为财富所诱,很多符合条件的公民不再愿意入伍。军队改革迫在眉睫,而罗马军队在朱古达战争前期的失败使军队的堕落腐化现象暴露在阳光之下。危机之下,出身低微的盖约·马略藉此登上政治舞台,公元前107年马略被任命为执政官,开始指挥朱古达战争,战争期间,马略进行了著名的军事改革。
(一)军团结构
关于军团体制的改革最突出、影响最大的就是将卡米路斯改革时确立的中队制度改为联队制度,也有人为与中队制度相适应,称之为大队制度。
马略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以募兵制取代征兵制,这一改革改变了以往以财产资格划分的等级来征兵的制度,规定征兵的唯一要求就是公民权,大量的无产者加入到军队中来,马略根据这一变化重新确立了军队的结构,按联队制编制士兵,提高了作战效率。按顺序将军团分为10个联队,联队下辖3个中队,每个中队又有2个百人队,因此每个联队都有6个百人队,百人队是军团当中最下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在作战中,联队则是最主要的结构组织,每一个联队都既是军团编制的一部分,又是独立的作战单位,联队制改变了以往中队制兵种单一的缺陷,联队之间不再有武器配置、训练方式程度的差异,每个士兵几乎相同,这一改变增加了联队的机动灵活性,每一个联队都能单独完成一项的任务,而不需要其他联队的配合,同时各士兵之间的等级差别缩小,有利于加强军队团结,戒除骄傲攀比之风,肃清军风,增强军队战斗力。军团仍旧是用三列阵法,将10个联队分成三横列,一般情况下按照四三三的方法排列。但是三列阵法已经不是固定的队列阵法,指挥官有很大的自由,可以根据战場情况变化阵法,10个联队可以分成三横列,也可以分成两横列,或者直接让各联队独立作战,充分发挥了联队制的灵活性。
(二)军团人数
对外扩张的不断发展,罗马军团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强,军队人数不断增加。前面我们提到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军团人数维持在5000人以上,这里我们就结合军团结构具体描述一下。在军团中有10个重装步兵联队,每个联队一般情况下有480人,所以,军团的总人数(一般指重装步兵,这里也是)有4800人。另外有骑兵300人左右,轻装步兵人数不等。 当然,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百人队的人数也不相同,前四联队的百人队人数要多于后六联队的百人队人数,也就是说,重装步兵军团人数要多于4800人,至于具体多多少还没有定论,但奥古斯都时期,大百人队人数已经是小百人队人数的一般,有960人,换句话说,此时军团人数将近7000人。
三、结语
罗马的共和时期是罗马急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罗马激荡的变革时代,特别是在军事制度方面的改革。也正是这数次的改革,才造就了罗马军团的强大,使其在罗马的扩张运动中发挥最为主要的作用。罗马军团体制的改革是军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军团结构、军团人数两方面着手,叙述了罗马军团的体制沿袭。体制发展的总体趋势为军团人数不断增多,军团结构及作战方式越来越灵活,越来越适应大规模多方面的战争场面,与罗马对外扩张的加剧,军事活动的频繁相适应。这一方面造成了罗马完备的军事体制,这一体制在后来基本没发生改变一直延续到公元三世纪,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世界军事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笔;另一方面也使罗马形成了尚武的观念,是罗马除法律外又一光辉灿烂的文明,不可否认的是尚武的观念是罗马共和后期军事独裁及罗马帝国时期一直不断的军队内乱等问题的根源,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及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宫秀华.《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1:72.
[2]波里比阿著.余嘉声译.《罗马帝国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杰弗里帕克等著.傅景川等译.《剑桥插图战争史》[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4]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