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雕塑

来源 :阅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wei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2018年10月21日下午
  地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风云剧场
  主持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研究员
  主讲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教授
  主持人:一直以来我们都把传授知识、教书育人作为大学的根本之道,但是在过去的多年当中,我们却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大学自身的文化传承功能。在人类的全部知识体系当中,那些能够教化人们的知识比老师传授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因此,近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南信大或学校)启动了“优课计划”,一批名师大家陆续走上了南信大的讲台,这些名师大家既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所所长。今天,我们隆重邀请来的是我国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国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
  山高人为峰,海阔心无界。吴老师是一个有着家国情怀和博大胸怀的艺术大师。他和南信大早些年就有不解之缘——记得是2006年的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雾霆给南信大带来一个“机遇”——不仅是学科发展的机遇,还有校园文化成长的机遇。那时,很多中国人还不知道“霆”这个词,大家都以为是一场很大很浓的雾。吴老师准备去江北,由于雾霆原因“云里雾里”就进入到了我们南信大校园里,从此,彼此认识、结缘,吴老师和南信大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开启了学校艺术学科的办学史。现在,学校已把艺术学科纳入到了博士学科的建设计划中了。十多年来,吴老师和学校的缘分不断延续,愈加深厚,还一直担任着学校艺术学科带头人。今天,他将用一场题为“美育与雕塑”的精彩演讲来征服我们,来感染我们。接下来,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吴教授作报告!
  吴为山:感谢李校长!也感谢来听我讲座的全体同学!
  雕塑,最重要的就是创作。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创作了许多享有美誉的雕塑。比如著名的《孔子像》《老子像》《邓小平像》等许许多多的雕像。如果一所大学校园里能有这么多“历史文化名人”(塑像)在这里,它会给学生营造一个思考历史的对话空间。与大师对话,与历史交流,与美进行沟通。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美育与雕塑”。
  美育、雕塑及中国人的精神
  众所周知,“美育”这个词是当时蔡元培先生从德语中翻译过来的。很多美学大师也都对美育作过深刻的阐释,蔡元培先生上世纪就曾提出过“美育代宗教”理念。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仅是可视的形象,更多地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与精神之中。“美”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存在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典籍中,也存在于众多的文化作品的精神深处并被不断歌颂。美育本身即具有非常广泛的内涵和定义,因为蔡元培先生的强调才得以彰显。其实,中国自古就有关于美育的活动,中国古代先贤早就开始在强调美育的作用——美有塑造心灵的作用。在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里,在历代的名典中,在经典诗歌里,都饱含着美育的思想,这些文化典章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传达着中华民族的道德,表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与为人处事之道。美存在于文化典籍当中,也存在于博物馆中,还存在于广袤大地上的诸多作品之中。因此美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
  上世纪80年代社会转型期,全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很多人的價值取向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就是把我们历史上重要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忽视了。所以,上世纪有一段时间曾出现了一个钩隆现象”——就是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我觉得这样的状态是有问题的。我们是要有点精神,人没有精神,干事就没有力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精神,国家就没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文化自信——他认为文化自信是根本的自信——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在我们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谱写出文化创造的价值观。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必须坚守并传承我们的祖先、民族、国家创造的文化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文化自信,才能避免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迷失方向,丧失自我。
  今天上午,我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去参加由我创作的《陈达院士》雕像揭幕仪式,心灵再次受到洗礼。陈达院士当年放弃了去清华名校的机会,选择去了新疆戈壁滩和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去。这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在陈达院士那个时代,中国的教育事业、科学事业涌现出像他这样一大批伟大的人物,他们崇高的精神至今都在影响着激励着我们——他们的雕像坐落在祖国的各个地方,传递着一种精神。他们塑像上的“眼光”和“表情”,实际上就是中国人自强不息,高度自律,不被艰难困苦所击败的一种人生态度。
  不断发现和创造美的东西,是人类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我们不能忘记对人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多年来,我用雕塑塑造出一批杰出的中华文化名人,以这些雕塑来描绘文化史诗,塑造国家精神,书写民族之魂。矗立在南信大校园的雕塑传递着自强不息、不畏艰难、刻苦奋进的精神,给学生们营造出与历史交流的空间,与大师对话的空间,与美沟通的空间。同时,也为校园与同学们营造艺术氛围,通过艺术铭记共同的情感,通过艺术表现文化的价值。记得《范仲淹》塑像落成之前,我还特意邀请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为南信大题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墨宝,这几个字就镌刻在范仲淹雕塑前,润物细无声地感染着走过这里的每一位师生……设立在南信大的见山园是我进行雕塑创作的空间,然而对于南信大的师生而言,见山园更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课堂,没有围墙的教室,是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场所”。先哲文人的雕塑都诞生于见山园,这些雕塑作为无声的语言,不断地在与大家交流,将美育浸润于校园的各个角落。
  雕塑无论是写实、写意还是抽象,都是对事物的一种表现,它就不可能是单一的,所以必须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今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民众与民众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是一个整体,即所谓的“地球村”。20世纪早期,到西洋留学的人,像费孝通、钱伟长、杨振宁、季羡林这些大师都是文理兼备、博古通今,把一生都专注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我敬重他们,也多次听他们演讲,和他们有多次单独的交流,他们也都给我多有褒奖和鼓励,这对我是非常幸运的事情。比如,费孝通先生讲:“一个人一生当中把一件事做好,就很不简单了”。杨振宁先生讲:“艺术和科学的灵魂都是创新”。季羡林先生讲:“你塑像是一个文化工程,要将生生不息的文化融入历史的洪流,为塑像开先天”“通过塑造中华的历史人物,让文化精神永远生生不息”。数学大家陈省身先生说,人一生有三个重要的点:第一,是孔夫子的“仁者爱人”;第二,我们所有的创造都是多方面的;第三,机会来到的时候要赶快去开门。对此,我的理解是,“仁者爱人”就是要考虑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我的专业是某一学科,但我还必须了解更多其他学科,在创作中把他们融合在一起。关于人生机会,我问陈老“机会来敲门的时候再开门是不是已经晚了?”陈老问我:“你怎么认为的呢?”我说‘当听到脚步声的时候就应该去开门”。陈老对我的说法表示赞同:‘看来你们这一代人更能把握好机会”。我想,我们现在身处幸福之中。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我们遇到机会的可能性更大,每一个同学都要把握好机遇。   今天,跟同学们谈谈这些,是想说明在我30多年的塑造雕像的工作生活和创作过程中,这些被雕塑的文化名人也用他们的精神影响了我。大家不要以为有塑造雕像的本领和工具就能塑造好一个雕像,如果你没有摸清楚要雕塑的文化名人的精神本质,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是不可能做好塑像的。
  用作品讲话,才能最好地展示自己
  在座的各位同学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其丰富的时代,不像我们当年那样的物质匮乏。上世纪70年代,我离开家乡来南京上大学,省吃俭用,把平常吃的菜量压缩到最少,一个星期才能买一次荤菜。我们当时上课是需要抢位子的,因为当时教室很少,座位也很少,如果去晚了,就没有位子。现在大学的条件好多了。杨振宁先生曾讲,尽管西南联大当时的教室、宿舍极其简陋,但是西南联大却培养了无数有志之士。他们不管在什么样的逆境中都好好学习,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敬服的精神啊!
  20年前,我经常写一些散文、艺术评论,几乎每个星期都能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一篇,这些文章都是在我80厘米见方的餐桌上写成的——每天吃好饭以后,把碗筷往旁边一推,桌上铺一张报纸,就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空间”,我就开始埋头写作。
  1992年前后,我开始雕塑创作的时候没有工作室,雕塑就在家里完成。我和母亲、爱人还有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住在18平方米的房间里,雕像就在这样的空间里来创作。我白天上班,带孩子的母亲白天把泥巴捶好,我晚上就在那里做雕塑。现在想来,那时候确实是很艰苦。所以,同学们要珍惜今天这样好的学习环境。我觉得南信大是信息时代里培养人才、创造文化、研究科学的一个很重要的阵地,是我们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下面,我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我这些年的创作体验和雕塑作品。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是展示一下,但我会向大家详细地讲解其中一两件雕塑。用作品讲话,才是用最好的方式,最好的语言向别人、向世界展示自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这是《女蜗伏羲》雕塑,女蜗背对我们,伏羲面朝我们。《老子》雕塑中,老子心怀天下,虚怀若谷。《孔子》雕塑竖立在济南大学城中心,他在泰山前面树起了又一座泰山——文化泰山。《问道》《左丘明》中,左丘明和孔子同一年出生,同一年去世。《孙子》《墨子》《孟子》《庄子》《屈原》《荀子》《韩非子》《秦始皇》《刘濞》《董仲舒》《司马迁》《许慎》《郑玄》《张仲景》《孙策》《诸葛亮》《王羲之》《王献之》《陶渊明》《昙耀》,这些历史文化名人雕塑都是在南信大见山园创作的。《顾恺之》《鉴真》《数学家祖冲之》《颜之推》《隋炀帝》《吴道子》《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刘禹锡》《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轼》《朱熹》《郑和》《王阳明》《李时珍》《汤显祖》《史可法》《李渔》《曹寅》《曹雪芹》《袁枚》等,这些是我在北京的工作室创作的。北京工作室和南信大工作室“見山园”都没有安装空调。记得多年前有一个大企业家来南信大找我,我正在“见山园”创作,他感叹说你这里的条件太差了,我给你安装空调。我说还真不需要,我就是要在工作室里面感受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因为在这里面有一个思想的体验,夏天太热不要紧,冬天也不怕冷,因持有一颗宁静的心,可以抵御大自然的寒暑变化。夏天心静自然凉,我在创作的时候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2017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我趴在地上创作,学校领导看到后说这么冷的天,你趴在地上会伤身体的。我说创作的状态也体现了我对作品的态度。有一次我在创作中,铺一张报纸趴在地上,有人来找我不忍心打扰,我就趴在地上旁若无人地创作两个小时,根本没感觉到有来人的动静。在雕塑创作过程中,我始终如珍视生命般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我一直信奉一个朴素的道理:一个作品多花一小时、一天、一年,它在历史上就能多留存一百年甚至上千年。
  雕塑的三层境界
  通过多年来对中国漫长的艺术史的梳理,我发现‘写意”是中国美术的灵魂所在。中国写意艺术源自天象地脉的造型意象,合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理论,表现为象、气、道逐层升华而又融通合一的动态审美;中国艺术家往往强调超越再现客观世界,去把握天地万物背后的形上之“道”。2002年,在第八届中国雕塑论坛上,我正式提出“写意雕塑”这一概念。这个标志性年份距今已有16年多,但如果从漫长的酝酿期算起,这条理论之路的求索已超过40年。
  我一直认为,雕塑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次是表达事物的客观对象;第二层次是表达事物精神面貌、精神状态、精神境界;第三层次是艺术家表现灵魂。而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雕塑作品走进艺术家所创造的灵魂世界,引领观赏者的思考。可能你不知道所塑对象是谁,但是一定会有这样的思想和感觉。比如,《钱伟长》《杨振宁》《季羡林》《顾毓秀》《熊秉明》《陈省身》都是伟大的华人科学家、艺术家,也都是哲学家。陈省身教授曾经到过南京大学,他当时90岁高龄。他说,我要评价一尊雕像,必须亲眼看见,而不是对着一张照片。
  做雕像不是蜡像,这其中不仅是被塑者的精神,还有艺术家在创造之后对他精神的理解以及艺术家的人文情怀。那么这种情怀来自哪里呢?我觉得来自中华民族精神。20世纪的时候,我们的艺术家都喜欢用西方的手法来创造,但是今天应该由我们中华精神来引领,用中国的方式来塑造,让世界不仅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也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文化是物质与精神创造的融合,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和价值体系。一个民族必须通过文化来传承意义与价值,维系信仰与精神,实施创新和变革。文化自信是对所属文化的自我认同与肯定,是礼敬与自豪。产生文化自信的基本条件,就是悠久的文明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强盛的文化基因和鲜明的艺术创新。
  同学们如果有时间,无论是学理科的还是学文科的,美学是大家都应该学习的。杨振宁先生写过一篇文章《美育与美学》,他说从爱因斯坦、牛顿他们的定义、定理、公式当中来寻找到科学的美。有一种美是清晰的美,是层层递近、意境深远的美。所以,科学也是一种美。我们艺术的创造,诗歌的创造,有传统式的,有朦胧式的,有规律式的,有古典式的,它们无论是模糊还是清晰,都是通过语言来阐述某种心灵境界。所以,我们同学要对这个问题关注探究。当然,在美学的世界里面找到美的规律、美的深度,你就能对所有可感可视的艺术作品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记得当年《孔子》雕像展出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当面问我:“你做的雕像有没有什么历史的参考?”我回答说:“这个雕像参照了唐代吴道子的《孔子像》和《左础》”。《齐白石》在意大利博物馆展出时,集中表达了中国社会想要和世界交流的美好愿望。2018年,《马克思》塑像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落成,表达了马克思的思想在不断前进。《马克思》雕像在做成的时候,德国方面也认可了,我就站在广场上从多个角度观察这个雕塑,一站好几个小时,反复琢磨,看看还有没有可以再精雕细琢之处。我觉的创作作品只有投入更多的时间,才能在历史上流传下去。任何学科,任何专业,都需要你付出全部的身心去对待。
  2015年12月13日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时,镜头中出现了一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青铜雕塑,这一《南京大屠杀纪念组雕》就是本人受邀创作的。组雕以《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四组雕塑构成,从手无寸铁的平民的逃生,到被侮辱和杀戮之后的家破人亡,直至最后一位老僧手持蜡烛抚慰路上的冤魂带给人的反思……形成了波澜起伏的交响乐章,展示了曾经的悲惨世界,又透視反思,于回忆中见真实,于悲怆中见恸动。民族的灾难、国家的痛苦,在我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传递了一种“悲愤的激情”。伸出的双手、交叠的脚步仿佛伸向观众的身前,更是一种无法忘却的纪念。以灵魂唤醒灵魂,以反思感召反思,传递国人勿忘国耻、呼唤和平的信念。
  把这些雕塑立在纪念馆前,要让时间记住这些无辜的人民,让历史见证当时日本人的暴行。今天崛起的中华民族有了尊严,有了话语权,我们要时刻记住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当时在雕塑完成之后,我在纪念馆进门处《冤魂的呐喊》雕塑碑面上面刻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枪追忆那血腥的风雨,
  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
  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我祈求,
  我期望,
  古老民族的觉醒
  ——精神的崛起!
  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的使命就是创作——要把自己心中的情感,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创造出来。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我们的吴为山教授!吴教授一个多小时娓娓道来,为我们解读了美育的内涵、文化的内涵,让我们拥有了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演讲中,吴教授还为我们解读了写意、写实、具象、抽象的内在辩证关系,让我们在受到视觉冲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心灵对话的建立过程,在思想上受到了启迪和震撼。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艺术与人文,人文与科学,科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艺术、科学、人文没有国界。这是一场艺术的盛宴,一场精神的洗礼,一场精彩的美育课。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吴教授!(热烈掌声)
  在讲座过程中,吴教授多次提到他是南信大的一员。其实一直以来他对南信大各方面的发展都给予了关爱,吴为山教授雕塑工作室“见山园”位于南信大校园内,作为中国雕塑的创作基地,诞生了许多享誉中外的名作。矗立在校园里的《范仲淹》《李白》《涂长望》等文化名人雕像,成为校园的文化象征,都寄托着他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期待,也把这些文化名人内在精神和思想以及美嵌入到我们的校园当中了。
  吴教授表示将会大力支持南信大的人文艺术建设,让南信大“见山园”成为“没有时间限制的课堂,没有围墙的教室,不受时空限制的场馆”。2020年,学校在庆祝60周年校庆之际,还将雕塑竺可祯先生的雕像。早期的时候,我们都把1960年作为我们学校的办学源头,交流中吴教授把我们学校的历史追溯到了1920年——即竺可祯先生在南京大学开办了气象专业。涂长望先生的雕像就是吴教授创作的,竺可祯是涂长望的老师,竺可祯先生的雕像也一定要邀请吴教授来亲手创作,要在2020年的时候立在我们的校园里。
  感谢吴为山教授!也感谢各位同学的聆听!
其他文献
摘要:只有从“需要”的视角出发,才能找到“存在”成为问题和具有意义的根源,因为存在概念的核心语义就是试图在与认知需要和非认知需要的复杂关联中,指认事实本身是怎样的及其对人有什么价值。西方哲学率先基于认知需要提出了宇宙万物的存在问题,却又在非认知需要的干扰下,赋予了存在概念某些带有神性色彩的神秘魅惑,结果把存在论异化成神学类型的本体论。只有履行纯粹基于认知需要探究事实存在及其价值的基本使命,存在论才
期刊
摘要:绩效评估作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的控制环节和要素,具有重要的行为引导功能,也是保障相关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考虑到养老服务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养老服务链不同环节的差异性和相关利益主体的诉求,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绩效评估应超越传统评估的经济效率、满意度和合同完成率等目标导向。在综合考量养老服务供给的过程与结果、经济性与政治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制度规范、购买投入、承接能力、公正性、服务
期刊
摘要:金农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撰写了大量诗文、题记和随笔,其中包含独到的美学见解。关于书法,金农认为书法作品本身不能直接形成意境,但它的特定形态营构(“姿趣”)可以引发一种通向无限自然之境的想象,也就是说,书法的意境美感是通过联想而生成的。金农主要通过对竹题材的描绘实现“自赏”,其“自赏”理论是对文人画理论的发展。金农关于绘画能够表现自然景物所唤起的听觉、触觉和嗅觉的论述是对宋元诗画理论
期刊
摘要:五四运动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观照中国现实问题的肇始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实践逻辑的交汇。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从五四运动中发现了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载体,并开创了从“工具性”“实践性”“价值性”三个维度思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问题关联性的先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定了基本原则和方向。继续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是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  关键词:五四运
期刊
摘要:艺术史研究的借鉴与自立之间存在着辩证的联系。借鉴西方艺术史学的“他山之石”,推动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卓然自立,是方闻毕生的努力,也是中国艺术史学发展的必经之路。方闻立足中国艺术表现方式的独一无二性,调整与改造西方艺术史学的理论方法,展开中国画的风格分析,并坚持扎根于中国本土的文化视野考察中国艺术风格的成因、历史发展的动因、创作的动机与内涵。他的研究推进了艺术史学的发展,也增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理
期刊
摘要:历代对《硕人》诗旨的解读众说纷纭,有“闵庄姜”说、“诫庄姜”说、“责庄公”说、“回庄公意”说、“美庄姜”说、“美联姻”说六种。《左传》“美而无子”是为州吁之乱张本的预叙手法,这一叙事手法干扰了诗家们对《硕人》诗旨的认识。《硕人》的文本意义、《诗经》中嫁娶诗歌的写作范式、齐卫联姻的政治作用与礼乐意义均表明《硕人》的创作本意应为“美联姻”。  关键词:《硕人》;《左传》;诗旨;州吁之乱  中图分
期刊
摘要:风俗画是研究社会文化和民俗历史的重要资料。中国南宋风俗画与17世纪荷兰风俗画高度关注世俗生活,是文化艺术史中表现普通人生活的高光时刻,可谓“世俗的荣光”,因此,可以超越时间、地域等因素进行比较研究。中国南宋风俗画与17世纪荷兰风俗画的发展背景差异明显,导致二者在题材选择、主体内容、审美理想、艺术表现形式、构图方法、对真实性的追求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分别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比较研究中国南宋
期刊
摘要:陈俊教授的《正义的排放——全球气候治理的道德基础研究》是气候伦理研究的前沿著作,内容直指当下人类面临的道德窘境之一,即温室气体排放责任的分配正义问题。该书秉持历史责任原则,探求适合发展中国家实情的话语表达、理论模式、逻辑框架、实践方式,从契合全人类利益的立场出发,主张气候治理的全球平等主义,对当下的气候治理困境进行了深刻的道德反思,旨在為政治行动提供充分的理由与合理的评判标准。该书否定绝对的
期刊
摘要:随着资本全球化的扩展,现代性构建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历经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发展,如今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需要走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何谓之“新”?在何种意义上不同于西方经典的现代性?这是问题的关键。新现代性应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惯性与现代性构建的矛盾基础上,既涉及历史传统又兼顾现代性意蕴,既是理论创新又是实践革新的中国发展的独特道路。中国现代性道路上遭遇的旧传统无法割舍、新制
期刊
(笔谈)  编者按: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