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学生主体的兴发教学改革

来源 :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zhenze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教学基本要素出发,重新确认学生主体的完整内涵,特提出兴发教学的改革路径,并在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予以实施.兴发教学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课堂回音和学生的学思行.兴发教学的理论视角是积极教育学,其核心精神是学生主体.20世纪初已经提出了“学生主体”的口号,但这个“世纪口号”一直缺乏具体的实践路径.学生主体的说客常有,学生主体的行者不常有.从学生主体出发,教学改革就是让学生由旁观者或旁听者式的“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转换为学生主体式的“学思行”,由传统的阴柔的教育转向阳刚的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学思行包括课堂阅读、课堂讨论和课堂行动.兴发教学意味着教师的首要责任是课堂里的“守望者”而不再是课堂里的“讲师”.
其他文献
平克斯和米纳汉的社会工作实践的四个基本系统内涵丰富,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由改变推动者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构成的社会工作实践框架,提供了一个重新诠释和指引社会工作实践的框架,拓宽了对社会工作实践活动的认识,提醒服务对象系统不一定是目标系统,要注意不应让问题适应方法而应让方法适应问题,强调了融入行动系统的重要性.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应用型地方性高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论文从教学系统、教学手法以及教学考核三个方面,指出全过程式模块化教学是重组聚合相关教学改革措施的颇具实效的办法.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定境遇下,计算机网络、电子信息及虚拟现实技术更为广泛地植入到人们社会生活时空重组的进程中,审视“虚拟社会”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意识纽合、价值勾连及空间衔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虚拟现实技术的本质属性和运作机理,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本规律,要做好顶层设计,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建构为中心;遵从实践导向,以特色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建设为基础;坚持求异思维,以多样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制建设为关键;坚定工具属性,以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间性的涵养为落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