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发了两条微博后,邱晓华在网络中沉默了。
2月11日,曾因重婚罪获罪的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悄悄在新浪微博现身,以中海油高级研究员的身份,在没有做任何网络推广的情况下,以两条“打招呼”式的微博获得了5万多名“粉丝”。
面对公众好奇的目光,在任时以行事高调著称的邱晓华变得异常谨慎。
“他不接受媒体的采访。”曾作为邱晓华《中国经济新思考》一书编辑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编辑赵力向记者转达了邱晓华对采访要求的回应。
尽管刻意低调,近来邱晓华仍可谓密集“现身”。自2月11日现身微博后,其后在15日和19日,邱晓华分别出席了“2011年砸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一届年会”和“中国宏观经济春季预测年会”,并日,都做了主题发言。在“中国宏观经济春季预测年会”上,52岁的邱晓华与张曙光、曹远征等六位经济学家一起从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总干事王波明手中接过“远见杯”十年特殊贡献奖。
这位经历了人生过山车的落马高官正在努力适应自己的新身份。
明星官员
现年53岁的邱晓华曾是政坛的明星官员,48岁即成功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年轻的国家统计局局长。但他也是任职时间最短的国家统计局局长一上任7个月即因牵涉上海社保案而落马。
“邱局长记亿力惊人,常常能够根据数据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一位统计局的人士对记者介绍道,该人上在看到邱晓华的微薄后立即关注了他,并且留言鼓励。
邱晓华1978年进入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当时全国大学的统计类专业非常少。邱晓华1982年毕业即分配到国家统计局,与他一通毕业的还有现任的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谢鸿光。在长达24年的统计局生涯中,邱晓华一直以出众的才华受到瞩目。
据媒体报道,1986年,28岁的邱晓华撰写了《从国情、国力出发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策》,这篇报告后来被当时主持中顾委的薄一波看到,认为这篇报告“很有新意”,并表示要与作者共同探讨有关问题。两年后,邱晓华被提拔为高级统计师、综合司见习副司长,6年时间,即从一名普通科员走上了司局级官员的位置,速度惊人。
1993年,邱晓华担任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开始被公众所熟知。其后历任安徽省省长助理、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等职,并在2006年3月接任同家统计局局长。
“邱晓华的发布会有两个最大的看点:一是他能够运用数字解释经济事实,通过数字之间的相互关系系揭示深层次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有说服力的观点。二是他的语言生动活泼,趣味盎然。”新华社国内部央采中心经济采访室主任赵承后来回忆说。
长期担任新闻发言人形成了习惯,邱晓华乐于解答来自各方的问题,并不会刻意回避,并且尤其擅长与媒体合作。
2003年的两会上,邱晓华还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了“晓华评两会”专栏。尽管邱的评论节目更像是新闻发布会的延续,带有鲜明的官方立场,但并不妨碍他成为当时最让公众熟悉的政府官员之一。
2006年10月12日,在国家统计局局长任上工作7个月后,邱晓华被国务院宣布免职。10月19日,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透露说,有关部门在调查上海社保资金案的过程中,发现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邱晓华涉赚严重违纪。
在次年3月的法院庭审中,邱晓华并未因受贿罪入罪,反而是因为重婚罪被判两年徒刑。此后,邱晓华离开了公众视野。
狱中著书
从2007年8月1日到2008年1月31日,邱晓华在监狱待了半年时间便重获自出。
邱哓华在狱中一共写下180篇短文,平均每日一篇,山狱后结集为《中国经济新思考》,2008年12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初印3000册,其后又加印了5000多册。
“在服刑期间,以往曾经思索而存留在心中的话,时常浮现在脑海,久久难以消失;现今重新思索而产生的思想火花,也一刻都没有停止。一股力量,一份责任,催促着自己继续思考中国经济。”邱晓华后来在这本书中解释了写作的初衷。
据其本人在该书序言中回忆,当时写作的条件并不好,“缺乏基本的信启、资料,更多的是依赖头脑的记忆,文稿中谬误之处难免。”但小少读者反映,该书对2008年的经济预测相当准确。也有读者评价说,该书的观点远不够尖锐,更多是在位者之言。
在《南方周术》后来刊发了《贪官狱中出书录》之后,不少读者将邱晓华也列入其中,怀疑跟落马的南京江宁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类似,“狱中著书”是邱晓华获得减刑的原因。
不过广东韶关梨市监狱‘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与后来的周久耕等获罪官员“著书减刑”相比,邱晓华的《中国经济新思考》并不能帮他减刑,因为该书的出版是在出狱之后,没有发表的文字不可能中报立功。不过,“对于拥有丰富知识的官员而言,并不排除他通过其他方式立功减刑。”该工作人员解释说。
“在这本书出来的时候有不少媒体想采访他,也有人邀请他参加活动,但都被拒绝了,我必须尊重他的想法。”记者多次联系《中旧经济新思考》的责编赵力,但赵力在征求了邱晓华本人意见之后还是选择r婉拒,并未向记者透露更多该书较详细的出版过程。
而据记者了解,这书书当时也只是简单发了书讯,没有做过任何宣传活动。
低调学者
邱晓华出狱的消息最早在2008年6月才被公众所获知,一些香港煤体首先披露了这个消息。
两个多月后,8月28日,一篇题为《掌控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的文章出现在经济观察网上,文章末尾署名为“国家统计局原局长、现中海油高级研究员邱晓华”。邱晓华出狱后的去向终于得到最终确认。
当时经济观察网一名高层人士透露,该文的确为邱晓华所写,而且他的确已经在中海油任职。谈及此时发表文章的背景,该人士表示,作为一名曾经的学者型官员,邱晓华可能想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国家提点有益的建议。
不过这篇文章给邱晓华惹来了不少麻烦。
作为国有大型企业,中海油对外招聘有着极其严格的程序,需要向社会发布公告。而且招聘条件中有一条“被招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符合招聘条件:曾经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被劳动教养的,被前用人单位开除公职的。”
邱晓华明显不符合这一规定。许多媒体评论质疑,邱的复出过程“缺乏透明”,“十分蹊跷”,“让法律很受伤”。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受组织的委托,接收了我,给自己一个重新工作和生活的新舞台。”邱晓华在《中国经济新思考》中模糊地记述了这一过程。
“这对公司的形象不好,我不想谈。”当记者致电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一位研究员希望了解些当时的情况时,该人士坚决拒绝了。
这篇文章发表后,很长一段时间,署名邱晓华的文章完全绝迹。
2008年11月18日,邱晓华出席了中青旅联盟的总经理培训会活动,并做了主题报告。这一消息,发布在中青旅内部网站上。此后,再无邱晓华出席活动的消启。 “邱晓华有意回避媒体,但他并不回避朋友,整个经济学界几乎每一位经济学家都是他的好朋友,所以这两年他也不排除参加活动,在以前,他都是这些活动的常客。”《南风窗》专访过邱晓华的一位资深记者说道。
但这并不代表邱晓华不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一财经日报》评论部编辑徐以升在邱晓华的微博评论中说,两年来邱晓华曾用笔名在该报发表了不少文章。但他拒绝透露这些文章的细节。
现身微博
邱晓华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2010年1月3日,邱晓华被山东邹平西王集团聘为该集团的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与前外交部长李肇星等一起出席了当人的研讨会。主办方组织的与专家合影留念的过程中,邱淡定地坐在了座位的最边缘一端,而在主办方几次“苦劝”之后,邱也仅仅是向中间位置移动了两个座位。
“无所谓,我本来而且一直就是学者。”当时在而对山东本地记者关于“官员”与“学者”的身份转换问题时,邱淡然回答。谈剑从政界到学界的变化,他解释:“官员和学者思考问题的支点是一致的。但前者更关注问题的宏观性,而后者则更多从微观问题的深化考虑。”
此后,对于作为学者的邱晓华而言,尽管已不再在体制之内,但各种活动邀请依旧纷至涾求。邱晓华开始“解冻”。
2010年11月6日邱晓华作为“系友代表”与国家统汁局副局长谢鸿光等人出现在了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成立六十周年庆典大会上。12月23日,厦门高新软投基金成立,聘请邱晓华为首席经济学家。
今年1月,邱晓华破例接受了《南风窗》的专访,所谈主题是“通胀”,而他的观点与官方一致,即“中国不会进入高通胀时期”。
在2月中旬的“亚布力论坛上”,邱晓华参与主题讨论“国强民富与收入分配”;几天后的“2011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上,邱警告说,“我担心有可能对通胀产生一种超调,如果出现超调就会使宏观经济有过分的波动。”
“希望我能有时问来和大家相互交流思想,探时间题,能把自己对经济形势的一些粗浅感受、认识与大家一起分享。”邱晓华的微博开场白十分恳切,但至记者发稿时,他尚未进行更多的内容更新,更谈不上“交流思想”。
“官方里面已经没有我了,我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经济学者。”邱晓华尚在慢慢转变。
微博上,网友关于中国经济的诸多问题,邱晓华至今没有回答。
2月11日,曾因重婚罪获罪的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悄悄在新浪微博现身,以中海油高级研究员的身份,在没有做任何网络推广的情况下,以两条“打招呼”式的微博获得了5万多名“粉丝”。
面对公众好奇的目光,在任时以行事高调著称的邱晓华变得异常谨慎。
“他不接受媒体的采访。”曾作为邱晓华《中国经济新思考》一书编辑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编辑赵力向记者转达了邱晓华对采访要求的回应。
尽管刻意低调,近来邱晓华仍可谓密集“现身”。自2月11日现身微博后,其后在15日和19日,邱晓华分别出席了“2011年砸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一届年会”和“中国宏观经济春季预测年会”,并日,都做了主题发言。在“中国宏观经济春季预测年会”上,52岁的邱晓华与张曙光、曹远征等六位经济学家一起从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总干事王波明手中接过“远见杯”十年特殊贡献奖。
这位经历了人生过山车的落马高官正在努力适应自己的新身份。
明星官员
现年53岁的邱晓华曾是政坛的明星官员,48岁即成功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年轻的国家统计局局长。但他也是任职时间最短的国家统计局局长一上任7个月即因牵涉上海社保案而落马。
“邱局长记亿力惊人,常常能够根据数据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一位统计局的人士对记者介绍道,该人上在看到邱晓华的微薄后立即关注了他,并且留言鼓励。
邱晓华1978年进入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当时全国大学的统计类专业非常少。邱晓华1982年毕业即分配到国家统计局,与他一通毕业的还有现任的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谢鸿光。在长达24年的统计局生涯中,邱晓华一直以出众的才华受到瞩目。
据媒体报道,1986年,28岁的邱晓华撰写了《从国情、国力出发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策》,这篇报告后来被当时主持中顾委的薄一波看到,认为这篇报告“很有新意”,并表示要与作者共同探讨有关问题。两年后,邱晓华被提拔为高级统计师、综合司见习副司长,6年时间,即从一名普通科员走上了司局级官员的位置,速度惊人。
1993年,邱晓华担任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开始被公众所熟知。其后历任安徽省省长助理、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等职,并在2006年3月接任同家统计局局长。
“邱晓华的发布会有两个最大的看点:一是他能够运用数字解释经济事实,通过数字之间的相互关系系揭示深层次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有说服力的观点。二是他的语言生动活泼,趣味盎然。”新华社国内部央采中心经济采访室主任赵承后来回忆说。
长期担任新闻发言人形成了习惯,邱晓华乐于解答来自各方的问题,并不会刻意回避,并且尤其擅长与媒体合作。
2003年的两会上,邱晓华还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了“晓华评两会”专栏。尽管邱的评论节目更像是新闻发布会的延续,带有鲜明的官方立场,但并不妨碍他成为当时最让公众熟悉的政府官员之一。
2006年10月12日,在国家统计局局长任上工作7个月后,邱晓华被国务院宣布免职。10月19日,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透露说,有关部门在调查上海社保资金案的过程中,发现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邱晓华涉赚严重违纪。
在次年3月的法院庭审中,邱晓华并未因受贿罪入罪,反而是因为重婚罪被判两年徒刑。此后,邱晓华离开了公众视野。
狱中著书
从2007年8月1日到2008年1月31日,邱晓华在监狱待了半年时间便重获自出。
邱哓华在狱中一共写下180篇短文,平均每日一篇,山狱后结集为《中国经济新思考》,2008年12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初印3000册,其后又加印了5000多册。
“在服刑期间,以往曾经思索而存留在心中的话,时常浮现在脑海,久久难以消失;现今重新思索而产生的思想火花,也一刻都没有停止。一股力量,一份责任,催促着自己继续思考中国经济。”邱晓华后来在这本书中解释了写作的初衷。
据其本人在该书序言中回忆,当时写作的条件并不好,“缺乏基本的信启、资料,更多的是依赖头脑的记忆,文稿中谬误之处难免。”但小少读者反映,该书对2008年的经济预测相当准确。也有读者评价说,该书的观点远不够尖锐,更多是在位者之言。
在《南方周术》后来刊发了《贪官狱中出书录》之后,不少读者将邱晓华也列入其中,怀疑跟落马的南京江宁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类似,“狱中著书”是邱晓华获得减刑的原因。
不过广东韶关梨市监狱‘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与后来的周久耕等获罪官员“著书减刑”相比,邱晓华的《中国经济新思考》并不能帮他减刑,因为该书的出版是在出狱之后,没有发表的文字不可能中报立功。不过,“对于拥有丰富知识的官员而言,并不排除他通过其他方式立功减刑。”该工作人员解释说。
“在这本书出来的时候有不少媒体想采访他,也有人邀请他参加活动,但都被拒绝了,我必须尊重他的想法。”记者多次联系《中旧经济新思考》的责编赵力,但赵力在征求了邱晓华本人意见之后还是选择r婉拒,并未向记者透露更多该书较详细的出版过程。
而据记者了解,这书书当时也只是简单发了书讯,没有做过任何宣传活动。
低调学者
邱晓华出狱的消息最早在2008年6月才被公众所获知,一些香港煤体首先披露了这个消息。
两个多月后,8月28日,一篇题为《掌控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的文章出现在经济观察网上,文章末尾署名为“国家统计局原局长、现中海油高级研究员邱晓华”。邱晓华出狱后的去向终于得到最终确认。
当时经济观察网一名高层人士透露,该文的确为邱晓华所写,而且他的确已经在中海油任职。谈及此时发表文章的背景,该人士表示,作为一名曾经的学者型官员,邱晓华可能想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国家提点有益的建议。
不过这篇文章给邱晓华惹来了不少麻烦。
作为国有大型企业,中海油对外招聘有着极其严格的程序,需要向社会发布公告。而且招聘条件中有一条“被招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符合招聘条件:曾经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被劳动教养的,被前用人单位开除公职的。”
邱晓华明显不符合这一规定。许多媒体评论质疑,邱的复出过程“缺乏透明”,“十分蹊跷”,“让法律很受伤”。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受组织的委托,接收了我,给自己一个重新工作和生活的新舞台。”邱晓华在《中国经济新思考》中模糊地记述了这一过程。
“这对公司的形象不好,我不想谈。”当记者致电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一位研究员希望了解些当时的情况时,该人士坚决拒绝了。
这篇文章发表后,很长一段时间,署名邱晓华的文章完全绝迹。
2008年11月18日,邱晓华出席了中青旅联盟的总经理培训会活动,并做了主题报告。这一消息,发布在中青旅内部网站上。此后,再无邱晓华出席活动的消启。 “邱晓华有意回避媒体,但他并不回避朋友,整个经济学界几乎每一位经济学家都是他的好朋友,所以这两年他也不排除参加活动,在以前,他都是这些活动的常客。”《南风窗》专访过邱晓华的一位资深记者说道。
但这并不代表邱晓华不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一财经日报》评论部编辑徐以升在邱晓华的微博评论中说,两年来邱晓华曾用笔名在该报发表了不少文章。但他拒绝透露这些文章的细节。
现身微博
邱晓华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2010年1月3日,邱晓华被山东邹平西王集团聘为该集团的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与前外交部长李肇星等一起出席了当人的研讨会。主办方组织的与专家合影留念的过程中,邱淡定地坐在了座位的最边缘一端,而在主办方几次“苦劝”之后,邱也仅仅是向中间位置移动了两个座位。
“无所谓,我本来而且一直就是学者。”当时在而对山东本地记者关于“官员”与“学者”的身份转换问题时,邱淡然回答。谈剑从政界到学界的变化,他解释:“官员和学者思考问题的支点是一致的。但前者更关注问题的宏观性,而后者则更多从微观问题的深化考虑。”
此后,对于作为学者的邱晓华而言,尽管已不再在体制之内,但各种活动邀请依旧纷至涾求。邱晓华开始“解冻”。
2010年11月6日邱晓华作为“系友代表”与国家统汁局副局长谢鸿光等人出现在了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成立六十周年庆典大会上。12月23日,厦门高新软投基金成立,聘请邱晓华为首席经济学家。
今年1月,邱晓华破例接受了《南风窗》的专访,所谈主题是“通胀”,而他的观点与官方一致,即“中国不会进入高通胀时期”。
在2月中旬的“亚布力论坛上”,邱晓华参与主题讨论“国强民富与收入分配”;几天后的“2011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上,邱警告说,“我担心有可能对通胀产生一种超调,如果出现超调就会使宏观经济有过分的波动。”
“希望我能有时问来和大家相互交流思想,探时间题,能把自己对经济形势的一些粗浅感受、认识与大家一起分享。”邱晓华的微博开场白十分恳切,但至记者发稿时,他尚未进行更多的内容更新,更谈不上“交流思想”。
“官方里面已经没有我了,我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经济学者。”邱晓华尚在慢慢转变。
微博上,网友关于中国经济的诸多问题,邱晓华至今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