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天“钙”地迷人眼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l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民缺钙”、“人人都需要补钙”的说法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什么“活性钙、超微钙、沉积好”、“螯合钙通道”等新名词也是隔三差五的冒出来,加上一些补钙产品生产厂商的广告轰炸,让许多人对补钙问题陷入深深的担忧之中:我是否需要补钙,我该如何从品种繁多的钙剂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是“少量多次”好还是“1片顶5片”强?如果你不是很明白,那就来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说的吧。
  
  我们需要补钙吗
  □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兰兴
  
  当膳食中钙的摄入不足,同时又得不到其他补充时,体内就会缺钙。
  缺钙可引起失眠、手足麻木、牙齿松动、老化等症状。儿童缺钙最严重的后果是患佝偻病,孕妇缺钙轻则引起腰酸背疼、小腿抽筋等症状,重则可导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成年人缺钙会发生易骨折的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
  补钙和进补其他营养素一样,都是指每日从膳食摄取的量不能满足体内的需要,需通过药物或保健食品来补充一部分。目前,由于对补钙缺乏科学的宣传,造成了一个“全民缺钙”的虚假现象。其实,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我们身体需要多少钙
  人体钙的含量大概在1000~1200克,其中大约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它们和体液中的钙处在一个动态平衡中,因此,血液中的钙不能完全反映体内钙的真实情况。
  骨骼中的钙在不断更新,其速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减慢:幼儿约1~2年可更新一次,成年人更新一次需10~12年,中老人时间更长。沉积于骨骼中的钙,有一部分是来自骨骼释放的钙重新沉积,有的是从肠道吸收的钙(肠吸收的钙有一部分是肠内源性钙的再吸收利用。)由于钙代谢调节的复杂性,至今还没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方法来评价钙的状况,因此,目前对钙的需要量和供给量还难以提出确切的数据。
  成年人可用现在比较常用的钙平衡法来推算每日钙的需要量。成年人每天尿中排出的钙约175毫克,粪内源性钙(大部分来自食物中未吸收的钙,还有一小部分来源于消化道分泌的液体和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大约有125毫克,汗钙约20毫克,这样成年人每天体内丢失的钙总量约320毫克(这也是成年人每日钙的需要量),所以必须从肠道吸收320毫克以上的钙才能弥补体内丢失的钙。按食物中的钙在肠道40%的吸收率计算,每天应从膳食中摄入800毫克钙。
  儿童、孕妇及乳母就不能用钙平衡法来推算其需要量。因生长发育期体内必须要有钙的储积,孕妇和乳母除了自身钙的需要以外,还要供给胎儿或婴儿所需的钙,这些人群需要的钙量应大于其体内丢失的钙量。
  不同生理状态下的人群,钙的确切需要量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各国提出的膳食钙供给量也有所不同,例如就成年人而言:美国1000毫克,英国700毫克,澳大利亚800毫克,日本600毫克,越南500毫克,中国800毫克。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不同年龄段和孕妇、乳母每日膳食钙的参考摄入量(供给量)是:0~10岁300~800毫克,11~17岁1000毫克,18~50岁800毫克,50岁以上1000毫克,孕妇和乳母1000~1200毫克。
  
  我们需要补钙吗
  由于各种原因,难以调配成合理的膳食结构,可以适当地补充钙制剂。
  目前我国已正式批准生产上市的补钙保健品近150种,药物类的钙制剂也很多。无论是保健品还是药物,钙源大部分是柠檬酸钙(枸橼酸钙)、乳酸钙、碳酸钙和骨源性钙等,其中碳酸钙的吸收率最好,可达40%,国内很多钙剂(如盖天力等)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中老年人最好不要选以柠檬酸钙和乳酸钙为钙源的制剂,因柠檬酸钙可增加小肠对铝的吸收,铝对中枢神经有毒性,尤其是肾功能欠佳的中老年人,铝的排出量明显降低,易增加铝在脑中的蓄积,可致痴呆;乳酸钙可使体内乳酸含量升高,尤其是老年人和糖、脂肪代谢障碍的人,体内乳酸水平本身就高,乳酸钙可使体内的乳酸更加升高,产生有害作用。
  如果膳食中摄入的钙已达到参考摄入量的要求,仍不能纠正体内钙的不足,那么体内可能存在影响钙吸收利用的因素,此时额外补充钙也无济于事,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常年补钙,效果却不佳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选择补钙制剂时要特别慎重,不要偏听广告的宣传。
  
  哪些因素影响钙的吸收
  □ 上海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教授 孙建琴
  
  钙剂的吸收率和吸收方式
  现在许多人在选择服用钙剂的时候,有一个疑惑的问题:我每天服用的钙剂究竟能够吸收多少呢?
  其实,补钙并非越多越好,最重要的是人体的实际吸收率。
  选择钙剂时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钙源,要搞清楚其成分是哪种钙及实际的钙含量。不同的钙源含钙量相差很远,碳酸钙的含钙量最高为40%,其次为柠檬酸钙21%,再次为乳酸钙13%,葡萄糖酸钙的含钙量只有9%。碳酸钙需要较低的pH才能被溶解吸收,对于胃酸缺乏的人不宜选用。柠檬酸钙易溶解,适用于胃酸缺乏的病人,此外,柠檬酸根还可以抑制尿中钙离子沉淀为尿结石,在防止肾结石方面具有优势。磷酸钙含有相当数量的磷,不宜用于患有慢性肾衰病人。
  钙吸收率的问题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对不同钙的吸收率是否有差别,国内外都进行过许多研究。大多数人体与动物试验表明,钙吸收利用率与其存在的化学形式关系不大,不同形式的钙剂吸收率在30%左右。
  无论是食物中钙还是补钙制剂,钙都是以离子状态吸收的,人体对钙的吸收主要在肠道通过两种途径:主动吸收与被动吸收。吸收的机制因摄入量多少与机体对钙需要量的高低而有所不同。当机体对钙的需要量高,或摄入量较低时,以主动吸收为主,钙离子与蛋白结合,将钙转运到细胞内。当钙摄入量较高时,则大部分以被动的离子扩散方式吸收。氨基酸螯合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补钙剂,对于其吸收机理以及人体吸收率方面的研究资料目前还十分匮乏,所以“螯合钙通道”一说尚需更多的科学试验验证。
  钙吸收以溶解度为前提,溶解度越大,越易被机体吸收。同时也与机体状态密切相关,例如机体缺钙时吸收率高,不缺钙时吸收率低;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钙的吸收情况不同:婴儿时期因需要量大,吸收率可高达60%,儿童约为40%,年轻人为25%,成年人仅为20%左右。钙吸收率随年龄增大而渐减,平均每增年龄10年,钙吸收率减少5%~10%。妊娠期主动和被动钙吸收均增加。胃肠功能正常吸收高,不正常时吸收差;胃酸分泌正常吸收高,胃酸少时(如胃炎等)吸收高低。
  同时也有资料显示,口服钙剂的吸收时间只有4个小时左右,因此想要使服下的钙剂尽可能的被吸收,最好是选择小剂量的钙剂(如盖天力)每天多次服用,因为其吸收量要比一次大剂量服用的高,而且没有高剂量钙剂引起高血钙等副作用风险。
  
  影响食物钙吸收的7个因素
  食物钙吸收受许多膳食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面7个方面:
  (1)膳食中钙的摄入量高,吸收量相应也高,但吸收率与摄入量并不成正比,摄入量增加时,吸收率相对降低。
  (2)维生素D具有强烈的促进钙吸收的作用,其作用不仅局限于肠道,还可提高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尿钙的排出,促进钙磷矿化使其沉积在骨骼中。因此在补钙产品和食品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D有助于钙质吸收,如果没有维生素D参与钙的代谢,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将不到10%。
  (3)乳糖与钙形成可溶性低分子物质,以及在糖被肠道菌分解发酵产酸时,肠道PH降低,均有利于钙吸收。
  (4)适量的蛋白质和一些氨基酸可与钙结合成可溶性络合物,而有利于钙吸收,但当蛋白质超过100克/日,尿钙排出量增加。
  (5)高脂膳食可延长肠道停留和钙与粘膜接触时间,可使钙吸收有所增加,但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脂肪酸钙,则影响钙吸收。
  (6)低磷膳食可提高钙的吸收率,但食物中碱性磷酸盐可与钙形成不溶解的钙盐而影响钙吸收。
  (7)某些蔬菜如菠菜、苋菜、竹笋中的草酸与钙形成草酸钙而影响吸收。
  服用钙剂在儿童和中老年人中较普遍,研究表明各种化学形式的钙剂均有增加骨量和体内钙储留的作用。对一些不能通过膳食摄入所需要钙的人来说,适量补钙是有益的。
  
  儿童如何科学补钙
  □重庆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黎海芪/蒋志阳
  
  人的骨骼生长是从胎儿开始一直到青春期成熟,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矿物质逐渐沉积在骨骼中,医学上把骨骼中矿物质的多少称为骨量,其中钙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骨量逐渐积累,约30岁左右达到骨量的最高峰,以后随年龄的增长和内分泌的变化,骨骼中的矿物质会逐渐丢失。所以说,老年人骨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儿童和青少年期钙的积累。
  儿童期钙以吸收为主,成年人特别是40岁以后骨钙丢失多。儿童每日最佳的钙摄入量是400~600毫克。2~10岁的儿童生长速度减慢,一般每日摄入800毫克以上的钙可保证骨骼的正常生长和维持骨的强度。
  青春期是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期,所以这个阶段钙适当的摄入对将来的理想骨量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青少年每天摄入钙1000~1200毫克时可获得较高的成年人骨量,而低于每天900毫克时,不能满足骨骼迅速增长的需要。
  
  儿童补钙剂的选用
  补钙应因不同年龄和生理状况而异,比如在少儿阶段,由于儿童身体娇嫩,肠胃功能较弱,所补钙应纯度高、成分单纯、易吸收的钙剂,不宜补复合钙;而且在服用补钙剂的同时不应饮用碳酸饮料及泡腾饮料,它们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另据专家研究发现,儿童过量服用钙剂,还会抑制对锌元素的吸收。
  目前市场上不同钙剂由于原料来源不同,加工工艺各异,因此价格相去甚远。但吸收率、实际效果并无明显差别。许多新名词如“活性钙、超微钙、沉积好”等层出不穷,大多只是商业上的需要。所以,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补钙剂的时候一定要多比较、正确选用。
  
  维生素D与科学补钙
  钙的吸收离不开维生素D的帮助,维生素D帮助吸收钙磷,塑造骨骼及维持骨的强壮。很多人把钙和维生素D混为一谈,维生素D不足也就成了“缺钙”。我国营养学会规定,维生素D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400国际单位,不分年龄的大小。户外活动是得到维生素D的主要方式。每日晒太阳10~15分钟,每周3次,就可以使皮肤生产出足够的维生素D。强化食品是另外一个重要来源,现在的婴儿奶粉中均已强化了维生素D ,鱼肝油中的含量也很丰富。户外活动少、单纯母乳喂养时需补充维生素D,是因为人奶中的含量不足。经常在户外晒太阳的部分母乳喂养的婴儿和完全以配方奶喂养的婴儿不需要额外补充。
  婴儿期生长发育快,家长带孩子到户外活动不足(如冬天怕吹风,夏天怕晒太阳),可因皮肤得不到充足的日照而产生较少,使骨骼矿物质沉积少,发生“佝偻病”。一旦增加户外活动或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佝偻病”即可自愈。而更年期成年人是因为体内钙丢失,运动量减少,使骨质疏松而易发生骨折。这与婴儿的“佝偻病”完全不同。对儿童单纯补钙非但不能纠正“佝偻病”,还可影响其他微量营养素如铁、锌的吸收,还要影响食欲以及肾脏结石的危险。
  太多的维生素D危险更大,可造成恶心、便秘、体重减轻。此外,如果补钙的同时服用大剂量维生素D还可使血钙升高,心律失常以及软组织如肾脏、心脏甚至大脑钙沉积而影响器官功能,严重可有生命危险。长期、大量添加鱼肝油制剂如橙汁鱼肝油、贝特令、伊可欣等将可能会造成中毒。
  
  三类钙剂比较选择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 李惠明
  
  近年国内补钙剂种类繁多,使用比较混乱,如何合理选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现仅就目前临床常用钙剂予以浅析。
  
  三类钙剂细分辨
  目前应用的钙剂虽然品种繁多,剂型各异,但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钙制剂:以动物或鱼类鳞骨、珍珠壳、贝壳或碳酸钙矿石为原料,加工后以无机盐形式存在。这类钙剂化学结构不一,多为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等。产品为活性钙、活力钙、长效钙、强力钙等。这类钙剂的优点是取料广泛,吸收率高,价格低廉。
  第二类钙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醋酸钙、马来酸钙、枸橼酸钙等,其化学形式为有机酸。这类钙剂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小,但含钙量低,这给长期应用者造成一定困难。
  第三类钙剂:超微粉化碳酸钙制剂和氨基酸钙制剂,其特点是溶解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对胃肠道刺激小。
  
  常用补钙制剂逐个评
  钙剂的品种繁多,其选择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含钙量、溶解度、吸收率、安全性……此外,长期服用还要求要经济承受能力。下表是几种常用钙剂比较,可供读者在选择时参考。
  ●碳酸钙 为白色非晶体性粉末或无色结晶,几乎不溶于水,含钙量为40%,人体吸收率为39%。作为补钙剂,碳酸钙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碳酸钙服用后在胃中与胃酸发生反应释放出钙离子和二氧化碳,钙离子在小肠上部被吸收。据国外实验证明,服用碳酸钙和牛奶一样好,所以碳酸钙是安全可靠的钙源。碳酸钙目前已广泛用于制作补钙的药品、保健品以及钙强化食品,但因碳酸钙的溶解吸收需要胃酸,故不适合于胃酸分泌少的人。
  ●活性钙 大多为海洋生物贝类外壳煅烧而成,多以氧化钙、氢氧化钙形式存在,含钙量低(4%~10%),pH值高,对胃肠刺激性大,虽离子化程度高,溶解度大,但生物利用度仍不高,且有“重金属二次污染”的弊端,具有一定毒副作用。
  ●盖天力 盖天力系一种活性钙片剂,含糖低,对胃适应性好,无需消耗大量胃酸,富含锌、锶、铁、磷等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利于促进儿童体格发育和智能发展,能显著升高肠钙净吸收率,保持钙代谢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能满足各组人群补钙及治疗严重缺钙需要,特别适宜孕妇、产妇、更年期妇女和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补钙需求。
  ●钙尔奇-D 为碳酸钙与维生素D3的复方制剂,钙含量40%,吸收率大于39%。维生素D3可促进钙的吸收,辅助钙蛋白的形成,参与钙、磷的代谢。
  ●葡萄糖酸钙 含钙量9%,经肠吸收率27%,水溶性较好,对组织刺激性较小,每日补钙费用较低,但因含纯钙较低,不利于大剂量补钙。同时因其含糖分,故也不适合糖尿病患者使用。
  ●乳酸钙 含钙量13%,吸收率为32%,水溶性较小,吸收较慢。长期服用乳酸钙可使体内乳酸含量增高,使人有疲劳感。
  ●巨能钙(L-苏糖酸钙) 是由维生素C深加工产品L-苏糖酸钙为主要原料制作。含钙量为13%,具有良好的脂溶性,能主动吸收,且其胃肠刺激性小,为安全有效的补钙剂。本品还能促进维生素C在体内的吸收并延缓其代谢,可达补钙、补维生素C的双重效果,宜于老年人、孕妇及婴儿的补钙。因价格昂贵,不宜作长期补钙剂作用。
  ●乐力胶囊 是含氨基酸螯合钙、镁、锌,辅以维生素D3和维生素C制成的复方制剂。每粒含氨基酸螯合钙523.6毫克。本品在体内有长时期的释钙周期,故能提高组织细胞对钙的利用率,可作为孕妇、哺乳妇女及儿童钙和维生素D3的补充剂。
  

其他文献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  【主要成分】本品每克含主要成分盐酸特比萘芬0.01克,辅料为:异丙基肉豆蔻酯,吐温60,硬酯醇,十六醇,十六烷基棕榈酸酯,司盘60,苯甲醇。  【性状】本品为乳剂型基质的类白色乳膏。  【适应症】用于足癣(俗称脚气),手癣,体癣,股癣及花斑癣。  【用法与用量】外用,一日2次,涂患处,并轻揉片刻。疗程1~2周。  【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或局部刺激。  【注意事项】⑴对本品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防治禽流感项目主任克劳斯·施塔尔教授近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至少4个月到6个月才能批量生产人用抗禽流感疫苗。施塔尔透露,目前有几个国际研究中心已着手疫苗原型的研究,需要两个月到三个月后才能把疫苗原型交给制药公司投入生产,并需要检验疫苗是否对人体有害。他还说,已有11个制药公司表示愿意接受抗禽流感疫苗的研制与生产。     我国颅内支架治疗脑缺血国际领先  记者从日前闭幕的“北
期刊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其针灸科、心血管内科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建设专科,内分泌科被确定为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专科。该院建有广西针灸医疗中心、中医心系疾病医疗中心、中医肛肠疾病医疗中心和烧伤创伤科技医疗中心4个自治区级医疗中心,骨伤科、内分泌科、脑病科、肾病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被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中医建设专科。    
期刊
禽流感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我们都不敢再吃鸡了、怎样预防禽流感……最近,数以千计的读者纷纷来信来电询问诸如此类的问题。更有不少读者问道:“禽流感会和非典一样,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吗?”请听专家解说——  1月23日,广西隆安县丁当镇一个个体养鸭场出现禽只死亡现象。经当地兽医部门检查,初步诊断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四天后,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最终确诊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而此时,禽流感已经悄
期刊
绿茵场上,足球运动员维维安·福突然离去的一幕还近在眼前,悲剧又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菲律宾外长布拉斯·奥普莱在从东京前往曼谷的途中,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而迅速离开人间;年仅24岁的匈牙利足球运动员费赫尔,又倒在了球场上……一件件活生生的事例证明,任何原因均可使人们的心脏停止跳动,导致死亡的发生。当心跳停止时,及时施行心肺复苏术,则成为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所谓猝死,即一个表面看来似乎很健康的人,突然地、
期刊
《新闻晨报》消息 腰围5尺多,体重120多千克……一种罕见的病症使沈先生一度生命垂危。没想到的是,仅仅是一个12小时的手术,就让他整个人比原来瘦了一半。  原来,52岁的沈先生早在30年前,就感到腰酸乏力。医生检查后,初步诊断为多囊肾、多囊肝。虽然治疗没停过,但他的病情仍在恶化,肚子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下肢也开始水肿。病魔使他成了一个超级大胖子,无法工作,更不能正常生活。由于无法平躺,4年来沈先
期刊
湖南杨××:我们新婚不久,房事时我常情不自禁地亲吻妻子的乳头,妻子常不高兴地说:“你想让我们的孩子日后没奶吃吗?”请问性博士,真的如妻子所说,我亲吻她乳头,以后我们的孩子就没奶吃吗?  性博士:这是一种误解,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这种说法在我国西北地区传播较广。实际上,吮吸妻子乳头是夫妻恩爱、性和谐的一种表现,不但能促进双方性欲,而且能防止乳头内陷和日后乳腺不通或患乳腺炎,为日后哺育孩子做准备。  另
期刊
好“色”的营养专家    许多人都知道,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每天食用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却不知道同属蔬菜水果大家庭的成员,在抗病、保健和营养成分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玛丽莲·南尼博士根据各种蔬菜、水果中维生素、纤维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选出了她的“高效强力”系列。南尼博士根据各个品种的颜色把它们归结为:  白色:菜花为首选,其次是土豆、洋葱、蘑菇。  绿色:首选菠菜、绿花菜、芽甘蓝
期刊
我已60岁,全身动脉硬化,头皮发紧,手脚麻木,还有冠心病,天天艰难度日。化验胆固醇75,甘油三酯2.7,血糖4.2。请问,我的病如何治,吃些什么药好?  吉林 李淑云    李淑云读者:   从您信中的描述,尚难以明确诊断您的病。如您说患有冠心病,但诊断的依据没有提供。您的“冠心病”有什么症状,心电图的表现如何,血压高不高?   您信中提供的血脂检查结果,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应限制脂
期刊
【处方】  处方一  恩波维铵(扑蛲灵),5~5.75毫克/千克体重,一次顿服。适用于蛲虫感染,肛门瘙痒,夜间哭闹的小儿。  处方二  婴儿素,1~3岁每次0.5~1克,周岁以内每次0.25克,冲服,每日2次。适用于乳食不进,消化不良,腹胀,大便次数增多,好哭的小儿。  【注意事项】  1. 有些小儿临睡前总要哭闹一阵才入睡;有些小儿大便前肠蠕动增强也会哭闹,便后即止;有的小儿见到不认识的人就会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