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学徒制已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依旧缓慢,存在的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借鉴西方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徒制;比较 改革
自2014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居高不下,已经连续三年突破700万大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其中结构性失业现象比较突出;高素质劳动力不足,低素质劳动力过剩;教育产出的供给质量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质量不匹配,造成大量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聘难等一系列问题。在全球经济不发展疲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以及青年失业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以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点在各国职业教育中推广开来,在发挥促进青年就业、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一、学徒制的概念界定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通俗地讲即“手把手”地教[1]。现代学徒制是相对于传统学徒制而言的,它起源于二战后的德国,伴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步伐,科技的升级应运而生,现代企业需要技能更加熟练,文化素养更高,可塑性更强的技术工人。这种以德国双元制为典型的、适应经济与社会的现代性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纳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学徒制形态可以被统成为“现代学徒制”[2]。与传统的学徒制相比,学徒制利益相关者、师徒关系、学习领域、学徒时间、教学地点等都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师徒间的私人关系变为国家、行会、个人、学校、师傅、雇主、第三方培训机构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学习的领域也不再仅限于传统手工业,而向商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拓展;教学地点从单纯的工作场所转化为工作场所和学校并重;对学徒的年龄上限也逐步放开。在倡导“从做中学”及“终生学习”的当今社会中,现代学徒制无疑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种有效培养职业技能的方式。
二、西方国家现代学徒制经验借鉴
(一)德国模式。德国的现代学徒制采用双元制模式,其职业教育培训系统(VET),J即双元制(DS)。“双元制”是在传统的学徒制基础上而形成的,“双元制”系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也是德国整个教育系统的主体。[3]它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场所实施现代学徒制,按照法律规定,企业、学校、学徒之间签订培训协议,由企业向学徒提供一定的培训津贴,津贴数目由劳资双方代表机构协商议定,政府每年也会向参与学徒制培训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政府每年对于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的公共支出达59亿欧元。其中,联邦各州为全国1600所公立职业学校提供了32亿欧元的拨款,联邦政府对于学徒制的指导、监控和支持发展投入了27亿欧元[4]。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企业培训标准和职业学校标准,这一标准的最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出达到劳动力市场职业资格需要的青年,参与学徒制培训的企业和学校按照标准明确培训应达到的最低要求,学徒应掌握的具体学习目标和内容以及具体的职业理论知识。德国通过《职业教育法》保护学徒自由择业的权利,但其培训和评估相对其他国家而言更加严格,并带有大量职业教育的要素,虽然企业培训的成本很高,但学徒的忠诚度,技艺的高超性都是其他没有参与学徒制培训的员工所不能比拟的。所以说,从长期来看雇佣学徒的性价比很高。
(二)澳大利亚模式。澳大利亚从的现代学徒制包括两种:一种是学校本位的学徒制,受训时间较长,通常为3-4年,需学徒与雇主签订培训合同,双方关系相对比较稳定。另一种是培训生制,时间较短,通常为1-2年,需要双方签订合同,但任何一方都可单方面解除合同,稳定性也差些。自1996年开始,澳大利亚将现代学徒制纳入高等教育序列中来,已经成为该国就业本位培训的新形式,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有偿兼职培训的机会。其学徒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家有一致认可的行业标准,行业和政府之间建立了一种合作伙伴关系。然后,企业发布招聘广告,招募学徒,经过企业挑选之后,雇主和学徒之间签署正式培训协议。最后,学徒到TAFE学院(注册培训机构)进行面试,通过之后,三方签订正式的培训计划,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整个过程中,政府会给开展学徒制培训的企业和培训机构一定的补助和税收减免;在学生方面,政府会在学生参与培训期间提供一定的贷款支持。根据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数据统计,19岁及以下有79700万人开始学徒培训,45岁及以上有17500人开始培训,20-44岁有94700人,很好的说明了学徒制培训具有全民导向的特点,证明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全球学习趋势。
(三)英国模式。英国的学徒制以支持青年就业为主要目标,学徒制的发展为整个国家带来了广泛的经济效益。国家颁布统一的学徒制框架,根据框架,学徒制主要由三个级别组成:中级学徒制(国家职业资格2级)、高级学徒制(国家职业资格3级)和高等学徒制(国家职业资格4级及以上)[5]。在学习过程中,政府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学习能力的人给予不同的资助,国家对学徒制给予很大的经费支持,各个地区对于学徒制的资助额度在学费的五成至十成之间;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校企分工也没有限制,比较强调职业技能和胜任能力,总体符合国家学徒制框架即可。与澳大利亚模式的相似之处在于,一两国的培训均需要第三方培训机构的介入,学徒经过培训机构面试后确定入用与否,入用后签订合同,按照合同要求,在企业和培训机构进行交替培训。二学徒参与培训期间均可获得一定的薪资报酬,并针对所有年龄都展开学徒制培训。此外,试点的行业和领域已经超过70多个。英国学徒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积极尝试建立“三元制”培训模式,通过加强学校、企业及行业组织的联系,很多行业组织都开设了专门的培训中心或实训车间,由此形成企业、学校和实训车间“三位一体”的超强培训组合机制,也成“三元制”。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学徒制未来发展的建议
学徒制作为提高就业者技能水平的一种机制,为解决地生产率、高失业率和促进教育到工作的平稳过渡提供了有效途径。[6]将现代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双师型”教师与高技能师傅共同“传道、授业、解惑”,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校、企、行业、第三方培训机构联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要求,促进我国由人口大国转换变人力资源强国,提高人口科学素养,培养技能型人才,打造“大国工匠”。
(一)政府应该加强对学徒制的支持力度。从西方国家学徒制发展的经验来看,政府在学徒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充足的资金政策支持是学徒制发展的重要保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参与学徒制培训的青年也多,所以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支持力度,使生均经费达到更高的标准。二,政府应加大学徒制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学徒和雇主参与到培训中来,逐步改变大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引导大众更好地接受并认可学徒制的优势之处。同时,制定相对严格的教学、培训标准和政策法律标准,不排除一些强制性的规定,确保学徒制教育质量的同时保障学徒的合法权益。
(二)构建完善的现代学徒制考核评价体系。学徒制涉及到国家、行会、个人、学校、师傅、雇主、第三方培训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教学主体由学校、行业、企业等多元参与,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评价模式已不再适应复杂的现代学徒制。因此,必须对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模式进行改革,由学校和企业根据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在充分听取教学老师和企业师傅建议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对“学生”和“徒弟”进行考核评价,体现学徒制“双重身份,双元育人,双元管理”的特点。
例如:学徒自我评价、师傅评价、行业评价等形式,突出对学生科学素养、职业道德、能力结构等的评价。实行动态评价体系,全方位的体现学徒成长、成才历程。(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
[2] T.V.Gelder,(1998).The hypothesis in cognitive science.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21:615-628
[3] 周红利,张万兴.人力资本理论视域的德国现代学徒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4(4)
[4] 李玉静.《国际视野下我国学徒制的未来发展——德、英、澳、新学徒制发展特点及对我国学徒制发展的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5(21)
[5] 杜启平,熊霞.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5(3)
[6] 张勇,江萍.职业教育中的学徒制:英国与德国之比较[J].江苏高教,2015(1)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徒制;比较 改革
自2014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居高不下,已经连续三年突破700万大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其中结构性失业现象比较突出;高素质劳动力不足,低素质劳动力过剩;教育产出的供给质量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质量不匹配,造成大量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聘难等一系列问题。在全球经济不发展疲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以及青年失业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以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点在各国职业教育中推广开来,在发挥促进青年就业、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一、学徒制的概念界定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通俗地讲即“手把手”地教[1]。现代学徒制是相对于传统学徒制而言的,它起源于二战后的德国,伴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步伐,科技的升级应运而生,现代企业需要技能更加熟练,文化素养更高,可塑性更强的技术工人。这种以德国双元制为典型的、适应经济与社会的现代性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纳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学徒制形态可以被统成为“现代学徒制”[2]。与传统的学徒制相比,学徒制利益相关者、师徒关系、学习领域、学徒时间、教学地点等都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师徒间的私人关系变为国家、行会、个人、学校、师傅、雇主、第三方培训机构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学习的领域也不再仅限于传统手工业,而向商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拓展;教学地点从单纯的工作场所转化为工作场所和学校并重;对学徒的年龄上限也逐步放开。在倡导“从做中学”及“终生学习”的当今社会中,现代学徒制无疑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种有效培养职业技能的方式。
二、西方国家现代学徒制经验借鉴
(一)德国模式。德国的现代学徒制采用双元制模式,其职业教育培训系统(VET),J即双元制(DS)。“双元制”是在传统的学徒制基础上而形成的,“双元制”系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也是德国整个教育系统的主体。[3]它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场所实施现代学徒制,按照法律规定,企业、学校、学徒之间签订培训协议,由企业向学徒提供一定的培训津贴,津贴数目由劳资双方代表机构协商议定,政府每年也会向参与学徒制培训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政府每年对于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的公共支出达59亿欧元。其中,联邦各州为全国1600所公立职业学校提供了32亿欧元的拨款,联邦政府对于学徒制的指导、监控和支持发展投入了27亿欧元[4]。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企业培训标准和职业学校标准,这一标准的最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出达到劳动力市场职业资格需要的青年,参与学徒制培训的企业和学校按照标准明确培训应达到的最低要求,学徒应掌握的具体学习目标和内容以及具体的职业理论知识。德国通过《职业教育法》保护学徒自由择业的权利,但其培训和评估相对其他国家而言更加严格,并带有大量职业教育的要素,虽然企业培训的成本很高,但学徒的忠诚度,技艺的高超性都是其他没有参与学徒制培训的员工所不能比拟的。所以说,从长期来看雇佣学徒的性价比很高。
(二)澳大利亚模式。澳大利亚从的现代学徒制包括两种:一种是学校本位的学徒制,受训时间较长,通常为3-4年,需学徒与雇主签订培训合同,双方关系相对比较稳定。另一种是培训生制,时间较短,通常为1-2年,需要双方签订合同,但任何一方都可单方面解除合同,稳定性也差些。自1996年开始,澳大利亚将现代学徒制纳入高等教育序列中来,已经成为该国就业本位培训的新形式,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有偿兼职培训的机会。其学徒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家有一致认可的行业标准,行业和政府之间建立了一种合作伙伴关系。然后,企业发布招聘广告,招募学徒,经过企业挑选之后,雇主和学徒之间签署正式培训协议。最后,学徒到TAFE学院(注册培训机构)进行面试,通过之后,三方签订正式的培训计划,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整个过程中,政府会给开展学徒制培训的企业和培训机构一定的补助和税收减免;在学生方面,政府会在学生参与培训期间提供一定的贷款支持。根据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数据统计,19岁及以下有79700万人开始学徒培训,45岁及以上有17500人开始培训,20-44岁有94700人,很好的说明了学徒制培训具有全民导向的特点,证明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全球学习趋势。
(三)英国模式。英国的学徒制以支持青年就业为主要目标,学徒制的发展为整个国家带来了广泛的经济效益。国家颁布统一的学徒制框架,根据框架,学徒制主要由三个级别组成:中级学徒制(国家职业资格2级)、高级学徒制(国家职业资格3级)和高等学徒制(国家职业资格4级及以上)[5]。在学习过程中,政府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学习能力的人给予不同的资助,国家对学徒制给予很大的经费支持,各个地区对于学徒制的资助额度在学费的五成至十成之间;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校企分工也没有限制,比较强调职业技能和胜任能力,总体符合国家学徒制框架即可。与澳大利亚模式的相似之处在于,一两国的培训均需要第三方培训机构的介入,学徒经过培训机构面试后确定入用与否,入用后签订合同,按照合同要求,在企业和培训机构进行交替培训。二学徒参与培训期间均可获得一定的薪资报酬,并针对所有年龄都展开学徒制培训。此外,试点的行业和领域已经超过70多个。英国学徒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积极尝试建立“三元制”培训模式,通过加强学校、企业及行业组织的联系,很多行业组织都开设了专门的培训中心或实训车间,由此形成企业、学校和实训车间“三位一体”的超强培训组合机制,也成“三元制”。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学徒制未来发展的建议
学徒制作为提高就业者技能水平的一种机制,为解决地生产率、高失业率和促进教育到工作的平稳过渡提供了有效途径。[6]将现代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双师型”教师与高技能师傅共同“传道、授业、解惑”,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校、企、行业、第三方培训机构联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要求,促进我国由人口大国转换变人力资源强国,提高人口科学素养,培养技能型人才,打造“大国工匠”。
(一)政府应该加强对学徒制的支持力度。从西方国家学徒制发展的经验来看,政府在学徒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充足的资金政策支持是学徒制发展的重要保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参与学徒制培训的青年也多,所以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支持力度,使生均经费达到更高的标准。二,政府应加大学徒制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学徒和雇主参与到培训中来,逐步改变大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引导大众更好地接受并认可学徒制的优势之处。同时,制定相对严格的教学、培训标准和政策法律标准,不排除一些强制性的规定,确保学徒制教育质量的同时保障学徒的合法权益。
(二)构建完善的现代学徒制考核评价体系。学徒制涉及到国家、行会、个人、学校、师傅、雇主、第三方培训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教学主体由学校、行业、企业等多元参与,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评价模式已不再适应复杂的现代学徒制。因此,必须对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模式进行改革,由学校和企业根据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在充分听取教学老师和企业师傅建议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对“学生”和“徒弟”进行考核评价,体现学徒制“双重身份,双元育人,双元管理”的特点。
例如:学徒自我评价、师傅评价、行业评价等形式,突出对学生科学素养、职业道德、能力结构等的评价。实行动态评价体系,全方位的体现学徒成长、成才历程。(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
[2] T.V.Gelder,(1998).The hypothesis in cognitive science.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21:615-628
[3] 周红利,张万兴.人力资本理论视域的德国现代学徒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4(4)
[4] 李玉静.《国际视野下我国学徒制的未来发展——德、英、澳、新学徒制发展特点及对我国学徒制发展的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5(21)
[5] 杜启平,熊霞.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5(3)
[6] 张勇,江萍.职业教育中的学徒制:英国与德国之比较[J].江苏高教,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