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土资源是社会发展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就目前我国国土资源合理配置所面临的问题,浅谈如何优化国土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国土资源;合理配置
0.引言
国土资源是指国家领域之内的所有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水和矿产资源,其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及其他各种活动的基本条件。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开发历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人们对国土资源的开发配置不断广化和深化的过程。
1.我国国土资源合理配置面临的主要问题
早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就已明确指出,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当前,国土资源配置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1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少
从国土资源总量来看,我国各种资源的储量都很丰富,如水能、太阳能和煤炭分别居世界1、2、3位;矿产资源探明储量潜在价值居世界第3位;耕地、草原面积居世界第4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6位;石油资源居世界第8位。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居世界第一位,所以从人均资源占有量来看,我国又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低,照国际标准相差甚远。
1.2土地资源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趋紧张
我国国土面积为960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耕地资源不足1.3亩,比世界人均耕地标准低了33%,而且能耕作的田地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3。据国家土地局调查,在过去几十年,由于受各种自然因素及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的影响的影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且是水田减少多,好地减少多,导致人地矛盾尖锐到失衡状态,以耕地为中心的农业资源接近或达到承载能力的临界状态。全国人口数量每年都在增长,耕地面积确越来越少,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人地矛盾将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1]。
1.3过度开采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它的储量是有限的。我国在过去几十年注重追求经济的发展,忽略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行。在大规模资源开发过程中执行了一条"有水快流",甚至竭泽而渔的粗放式掠夺开采方针,使许多资源过早进入枯竭期。我国现有的14种大宗支柱型矿产中,石油、天然气、钾盐、等资源储量已严重不足。据统计,全国150多个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开发,有相当一部分先后陷入由资源枯竭所导致的可持续发展危机之中。
1.4淡水资源紧缺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人口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生活和生产用水不断增加,造成一些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干旱时有发生。据调查,在我国大约有三百个城市供水不足,严重缺水的城市有50个。尤其是华北及胶东地区、西北地区以及一些沿海城市淡水资源紧缺,有5000多万人口和3000多万头牲畜得不到饮水保障。水是生命之源,淡水资源的紧缺已成为困扰我国部分地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制约因素。
1.5生态资源破坏破坏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受基本国情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
历史证明:只污染不治理、或者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针是错误的。生态资源的破坏导致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加强国土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有序有偿、结构优化、集约有效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国土资源的清理整顿工作,提高国土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加强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全方位管理,强化基础业务建设工作,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我国经济运行向持续、快速、健康方向发展的迫切要求[2]。
2.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节约利用国土资源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是承认资源的有限性,要求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同时,又不对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构成危害。人均资源偏少和单位产值资源量偏高的严峻现实,要求我国必须节约使用资源。全面推行资源节约战略。加强节能立法和执法监督,制定节能标准和规范,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应把保护和节约耕地资源放在首位,严格控制生产、建设和生活占用耕地,加强土地复垦,开发可垦资源,合理规划各种非农业用地,强化法制管理[3]。还要依靠技术进步,重点对冶金、有色、化工、建材及能源、交通行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为此要实行优惠政策,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增加对节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金投入和加强节能科研、示范和推广工作,推进产业化建设。
2.2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乃至永续利用。显然,循环经济能极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可以节省大量的地球资源以备后代人发展使用。同时,可以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减轻环境压力。循环经济能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和产生废物的各个环节上循环利用资源,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3在土地资源方面,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
基本农田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一经划定,就不得随意调整,更不能随意占用;确保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强化土地规划约束和用途级别,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从源头上控制建设占用耕地供应;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法,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积极鼓励和引导建设项目占用沙地、荒地、废弃地等,节约、集约、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
2.4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严格依法行政
要坚持依法办事,把国土资源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有关法律法规。制订、完善土地法律法规,加强土地法制建设,使土地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4]。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深入推进省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加强自上而下的执法监督。
2.5科学保护国土资源,促进经济、资源和环境三者协调发展
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抛弃"先发展、后治理,实行"边发展,边防治"。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治理环境污染要舍得花钱。也要加强环境和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争取更多的国际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
3.结语
总之,国土资源的合理配置牵涉到社会的经济建设发展,只有合理的优化配置国土资源,才能形成一个的综合、有效、合理、集约的利用模式,并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建设事业各项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鲁美华.论我国国土资源的现状与合理利用[J].实践与探索,2004.
[2]蒋尊玉.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合理配置开发国土资源[J].《管理世界》2006.
[3]唐莹,王玉波.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土资源合理配置[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
[4]王荣珍.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新农村建设[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
【关键词】国土资源;合理配置
0.引言
国土资源是指国家领域之内的所有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水和矿产资源,其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及其他各种活动的基本条件。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开发历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人们对国土资源的开发配置不断广化和深化的过程。
1.我国国土资源合理配置面临的主要问题
早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就已明确指出,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当前,国土资源配置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1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少
从国土资源总量来看,我国各种资源的储量都很丰富,如水能、太阳能和煤炭分别居世界1、2、3位;矿产资源探明储量潜在价值居世界第3位;耕地、草原面积居世界第4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6位;石油资源居世界第8位。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居世界第一位,所以从人均资源占有量来看,我国又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低,照国际标准相差甚远。
1.2土地资源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趋紧张
我国国土面积为960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耕地资源不足1.3亩,比世界人均耕地标准低了33%,而且能耕作的田地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3。据国家土地局调查,在过去几十年,由于受各种自然因素及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的影响的影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且是水田减少多,好地减少多,导致人地矛盾尖锐到失衡状态,以耕地为中心的农业资源接近或达到承载能力的临界状态。全国人口数量每年都在增长,耕地面积确越来越少,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人地矛盾将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1]。
1.3过度开采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它的储量是有限的。我国在过去几十年注重追求经济的发展,忽略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行。在大规模资源开发过程中执行了一条"有水快流",甚至竭泽而渔的粗放式掠夺开采方针,使许多资源过早进入枯竭期。我国现有的14种大宗支柱型矿产中,石油、天然气、钾盐、等资源储量已严重不足。据统计,全国150多个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开发,有相当一部分先后陷入由资源枯竭所导致的可持续发展危机之中。
1.4淡水资源紧缺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人口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生活和生产用水不断增加,造成一些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干旱时有发生。据调查,在我国大约有三百个城市供水不足,严重缺水的城市有50个。尤其是华北及胶东地区、西北地区以及一些沿海城市淡水资源紧缺,有5000多万人口和3000多万头牲畜得不到饮水保障。水是生命之源,淡水资源的紧缺已成为困扰我国部分地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制约因素。
1.5生态资源破坏破坏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受基本国情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
历史证明:只污染不治理、或者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针是错误的。生态资源的破坏导致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加强国土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有序有偿、结构优化、集约有效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国土资源的清理整顿工作,提高国土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加强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全方位管理,强化基础业务建设工作,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我国经济运行向持续、快速、健康方向发展的迫切要求[2]。
2.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节约利用国土资源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是承认资源的有限性,要求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同时,又不对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构成危害。人均资源偏少和单位产值资源量偏高的严峻现实,要求我国必须节约使用资源。全面推行资源节约战略。加强节能立法和执法监督,制定节能标准和规范,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应把保护和节约耕地资源放在首位,严格控制生产、建设和生活占用耕地,加强土地复垦,开发可垦资源,合理规划各种非农业用地,强化法制管理[3]。还要依靠技术进步,重点对冶金、有色、化工、建材及能源、交通行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为此要实行优惠政策,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增加对节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金投入和加强节能科研、示范和推广工作,推进产业化建设。
2.2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乃至永续利用。显然,循环经济能极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可以节省大量的地球资源以备后代人发展使用。同时,可以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减轻环境压力。循环经济能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和产生废物的各个环节上循环利用资源,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3在土地资源方面,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
基本农田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一经划定,就不得随意调整,更不能随意占用;确保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强化土地规划约束和用途级别,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从源头上控制建设占用耕地供应;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法,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积极鼓励和引导建设项目占用沙地、荒地、废弃地等,节约、集约、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
2.4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严格依法行政
要坚持依法办事,把国土资源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有关法律法规。制订、完善土地法律法规,加强土地法制建设,使土地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4]。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深入推进省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加强自上而下的执法监督。
2.5科学保护国土资源,促进经济、资源和环境三者协调发展
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抛弃"先发展、后治理,实行"边发展,边防治"。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治理环境污染要舍得花钱。也要加强环境和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争取更多的国际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
3.结语
总之,国土资源的合理配置牵涉到社会的经济建设发展,只有合理的优化配置国土资源,才能形成一个的综合、有效、合理、集约的利用模式,并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建设事业各项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鲁美华.论我国国土资源的现状与合理利用[J].实践与探索,2004.
[2]蒋尊玉.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合理配置开发国土资源[J].《管理世界》2006.
[3]唐莹,王玉波.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土资源合理配置[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
[4]王荣珍.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新农村建设[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