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应树立服务发展的思想,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专业设置和结构,满足社会需求,使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做大做强。本文以柳州市为例,对该市的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柳州创造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职业教育应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设置就必须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柱产业的结构出发,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布局,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柳州市的经济总体水平发展迅速,作为广西重要工业城市的柳州提出了“柳州创造”的口号。所谓“柳州创造”战略,就是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和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用全新的视角、探索的精神,积极实践,努力打造西部新型制造业基地,使柳州成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当前,柳州市的职业教育与本市的经济发展及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还不太适应,职业院校在办学规模、专业建设上还不能满足社会及行业发展的需求,“柳州创造”为柳州市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职业院校要树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发挥特色,在工业立柳的进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了满足柳州市各行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
1.增强服务意识,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柳州经济的发展现状迫切要求产学紧密结合,共同建立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快培养柳州市工业建设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当前,柳州市在推进“柳州创造”战略中要在产业发展上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突破”,以汽车、冶金与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向全国性或全球性产业集群迈进。柳州市的职业院校应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增强对柳州市产业需求的适应性,对重点专业实行倾斜政策,努力满足社会需要。另外,在柳州市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也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
2.树立“以岗导学”的理念,实现教学与上岗的顺利对接。首先,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要充分体现“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的思路,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型、技术型相结合的专业人才,职业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办学特色。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定位,结合当前柳州市在化工、制糖、造纸、建材和日化这五大传统基础产业和新材料、生物制药、机电一体化与电子信息、新能源及环保四大新兴产业上寻求突破的形势,适时开设相关专业,在教育模式上,应建立“基本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培养→模拟企业环境实践”的教学模式,并应加大专业技能培养和模拟企业环境培养的课时比例。在教学环节上,应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教师把相关知识融合在具体实践操作中,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其次,职业院校应与柳州市的企业紧密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共建紧缺人才基地,加速培养技能型人才。在教学环境上,职业院校应借鉴“教学工厂”的职教模式,建立综合科技教学环境,将理论学习、应用操作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尽可能缩短学习与应用之间的差距;还应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在企业中设立实训车间,以便实习学生尽快适应实际操作要求。
3.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现教师队伍多样化。高职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比例偏小、年龄结构不够优化、知识结构偏窄、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奇缺等问题。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职业院校面临着高水平教师“引进难”和“留住难”的双重压力。要建设一支能够适应职业院校技能型和实践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保障。要优化环境,突出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分配中的优先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推进教师管理制度创新;积极从企事业单位中聘请有丰富工作经验并具有培训能力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师资结构,构建一支综合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4.增强品牌意识,打造特色专业。创牌是“柳州创造”的载体,要充分依托并精心锤炼一批现有的知名品牌,实施以品牌为核心的产业扩张,形成品牌产业聚集群,力求柳州城市品牌建设的新突破。在创牌进程中,柳州不但要创立产业品牌,也要创立职教品牌,职业院校在发展途径的选择上,不外乎两种:做“专”做“精”与做“大”做“强”。高职教育要更贴近市场需要,紧跟行业发展开办特色专业,在“专”和“精”上下功夫,从而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品牌项目。职业院校应开发如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等技术含量高、企业需求大、就业面广的专业,以满足柳州市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由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由单向技术开发向大规模技术集成转变的要求。
职业院校在品牌化战略的推行过程中,主要立足点应放在系部、专业上,校内实行二级管理,通过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岗位技术操作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工艺改造的科研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推动与企业、社会的联系,进而扩大本专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形成品牌效应。
总之,职业院校的改革创新要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校企结合,坚持走特色、品牌发展之路,把握历史机遇,在“柳州创造”的大好环境下,开创职业教育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骆孟波,尚晓梅.《高职教育现状及对策浅析》,《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1期(上)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启示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王怀生.《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互动效应》,《经济论坛》 ,2006年第6期
作者单位: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关键词]柳州创造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职业教育应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设置就必须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柱产业的结构出发,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布局,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柳州市的经济总体水平发展迅速,作为广西重要工业城市的柳州提出了“柳州创造”的口号。所谓“柳州创造”战略,就是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和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用全新的视角、探索的精神,积极实践,努力打造西部新型制造业基地,使柳州成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当前,柳州市的职业教育与本市的经济发展及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还不太适应,职业院校在办学规模、专业建设上还不能满足社会及行业发展的需求,“柳州创造”为柳州市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职业院校要树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发挥特色,在工业立柳的进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了满足柳州市各行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
1.增强服务意识,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柳州经济的发展现状迫切要求产学紧密结合,共同建立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快培养柳州市工业建设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当前,柳州市在推进“柳州创造”战略中要在产业发展上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突破”,以汽车、冶金与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向全国性或全球性产业集群迈进。柳州市的职业院校应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增强对柳州市产业需求的适应性,对重点专业实行倾斜政策,努力满足社会需要。另外,在柳州市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也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
2.树立“以岗导学”的理念,实现教学与上岗的顺利对接。首先,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要充分体现“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的思路,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型、技术型相结合的专业人才,职业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办学特色。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定位,结合当前柳州市在化工、制糖、造纸、建材和日化这五大传统基础产业和新材料、生物制药、机电一体化与电子信息、新能源及环保四大新兴产业上寻求突破的形势,适时开设相关专业,在教育模式上,应建立“基本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培养→模拟企业环境实践”的教学模式,并应加大专业技能培养和模拟企业环境培养的课时比例。在教学环节上,应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教师把相关知识融合在具体实践操作中,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其次,职业院校应与柳州市的企业紧密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共建紧缺人才基地,加速培养技能型人才。在教学环境上,职业院校应借鉴“教学工厂”的职教模式,建立综合科技教学环境,将理论学习、应用操作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尽可能缩短学习与应用之间的差距;还应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在企业中设立实训车间,以便实习学生尽快适应实际操作要求。
3.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现教师队伍多样化。高职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比例偏小、年龄结构不够优化、知识结构偏窄、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奇缺等问题。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职业院校面临着高水平教师“引进难”和“留住难”的双重压力。要建设一支能够适应职业院校技能型和实践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保障。要优化环境,突出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分配中的优先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推进教师管理制度创新;积极从企事业单位中聘请有丰富工作经验并具有培训能力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师资结构,构建一支综合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4.增强品牌意识,打造特色专业。创牌是“柳州创造”的载体,要充分依托并精心锤炼一批现有的知名品牌,实施以品牌为核心的产业扩张,形成品牌产业聚集群,力求柳州城市品牌建设的新突破。在创牌进程中,柳州不但要创立产业品牌,也要创立职教品牌,职业院校在发展途径的选择上,不外乎两种:做“专”做“精”与做“大”做“强”。高职教育要更贴近市场需要,紧跟行业发展开办特色专业,在“专”和“精”上下功夫,从而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品牌项目。职业院校应开发如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等技术含量高、企业需求大、就业面广的专业,以满足柳州市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由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由单向技术开发向大规模技术集成转变的要求。
职业院校在品牌化战略的推行过程中,主要立足点应放在系部、专业上,校内实行二级管理,通过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岗位技术操作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工艺改造的科研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推动与企业、社会的联系,进而扩大本专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形成品牌效应。
总之,职业院校的改革创新要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校企结合,坚持走特色、品牌发展之路,把握历史机遇,在“柳州创造”的大好环境下,开创职业教育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骆孟波,尚晓梅.《高职教育现状及对策浅析》,《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1期(上)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启示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王怀生.《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互动效应》,《经济论坛》 ,2006年第6期
作者单位: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