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环境下人的规则意识和自身向度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86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实力雄厚的大集团公开招聘1名总裁助手,经过前期激烈角逐,最终有8名精英男女入围最终测试。他们被带入一间近乎全封闭的房间,并被主考官告知:“在这个房间里没有法律,有的只是我们的规则。在你的面前有一个问题,你需要给出一个答案。如果你试图与我交流(在影片中即为对摄像头讲话)或与保安交流,你将被取消资格。如果你有意或无意污损你的考卷,你将被取消资格。如果你因为任何原因离开这个房间,你将被取消资格。有问题么?”违反其中任何一条规则,将丧失考试的资格。应聘者面前的考卷仅是一张白纸,贸然落笔也是污损考卷的一种。在各种奇怪的规则之下,这几位精英变得手足无措,他们合作、争论、内讧、互相怀疑甚至攻击,在规则面前一一淘汰出局,最终剩下的人,通过智慧和良知坚守住了规则。
  这部英国心理悬疑影片《终极面试》将拥有不同背景的男女集中在一个封闭空间面临共同的难题,这种“密室电影”通过营造“幽闭恐惧”折射心理抉择,探究极端环境下人性和底线的坚守和悖反,类似通过环境异化演变为“杀人陷阱”的手法还出现在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里的东方快车、电影《异形》里的太空船舱、电影《心慌方》里的CUBE空间等等。
  在强大的规则面前,人的服从意识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行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或社会学命题,这不由得让人想起著名的米尔格伦实验,又称权力服从研究。
  实验的概念最先由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史坦利·米尔格伦于1963年提出,“在法律和哲学上有关服从的观点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但他们很少谈及人们在遇到实际情况时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我在耶鲁大学设计了这个实验,便是为了测试一个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辅助实验的科学家所下达的命令,而会愿意在另一个人身上加诸多少的痛苦。当主导实验的权威者命令参与者伤害另一个人,更加上参与者所听到的痛苦尖叫声,即使参与者受到如此强烈的道德不安,多数情况下权威者仍然得以继续命令他。实验显示了成年人对于权力者有多么大的服从意愿,去做出几乎任何尺度的行为。”米尔格伦提到的“伤害”就是电击(但事实上电击是虚拟的),在这样一个有重大伦理学争议的实验面前,每个参与人必须服从极端的规则和命令。
  米尔格伦曾预测只有少数几个人,10%甚至是只有1%,会狠下心来继续惩罚直到最大电击伏特数。结果在米尔格伦的第一次实验中,65%的参与者都达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惩罚,尽管他们都表现出极度的紧张和焦虑,按说他们如果拒絕继续的话,就不会焦虑了,但他们并没有。从实验来看,在极端的规则和命令面前,人的服从意识远比我们设想的要强大得多。后来米尔格伦自己以及许多全世界的心理学家也做了类似或有所差异的实验,但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米尔格伦实验也衍生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命题,也即人的规则意识对于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法治是规则之治,法治是以理性规则为运行基础的,人的规则意识体现着对法律规则的自觉服从、遵守和对法治秩序的认可。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个人必然同他人、自然以及社会发生联系,始终面临着建立各种规范化的方式来理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各方面关系的任务,也不得不接受一些事先已存在的规范化的方式来协调解决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合作共处,完成单个人无法完成的事务。
  在一个不讲求规则,没有规则意识的社会里,再完美的制度设计,最终也可能会变成一堆废纸。影片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在别无选择的现实环境里,在遵从规则的约束之下,通过智慧、理性和良知寻求生存之道。规则之下,也有无限的可能和自由使人可以获取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编辑:薛华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2017年1月10日,上海检察机关迎春书画摄影展在市检察院举办。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本才,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周越强等市院领导,上海各分院、区检察院政治部领导,部分文联委员、书画摄影的作者代表和新闻记者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阮祝军主持,市检察官文联主席郑鲁宁致辞。  此外,市检察院和市检察官文联领导,还向《影之魅》摄影画册作者代表赠送影集,这些作品多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深入,广大市民对体育健身、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强。为此,上海不断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据了解,自2010年起,上海每年都将市民健身步道和市民公共体育场建设纳入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截至2016年,上海已建成市民健身步道总长度33447米。相关数据显示,仅2016年一年上海市共新建、改建56个市民球场。这些新场地的建设,较好地切合了市民的健身需求。  然而对于上海这样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在古建筑保护方面存在误区,一些地方为了GDP对古建筑大肆拆除和破坏。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越发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梦”,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上,而有效地保护古建筑则是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之意。  建筑在当代中国的变化  《检察风云》:2005年你的宁波五散房项目和宁波博物馆荣获国际 HOLCIM 可持
3月9日中午12点左右,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境内桑庄镇格东湖村附近,由中铁十局承建的郑万高铁邓州市项目施工现场,一座桥墩正在灌注混凝土时突然倒塌,事故造成两死三伤,受伤人员已分别送往南阳、新野和邓州医院抢救。邓州市安监局史局长介绍,3月9日邓州高铁施工工地发生的事故,共造成两名工人死亡,三人受伤,目前伤者病情稳定。邓州市政府已经成立了由安监、纪检、检察院、工会、公安等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事故发生
2016年12月22日下午,由上海市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主办,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承办的首届法学期刊建设与发展论坛在沪举办,论坛主题是“司法改革(实践)与法学期刊的发展”。论坛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旨演讲,演讲嘉宾是《法学》编辑部主任王申先生和《法律适用》主编吕芳女士,就学术界和司法界提出自由思想的问题思考。第二阶段主题研讨:司法改革的现状与展望。分别由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潘建安、虹口
日本早在1955年就博采众长,在汲取各国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障法》。  这部法律将汽车纳入危险责任,对车方的赔偿责任规定十分严苛,而且对车方的免责原因作了非常详尽和细致的规定,使得受害人一方的利益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保護。这部法律的亮点在于推行了国家的再保险制度,对人身损害除规定汽车强制保险责任外,同时实施责任互助制度及政府补助制度。这些制度的实行,不但能够使损害赔偿得到充分的保障,同
社會版(十二)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全市检察机关劳模标兵座谈会,在全国检察业务竞赛和检察队伍建設评选中屡获佳绩的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代表,畅谈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心得体会。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本才和各基层检察机关有关负责人等出席座谈。上海检察机关青年工作委员会向全市青年检察人员发出学习检察英模、争创“两个一流”的倡议书。  据介绍,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全市检察机关共获得全国
网上寻迹  当我们尽情享受云计算、大数据、发达网络通讯和全媒体快捷福利的时候,有的犯罪分子也在充分利用这新型的时代工具。  新形势下反贪侦查人员是继续沿用传统的“一张口、一支笔,由供到证”的侦查方式,还是锐意创新,探索新路?上海铁检院反贪部门充分运用电子数据引导案件侦查,查办的中国铁路对外服务公司上海公司(简称外服公司)吴健超贪污案,就是成功的范例。  犯罪嫌疑人吴健超,三十出头就当上了中铁外服上
房子装修完毕,我兴致勃勃地前往验收,一开水龙头,明明是“蓝色”标记的冷水喷头,流出来的却是热水。我说:“兄弟,这个可能得调换一下。”未曾想,这位农民工大哥却说:“这简单,蓝色热水,红色冷水,你记住不就得了。”我当场无言以对。前段时间,朋友圈里流传着一个段子:上海迪士尼完工后,香港迪士尼松一口气,施工质量终于从全球倒数第一变成倒数第二了。个中虽说玩笑成分甚多,但日常生活中如此种种的现实皆告诫我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