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现,大学生就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就业组织机构的重视。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已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谨就我国大学生就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进行剖析,积极主动地探索应对之策,以期改善和完善高校的就业教育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07-02
一、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按照国家的部署,各省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把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各高校积极深入研究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财力、人力、物力的保障。但最近几年,由于高校扩大招生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大学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呈现出结构性失业和选择性失业的两难局面。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的一道特殊难题,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社会因素
1、供需矛盾
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逐年递增,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了突出的大难题,不断扩招的大学生,源源不断地涌向社会,势必会出现大学生供过于求、人才过剩的现象。然而,就业矛盾并不单指大学生过剩,还受到我国具体国情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分布广泛,不同区域的发展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仍然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想去发达地区工作,不愿意留在贫穷落后而且人才稀缺的地方,因此,就产生了大学生职业期望与市场供给的矛盾,这种供需矛盾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冲击,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
2、就业政策体系不完善
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包分配、包工作”就业体制,形成了由国家宏观调控、各地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受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就业制度改革还处在继续深化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如就业制度改革不配套、供需信息不畅、就业公正性不够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上的很多误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产生了巨大冲击。
3、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过高要求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可以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还有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二)学校因素
1、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科设置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学校没有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课程,而是按部就班地实行旧一套的学科专业设置,使得毕业生刚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困境。高校的职责是负责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便要加强培养力度,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盲目扩招,忽略了学科和专业的设置,最终只是培养了一批批整齐划一、能力平庸的大学生。
2、学校开展就业教育投入不足,专业师资缺乏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基本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课程,但在师资、设备、经费投入方面均存在不足,与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相差甚远。从未进入社会锻炼的大学生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对于毕业后的工作往往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而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从事就业教育的教师多为兼职教师,主要为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就业教育管理者、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和政治思想辅导员,大多未经过系统的就业教育培训。即使开设相关课程,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深刻分析社会现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深入了解和启发。缺乏对学生求职观、职业道德、成功观念的指导,这就使得部分毕业生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不知所措,无法正确评价自己。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1、自卑心理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不愿意接近陌生人,不愿意和别人沟通,过于拘谨、优柔寡断、悲观失望,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学习成绩优秀却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理论丰富却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因而在面临毕业的时候,觉得用人单位都很挑剔,自己肯定不会被录用,面试的时候不敢主动推销自己,胆怯的心态溢于言表。尤其是家庭环境不好的同学,就更加乐观不起来,他们总是想象别人会瞧不起贫穷的自己,面对激烈的竞争,丧失了竞争的勇气,习惯于临阵退缩,因而失去了很多就业的好机会。
2、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
一方面,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等等,把薪酬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甚至出现“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就业观念以及“有人无业就”或“有业无人就”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另一方面,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存在严重的“城市倾向”,“白领倾向”,“金钱倾向”。
3、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就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导致大学生工作不适应的主要因素。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毕业生渴望涉足很多领域,学习很多知识,但博而不专,虽然表面看起来什么都懂,其实内部很虚弱,每一项能力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外强中干,结果事业一事无成。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与措施
有学者指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与社会、学校等参与相互补充而构成,针对解决大学生就业而形成的一个体系,其基本要素是政府、学校、企业、职业介绍机构和学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政府的客观调控,用人单位的配合支持,更有赖于高校办学实力的增强和培养力度,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形成各方高度重视、共同努力、相互协调的合力,才能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宏观调控,积极引导,构建政府服务体系
政府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研究和预测,并根据预测做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引导,调整高等教育布局,调整招生数量和专业分布,使高等教育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对一些社会需求不大、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应控制招生,甚至停止招生。此外还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对就业市场和毕业生整体流向进行控制,以达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方面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采取政策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的职业,鼓励部分毕业生到特定地区、行业和单位就业,如国家推出的“村官、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政策,就开辟了一条为西部引进人才的新途径,拓宽了大学生就业渠道。针对在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组织中就业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要按照规定,在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方面维护其合法权益。要深化人事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缩小企事业单位之间待遇的差别,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型企业单位工作,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
(二)提升素质,搭建平台,构建高校服务体系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使他们既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有实践动手能力;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也有组织管理和沟通协作能力;既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也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合作能力,为大学生成功就业,顺利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多样的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文化活动,在确立目的、制定计划、选择方法、执行决定和开始行动的整个过程中锤炼意志、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最终形成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思雏品质。在知识准备上,学校应当改变偏专业知识准备的倾向,相应地增加人文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全方位知识准备;再如在能力准备上,学校在各级学生干部选拔任用时同等条件下应当鼓励以锻炼其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提升大学生全方位就业能力准备。加强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大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及时清除学生的负面情绪,为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提供保证,也即是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2、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高校要建立集教育、指导、服务于一体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广大在校学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为此,高校应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重点关注、重点指导、重点培养、重点服务、重点推荐五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全程化、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市场化、全员化目标,拓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就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与企业建立良性沟通渠道多走访用人单位,创建和学校专业相关的实践就业基地,让学生平时多参与企业的实践,缩短与企业距离和要求。动员全校教师参与就业工作,建立招聘企业资料库。利用全校教师的人脉资源,动员教师每年联系2个招聘单位,将招聘单位的信息建立资料库,作为学生实践、就业的平台,这样可以大大锻炼学生、促进学生的就业。
3、完善自我,转变观念,构建自我提升体系
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降低期望值,树立多元化就业观,及早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目标。通过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做人”的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T”型人才,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强化创业意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自身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之,我们应当正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认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因势利导地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实现在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下,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形成于它们之间的就业市场建立起密切联系,推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推进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5):1.
[2]赵兰芳,蔡永铭,吕小迅.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N].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96-98.
[3]叶腾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自身因素分析与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1):175-177.
[4]顾红.当代就业教育的内涵及作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2):41-4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07-02
一、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按照国家的部署,各省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把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各高校积极深入研究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财力、人力、物力的保障。但最近几年,由于高校扩大招生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大学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呈现出结构性失业和选择性失业的两难局面。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的一道特殊难题,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社会因素
1、供需矛盾
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逐年递增,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了突出的大难题,不断扩招的大学生,源源不断地涌向社会,势必会出现大学生供过于求、人才过剩的现象。然而,就业矛盾并不单指大学生过剩,还受到我国具体国情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分布广泛,不同区域的发展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仍然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想去发达地区工作,不愿意留在贫穷落后而且人才稀缺的地方,因此,就产生了大学生职业期望与市场供给的矛盾,这种供需矛盾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冲击,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
2、就业政策体系不完善
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包分配、包工作”就业体制,形成了由国家宏观调控、各地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受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就业制度改革还处在继续深化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如就业制度改革不配套、供需信息不畅、就业公正性不够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上的很多误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产生了巨大冲击。
3、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过高要求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可以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还有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二)学校因素
1、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科设置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学校没有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课程,而是按部就班地实行旧一套的学科专业设置,使得毕业生刚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困境。高校的职责是负责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便要加强培养力度,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盲目扩招,忽略了学科和专业的设置,最终只是培养了一批批整齐划一、能力平庸的大学生。
2、学校开展就业教育投入不足,专业师资缺乏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基本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课程,但在师资、设备、经费投入方面均存在不足,与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相差甚远。从未进入社会锻炼的大学生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对于毕业后的工作往往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而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从事就业教育的教师多为兼职教师,主要为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就业教育管理者、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和政治思想辅导员,大多未经过系统的就业教育培训。即使开设相关课程,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深刻分析社会现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深入了解和启发。缺乏对学生求职观、职业道德、成功观念的指导,这就使得部分毕业生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不知所措,无法正确评价自己。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1、自卑心理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不愿意接近陌生人,不愿意和别人沟通,过于拘谨、优柔寡断、悲观失望,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学习成绩优秀却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理论丰富却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因而在面临毕业的时候,觉得用人单位都很挑剔,自己肯定不会被录用,面试的时候不敢主动推销自己,胆怯的心态溢于言表。尤其是家庭环境不好的同学,就更加乐观不起来,他们总是想象别人会瞧不起贫穷的自己,面对激烈的竞争,丧失了竞争的勇气,习惯于临阵退缩,因而失去了很多就业的好机会。
2、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
一方面,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等等,把薪酬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甚至出现“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就业观念以及“有人无业就”或“有业无人就”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另一方面,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存在严重的“城市倾向”,“白领倾向”,“金钱倾向”。
3、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就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导致大学生工作不适应的主要因素。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毕业生渴望涉足很多领域,学习很多知识,但博而不专,虽然表面看起来什么都懂,其实内部很虚弱,每一项能力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外强中干,结果事业一事无成。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与措施
有学者指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与社会、学校等参与相互补充而构成,针对解决大学生就业而形成的一个体系,其基本要素是政府、学校、企业、职业介绍机构和学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政府的客观调控,用人单位的配合支持,更有赖于高校办学实力的增强和培养力度,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形成各方高度重视、共同努力、相互协调的合力,才能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宏观调控,积极引导,构建政府服务体系
政府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研究和预测,并根据预测做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引导,调整高等教育布局,调整招生数量和专业分布,使高等教育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对一些社会需求不大、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应控制招生,甚至停止招生。此外还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对就业市场和毕业生整体流向进行控制,以达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方面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采取政策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的职业,鼓励部分毕业生到特定地区、行业和单位就业,如国家推出的“村官、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政策,就开辟了一条为西部引进人才的新途径,拓宽了大学生就业渠道。针对在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组织中就业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要按照规定,在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方面维护其合法权益。要深化人事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缩小企事业单位之间待遇的差别,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型企业单位工作,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
(二)提升素质,搭建平台,构建高校服务体系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使他们既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有实践动手能力;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也有组织管理和沟通协作能力;既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也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合作能力,为大学生成功就业,顺利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多样的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文化活动,在确立目的、制定计划、选择方法、执行决定和开始行动的整个过程中锤炼意志、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最终形成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思雏品质。在知识准备上,学校应当改变偏专业知识准备的倾向,相应地增加人文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全方位知识准备;再如在能力准备上,学校在各级学生干部选拔任用时同等条件下应当鼓励以锻炼其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提升大学生全方位就业能力准备。加强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大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及时清除学生的负面情绪,为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提供保证,也即是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2、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高校要建立集教育、指导、服务于一体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广大在校学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为此,高校应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重点关注、重点指导、重点培养、重点服务、重点推荐五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全程化、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市场化、全员化目标,拓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就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与企业建立良性沟通渠道多走访用人单位,创建和学校专业相关的实践就业基地,让学生平时多参与企业的实践,缩短与企业距离和要求。动员全校教师参与就业工作,建立招聘企业资料库。利用全校教师的人脉资源,动员教师每年联系2个招聘单位,将招聘单位的信息建立资料库,作为学生实践、就业的平台,这样可以大大锻炼学生、促进学生的就业。
3、完善自我,转变观念,构建自我提升体系
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降低期望值,树立多元化就业观,及早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目标。通过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做人”的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T”型人才,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强化创业意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自身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之,我们应当正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认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因势利导地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实现在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下,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形成于它们之间的就业市场建立起密切联系,推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推进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5):1.
[2]赵兰芳,蔡永铭,吕小迅.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N].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96-98.
[3]叶腾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自身因素分析与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1):175-177.
[4]顾红.当代就业教育的内涵及作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