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觀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手足口病患儿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利巴韦林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重组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5%,病程短;对照组70.4%。结论:重组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明显提高其疗效,且病程短,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雾化吸入儿童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患者和隐性感染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普通病例表现: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少数重症病例表现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危机生命,及时收入重症医学科(ICU)救治。重点讨论是普通病例,2011年4月~2012年9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53例普通病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107例,男60例,女47例;年龄1~6岁。对象均符合小儿手足口病的普通病例诊断标准:①有流行病学的资料。②伴或不伴有发热,多表现为中等程度的发热,偶尔有高热,体温39℃以上。③手、足、口、臀部皮疹,以手足口疱疹为主特征,疱疹基底部有红晕,部分病例疱疹发生在臀部。④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部分病例血肝功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心肌酶谱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本组患儿凡具有以上临床表现普通病例纳入标准,年龄1~6岁。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对照组54例,男33例,女21例。
方法:所有患儿根据需要给予支持及对症处理,①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②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③退热,口腔痛的用喉友气雾剂局部处理等;④对照组给予支持及抗病毒利巴韦林10~15mg/(kg·日)静滴治疗,连用3天,佐以口服中成药;⑤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重组人干扰素1~2μg/(kg·次)加生理盐水3~5ml,雾化吸入每次10~15分钟,2次/日。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48小时内体温正常,72小时内不流涎,能进食,正常玩耍;②有效:72小时体温正常,一般状态好转,5天不流涎,能进食,正常玩耍。③无效:治疗4天仍发热,流涎,进食受限,口腔黏膜充血,溃烂明显,合并细菌感染,或出现并发症。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包中队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显著差异。
结果
两组疗效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2.5%,对照组70.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在发热消退时间,口腔、手足疱疹消退时间,治愈时间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讨论
抗病毒作用是重组人干扰素α-1b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及免疫调节功能,它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有效地遏制病毒侵袭和感染的发生,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小儿受到病毒感染后,内源性干扰素水平显著降低,重组人干扰素α-1b能及时补充外源性干扰素。运用于重组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也有诸多优点:①作用直接,与药物接触面积大;②有多种药物受体:干扰素受体、β2肾上腺素受体、胆碱能(M)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与组胺受体等;③不经过血循环直达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快,疗效好;④避免或减少全身用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而且方法简单,无创,家长与患儿易接受,同时也避免了重组人干扰素肌肉注射后的不良反应,如引发高热。雾化吸入时应注意加强手足口病的知识宣教及口腔护理。文章结果显示,小儿手足口病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总有效率92.5%。优于对照组,其退热时间,口腔,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因此,重组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安全有效,且病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705.
2卫生部印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3潘家华.实用小儿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雾化吸入儿童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患者和隐性感染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普通病例表现: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少数重症病例表现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危机生命,及时收入重症医学科(ICU)救治。重点讨论是普通病例,2011年4月~2012年9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53例普通病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107例,男60例,女47例;年龄1~6岁。对象均符合小儿手足口病的普通病例诊断标准:①有流行病学的资料。②伴或不伴有发热,多表现为中等程度的发热,偶尔有高热,体温39℃以上。③手、足、口、臀部皮疹,以手足口疱疹为主特征,疱疹基底部有红晕,部分病例疱疹发生在臀部。④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部分病例血肝功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心肌酶谱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本组患儿凡具有以上临床表现普通病例纳入标准,年龄1~6岁。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对照组54例,男33例,女21例。
方法:所有患儿根据需要给予支持及对症处理,①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②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③退热,口腔痛的用喉友气雾剂局部处理等;④对照组给予支持及抗病毒利巴韦林10~15mg/(kg·日)静滴治疗,连用3天,佐以口服中成药;⑤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重组人干扰素1~2μg/(kg·次)加生理盐水3~5ml,雾化吸入每次10~15分钟,2次/日。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48小时内体温正常,72小时内不流涎,能进食,正常玩耍;②有效:72小时体温正常,一般状态好转,5天不流涎,能进食,正常玩耍。③无效:治疗4天仍发热,流涎,进食受限,口腔黏膜充血,溃烂明显,合并细菌感染,或出现并发症。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包中队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显著差异。
结果
两组疗效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2.5%,对照组70.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在发热消退时间,口腔、手足疱疹消退时间,治愈时间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讨论
抗病毒作用是重组人干扰素α-1b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及免疫调节功能,它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有效地遏制病毒侵袭和感染的发生,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小儿受到病毒感染后,内源性干扰素水平显著降低,重组人干扰素α-1b能及时补充外源性干扰素。运用于重组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也有诸多优点:①作用直接,与药物接触面积大;②有多种药物受体:干扰素受体、β2肾上腺素受体、胆碱能(M)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与组胺受体等;③不经过血循环直达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快,疗效好;④避免或减少全身用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而且方法简单,无创,家长与患儿易接受,同时也避免了重组人干扰素肌肉注射后的不良反应,如引发高热。雾化吸入时应注意加强手足口病的知识宣教及口腔护理。文章结果显示,小儿手足口病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总有效率92.5%。优于对照组,其退热时间,口腔,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因此,重组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安全有效,且病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705.
2卫生部印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3潘家华.实用小儿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