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理念是:課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同时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因此,品德课应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怎样才能让品德课堂生活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贴近生活,模拟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最善于模仿,而且他们的意识行为,尤其是道德行为主要是靠模仿而形成的。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生动有趣的角色扮演。《友爱残疾人》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请同学两人一组合作扮演盲人和跛脚的人互相搀扶着走一段路,哪个小组先到达终点,哪个小组就获胜。开始时很多同学看到“盲人”、“跛脚”的人的样子哈哈大笑。为了让同学们体会残疾人的艰辛,学会尊重、帮助残疾人,我邀请全班同学参加游戏,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扮演盲人,一组同学扮演跛脚的人,他们合作走完那段路。活动后让他们畅所欲言谈活动的感受,同学们都谈出了残疾人走路不便、生活艰难,再联系自己扮演残疾人的实际,他们认识到了不应该嘲笑残疾人,残疾人的心灵更应该去呵护,生活更需要照顾,自己应该尽力帮助他们。在无声的教育中,作出道德评价和行为纠正;在情趣的共鸣中,使学生的行为得到规范。
二、接触生活,沟通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于按部就班地教学,缺少开拓精神,在单一、被动、灌输的方式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乐趣。随着课改的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已成为一种必然,特别是对于品德课程而言,“课外的事情比课内的事情更重要”。因此,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把握、寻找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的结合点,打破教学场所的限制,让学生去接触实实在在的生活,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我执教《我们遵守规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的道理,我设计这样的活动:事先没有提到游戏规则,让学生顽“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当学生说出“游戏玩不下去的时候,及时提到游戏规则,使愉悦情绪中的孩子更强烈地体验出规则的重要。然后汇报交流生活中的规则时,同学们更是积极活跃,虽然同学们收集到的规则并不全面,但从他们汇集的方方面面的规则来看,已无需教师去塞给,所以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中,学生的自悟加上他人(包括教师)的启发,两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才能收到好效果。
三、体验生活,认识生活
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理解和感悟,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去参与、体验社会生活,才能够使他们了解生活,认识生活,从而提高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为学生创造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积极的体验活动中,获得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比如:学习人们的职业和劳动,在学生了解了社会上有哪些职业以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职业劳动的不同特点,课后让学生观察、调查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的劳动情景和劳动特点,并跟随爸爸妈妈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如:我当一天售货员、今天我是清洁工、我学指挥车辆行……等等。通过这些体验活动,使学生对社会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比如:学习购物的学问,通过让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自己购物的经验,并亲自去购物,使学生在购物活动中,不但了解了在商店工作的人们、价格的秘密以及买卖中的道德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我认为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 这是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但要使学生从小就了解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社会生活,“爱是力量的源泉”,从小就热爱社会生活,具有光荣的使命感,才能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爱护我们的居家环境》、《社区的明天会更好》等课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教学《社区的明天会更好》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所在社区的现状:近几年有哪些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还存在哪些不如人意的地方等,然后让学生畅想社区的明天,激发了学生热爱社会生活之情,使他们懂得社区的明天靠大家,更要依靠明天的他们,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学主题,把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使社会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题、学习的课堂。
一、 贴近生活,模拟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最善于模仿,而且他们的意识行为,尤其是道德行为主要是靠模仿而形成的。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生动有趣的角色扮演。《友爱残疾人》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请同学两人一组合作扮演盲人和跛脚的人互相搀扶着走一段路,哪个小组先到达终点,哪个小组就获胜。开始时很多同学看到“盲人”、“跛脚”的人的样子哈哈大笑。为了让同学们体会残疾人的艰辛,学会尊重、帮助残疾人,我邀请全班同学参加游戏,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扮演盲人,一组同学扮演跛脚的人,他们合作走完那段路。活动后让他们畅所欲言谈活动的感受,同学们都谈出了残疾人走路不便、生活艰难,再联系自己扮演残疾人的实际,他们认识到了不应该嘲笑残疾人,残疾人的心灵更应该去呵护,生活更需要照顾,自己应该尽力帮助他们。在无声的教育中,作出道德评价和行为纠正;在情趣的共鸣中,使学生的行为得到规范。
二、接触生活,沟通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于按部就班地教学,缺少开拓精神,在单一、被动、灌输的方式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乐趣。随着课改的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已成为一种必然,特别是对于品德课程而言,“课外的事情比课内的事情更重要”。因此,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把握、寻找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的结合点,打破教学场所的限制,让学生去接触实实在在的生活,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我执教《我们遵守规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的道理,我设计这样的活动:事先没有提到游戏规则,让学生顽“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当学生说出“游戏玩不下去的时候,及时提到游戏规则,使愉悦情绪中的孩子更强烈地体验出规则的重要。然后汇报交流生活中的规则时,同学们更是积极活跃,虽然同学们收集到的规则并不全面,但从他们汇集的方方面面的规则来看,已无需教师去塞给,所以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中,学生的自悟加上他人(包括教师)的启发,两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才能收到好效果。
三、体验生活,认识生活
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理解和感悟,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去参与、体验社会生活,才能够使他们了解生活,认识生活,从而提高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为学生创造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积极的体验活动中,获得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比如:学习人们的职业和劳动,在学生了解了社会上有哪些职业以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职业劳动的不同特点,课后让学生观察、调查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的劳动情景和劳动特点,并跟随爸爸妈妈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如:我当一天售货员、今天我是清洁工、我学指挥车辆行……等等。通过这些体验活动,使学生对社会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比如:学习购物的学问,通过让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自己购物的经验,并亲自去购物,使学生在购物活动中,不但了解了在商店工作的人们、价格的秘密以及买卖中的道德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我认为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 这是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但要使学生从小就了解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社会生活,“爱是力量的源泉”,从小就热爱社会生活,具有光荣的使命感,才能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爱护我们的居家环境》、《社区的明天会更好》等课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教学《社区的明天会更好》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所在社区的现状:近几年有哪些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还存在哪些不如人意的地方等,然后让学生畅想社区的明天,激发了学生热爱社会生活之情,使他们懂得社区的明天靠大家,更要依靠明天的他们,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学主题,把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使社会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题、学习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