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文化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也是历史给予的瑰宝,在中国为了传承优质的传统文化,会将文化渗透进语文教材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文化与内容充分运用起来,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民族文化意识。本文主要围绕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校本开发的必要性,展开探讨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策略,推动传统文化永久的流传。
关键词:小学;传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
中国拥有悠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身上肩负着继承发扬文化的重任。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涉及颇多,但只靠教材上的知识给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学生很难意识到文化的价值。而随着新课改深入,校本课程成为小学语文重点工作,现在很多教师抓住校本课程,通过有效地结合传统文化,来拓展学生语文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优秀文化[1]。
一、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校本开发的必要性
在更迭日益频繁的Z时代下,世界各国的文化流传到国内,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对于外国的文化非常感兴趣,甚至有的学生甚至崇洋媚外,不去了解中国优质的传统文化,使其因缺少继承和发扬,导致一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没落,这给我国的文化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身上肩负着传承重任,必须具备民族文化意识和精神文化素养。加之,新课改提出:“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历史载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内容的融入。”虽然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传统文化,帮助学生通过文章来了解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但因小学语文教材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内容有限,教育影响力不够,这就显得开发校本十分必要。所以,为保证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语文教师要开发教学资源,探索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有效路径,对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种教学,提升传统文化的活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养成友爱、互助、谦让、诚信优秀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2]。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一)依据教材内容,开发教学资源
教材是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所以教师需要依据教材内容,实事求是,将传统文化与校本相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对传统文化进行拓展。教师在深入传统文化之前,要对内容进行仔细地分析,找准传统文化的发散点,并运用互联网技术,搜集相关课时资料,保证自身对传统文化内容充分了解之后,再给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一课时,民间故事也是传统文化之一,民间故事由于无法证实,所以民间流传的版本颇多,为此教师可以上网搜集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四个版本,以及故事发生背景、故事后续、天文景象等,将这些形成完整的课件,并将这个课件上传到平台,分享教学资源。而学校可以组织所有的语文教师对资源进行交流,优化教学资源,提出意见完善不足,最后整理成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任务,保证语文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拓宽知识了解范围
现阶段小学生具有引导性强、探索性强特点,但想法单纯、文化底蕴淡薄。因此,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时,教师要用朗读、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中,精心设计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策划,拓宽学生知识了解范围。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一课时,教师在上课前留出5-10分钟的时间,从《唐诗三百首》《花间集》等较为经典的传统古诗词书籍中,节选一两首古进行诵读,用嘴去发音,用眼去观看,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了解,之后教师给学生翻译古诗,要求学生再次朗读,当明白诗词的意思,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则会与作者产生共情,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记忆,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学校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经典诵读”“我与古诗”等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表演、歌唱等方式,感悟经典,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通过这种方式,完善学生文化精神状态,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传统活动融入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知识掌握
传统文化精神的养成不仅是靠汲取传统文化知识,还需要实践传统文化活动,从而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活动、风俗习惯进行有效了解。所以,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引进一些传统活动,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降低教学难度,促进学生全面知识掌握。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一课时,课程开始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之后教师可以在课本中选取一个节日展开传统活动的融入,如端午节,很多学生知道端午节是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一开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典籍里的中国》屈原篇,让学生深入了解屈原的一生,之后再带领学生一起包粽子,举办“花样包粽子”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给粽子的馅料、形状加点“花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还可以举办“陆地赛龙舟”比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赛龙舟比赛,培养学生团结意识,最后让学生发表一下活动感想,或者是自己家是如何过端午的。通过这次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同时,还进行了文化的拓展,让学生了解了屈原,了解了我国传统节日,让学生养成了爱国精神,继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建设不仅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涉及,还要融入传统文化,做到新旧合一,让学生学到“新”知识的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任重道远,需教师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要求将传统文化加入校本开发中,高效地对传统文化资源利用,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
参考文獻
[1]张菁.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探究[J].读与写(上,下旬),2020,017(003):116.
[2]胡燕梅,谢二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的探索[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00(010):P.1-1.
[3]王晓莉.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分析[J].新课程(上),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