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头看经验
中国工会十五大以来的五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战胜各种困难,赢得各种挑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也是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奋勇前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
一、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二、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发展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三、大力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四、不断加大立法执法参与力度,推动了劳动法律的健全和实施。
五、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了职工权益实现、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六、有效深化维权帮扶工作,保障了广大职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七、进一步加强工会外事工作,提高了中国工会的国际影响力。
八、更加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时代发展、社会变化和职工需求带来的新情况和新任务,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主要是: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还不能完全满足职工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参与劳动关系协调、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的机制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健全、提升;源头参与和制度建设需不断加强,对基层的分类指导要切实改进;在基层组织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基层工会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凝聚力亟待提升;工会工作还存在机关化、行政化倾向,少数工会干部脱离职工群众,作风亟待改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十年工会工作的最大成就,就是继续探索并坚持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形成的。
这些年来,我们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进中国工运事业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主要是:
始终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始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以工会理论创新带动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
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立足群众组织特点优势,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始终站在职工群众立场上说话办事,积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群众权益;
始终注重提升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主动争取更多资源和手段,推动形成社会化工作格局;
始终自觉把握世界大势,立足国情会情,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必须认真坚持。
为中国梦奋斗的时代主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全面部署,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一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奋斗目标,为我国工运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 工人阶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二、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是工会的庄严历史使命。
——必须始终坚持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不断丰富这条道路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时代特色。
——必须创新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工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以职工为本,深入组织职工、宣传职工、教育职工、服务职工,引导职工群众自觉做坚持中国道路的实践者、弘扬中国精神的承载者、凝聚中国力量的主力军。
——必须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推动全社会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必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竭诚服务职工、发展职工利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增进广大职工的福祉,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劳动关系、参与各项改革,引领和依靠职工群众支持参与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工会建设。推动工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正确方向、继承优良传统,勇于解放思想、敢于革故鼎新,提高工会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焕发工会组织的生机活力。
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
(一)激发广大职工创造活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立新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要适应职工队伍的新情况新特点,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时代主旋律,创新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使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力充分迸发。
(二)引导广大职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起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正能量。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更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精神上的强大,归根到底要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激发蕴藏于职工群众中的无穷伟力。
(三)切实维护和发展职工权益,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的根本宗旨,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必须树立职工利益无小事理念,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各项制度机制,增强维权意识,提升服务效能,努力促进职工群众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四)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为己任,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劳动关系朝着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方向健康发展。
(五)不断强化源头参与和制度创新,增强工会工作的法制基础和制度保障。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积极代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参与各项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體职工享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六)积极加强和改进工会自身建设,打造深受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加强自身建设是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工会工作要与时代同步伐,就必须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把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
责编/王深
中国工会十五大以来的五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战胜各种困难,赢得各种挑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也是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奋勇前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
一、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二、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发展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三、大力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四、不断加大立法执法参与力度,推动了劳动法律的健全和实施。
五、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了职工权益实现、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六、有效深化维权帮扶工作,保障了广大职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七、进一步加强工会外事工作,提高了中国工会的国际影响力。
八、更加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时代发展、社会变化和职工需求带来的新情况和新任务,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主要是: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还不能完全满足职工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参与劳动关系协调、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的机制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健全、提升;源头参与和制度建设需不断加强,对基层的分类指导要切实改进;在基层组织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基层工会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凝聚力亟待提升;工会工作还存在机关化、行政化倾向,少数工会干部脱离职工群众,作风亟待改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十年工会工作的最大成就,就是继续探索并坚持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形成的。
这些年来,我们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进中国工运事业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主要是:
始终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始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以工会理论创新带动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
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立足群众组织特点优势,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始终站在职工群众立场上说话办事,积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群众权益;
始终注重提升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主动争取更多资源和手段,推动形成社会化工作格局;
始终自觉把握世界大势,立足国情会情,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必须认真坚持。
为中国梦奋斗的时代主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全面部署,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一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奋斗目标,为我国工运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 工人阶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二、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是工会的庄严历史使命。
——必须始终坚持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不断丰富这条道路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时代特色。
——必须创新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工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以职工为本,深入组织职工、宣传职工、教育职工、服务职工,引导职工群众自觉做坚持中国道路的实践者、弘扬中国精神的承载者、凝聚中国力量的主力军。
——必须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推动全社会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必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竭诚服务职工、发展职工利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增进广大职工的福祉,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劳动关系、参与各项改革,引领和依靠职工群众支持参与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工会建设。推动工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正确方向、继承优良传统,勇于解放思想、敢于革故鼎新,提高工会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焕发工会组织的生机活力。
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
(一)激发广大职工创造活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立新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要适应职工队伍的新情况新特点,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时代主旋律,创新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使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力充分迸发。
(二)引导广大职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起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正能量。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更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精神上的强大,归根到底要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激发蕴藏于职工群众中的无穷伟力。
(三)切实维护和发展职工权益,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的根本宗旨,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必须树立职工利益无小事理念,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各项制度机制,增强维权意识,提升服务效能,努力促进职工群众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四)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为己任,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劳动关系朝着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方向健康发展。
(五)不断强化源头参与和制度创新,增强工会工作的法制基础和制度保障。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积极代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参与各项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體职工享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六)积极加强和改进工会自身建设,打造深受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加强自身建设是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工会工作要与时代同步伐,就必须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把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
责编/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