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设计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创新能力培养是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方向,也是专业课程改革的要求。将设计思维理念融入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提出基于EDIPT模式设计城市共情、创意主题、问题探索、规划方案和方案评析五大实践项目,改善课程实践教学困境,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建筑学专业人才提质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设计思维;城乡规划;EDIPT模式;教学设计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1.
应用型本科建设是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设立的一项重大工程,在如今创新创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依托专业课程建设,推进创新创业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因此,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既是新时代的应用型本科建设
发展方向,也是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城乡规划原理是城乡规划学科教育的核心基础课程,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主要因子,该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奠定建筑学专业学生规划能力的基础课程。课程教学面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行业转型下的种种变革,基于设计思维,重构课程教学设计,对课程教学的创新进行探索与实践。
1、设计思维的定义与应用
1.1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自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兴起而备受推崇,最早在科学领域、工程设计方面作为“创意活动”的方式进行推广。在《设计思维》一书中其被定义为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解决问题的实用程序,是一种提供实用和富有创造性想法的方法论。在传统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被誉为“第三张教育通行证”。通过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思维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因其对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显著成效而被广泛应用到大学课程教学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如在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大部分本科高校中均开设了基于设计思维的跨学科课程或创新创业教学项目。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以设计思维为主题的跨学科课程也在逐步增加[1]。
在当代的城市建设过程中,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行业管理的改革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在城乡规划原理课程中,借助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和思维,将多学科元素有机整合,使城乡规划与建筑学更加紧密相连,通过创新能力培养,营建更加良好的人居环境。
1.2 EDIPT模式与设计
EDIPT模式是由斯坦福大学教育设计实验室提出,是将设计思维融入到课程实践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即从同理心(Empathy)、定义(Define)、 创想(Ideate)、原型制作(Prototype)和测试(Test)等五个步骤来实施教学。将设计思维具体划分为五个步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各阶段的具体要求融入具有创造性的内容与活动。共情阶段主要是通过观察、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现状,设身处地建立同理心。定义阶段则是对各项体验、需求进行收集,分析个人或组织的需求是什么,提炼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现存方案未能满足的要求。设想阶段也可以称之为头脑风暴阶段,借助头脑风暴发散思维,构思想法提供丰富的设计方案和多种可能性,思考解決问题的创意点。原型阶段是将设想制作成可感受产品使用方式的模型,用于测试概念或方案,识别哪些想法可行,哪些想法可能不行。测试阶段则是将产品原型置于用户场景,得到使用方面的反馈进行评测。
早期,EDIPT模式应用与工程和设计领域,在创新创业中通过这些方法来整合人们的需求、技术的可行性,帮助团队从无到有建立新的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而有效的借助EDIPT模式设计教学,可以大大提升学习者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能力。如汪丽君等对建筑设计教育研究中,提出按照“需求理解—问题定义—思维发散—原型设计—模型迭代—成果发布”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思维能力,以引导未来建筑设计走向设计思维创新[2]。
2、城乡规划原理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现代城市规划研究诞生的基础是城市矛盾,涉及经济、政治、生态等多学科的思想,《城乡规划原理》可以说是一门集合了建筑、空间、道路和城市治理等多种要素的课程,该课程中规划思想、规范和指标等理论内容繁多、复杂且偏人文,课程内容交叉,理论性、综合性较强。另外,城乡规划的范围和尺度普遍较大、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广度较综合,与建筑设计集中于建筑单体的思维存在一定差异。教学中课程抽象难理解,学生难以将理论与现实社会问题、社会需求对接,建筑学学生学习起来觉得距离自己的生活、设计、应用都较遥远,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在建筑学专业该课程的教学成效普通不高,学生在建筑设计中也难以将规划的知识融会贯通。
城市在快速发展,规划教学需要面对与时俱进的创新时代需求,面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新技术人才需求[3],在今天,建筑设计需要统筹考虑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建筑空间与新型生活方式的关系[4],需要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在城乡规划课程的培养体系中,理论教学缺乏对多情境下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信息的处理,创新创意思维训练不足,创新思维薄弱。课程的影响力不足也造成学生设计时对区域、环境场地规划[5]的不重视,在运用到设计实践时,往往会无法发掘或忽视建筑设计背后的社会问题和现实诉求、对规划需求的探究力和重视度不足,忽视以人为本的尺度[6]、方案缺乏实用性[7],精品设计少,设计成果的前瞻性[8]和可操作性不强。
3、基于设计思维的教学模式改革
3.1 设计思维融入教学思维创新
设计思维也是以人为中心的创新,城乡规划原理作为一门规划设计课程,在教学模式中引入设计思维,通过“共情—问题探索—创意方案—原型制作—测试”等思维模式,将创新方法与专业知识的融合,运用设计思维使教学理论与物质环境建立联系。如通过设计思维中的共情,引导同学们在城市问题、社会需求、建筑设计环境中建立同理心,认识到自身正在解决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抽象的理论被赋予具象的现实意义,解决课程理论与现实、实践遥远,枯燥,难以理解的问题。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和思维,引导学生学会从人们所需中获取规划设计灵感,丰富设计方案,使设计更具人性化的尺度和温度,提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也使规划更有创造力。 3.2 主题式的课程教学体系重构
在课程教学定位上,对于应用型建筑学专业的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培养不仅在于对规划原理、法规规范等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重视对城乡区域环境观察的思维方式,从探究外在的城市现象到剖析现象背后的内在成因。引发学生对城市问题研究的兴趣,建立相对全面的建筑设计观和设计思路。
结合教学定位和课程总体思路,将课程教学体系分为课堂讲授和实践讨论两大部分,在课堂讲授环节对城市、城乡规划的相关理论、方法、主要功能要素的布局组织进行系统性讲解。既注重理论的介绍,也对具体的功能要素,如居住、公共服务、道路交通、绿地等内容进行较为具体的用地规划方法讲解,在实践讨论环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性的主题设计,如提取居住生活、公共服务、道路交通、绿地开敞、历史文化等核心主题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展开有针对性的,有主题型的调研项目。将抽象的教学理论转变为具象的实践项目,整个教学过程延展为探究问题所在,到解决问题的创新。
3.3 EDIPT模式的教学方法设计
结合设计思维各步骤的要点,组织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具体实践活动进行设计:首先,在城市共情阶段,开展城市区域实地调研活动,学生通过走访、抓拍等方式收集城市问题,實际的体验,发现城市问题,将课程抽象的理论链接为具象的共情点。第二,在创意主题阶段,引导学生结合真实的调研情境,引入对身边城市空间和人们行为的观察、思路,从而建立城乡规划的思维格局,结合理论提炼设计或研究的主题。第三,在问题探索阶段,开展小组团队合作,展开头脑风暴,发散思维,对设计主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讨论,确定解决方案。第四,在规划方案阶段,各小组形成初步的规划方案。第五,在方案评析阶段,通过大众问卷、方案比选等方式对设计方案进行测评和修正完善。
结语:
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创新型建筑师的行情下,城乡规划原理要培养注重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力,建筑教育将走向设计思维的多元化,在课程改革中将设计思维融入教学设计,通过主题式的教学体系培养建筑学学生融入“多规合一”的综合设计能力,结合EDIPT模式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提升学生创新设计思维和能力,为建筑学专业人才提质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葛文双,白浩,马红亮.设计思维融入混合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干预效果[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07):42-49.
[2]汪丽君.基于设计思维创新对未来建筑教育的思考[J].当代建筑,2020(05):128-130.
[3]俞滨洋.中国城乡规划教育状况和改革思考[J].城市建筑,2017(30):46-47.
[4]江勇,陈伟明.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行业与机构转型发展研究[J].规划师,2020,36(13):15-19.
[5]彭翀,吴宇彤,罗吉,黄亚平.城乡规划的学科领域、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展望[J].城市规划,2018,42(07):18-24+68.
[6]任雪冰,张伟一,梁玮男.思维 能力 创新——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探讨[J].华中建筑,2015,33(07):185-188.
[7]张潇,常江,李彦霏.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参与互动型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02):76-79.
[8]张媛媛,唐波,宋云.基于多课程衔接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改革[J].高教学刊,2019(05):133-135+138.
作者简介:
李轶慧,(1992.08-),女,满族,河南平顶山人,南宁学院,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城乡规划设计、旅游规划。
基金:
1.《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原理课程创新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9XJZC05);
2.《城乡规划原理》本科专业核心课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20BKHXK20)。
【关键词】设计思维;城乡规划;EDIPT模式;教学设计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1.
应用型本科建设是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设立的一项重大工程,在如今创新创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依托专业课程建设,推进创新创业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因此,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既是新时代的应用型本科建设
发展方向,也是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城乡规划原理是城乡规划学科教育的核心基础课程,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主要因子,该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奠定建筑学专业学生规划能力的基础课程。课程教学面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行业转型下的种种变革,基于设计思维,重构课程教学设计,对课程教学的创新进行探索与实践。
1、设计思维的定义与应用
1.1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自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兴起而备受推崇,最早在科学领域、工程设计方面作为“创意活动”的方式进行推广。在《设计思维》一书中其被定义为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解决问题的实用程序,是一种提供实用和富有创造性想法的方法论。在传统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被誉为“第三张教育通行证”。通过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思维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因其对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显著成效而被广泛应用到大学课程教学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如在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大部分本科高校中均开设了基于设计思维的跨学科课程或创新创业教学项目。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以设计思维为主题的跨学科课程也在逐步增加[1]。
在当代的城市建设过程中,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行业管理的改革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在城乡规划原理课程中,借助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和思维,将多学科元素有机整合,使城乡规划与建筑学更加紧密相连,通过创新能力培养,营建更加良好的人居环境。
1.2 EDIPT模式与设计
EDIPT模式是由斯坦福大学教育设计实验室提出,是将设计思维融入到课程实践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即从同理心(Empathy)、定义(Define)、 创想(Ideate)、原型制作(Prototype)和测试(Test)等五个步骤来实施教学。将设计思维具体划分为五个步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各阶段的具体要求融入具有创造性的内容与活动。共情阶段主要是通过观察、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现状,设身处地建立同理心。定义阶段则是对各项体验、需求进行收集,分析个人或组织的需求是什么,提炼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现存方案未能满足的要求。设想阶段也可以称之为头脑风暴阶段,借助头脑风暴发散思维,构思想法提供丰富的设计方案和多种可能性,思考解決问题的创意点。原型阶段是将设想制作成可感受产品使用方式的模型,用于测试概念或方案,识别哪些想法可行,哪些想法可能不行。测试阶段则是将产品原型置于用户场景,得到使用方面的反馈进行评测。
早期,EDIPT模式应用与工程和设计领域,在创新创业中通过这些方法来整合人们的需求、技术的可行性,帮助团队从无到有建立新的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而有效的借助EDIPT模式设计教学,可以大大提升学习者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能力。如汪丽君等对建筑设计教育研究中,提出按照“需求理解—问题定义—思维发散—原型设计—模型迭代—成果发布”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思维能力,以引导未来建筑设计走向设计思维创新[2]。
2、城乡规划原理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现代城市规划研究诞生的基础是城市矛盾,涉及经济、政治、生态等多学科的思想,《城乡规划原理》可以说是一门集合了建筑、空间、道路和城市治理等多种要素的课程,该课程中规划思想、规范和指标等理论内容繁多、复杂且偏人文,课程内容交叉,理论性、综合性较强。另外,城乡规划的范围和尺度普遍较大、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广度较综合,与建筑设计集中于建筑单体的思维存在一定差异。教学中课程抽象难理解,学生难以将理论与现实社会问题、社会需求对接,建筑学学生学习起来觉得距离自己的生活、设计、应用都较遥远,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在建筑学专业该课程的教学成效普通不高,学生在建筑设计中也难以将规划的知识融会贯通。
城市在快速发展,规划教学需要面对与时俱进的创新时代需求,面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新技术人才需求[3],在今天,建筑设计需要统筹考虑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建筑空间与新型生活方式的关系[4],需要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在城乡规划课程的培养体系中,理论教学缺乏对多情境下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信息的处理,创新创意思维训练不足,创新思维薄弱。课程的影响力不足也造成学生设计时对区域、环境场地规划[5]的不重视,在运用到设计实践时,往往会无法发掘或忽视建筑设计背后的社会问题和现实诉求、对规划需求的探究力和重视度不足,忽视以人为本的尺度[6]、方案缺乏实用性[7],精品设计少,设计成果的前瞻性[8]和可操作性不强。
3、基于设计思维的教学模式改革
3.1 设计思维融入教学思维创新
设计思维也是以人为中心的创新,城乡规划原理作为一门规划设计课程,在教学模式中引入设计思维,通过“共情—问题探索—创意方案—原型制作—测试”等思维模式,将创新方法与专业知识的融合,运用设计思维使教学理论与物质环境建立联系。如通过设计思维中的共情,引导同学们在城市问题、社会需求、建筑设计环境中建立同理心,认识到自身正在解决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抽象的理论被赋予具象的现实意义,解决课程理论与现实、实践遥远,枯燥,难以理解的问题。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和思维,引导学生学会从人们所需中获取规划设计灵感,丰富设计方案,使设计更具人性化的尺度和温度,提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也使规划更有创造力。 3.2 主题式的课程教学体系重构
在课程教学定位上,对于应用型建筑学专业的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培养不仅在于对规划原理、法规规范等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重视对城乡区域环境观察的思维方式,从探究外在的城市现象到剖析现象背后的内在成因。引发学生对城市问题研究的兴趣,建立相对全面的建筑设计观和设计思路。
结合教学定位和课程总体思路,将课程教学体系分为课堂讲授和实践讨论两大部分,在课堂讲授环节对城市、城乡规划的相关理论、方法、主要功能要素的布局组织进行系统性讲解。既注重理论的介绍,也对具体的功能要素,如居住、公共服务、道路交通、绿地等内容进行较为具体的用地规划方法讲解,在实践讨论环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性的主题设计,如提取居住生活、公共服务、道路交通、绿地开敞、历史文化等核心主题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展开有针对性的,有主题型的调研项目。将抽象的教学理论转变为具象的实践项目,整个教学过程延展为探究问题所在,到解决问题的创新。
3.3 EDIPT模式的教学方法设计
结合设计思维各步骤的要点,组织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具体实践活动进行设计:首先,在城市共情阶段,开展城市区域实地调研活动,学生通过走访、抓拍等方式收集城市问题,實际的体验,发现城市问题,将课程抽象的理论链接为具象的共情点。第二,在创意主题阶段,引导学生结合真实的调研情境,引入对身边城市空间和人们行为的观察、思路,从而建立城乡规划的思维格局,结合理论提炼设计或研究的主题。第三,在问题探索阶段,开展小组团队合作,展开头脑风暴,发散思维,对设计主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讨论,确定解决方案。第四,在规划方案阶段,各小组形成初步的规划方案。第五,在方案评析阶段,通过大众问卷、方案比选等方式对设计方案进行测评和修正完善。
结语:
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创新型建筑师的行情下,城乡规划原理要培养注重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力,建筑教育将走向设计思维的多元化,在课程改革中将设计思维融入教学设计,通过主题式的教学体系培养建筑学学生融入“多规合一”的综合设计能力,结合EDIPT模式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提升学生创新设计思维和能力,为建筑学专业人才提质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葛文双,白浩,马红亮.设计思维融入混合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干预效果[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07):42-49.
[2]汪丽君.基于设计思维创新对未来建筑教育的思考[J].当代建筑,2020(05):128-130.
[3]俞滨洋.中国城乡规划教育状况和改革思考[J].城市建筑,2017(30):46-47.
[4]江勇,陈伟明.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行业与机构转型发展研究[J].规划师,2020,36(13):15-19.
[5]彭翀,吴宇彤,罗吉,黄亚平.城乡规划的学科领域、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展望[J].城市规划,2018,42(07):18-24+68.
[6]任雪冰,张伟一,梁玮男.思维 能力 创新——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探讨[J].华中建筑,2015,33(07):185-188.
[7]张潇,常江,李彦霏.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参与互动型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02):76-79.
[8]张媛媛,唐波,宋云.基于多课程衔接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改革[J].高教学刊,2019(05):133-135+138.
作者简介:
李轶慧,(1992.08-),女,满族,河南平顶山人,南宁学院,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城乡规划设计、旅游规划。
基金:
1.《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原理课程创新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9XJZC05);
2.《城乡规划原理》本科专业核心课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20BKHXK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