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的事迹,缘于20年前闽北大山深处的一座爱心居所——余朋乡幸福敬老院。
余朋乡是清流县最僻远的行政乡,人口不到六千,这里盛产茶籽树。余朋乡的茶籽树常青长寿,树龄可达200年以上。“幸福敬老院”就坐落在这茶籽树环绕的余朋乡山上。
黄小清,在这偏远的深山老林之中,她和家人20年如一日,自费在深山之中办起了一所敬老院,先后义务赡养了18位和自己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她像亲女儿那般为老人们养老送终,让他们在迟暮之年享受人世间的温暖与关爱。
孤寡老人的避风港
1991年冬天,正是天寒地冻时,黄小清夫妇到余朋乡政府办事,碰上两位衣着破旧的老人到乡政府领生活补助。寒风吹刮过来,老人步履更加蹒跚,黄小清看了心里很想帮助他们。
那时,他们家的经济条件还不错,丈夫有一份
不错的工作也做点小生意,家里基本上又没什么负担。黄小清动了念头:何不将他们收养回家,让老人安度晚年?想不到这个念头竟然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于是他们向乡政府提出义务赡养孤寡老人的请求。
不久,乡政府同意将一幢闲置的小房子腾出来给他们用。夫妇俩对房屋重新进行了部分装修,余朋乡幸福敬老院就这样办起来了。此事很快传遍乡里,不少五保户老人都想入住敬老院,只要条件允许的孤寡老人,黄小清就把他们接到敬老院来。
现年83岁的陈安勇老人,是当年黄小清从牛栏里把他“捡”回来的。早年陈安勇从仙游县移民到清流县余朋乡,年老后在当地无亲无故,就在敬老院前面的牛棚里住着,一日三餐全靠附近好心的村民为他送点吃的。发现陈安勇衣衫褴褛、神色木然,无所适从的样子,黄小清心疼不已:“你不知道,老人睡的那个地方连牛棚也算不上,牛棚还有个顶,那是牛栏啊,
只是几根栏杆围起来而已,既不遮风又不挡雨,怎么住人啊。”当天,黄小清就把老人接到了敬老院。
那年,年逾古稀的孤寡老人陈秀莲托人给黄小清,送来了盖有村委会公章的证明,要求住进敬老院。知道这个情况后,黄小清夫妇马上驱车赶往陈秀莲家。在陈秀莲家,看到老人住的两间木房,木板霉烂,四处透风,仅用塑料布围着遮风挡雨,黄小清夫妇直心酸。临行,老人舍不得扔下已破旧不堪的生活用具,黄小清含着泪说:“别要了,生活用品我们敬老院都准备好了。”
2011年4月中旬的一天,幸福敬老院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客人,他在余朋乡小街上逢人就问:“你们知道黄小清的敬老院在哪吗?”这位上了年纪的客人拖着一大箱子行李,一看就是赶了很远的路来到余朋乡的。
他叫金绍德,来自安徽省宿州市,原本是一名中学英语老师,可惜膝下没有儿女。退休后,就在老家的一所养老院养老。不久前,老人从央视新闻频道看见了黄小清夫妇的事迹后,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坐上了开往三明的火车,几经辗转来到了幸福敬老院。老人对黄小清说,“我是慕名来投靠你们的”。
“懂得尊重,才是他们所需要的”
每天下班,黄小清总会到敬老院给老人打扫房间,帮他们做饭,定期给老人洗衣服被褥,还经常陪老人吃饭、聊天。
“侍奉老人,不是让老人吃饱穿暖就够了,还需要经常和他们谈心,让他们觉得不孤单才行。尤其是这些孤寡老人,更需要去了解他们。”黄小清一直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来敬老院之前,老人长时间独居,性格孤僻,和他们沟通成了黄小清最大的难题。常常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她也要费劲解释半天,有时候连说带比划,老人才
能明白。经过一次次尝试、努力,慢慢地黄小清和老人的沟通越来越顺畅了,老人也从内心真正接纳了这个“女儿”,有什么心事都会和她讲,性格也渐渐开朗起来。
这些老人来自不同的地方,脾气秉性、生活习惯各有不同,住在一起有时候难免会有摩擦。有的老人喜欢捡东西,捡回来就放在房间里,有的老人喜欢干净,不喜欢屋子里过于混乱,意见不合也会吵起架来。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去找黄小清夫妇评理。
“有时候半夜睡着觉,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两个‘老小孩’虎着脸站在门口,一副要拼命的样子。我就赶紧让他们进屋来,给他们劝架。”黄小清说,老人家有时候也会像小孩子一样,做一些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事来。
现在这些老人在敬老院生活得很安逸。黄小清从来不过问他们的过去,也不会干涉老人的生活方式。“尊重他们,才是老人们所需要的”。
2011年11月,陈安勇老人重病住院,主治医生告诉黄小清,老人病危要准备后事了。在黄小清的要求下,医院尽了最大的努力对病人进行救治。她连续三个晚上陪护老人身边,一个月以后,陈安勇老人转危为安,小清夫妇忐忑的心才平静了下来。
1992年,83岁的邓钱招老人在幸福敬老院因病不治离世。丈夫陈诚文在县里办事,听到消息后连夜赶回来。当时,敬老院刚成立一年,黄小清夫妇不但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且事先也未考虑到会有这样的事情,两个人开始忙乱起来,为老人准备寿衣和棺木。
“老人走得很突然,我们什么也没准备,当时特别慌乱。给老人擦洗身子的时候,我还挺害怕的。”忙乱之中,黄小清找人制作了一副棺木,几件崭新的寿衣,然后按照当地老人家出殡的习俗,风风光光让他走完了人世间的最后一段路。
20年间,黄小清夫妇先后为敬老院13位病故老人送终。每当一位老人去世,他们都会为老人擦净身子,换好寿衣,并以孝男孝女的身份为病故老人送终安葬。
2011年10月25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在幸福敬老院里举行,新郎是82岁的陈元勇,新娘则是76岁的陈香莲,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双双豁开缺牙的嘴,笑成一朵花。
两位老人因为彼此相爱而结婚,他们的故事缘于陈香莲老人手臂被开水烫伤开始。几个月的治伤过程,陈香莲得到了陈元勇无微不至的照顾,两人开始了亲密的交往。在新建的幸福敬老院,他们把结婚的想法告诉了黄小清。她亲手布置新房,为两位新人办了一场简朴的婚礼。
在黄小清的照顾下,老人们的生命都超过了75岁。其中有5位活到了85岁,幸福敬老院的老寿星陈合妹老人今年已经96岁了。幸福敬老院老人们的平均寿命,是余朋乡最长寿的。
善举在深山中延续
20年来,他们先后为敬老院投入补贴30多万元。以前,敬老院的开支全部由黄小清夫妇承担。2006年以后,政府给每位老人每月160元的低保,黄小清每月再给他们每人补贴200元。
1993年以后的十年间,丈夫经营的企业相继倒闭,全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加上敬老院的开支,是黄小清夫妇最困难的时期。一些亲朋好友看到黄小清夫妇赡养老人很辛苦,曾相劝他们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再设法去帮助别人。黄小清夫妇未改初衷,在他们看来既然赡养了,就一定要负责到底。
为了不让老人受苦,夫妇俩节衣缩食,实在没钱了,就找亲戚朋友借。老人看病的医药费,黄小清先向医院赊账,等有钱了再去还。“那几年最难过的就是年关,我们最怕债主上门。过年老人要用钱,我们又没有多余的钱还人家,只能一遍遍跟人家道歉。”
2011年6月20日上午,灾难突然不期而至,丈夫陈诚文遭遇车祸去世了。当时女儿正在参加中考,为了不让女儿分心,她忍着巨大的伤痛,对女儿说爸爸出了车祸,在县医院治疗,等考完试就去看她。一直等到女儿中考完,小清才把真相告诉女儿。而此时,留给黄小清母女的是尚未盖好的敬老院、等着领工钱的工人,还有四个正盼望着住进新房的老人。
旧的敬老院门前有两棵桂花树,已经生长了20年, 新敬老院建造时缺乏资金,黄小清只好把它们卖了一万多元,再把卖树的钱用于投建新敬老院。
2012年9月29日上午,清流县余朋乡幸福敬老院内洋溢着一片热闹的景象,5位孤寡老人喜笑颜开,今天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余朋乡幸福敬老院要喜迁新居了。
敬老院的陈桂财老人说,“在敬老院,我们有人做伴,有电视看,每个月还有零花钱。大家各自做点家务活,心里都很快活。”
余朋乡是清流县最僻远的行政乡,人口不到六千,这里盛产茶籽树。余朋乡的茶籽树常青长寿,树龄可达200年以上。“幸福敬老院”就坐落在这茶籽树环绕的余朋乡山上。
黄小清,在这偏远的深山老林之中,她和家人20年如一日,自费在深山之中办起了一所敬老院,先后义务赡养了18位和自己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她像亲女儿那般为老人们养老送终,让他们在迟暮之年享受人世间的温暖与关爱。
孤寡老人的避风港
1991年冬天,正是天寒地冻时,黄小清夫妇到余朋乡政府办事,碰上两位衣着破旧的老人到乡政府领生活补助。寒风吹刮过来,老人步履更加蹒跚,黄小清看了心里很想帮助他们。
那时,他们家的经济条件还不错,丈夫有一份
不错的工作也做点小生意,家里基本上又没什么负担。黄小清动了念头:何不将他们收养回家,让老人安度晚年?想不到这个念头竟然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于是他们向乡政府提出义务赡养孤寡老人的请求。
不久,乡政府同意将一幢闲置的小房子腾出来给他们用。夫妇俩对房屋重新进行了部分装修,余朋乡幸福敬老院就这样办起来了。此事很快传遍乡里,不少五保户老人都想入住敬老院,只要条件允许的孤寡老人,黄小清就把他们接到敬老院来。
现年83岁的陈安勇老人,是当年黄小清从牛栏里把他“捡”回来的。早年陈安勇从仙游县移民到清流县余朋乡,年老后在当地无亲无故,就在敬老院前面的牛棚里住着,一日三餐全靠附近好心的村民为他送点吃的。发现陈安勇衣衫褴褛、神色木然,无所适从的样子,黄小清心疼不已:“你不知道,老人睡的那个地方连牛棚也算不上,牛棚还有个顶,那是牛栏啊,
只是几根栏杆围起来而已,既不遮风又不挡雨,怎么住人啊。”当天,黄小清就把老人接到了敬老院。
那年,年逾古稀的孤寡老人陈秀莲托人给黄小清,送来了盖有村委会公章的证明,要求住进敬老院。知道这个情况后,黄小清夫妇马上驱车赶往陈秀莲家。在陈秀莲家,看到老人住的两间木房,木板霉烂,四处透风,仅用塑料布围着遮风挡雨,黄小清夫妇直心酸。临行,老人舍不得扔下已破旧不堪的生活用具,黄小清含着泪说:“别要了,生活用品我们敬老院都准备好了。”
2011年4月中旬的一天,幸福敬老院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客人,他在余朋乡小街上逢人就问:“你们知道黄小清的敬老院在哪吗?”这位上了年纪的客人拖着一大箱子行李,一看就是赶了很远的路来到余朋乡的。
他叫金绍德,来自安徽省宿州市,原本是一名中学英语老师,可惜膝下没有儿女。退休后,就在老家的一所养老院养老。不久前,老人从央视新闻频道看见了黄小清夫妇的事迹后,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坐上了开往三明的火车,几经辗转来到了幸福敬老院。老人对黄小清说,“我是慕名来投靠你们的”。
“懂得尊重,才是他们所需要的”
每天下班,黄小清总会到敬老院给老人打扫房间,帮他们做饭,定期给老人洗衣服被褥,还经常陪老人吃饭、聊天。
“侍奉老人,不是让老人吃饱穿暖就够了,还需要经常和他们谈心,让他们觉得不孤单才行。尤其是这些孤寡老人,更需要去了解他们。”黄小清一直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来敬老院之前,老人长时间独居,性格孤僻,和他们沟通成了黄小清最大的难题。常常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她也要费劲解释半天,有时候连说带比划,老人才
能明白。经过一次次尝试、努力,慢慢地黄小清和老人的沟通越来越顺畅了,老人也从内心真正接纳了这个“女儿”,有什么心事都会和她讲,性格也渐渐开朗起来。
这些老人来自不同的地方,脾气秉性、生活习惯各有不同,住在一起有时候难免会有摩擦。有的老人喜欢捡东西,捡回来就放在房间里,有的老人喜欢干净,不喜欢屋子里过于混乱,意见不合也会吵起架来。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去找黄小清夫妇评理。
“有时候半夜睡着觉,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两个‘老小孩’虎着脸站在门口,一副要拼命的样子。我就赶紧让他们进屋来,给他们劝架。”黄小清说,老人家有时候也会像小孩子一样,做一些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事来。
现在这些老人在敬老院生活得很安逸。黄小清从来不过问他们的过去,也不会干涉老人的生活方式。“尊重他们,才是老人们所需要的”。
2011年11月,陈安勇老人重病住院,主治医生告诉黄小清,老人病危要准备后事了。在黄小清的要求下,医院尽了最大的努力对病人进行救治。她连续三个晚上陪护老人身边,一个月以后,陈安勇老人转危为安,小清夫妇忐忑的心才平静了下来。
1992年,83岁的邓钱招老人在幸福敬老院因病不治离世。丈夫陈诚文在县里办事,听到消息后连夜赶回来。当时,敬老院刚成立一年,黄小清夫妇不但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且事先也未考虑到会有这样的事情,两个人开始忙乱起来,为老人准备寿衣和棺木。
“老人走得很突然,我们什么也没准备,当时特别慌乱。给老人擦洗身子的时候,我还挺害怕的。”忙乱之中,黄小清找人制作了一副棺木,几件崭新的寿衣,然后按照当地老人家出殡的习俗,风风光光让他走完了人世间的最后一段路。
20年间,黄小清夫妇先后为敬老院13位病故老人送终。每当一位老人去世,他们都会为老人擦净身子,换好寿衣,并以孝男孝女的身份为病故老人送终安葬。
2011年10月25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在幸福敬老院里举行,新郎是82岁的陈元勇,新娘则是76岁的陈香莲,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双双豁开缺牙的嘴,笑成一朵花。
两位老人因为彼此相爱而结婚,他们的故事缘于陈香莲老人手臂被开水烫伤开始。几个月的治伤过程,陈香莲得到了陈元勇无微不至的照顾,两人开始了亲密的交往。在新建的幸福敬老院,他们把结婚的想法告诉了黄小清。她亲手布置新房,为两位新人办了一场简朴的婚礼。
在黄小清的照顾下,老人们的生命都超过了75岁。其中有5位活到了85岁,幸福敬老院的老寿星陈合妹老人今年已经96岁了。幸福敬老院老人们的平均寿命,是余朋乡最长寿的。
善举在深山中延续
20年来,他们先后为敬老院投入补贴30多万元。以前,敬老院的开支全部由黄小清夫妇承担。2006年以后,政府给每位老人每月160元的低保,黄小清每月再给他们每人补贴200元。
1993年以后的十年间,丈夫经营的企业相继倒闭,全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加上敬老院的开支,是黄小清夫妇最困难的时期。一些亲朋好友看到黄小清夫妇赡养老人很辛苦,曾相劝他们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再设法去帮助别人。黄小清夫妇未改初衷,在他们看来既然赡养了,就一定要负责到底。
为了不让老人受苦,夫妇俩节衣缩食,实在没钱了,就找亲戚朋友借。老人看病的医药费,黄小清先向医院赊账,等有钱了再去还。“那几年最难过的就是年关,我们最怕债主上门。过年老人要用钱,我们又没有多余的钱还人家,只能一遍遍跟人家道歉。”
2011年6月20日上午,灾难突然不期而至,丈夫陈诚文遭遇车祸去世了。当时女儿正在参加中考,为了不让女儿分心,她忍着巨大的伤痛,对女儿说爸爸出了车祸,在县医院治疗,等考完试就去看她。一直等到女儿中考完,小清才把真相告诉女儿。而此时,留给黄小清母女的是尚未盖好的敬老院、等着领工钱的工人,还有四个正盼望着住进新房的老人。
旧的敬老院门前有两棵桂花树,已经生长了20年, 新敬老院建造时缺乏资金,黄小清只好把它们卖了一万多元,再把卖树的钱用于投建新敬老院。
2012年9月29日上午,清流县余朋乡幸福敬老院内洋溢着一片热闹的景象,5位孤寡老人喜笑颜开,今天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余朋乡幸福敬老院要喜迁新居了。
敬老院的陈桂财老人说,“在敬老院,我们有人做伴,有电视看,每个月还有零花钱。大家各自做点家务活,心里都很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