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我来看你们啦!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3日清晨,淮安市车桥战役纪念广场来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当他走到陈列室,看到有关车桥战役的图片、资料时,老人异常激动兴奋。他叫封光,1944年3月参加车桥战役。他今天一早就去了芦家滩,听那里的老乡说,在车桥镇建有车桥战役纪念馆,所以赶紧过来看看。
  老人今年87岁,泰兴县蒋华乡人。1928年出生,1942年入伍。在车桥战役中,他是苏中三分区特务营一连的战士,参加芦家滩打援战斗。抗战胜利后,老人参加过解放战争,还上过朝鲜战场。尽管70多年过去了,但老人说起车桥战役,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记忆是那样深刻。尤其是对打援战斗,如数家珍。
  他讲述道,当时车桥战役中芦家滩打援,打的非常辛苦,我们新四军的武器和日军相比较,还是有差距的,但是新四军利用巧妙的布防、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我们营的营长是李干,一连连长是池西泉,我们营一直跟随叶飞作战,并担任着警卫工作。叶飞当时是新四军一师副师长兼一旅旅长,同时还是苏中三分区地委书记、三分区司令员。芦家滩打援叶飞是总指挥,参加战斗的有一团的一营、二营、三营,1000多人,三分区特务营一连、二连,300多人,泰州独立团一营、二营,600多人,总共2000多人参加芦家滩打援,一团团长是廖政国,泰州独立团团长是陈挺。指挥攻打车桥据点的是一师三旅旅长陶勇……
  当我们工作人员问他,7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对当时战役情况还记得这么清楚。老人动情地说,这是他入伍以來参加的第一个大仗,也是硬仗。入伍之前他在新四军的学校上过学,秘密参加了共产党在学校的青年组织。芦家滩打援时,他是通信员,亲历了战场上悲壮的一幕,还被弹片击中头部。他还清楚地记得战友们奋勇杀敌的场景,特别是对泰兴老乡、车桥战役“战斗英雄”倪吉寿的牺牲,老人印象深刻。
  作为一排排长的倪吉寿当时和几名战友正押着俘虏到指挥所,这时一名士兵喊着“不好”冲了过来,“首长,有一小队日军向我们这边来了。”正在指挥所的曾如清政委随即命令倪吉寿带几名战士去堵截,说不能让敌人发现指挥所。倪吉寿二话没说,立即带着几名战士冲了出去。倪吉寿与日本鬼子面对面交锋时,被日本鬼子的子弹射中,当场牺牲。战友们高喊着倪吉寿的名字,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最终将数十名敌人全部消灭。
  在陈列室内芦家滩打援展板前,封光老人不停地对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时战场上的情况,工事怎么挖的,战斗怎么打的;在烈士纪念墙前,老人用手轻轻地抚摸着烈士的名字,告诉工作人员每一位烈士的事迹;在纪念碑前,老人深情地鞠躬,敬礼,口中喃喃念着:倪吉寿,我来看你了!战友,我来看你们了!我没有忘记你们,也不会忘记你们……”
  (责任编辑 党亚惠)
其他文献
所谓天规,即是老天定的规矩。在这里,海拔和职业的要求有如一把强有力的格式刷,改写着官兵们的行为举止。那些在低海拔地区无足轻重的随心所欲、漫不经心,在这里会被海拔强制地改变成必须遵守不能冒犯的规矩和守则——  上山不洗澡:无论条件再好,无论你多么风尘仆仆,初到山上,都不能洗澡。在这高海拔地区,刚来的人有诸多的不适应,感冒会像影子一样地跟随着你,考验你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在平原感冒不是病,而在高原,感冒
3月18日上午,舟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组织部分会员,前往本岛定海腹部高道山顶的高云寺考察抗日遗迹。高云寺住持安慧讲述了76年前时任住持广照和尚奋不顾身掩护抗日游击队员的传奇故事。  广照,原名倪正四,1898年出生于江苏泰兴县一个贫苦家庭,兄弟5人,排行老四。幼年读过几年私塾,18岁时迫于生计,外出在上海等地当泥水匠学徒。经朋友介绍,21岁到普陀山,随后在紫竹林禅寺出家。广照聪明好学,苦志修行,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