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过程与大众传播密不可分:文化的发展催生了大众传播事业,而大众传播的理论完善和实践积累也同样影响了文化的塑造和发展。然而,应该看到,大众传播中传播内容庞杂、传播方式僵化、传播技术制约、传播把关薄弱、传播功能异化等消极因素使得大众传播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文章归纳了大众传播与文化塑造的关系,分析了大众传播消极因素及其产生原因,总结出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在文化塑造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推动大众传播在自身的不断完善中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发挥更为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大众传播;消极因素;当代文化;塑造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0)02-0097-06
在大众传播的作用下,中国当代文化的繁荣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文化的塑造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也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当代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对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消极影响,如何解决大众传播在文化塑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当代文化发展和塑造,显得至关重要。
一、大众传播与文化塑造的关系
文化塑造指某一时期的文化形成并丰富完善自身的过程,体现为文化积累、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变迁、文化重组、文化创新等方面。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传播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与文化塑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一方面,大众传播通过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模式、传播环境和受众五大要素制约着文化的构成和发展走向,促进文化的积累、传承、发展、变迁、重组、创新等。另一方面,文化从产生发展到变迁重组的整个过程,又通过自身的观念、意识等对大众传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产生影响,影响大众传播的经营理念、运行模式和传播观念等。
(一)大众传播和文化塑造的主体一致
作为大众传播主体的专业化组织、机构和普通大众,通过大众传播进行信息的选择、发布。他们在传播信息的时候亦把自我的观念和意识传播出去。这些专业化的组织、机构和普通大众同时又是文化塑造的主体,他们传播的信息和带有主观思想的观念、意识等,影响着文化塑造的内容。
(二)文化塑造影响大众传播的理念
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构成、文化现象和文化事件规定了大众传播的内容选择,而文化发展、变迁、重塑的时代特征也要求大众传播的传播内容符合其特定要求。尽管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由简单的文字传播演变为生动的多符号传播,但是从根本上说,大众传播一直在以文化塑造的要求为向度不断树立全新的传播理念。
(三)大众传播为文化塑造提供平台和素材
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信息的筛选和有意识地对某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事件进行强化传播塑造受众的观念和意识,影响受众的社会生活,进而实现其传播文化、提供娱乐、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功能。文化塑造主体之一的受众从大众传播中接收与自己观念意识相一致的信息,指导自己的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
在文化塑造的过程中大众传播担当着工具和载体的角色,一方面积极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另一方面通过信息传播又大大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和社会生活。
二、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描述
众所周知,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偏重于精神层面,是人类思想、意识的呈现,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收的任何替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当代文化则关涉到人的行为举止、礼仪规范以及社会风俗等诸多方面,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社会性等特征。中国当代文化根植于文化发展的沃土中,沿袭了以往文化塑造的经验方法,又借助了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优势,尤其是优越开放的大众传播环境这一客观优势,呈现出空前开放和包容的文化塑造景观。可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传播观念的改变,大众传播更加显著地影响着当代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塑造。
(一)主流文化凸显时代特征
主流文化是“在我国社会中具有主导性和规范性的文化,它维护国家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引导文化发展在我国,主流文化主要表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此作了明确的界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主流文化在我国现阶段的具体表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倡导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它时刻体现着当前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是当代文化中最积极活跃的部分。
(二)非主流文化个性鲜明
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非主流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泛指主流之外的各种文化价值观,是一种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的文化形式。随着80后和90后的成长与成熟以及现代传播手段的愈加便捷,这种倡导张扬、个性、另类的文化,成为年轻一代的符号特征。像网络中频繁出现的油菜花、打酱油等网络语言,内衣外穿的穿着审美,宅在家中的工作方式等,都可以看到非主流文化个性鲜明的身影。
(三)文化多元性趋势明显
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催生了文化的多元性。广泛的传播渠道和便捷的传播手段,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文化的传播呈现前所未有的宽松与自由,这为文化多元化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当代文化中传统与现代各显特色、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荟萃、民族间文化吸纳借鉴等现象,都是文化多元性的表现。
(四)传统文化逐步“时尚化”
中华民族五千年精华凝聚的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接轨,前所未有地显示出活力,与时代共进的传统文化被缀上了时尚的色彩。这一特征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中表现突出,作为一个“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上利用重新解读、深入挖掘、正史野史并重、科学传播与戏说结合、音视频与动画辅助表达等等,把传统文化以深入浅出、诙谐生动的方式传达给观众。这种化深奥为简易,化艰涩于生动的传播方式,给传统文化穿上“时尚”的外衣。
(五)大众文化日趋通俗化
大众文化通俗化与大众传播的发展密不可分。这里所说的大众文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而是专指“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一种以现代科技为传播手段的社会型、大众化的文化形 态”。它借助于现代的科技优势和传播手段。具有了包容性强、通俗易懂、易于接收和接受的特征,因而受众数量众多且分布的地区和阶层广泛。大众文化通俗化是由大众文化自身特征决定的。产生于市场经济下的大众文化,面向普通大众,因而通俗、浅显。当前,大众文化通俗化主要表现为流行音乐盛行大大影响着年轻一代的视听取向、快餐文化异军突起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文化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显著、山寨文化和草根作家涌现等。以现代科技为传播手段、以市场为目的的大众文化,商业化、娱乐性特征明显,易走向低级、庸俗,甚至媚俗化。
(六)本土文化呈现包容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我国当代文化中的国际元素也越来越多,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和社会生活等在迅速、便捷大众传播作用下向我们涌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当代文化的构成和发展方向,影响着我国当代文化内容的异变和重塑。这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影响尤为显著,其典型即是麦当劳肯德基式的快餐文化在我国的盛行。此外,西方文化中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及其对人性的尊重和自我的肯定被我们借鉴和吸收,丰富了当代文化的内涵。这些都呈现了我国本土文化的包容性特征。
三、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及其产生原因
(一)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
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传承文化、娱乐大众。它之所以能在当代文化塑造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与其传播者的特殊性、传播手段的先进性、传播渠道的广泛性和传播方式的规范性等特点分不开。然而,大众传播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这是由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所决定的。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包括:传播内容庞杂、传播方式僵化、传播技术制约、传播把关薄弱、传播功能异化。
(二)大众传播消极因素产生的原因
1 大众传播社会责任和文化功能的缺失
在市场化的今天,大众传播有时也会为寻求物质利益,“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就必然会导致创作重心由精神品格的发现和建构滑向单纯的对世俗享乐的追求,失落应有的认识价值”,大肆宣传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弱化了大众传播对文化筛选、剥离的文化功能,比如电视为追求收视率舍弃励志奋斗剧集转而力捧肤浅的青春偶像剧;网络盛行的低级恶俗的真人秀及审丑趣味;大众传播媒体对奢侈品消费和物质享受的过分关注等等。这些做法损害了大众传播在受众眼里精神向导的形象,背离了大众传播积极引导社会良好风气的社会责任。大众传播作为辅助文化积累、传承、发展、变迁、重组、创新的工具,就文化塑造而言,是积极引导文化有利于社会发展、人类进化,还是阻碍文化的发展创新、阻碍社会进步,是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和文化功能探讨的话题。
2 传播效果的差异和传播方式的不完善
大众传播类型的不同,传播优势不同,在传播内容的选择和传播效果上也各有差别,这是当代文化中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比例差别的主要原因:纸质媒体倾向于对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传播,易实现及时、深刻的传播效果;广播电视侧重于大众文化的传播,易实现生动、直观的传播效果;网络媒体对三种文化形式的传播皆有倾向,视时代需要和受众群而定,可实现及时、生动、形象直观以及相对自由的传播。以上三种大众传播类型由于传播内容选择以及传播效果的不同影响文化塑造,直接导致文化构成比重的不同。
大众传播方式主要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的方法和过程,不同传播媒媒体的传播方式存在差异”。不同的传播方式同样影响着文化的传承和变迁。对于纸质媒体来说,多选择直线式传播,强制性传达给受众信息,然而反馈环节的不完善使得受众的意见很难得以全面、客观地反馈;电子媒体采用直线传播和互动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克服了纸媒反馈不完善的弊端,然而在传播内容的保存上和传播深度上又缺乏有力措施;网络媒体的推拉式传播,可以使得反馈及时,信息全面丰富,然而网媒缺乏管制、传播者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又易导致文化塑造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3 大众传播技术对文化塑造的强制性操纵
近代以来大众传播对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推广,使得它对文化塑造的直接影响大幅度强化。尤其是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大众传播中的渗透和操作导致了文化的机械生产、批量复制,并产生了一种盲目追求商业化、消费化的文化形式。大众传播利用科技手段,在对文化传播上采用覆盖式传播和规模化生产的方式,对受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和社会生活进行强制性的信息输入和引导,导致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萎缩。大众传播对科技的广泛应用还间接衍生了“文化殖民”现象,即大众传播采用技术手段对受众进行某种思想、意识及行为方式的强制性灌输的行为。“文化殖民”容易形成某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的掠夺和占领。这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向亚非拉美等落后国家的文化传播中体现明显。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借口扶持落后国家,对这些国家进行文化输入,强制其接受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实现对这些国家的“文化殖民”统治。
4 大众传播缺乏法律法规的监督与约束
由于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自由度较高,使得普通大众也可以通过网媒和新媒体传播信息,导致信息来源泛化、传播内容庞杂。而且我国网络媒体起步晚、发展快,网络普及的速度和制度建设的速度不成比例,缺乏完善有力的法律管制和制度约束。尤其是传者素质参差不齐,缺少专业化的培训和职业道德的约束,对信息传播随心所欲不负责任,对文化任意的扭曲和偏听偏解,甚至走向极端传播的道路,影响文化正常的传承与发展。
5 大众传播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存在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大众传播因其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不同,传播观念和传播内容的选择必然存在差别。以电视媒体为例。我国各级电视媒体对欧美剧集和电影的引进,使得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随之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形成差异对比。如《X战警》中对人性尊重的描述和对政府要员胆怯、懦弱形象的大胆刻画,与我国传统观念中个人的渺小以及政府形象一贯正气、阳光的描述之间产生强烈对比;《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露丝尽管生死爱恋然而活着的人仍要继续生活、另寻幸福的爱情诠释与我国传统的从一而终、至死不渝的爱情观念也不同。同时,伴随这些电视电影的引进。西方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在向中国渗透,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这些由大众传播加剧了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使得我国当代文化的结构和发展方向逐渐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四、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消极影响
(一)大众传播内容的芜杂导致主流文化的式微
综观当代各种大众传播媒体,文化报道逐渐流于肤浅化、娱乐化,充斥着泛化的文化炒作和物欲横流的消费文化,鱼龙混杂的信息杂烩更是让我们难以明 确文化孰优孰劣,大众传播在内容上趋于庞杂、庸俗,文化构成良莠不齐,从而导致主流文化的式微。
(二)大众传播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上缺乏创新
中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历史久远和传播的误区,导致文化误解、流失甚至被他人掠夺,如提起中庸之道就认为是圆滑、怯弱;对待传统节日感情淡漠,重视不足,导致中国传统的节日被别国注册篡夺等。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的基础上需找新的方式,《百家讲坛》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大众传播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推陈出新的平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上需要新思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复活”。
(三)大众传播的炒作式传播导致文化塑造理性不足
近年文化炒作的成功者当属“山寨文化”。在大众传播或支持或声讨的浪潮中,山寨文化身价倍增,堂皇进入当代文化的“领地”。大众传播不遗余力地针对山寨事件或贬或褒的报道,反而成全了山寨文化在当代文化的显赫地位。暂不论山寨文化到底该不该享有此等待遇,我们感受到的是大众传播对文化塑造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近乎炒作性的宣传报道。
随着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的出现,传播自由空前高涨,各种声音皆有了传播的可能。像2008年的诸多文化事件中,大众传播过分踊跃地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不管是异地重修圆明园还是斥巨资兴建中华世纪城,大众传播都能在第一时间达到造势目的,放大各种文化事件,刺激着文化塑造的理性。这种炒作式的报道方式既缺乏冷静思考,又使得普通的文化事件升级,扭曲了大众传播对文化传播的本来目的,背离了大众传播公正、客观的特征,也导致了文化塑造的理性不足。
(四)大众传播的去中心化导致文化塑造的盲目性
去中心化的大众传播在网络媒体中表现突出,它打破了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众的固定地位,使得两者之间可以互相传播:传播者即是受众,受众借助网络和新媒体变身为传播者。这种传播方式一方面能够尽可能真实、全面还原客观现实,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受众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不同,对事实的鉴别能力亦会存在误差,表现在对文化的传播上,容易导致文化传播内容的不真实和文化现象的讹传、误传,误导文化塑造的方向,使得文化盲目塑造,文化构成真伪难辨。去中心化的传播在新媒体中表现也很突出,因而也就更加难以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客观和公正,文化塑造的盲目性也会因之加剧。
(五)大众传播功能异化导致文化塑造的媚俗化
大众传播的媚俗化,即“传播往往一味注重和迎合大众口味,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了传播文化的庸俗化、媚俗化”。当大众文化中世俗俚语、离奇事件、八卦新闻等构成比重超过一定比例时,就容易导致大众文化的异变,使得大众文化日趋浅显和恶俗。大众传播的功能异化是指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过分强化,导致大众传播的内容庸俗化,甚至媚俗化,进而影响文化塑造,使之出现媚俗化的异变。
(六)中外文化的传播难以做到交流互补
中外文化的根源不同,大众传播的宗旨和意义又存在差异,因此大众传播在对待中外文化的传播上必然会产生认识偏差和思想抵触。西方的大众传播,从根本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因此这种大众传播,在对自身文化的传播上必会浓墨重彩地宣传其自由、民主、开明、公正的方面,对待外来文化则可能会采用片面、极端的传播方式,刻意歪曲、隐瞒事实或对事件的报道上片面截取信息,歪曲他国文化现状。全球化语境之下,文化的交流与共融尽管是趋势,但就目前状况看,终究还是一种理想,为了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完整与独立,传播的秩序问题一直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大众传播此时充当了捍卫民族文化的角色。
五、破解大众传播消极因素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加强大众传播的传播把关
传播“把关”最早由传播学奠基人库尔特·卢因提出,传播学者怀特引入传播领域中,“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选择、对社会舆论的主动引导、对人类社会的文化缔构三个层面”。大众传播通过传播内容的选择来影响文化的构成,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把握社会文化的走向,影响文化的传承、发展、变迁、重组等。因此,要实现大众传播对当代文化塑造的有利影响和作用,必须加强传播把关。
当下大众传播做好自我把关,就要围绕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中心需要,努力担当起“社会公器”的角色。为此,大众传播既要负起传承社会文化的责任,又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需求,平衡好社会利益和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力促大众传播在当代文化塑造过程中发挥有效的影响和作用。
(二)建立良性互动的大众传播方式
大众传播是有组织有目的社会活动,要实现大众传播对当代文化塑造的有利影响。就必须加强大众传播的控制和约束,建立良性互动的大众传播方式。因此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实现自由沟通,渠道畅通。大众传播应建立健全反馈渠道,尤其是反馈迟缓且渠道狭窄的纸质媒体,除保留传统的读者来信来电来访等反馈途径外,更应借助于科技手段和网络平台建立专门的反馈渠道。二是在受众、传播者和大众传播管理者之间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估体系,使之互相制约;明确传播者和受众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受众监督大众传播的运行;明确大众传播管理者的职责,既对大众传播严加管制又要做到适度放权。
(三)积极提升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还有评估、创造和制作能力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可简单概括为: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提升媒介素养一般是指提高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目的使大众能够积极利用大众传播获取必需的知识、信息,更好的生存、生活。如何提升大众的媒介素养,充分利用大众传播的信息资源,是文化塑造必须考虑的问题,利用大众传播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使之既可以获取知识、文化,又可以监督大众传播。
(四)建立公正权威的传播法制环境
公正、透明、权威的传播法制环境是大众传播在当代文化塑造过程中发挥有效、有利影响和作用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大众传播法制仍不健全,大众传播缺乏专门的法律(新闻法)约束,传播立法迫在眉睫。尤其是关于大众传播中的新闻采访、发布、著作版权、受众权利的明确规定和维护等方面,没有专门具体的法律条文,大众传播活动的公正性、权威性、开放性和客观性时刻在遭受着严峻考验。特别是近几年来,网络媒体的发展和膨胀、新媒体影响的日益扩大,网络或个人对信息的传播缺乏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假新闻、传播媚俗化、受众隐私遭受侵犯等一系列问题拷问着大众传播的法律底线。
(五)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间兼容并包式传播
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间兼容并包式传播,是我国当代文化塑造过程中文化重组、创新的必经之路。当今时代,全球化已势不可挡,经济上的需要使得国家间、民族间、地区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从而也使得各种文化在碰撞中迫切寻找着一种交流、互补、共存的方式。大众传播恰好实现了这一点:促成不同文化间价值观念、思维意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互取互补,实现了文化的塑造过程中关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学习,实现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大众传播一方面为文化塑造提供素材和平台,积极引导文化的积累、传承、发展、变迁、重组和创新;另一方面,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又导致当代文化的异化和媚俗,扭曲当代文化塑造的走向。我们需要找到造成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消极影响的实质与对策,积极引导大众传播在文化塑造过程中发挥有利影响,促使当代文化塑造朝着积极、健康的道路前行。
(责任编辑 彭建国)
关键词:大众传播;消极因素;当代文化;塑造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0)02-0097-06
在大众传播的作用下,中国当代文化的繁荣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文化的塑造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也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当代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对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消极影响,如何解决大众传播在文化塑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当代文化发展和塑造,显得至关重要。
一、大众传播与文化塑造的关系
文化塑造指某一时期的文化形成并丰富完善自身的过程,体现为文化积累、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变迁、文化重组、文化创新等方面。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传播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与文化塑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一方面,大众传播通过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模式、传播环境和受众五大要素制约着文化的构成和发展走向,促进文化的积累、传承、发展、变迁、重组、创新等。另一方面,文化从产生发展到变迁重组的整个过程,又通过自身的观念、意识等对大众传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产生影响,影响大众传播的经营理念、运行模式和传播观念等。
(一)大众传播和文化塑造的主体一致
作为大众传播主体的专业化组织、机构和普通大众,通过大众传播进行信息的选择、发布。他们在传播信息的时候亦把自我的观念和意识传播出去。这些专业化的组织、机构和普通大众同时又是文化塑造的主体,他们传播的信息和带有主观思想的观念、意识等,影响着文化塑造的内容。
(二)文化塑造影响大众传播的理念
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构成、文化现象和文化事件规定了大众传播的内容选择,而文化发展、变迁、重塑的时代特征也要求大众传播的传播内容符合其特定要求。尽管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由简单的文字传播演变为生动的多符号传播,但是从根本上说,大众传播一直在以文化塑造的要求为向度不断树立全新的传播理念。
(三)大众传播为文化塑造提供平台和素材
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信息的筛选和有意识地对某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事件进行强化传播塑造受众的观念和意识,影响受众的社会生活,进而实现其传播文化、提供娱乐、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功能。文化塑造主体之一的受众从大众传播中接收与自己观念意识相一致的信息,指导自己的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
在文化塑造的过程中大众传播担当着工具和载体的角色,一方面积极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另一方面通过信息传播又大大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和社会生活。
二、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描述
众所周知,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偏重于精神层面,是人类思想、意识的呈现,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收的任何替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当代文化则关涉到人的行为举止、礼仪规范以及社会风俗等诸多方面,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社会性等特征。中国当代文化根植于文化发展的沃土中,沿袭了以往文化塑造的经验方法,又借助了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优势,尤其是优越开放的大众传播环境这一客观优势,呈现出空前开放和包容的文化塑造景观。可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传播观念的改变,大众传播更加显著地影响着当代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塑造。
(一)主流文化凸显时代特征
主流文化是“在我国社会中具有主导性和规范性的文化,它维护国家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引导文化发展在我国,主流文化主要表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此作了明确的界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主流文化在我国现阶段的具体表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倡导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它时刻体现着当前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是当代文化中最积极活跃的部分。
(二)非主流文化个性鲜明
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非主流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泛指主流之外的各种文化价值观,是一种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的文化形式。随着80后和90后的成长与成熟以及现代传播手段的愈加便捷,这种倡导张扬、个性、另类的文化,成为年轻一代的符号特征。像网络中频繁出现的油菜花、打酱油等网络语言,内衣外穿的穿着审美,宅在家中的工作方式等,都可以看到非主流文化个性鲜明的身影。
(三)文化多元性趋势明显
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催生了文化的多元性。广泛的传播渠道和便捷的传播手段,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文化的传播呈现前所未有的宽松与自由,这为文化多元化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当代文化中传统与现代各显特色、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荟萃、民族间文化吸纳借鉴等现象,都是文化多元性的表现。
(四)传统文化逐步“时尚化”
中华民族五千年精华凝聚的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接轨,前所未有地显示出活力,与时代共进的传统文化被缀上了时尚的色彩。这一特征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中表现突出,作为一个“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上利用重新解读、深入挖掘、正史野史并重、科学传播与戏说结合、音视频与动画辅助表达等等,把传统文化以深入浅出、诙谐生动的方式传达给观众。这种化深奥为简易,化艰涩于生动的传播方式,给传统文化穿上“时尚”的外衣。
(五)大众文化日趋通俗化
大众文化通俗化与大众传播的发展密不可分。这里所说的大众文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而是专指“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一种以现代科技为传播手段的社会型、大众化的文化形 态”。它借助于现代的科技优势和传播手段。具有了包容性强、通俗易懂、易于接收和接受的特征,因而受众数量众多且分布的地区和阶层广泛。大众文化通俗化是由大众文化自身特征决定的。产生于市场经济下的大众文化,面向普通大众,因而通俗、浅显。当前,大众文化通俗化主要表现为流行音乐盛行大大影响着年轻一代的视听取向、快餐文化异军突起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文化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显著、山寨文化和草根作家涌现等。以现代科技为传播手段、以市场为目的的大众文化,商业化、娱乐性特征明显,易走向低级、庸俗,甚至媚俗化。
(六)本土文化呈现包容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我国当代文化中的国际元素也越来越多,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和社会生活等在迅速、便捷大众传播作用下向我们涌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当代文化的构成和发展方向,影响着我国当代文化内容的异变和重塑。这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影响尤为显著,其典型即是麦当劳肯德基式的快餐文化在我国的盛行。此外,西方文化中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及其对人性的尊重和自我的肯定被我们借鉴和吸收,丰富了当代文化的内涵。这些都呈现了我国本土文化的包容性特征。
三、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及其产生原因
(一)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
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传承文化、娱乐大众。它之所以能在当代文化塑造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与其传播者的特殊性、传播手段的先进性、传播渠道的广泛性和传播方式的规范性等特点分不开。然而,大众传播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这是由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所决定的。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包括:传播内容庞杂、传播方式僵化、传播技术制约、传播把关薄弱、传播功能异化。
(二)大众传播消极因素产生的原因
1 大众传播社会责任和文化功能的缺失
在市场化的今天,大众传播有时也会为寻求物质利益,“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就必然会导致创作重心由精神品格的发现和建构滑向单纯的对世俗享乐的追求,失落应有的认识价值”,大肆宣传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弱化了大众传播对文化筛选、剥离的文化功能,比如电视为追求收视率舍弃励志奋斗剧集转而力捧肤浅的青春偶像剧;网络盛行的低级恶俗的真人秀及审丑趣味;大众传播媒体对奢侈品消费和物质享受的过分关注等等。这些做法损害了大众传播在受众眼里精神向导的形象,背离了大众传播积极引导社会良好风气的社会责任。大众传播作为辅助文化积累、传承、发展、变迁、重组、创新的工具,就文化塑造而言,是积极引导文化有利于社会发展、人类进化,还是阻碍文化的发展创新、阻碍社会进步,是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和文化功能探讨的话题。
2 传播效果的差异和传播方式的不完善
大众传播类型的不同,传播优势不同,在传播内容的选择和传播效果上也各有差别,这是当代文化中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比例差别的主要原因:纸质媒体倾向于对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传播,易实现及时、深刻的传播效果;广播电视侧重于大众文化的传播,易实现生动、直观的传播效果;网络媒体对三种文化形式的传播皆有倾向,视时代需要和受众群而定,可实现及时、生动、形象直观以及相对自由的传播。以上三种大众传播类型由于传播内容选择以及传播效果的不同影响文化塑造,直接导致文化构成比重的不同。
大众传播方式主要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的方法和过程,不同传播媒媒体的传播方式存在差异”。不同的传播方式同样影响着文化的传承和变迁。对于纸质媒体来说,多选择直线式传播,强制性传达给受众信息,然而反馈环节的不完善使得受众的意见很难得以全面、客观地反馈;电子媒体采用直线传播和互动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克服了纸媒反馈不完善的弊端,然而在传播内容的保存上和传播深度上又缺乏有力措施;网络媒体的推拉式传播,可以使得反馈及时,信息全面丰富,然而网媒缺乏管制、传播者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又易导致文化塑造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3 大众传播技术对文化塑造的强制性操纵
近代以来大众传播对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推广,使得它对文化塑造的直接影响大幅度强化。尤其是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大众传播中的渗透和操作导致了文化的机械生产、批量复制,并产生了一种盲目追求商业化、消费化的文化形式。大众传播利用科技手段,在对文化传播上采用覆盖式传播和规模化生产的方式,对受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和社会生活进行强制性的信息输入和引导,导致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萎缩。大众传播对科技的广泛应用还间接衍生了“文化殖民”现象,即大众传播采用技术手段对受众进行某种思想、意识及行为方式的强制性灌输的行为。“文化殖民”容易形成某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的掠夺和占领。这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向亚非拉美等落后国家的文化传播中体现明显。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借口扶持落后国家,对这些国家进行文化输入,强制其接受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实现对这些国家的“文化殖民”统治。
4 大众传播缺乏法律法规的监督与约束
由于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自由度较高,使得普通大众也可以通过网媒和新媒体传播信息,导致信息来源泛化、传播内容庞杂。而且我国网络媒体起步晚、发展快,网络普及的速度和制度建设的速度不成比例,缺乏完善有力的法律管制和制度约束。尤其是传者素质参差不齐,缺少专业化的培训和职业道德的约束,对信息传播随心所欲不负责任,对文化任意的扭曲和偏听偏解,甚至走向极端传播的道路,影响文化正常的传承与发展。
5 大众传播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存在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大众传播因其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不同,传播观念和传播内容的选择必然存在差别。以电视媒体为例。我国各级电视媒体对欧美剧集和电影的引进,使得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随之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形成差异对比。如《X战警》中对人性尊重的描述和对政府要员胆怯、懦弱形象的大胆刻画,与我国传统观念中个人的渺小以及政府形象一贯正气、阳光的描述之间产生强烈对比;《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露丝尽管生死爱恋然而活着的人仍要继续生活、另寻幸福的爱情诠释与我国传统的从一而终、至死不渝的爱情观念也不同。同时,伴随这些电视电影的引进。西方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在向中国渗透,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这些由大众传播加剧了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使得我国当代文化的结构和发展方向逐渐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四、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消极影响
(一)大众传播内容的芜杂导致主流文化的式微
综观当代各种大众传播媒体,文化报道逐渐流于肤浅化、娱乐化,充斥着泛化的文化炒作和物欲横流的消费文化,鱼龙混杂的信息杂烩更是让我们难以明 确文化孰优孰劣,大众传播在内容上趋于庞杂、庸俗,文化构成良莠不齐,从而导致主流文化的式微。
(二)大众传播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上缺乏创新
中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历史久远和传播的误区,导致文化误解、流失甚至被他人掠夺,如提起中庸之道就认为是圆滑、怯弱;对待传统节日感情淡漠,重视不足,导致中国传统的节日被别国注册篡夺等。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的基础上需找新的方式,《百家讲坛》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大众传播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推陈出新的平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上需要新思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复活”。
(三)大众传播的炒作式传播导致文化塑造理性不足
近年文化炒作的成功者当属“山寨文化”。在大众传播或支持或声讨的浪潮中,山寨文化身价倍增,堂皇进入当代文化的“领地”。大众传播不遗余力地针对山寨事件或贬或褒的报道,反而成全了山寨文化在当代文化的显赫地位。暂不论山寨文化到底该不该享有此等待遇,我们感受到的是大众传播对文化塑造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近乎炒作性的宣传报道。
随着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的出现,传播自由空前高涨,各种声音皆有了传播的可能。像2008年的诸多文化事件中,大众传播过分踊跃地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不管是异地重修圆明园还是斥巨资兴建中华世纪城,大众传播都能在第一时间达到造势目的,放大各种文化事件,刺激着文化塑造的理性。这种炒作式的报道方式既缺乏冷静思考,又使得普通的文化事件升级,扭曲了大众传播对文化传播的本来目的,背离了大众传播公正、客观的特征,也导致了文化塑造的理性不足。
(四)大众传播的去中心化导致文化塑造的盲目性
去中心化的大众传播在网络媒体中表现突出,它打破了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众的固定地位,使得两者之间可以互相传播:传播者即是受众,受众借助网络和新媒体变身为传播者。这种传播方式一方面能够尽可能真实、全面还原客观现实,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受众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不同,对事实的鉴别能力亦会存在误差,表现在对文化的传播上,容易导致文化传播内容的不真实和文化现象的讹传、误传,误导文化塑造的方向,使得文化盲目塑造,文化构成真伪难辨。去中心化的传播在新媒体中表现也很突出,因而也就更加难以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客观和公正,文化塑造的盲目性也会因之加剧。
(五)大众传播功能异化导致文化塑造的媚俗化
大众传播的媚俗化,即“传播往往一味注重和迎合大众口味,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了传播文化的庸俗化、媚俗化”。当大众文化中世俗俚语、离奇事件、八卦新闻等构成比重超过一定比例时,就容易导致大众文化的异变,使得大众文化日趋浅显和恶俗。大众传播的功能异化是指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过分强化,导致大众传播的内容庸俗化,甚至媚俗化,进而影响文化塑造,使之出现媚俗化的异变。
(六)中外文化的传播难以做到交流互补
中外文化的根源不同,大众传播的宗旨和意义又存在差异,因此大众传播在对待中外文化的传播上必然会产生认识偏差和思想抵触。西方的大众传播,从根本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因此这种大众传播,在对自身文化的传播上必会浓墨重彩地宣传其自由、民主、开明、公正的方面,对待外来文化则可能会采用片面、极端的传播方式,刻意歪曲、隐瞒事实或对事件的报道上片面截取信息,歪曲他国文化现状。全球化语境之下,文化的交流与共融尽管是趋势,但就目前状况看,终究还是一种理想,为了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完整与独立,传播的秩序问题一直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大众传播此时充当了捍卫民族文化的角色。
五、破解大众传播消极因素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加强大众传播的传播把关
传播“把关”最早由传播学奠基人库尔特·卢因提出,传播学者怀特引入传播领域中,“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选择、对社会舆论的主动引导、对人类社会的文化缔构三个层面”。大众传播通过传播内容的选择来影响文化的构成,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把握社会文化的走向,影响文化的传承、发展、变迁、重组等。因此,要实现大众传播对当代文化塑造的有利影响和作用,必须加强传播把关。
当下大众传播做好自我把关,就要围绕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中心需要,努力担当起“社会公器”的角色。为此,大众传播既要负起传承社会文化的责任,又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需求,平衡好社会利益和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力促大众传播在当代文化塑造过程中发挥有效的影响和作用。
(二)建立良性互动的大众传播方式
大众传播是有组织有目的社会活动,要实现大众传播对当代文化塑造的有利影响。就必须加强大众传播的控制和约束,建立良性互动的大众传播方式。因此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实现自由沟通,渠道畅通。大众传播应建立健全反馈渠道,尤其是反馈迟缓且渠道狭窄的纸质媒体,除保留传统的读者来信来电来访等反馈途径外,更应借助于科技手段和网络平台建立专门的反馈渠道。二是在受众、传播者和大众传播管理者之间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估体系,使之互相制约;明确传播者和受众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受众监督大众传播的运行;明确大众传播管理者的职责,既对大众传播严加管制又要做到适度放权。
(三)积极提升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还有评估、创造和制作能力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可简单概括为: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提升媒介素养一般是指提高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目的使大众能够积极利用大众传播获取必需的知识、信息,更好的生存、生活。如何提升大众的媒介素养,充分利用大众传播的信息资源,是文化塑造必须考虑的问题,利用大众传播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使之既可以获取知识、文化,又可以监督大众传播。
(四)建立公正权威的传播法制环境
公正、透明、权威的传播法制环境是大众传播在当代文化塑造过程中发挥有效、有利影响和作用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大众传播法制仍不健全,大众传播缺乏专门的法律(新闻法)约束,传播立法迫在眉睫。尤其是关于大众传播中的新闻采访、发布、著作版权、受众权利的明确规定和维护等方面,没有专门具体的法律条文,大众传播活动的公正性、权威性、开放性和客观性时刻在遭受着严峻考验。特别是近几年来,网络媒体的发展和膨胀、新媒体影响的日益扩大,网络或个人对信息的传播缺乏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假新闻、传播媚俗化、受众隐私遭受侵犯等一系列问题拷问着大众传播的法律底线。
(五)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间兼容并包式传播
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间兼容并包式传播,是我国当代文化塑造过程中文化重组、创新的必经之路。当今时代,全球化已势不可挡,经济上的需要使得国家间、民族间、地区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从而也使得各种文化在碰撞中迫切寻找着一种交流、互补、共存的方式。大众传播恰好实现了这一点:促成不同文化间价值观念、思维意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互取互补,实现了文化的塑造过程中关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学习,实现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大众传播一方面为文化塑造提供素材和平台,积极引导文化的积累、传承、发展、变迁、重组和创新;另一方面,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又导致当代文化的异化和媚俗,扭曲当代文化塑造的走向。我们需要找到造成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消极影响的实质与对策,积极引导大众传播在文化塑造过程中发挥有利影响,促使当代文化塑造朝着积极、健康的道路前行。
(责任编辑 彭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