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他们长年缺乏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和教育,这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班主任更应负重前行,充当主角,尽力地担负起留守儿童的教育重任。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农村班主任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只能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伯、姨等亲属。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据本人对我校的“留守儿童”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人数占全校的19%,平均每班9人,有的班甚至达到1/3,这还没有包括父母早出晚归到城镇打工的;其中隔代监护的占近70% ,由老人监护的占大多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儿童”人数将呈上升趋势。他们的学习和性格个性都明显有别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向学,成绩差。二是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三是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
留守儿童问题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更给班主任工作设置了重重障碍。教育界不断呼吁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身为班主任,我更加感到了这个任务的艰难与重大。我带的一个班共有五十三个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就有二十一个。为了管好他们,我打算施予他们点滴关爱,用爱心打开一名的心结。我是这么做的:
1. 以博大的胸怀看待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
从小事入手,抓住教育的机会,班主任要用真正的师爱去关注留守儿童,用鼓励和温暖去抚慰他们失落的心灵。
我告诫自己,要以博大的胸襟来对待留守儿童身上所存在的问题,忍受住他们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出现。冷静对待,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启发诱导,让他逐渐改正错误,切忌急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记得有一次在我班听政治老师上公开课,讲解到市场经济的时候,政治老师为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市场上商品价格受影响的因素,她要求学生以自己熟悉的商品为例,说说它们价格的变化情况和原因。结果,有一位男生站起来一口气说了好几种蔬菜的价格变化情况,那熟悉的程度不亚于一位经常买菜的家庭主妇。这让我感到奇怪,要知道这位男生可是我班里最让老师和同学头疼的一个学生,迟到旷课不说,还经常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而影响到老师的上课和同学的学习。对此,我也正面批评过多次而却无效。现在,他那么主动地回答问题,是一个大大的例外,也许是这问题他太熟悉了。那在这例外之下,是不是隐藏着教育的契机呢?下课后,我去找他并问他为什么那么熟悉当地菜市蔬菜的价格,他却不好意思地跑了。放学后,我亲自到他家去家访,才知道他家境困难,父母都外出打工,家里有一个妹妹和年老的奶奶要他照顾。他学习不太好,但却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每天都是他买菜做饭的,很自觉地帮家里的忙。见我来他非常有礼貌,为我倒茶请坐,他奶奶向我一五一十地说了情况,想不到这个不被老师和同学看好的学生,却有着很强的自理能力和为别人着想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回去后,我在班里大大的表扬了他,把我的发现和对他的赞赏毫不保留地说了出来,全班同学为他鼓掌。他当时的眼睛很亮,很激动。这事过后,他改变了许多原来不好的习惯。
2. 关注细节,做留守学生的贴心人
在班级的管理之中,我尤其关注这些留守学生的许多细节问题,这样能更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而且,我的关注,也让他们有受老师重视的愉悦。
上个学期,我班有一位女生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不像别的女孩子那样衣着整洁,喜欢打扮,而总是蓬头垢面,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还经常迟到。看到她这个样子,就觉得她的家庭肯定不同于其他同学。我找了个时间,把她带到无人的地方和她坦诚交流。也许是我选择的地点不是在办公室,也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她,她终于向我敞开心扉,向我诉说了她的情况。原来,她的爸爸经常酗酒,喝多了就骂人,有时还会带一群的朋友来家里喝酒,经常把家里弄得杯盘狼藉的。她妈妈不堪忍受离家外出打工了。可怜小小年纪的她只能承担起全部的家务还有爸爸的谩骂。她边说边控制不了自己在哭泣,她哭的时候那乱乱的头发挡住了她的眼睛,让她看起来更多了一份和她年龄不相符的沧桑。我把她叫到我的房间,打了水让她洗了脸,然后拿出剪子帮她修理额前那长长的刘海。经过我的努力,她看起来有一些朝气了。我笑着对她说:“瞧,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我们的家庭,但是我们有办法改变自己的模样和心态。老师希望你面对不幸是开朗而坚强的。”她后来在周记中写到“老师,那天你帮我剪头发的时候,我感觉你真像我的妈妈啊。有那么关心我的老师,我一定会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就会让学生感受到你无尽的关爱。
3. 视留守儿童为亲人,贴近孩子的心灵
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无法得到及时的宣泄。有的便选择了上网和不健康的书籍作为情感的替代品,由此引发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大问题。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记载他们父母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学生监护人姓名、联系方式等,充分关注到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和个性需求,把他们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段变化情况记录下来。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个别教育、主动与学生监护人联系,像对待亲人一样关爱他们,抚慰他们的心灵。走进留守儿童的思想深处,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与他交流,让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打开他的心扉,让他觉得你值得信任,愿意和你说实话,慢慢就会接受你的教育。
像我班有一位学生叫刘礼帆,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76岁的奶奶照顾他,他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且还经常不交作业。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总是唯唯诺诺,转身却我行我素。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他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此后,我主动找他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我们用慈母般的关怀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去教育,就一定能感化他们。
上面的事例表明,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有成效的。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个善于感染、教育、管理学生的人。让我们为留守儿童筑起一道爱的长城,让他们在爱的暖流中健康成长吧!
参考文献
[1] 刘霞,赵景欣等《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中国教育学刊,2007.7
[2]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6
[3] 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8
[4] 温铁军.分三个层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J]2007.10
收稿日期:2013-08-10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农村班主任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只能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伯、姨等亲属。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据本人对我校的“留守儿童”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人数占全校的19%,平均每班9人,有的班甚至达到1/3,这还没有包括父母早出晚归到城镇打工的;其中隔代监护的占近70% ,由老人监护的占大多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儿童”人数将呈上升趋势。他们的学习和性格个性都明显有别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向学,成绩差。二是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三是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
留守儿童问题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更给班主任工作设置了重重障碍。教育界不断呼吁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身为班主任,我更加感到了这个任务的艰难与重大。我带的一个班共有五十三个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就有二十一个。为了管好他们,我打算施予他们点滴关爱,用爱心打开一名的心结。我是这么做的:
1. 以博大的胸怀看待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
从小事入手,抓住教育的机会,班主任要用真正的师爱去关注留守儿童,用鼓励和温暖去抚慰他们失落的心灵。
我告诫自己,要以博大的胸襟来对待留守儿童身上所存在的问题,忍受住他们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出现。冷静对待,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启发诱导,让他逐渐改正错误,切忌急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记得有一次在我班听政治老师上公开课,讲解到市场经济的时候,政治老师为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市场上商品价格受影响的因素,她要求学生以自己熟悉的商品为例,说说它们价格的变化情况和原因。结果,有一位男生站起来一口气说了好几种蔬菜的价格变化情况,那熟悉的程度不亚于一位经常买菜的家庭主妇。这让我感到奇怪,要知道这位男生可是我班里最让老师和同学头疼的一个学生,迟到旷课不说,还经常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而影响到老师的上课和同学的学习。对此,我也正面批评过多次而却无效。现在,他那么主动地回答问题,是一个大大的例外,也许是这问题他太熟悉了。那在这例外之下,是不是隐藏着教育的契机呢?下课后,我去找他并问他为什么那么熟悉当地菜市蔬菜的价格,他却不好意思地跑了。放学后,我亲自到他家去家访,才知道他家境困难,父母都外出打工,家里有一个妹妹和年老的奶奶要他照顾。他学习不太好,但却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每天都是他买菜做饭的,很自觉地帮家里的忙。见我来他非常有礼貌,为我倒茶请坐,他奶奶向我一五一十地说了情况,想不到这个不被老师和同学看好的学生,却有着很强的自理能力和为别人着想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回去后,我在班里大大的表扬了他,把我的发现和对他的赞赏毫不保留地说了出来,全班同学为他鼓掌。他当时的眼睛很亮,很激动。这事过后,他改变了许多原来不好的习惯。
2. 关注细节,做留守学生的贴心人
在班级的管理之中,我尤其关注这些留守学生的许多细节问题,这样能更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而且,我的关注,也让他们有受老师重视的愉悦。
上个学期,我班有一位女生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不像别的女孩子那样衣着整洁,喜欢打扮,而总是蓬头垢面,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还经常迟到。看到她这个样子,就觉得她的家庭肯定不同于其他同学。我找了个时间,把她带到无人的地方和她坦诚交流。也许是我选择的地点不是在办公室,也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她,她终于向我敞开心扉,向我诉说了她的情况。原来,她的爸爸经常酗酒,喝多了就骂人,有时还会带一群的朋友来家里喝酒,经常把家里弄得杯盘狼藉的。她妈妈不堪忍受离家外出打工了。可怜小小年纪的她只能承担起全部的家务还有爸爸的谩骂。她边说边控制不了自己在哭泣,她哭的时候那乱乱的头发挡住了她的眼睛,让她看起来更多了一份和她年龄不相符的沧桑。我把她叫到我的房间,打了水让她洗了脸,然后拿出剪子帮她修理额前那长长的刘海。经过我的努力,她看起来有一些朝气了。我笑着对她说:“瞧,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我们的家庭,但是我们有办法改变自己的模样和心态。老师希望你面对不幸是开朗而坚强的。”她后来在周记中写到“老师,那天你帮我剪头发的时候,我感觉你真像我的妈妈啊。有那么关心我的老师,我一定会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就会让学生感受到你无尽的关爱。
3. 视留守儿童为亲人,贴近孩子的心灵
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无法得到及时的宣泄。有的便选择了上网和不健康的书籍作为情感的替代品,由此引发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大问题。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记载他们父母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学生监护人姓名、联系方式等,充分关注到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和个性需求,把他们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段变化情况记录下来。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个别教育、主动与学生监护人联系,像对待亲人一样关爱他们,抚慰他们的心灵。走进留守儿童的思想深处,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与他交流,让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打开他的心扉,让他觉得你值得信任,愿意和你说实话,慢慢就会接受你的教育。
像我班有一位学生叫刘礼帆,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76岁的奶奶照顾他,他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且还经常不交作业。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总是唯唯诺诺,转身却我行我素。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他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此后,我主动找他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我们用慈母般的关怀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去教育,就一定能感化他们。
上面的事例表明,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有成效的。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个善于感染、教育、管理学生的人。让我们为留守儿童筑起一道爱的长城,让他们在爱的暖流中健康成长吧!
参考文献
[1] 刘霞,赵景欣等《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中国教育学刊,2007.7
[2]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6
[3] 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8
[4] 温铁军.分三个层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J]2007.10
收稿日期:201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