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树的诱惑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ins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铁壶煮水
  
  睡个饱饱的懒觉,感觉神清气爽,许久未见的阳光又偷偷溜进了茶室,停在茶几上就像一只大白天窝在沙发上的小猫懒洋洋地一动不动,雪白的看得人犯困,或许这就是我喜欢在午后喝茶的原因吧。
  品鉴需要纯净,包括心灵。有没有那么玄我不清楚,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认同,就是水一定要纯净,纯净的水可以保持茶的本质味道,而煮水的器具也要适当地讲究。不要以为品茶品的只是茶,茶之所以会形成一种文化不仅与其独特的本质有关,也与人对待茶的态度有关。万物皆有灵性,茶也不例外。曾经的径山茶宴东渡后有了日本的茶道精神,看似无情之物却能融入人的精神,可见绝非随随便便一片普通的树叶堪能比拟的。
  习惯使用老铁壶来煮水,一来为了较好地保温效果,避免反复煮沸而把水煮老了,其次还为了柔化水质,使每一道茶都显得精神而温和。
  水一开始烧。心就一下子平静了。大凡好茶者估计都有此感受。只要是自己上手泡茶,总会在那瞬间变得专注。聆听铁壶内松涛微鸣,看着那来自干百年沧桑古树上落下的清晰条索。竟然错觉不知身在何处。千年古韵,氤氲袅然
  阳光悄悄地意欲溜走,却被茶几上那把打算用来泡茶的银壶阻挡,光线极不情愿地在壶身上游走,投射出轻柔的光影扰乱了我的思绪,方才惊觉铁壶内烧的水已鱼目蟹眼。
  正是开汤的好时候。温壶、投茶、注水、出汤、烫杯……一气呵成。西方人喜欢用银器作餐具,据说能保持食物的鲜美味道,因此使用银壶烧水、泡茶估计也有一部分是出于此种原因。也有不少茶人认为用银壶泡茶可以凸显茶的本质。令佳茗更似佳人。对此说法以前总是不以为然,而此时倒是无比希望。
  茶汤落杯有声,在盏问荡起微微的涟漪,汤色通透而温润,于白瓷杯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淡定,氤氲袅然,清澈又迷蒙间仿佛有一对幽怨的双眸穿透千年的期待在淡黄的汤色中若隐若现、如诗如幻,吸引着我轻轻地靠近,贴近她,贴近她的双唇。淡淡的苦涩蕴含轻轻的香甜,似少女的眼泪。饱含着千年的哀叹在唇齿间晕散开来,令人不忍细品却又不愿浅尝辄止。
  苍白的午后阳光也好像发觉了茶汤的柔美,透过明亮的玻璃茶海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茶汤显得有点羞涩而抹上了一片红晕,注视着阳光的忘我,我似乎也有点忘我了,没有打搅“他”,只是傻傻地互相注视着。
  舌面上有一点厚厚的感觉,舌尖暗香,两边的轻涩下有淡淡的蜜感,那是相思的苦、是期待的涩、是相遇的甜,每一点、每一滴落入心间都化作飘渺的茶气游遍全身,犹如醉酒,恍然间有清香扑面,竞不由自主地跟随着这淡淡幽香飘飘然起来。
  
  后记
  看惯了秦汉的风花雪月,吟遍了唐宋的诗歌曲赋,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蕴舍于叶片上那每一丝细毫之间,轻柔而又厚重;当遥望驿路风沙,那是多少个春夏秋冬的守候!晨钟暮鼓中,那份永恒的期盼,期盼心有灵犀之人的回眸一顾,哀怨若孟冬里无力的细流,些许苦也些许甜,只为在这千百年后的某一个有阳光的午后与其相遇。
  不敢说自己能心有灵犀,但面对这千年伊人不免感伤。人云:人与人相遇会失落,人与物相遇会惊喜,物与物相遇会感叹。而此时此刻我的心情绝非如此简单的三种心态便能概括。万般柔情涌上心头却又不知如何开口,只是相互凝望。
其他文献
有关陆羽的史料,如纷披的散丝,散落于正史、野史、笔记……在爬梳这些吉光片羽的过程中,陆羽犹如一个耀眼夺目的光点,不断地向外辐射着灼灼光芒,将他的朋友圈照得通透朗彻,一张张被历史尘埃所遮蔽的面孔在酬赠陆羽的诗文中一点点鲜活起来,宛在眼前。与陆羽相识的友人,可谓三教九流,不一而足,其中就有“三卿”。不过,这“三卿”可不是官职的三卿,而是三个名字里有带“卿”字的人,而且他们恰恰也都是官员——颜真卿、刘长
期刊
23年前,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范增平以台湾茶界代表的身份,首次将“茶艺”一词引入大陆,成为首位在大陆公开演讲和表演茶艺的特使。而他大陆之行的首站便是上海,那里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因此,当他见到赴台参加学术交流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主任陆留弟教授时,竟有相见恨晚之感。  在近7个小时的品茗恳谈过程中,陆教授流露出了他对当前茶界关于“茶艺”、“茶道”与“茶文化”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
期刊
这是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有香醇的茶、可爱的人、美味的私房菜、雅致的家具、静谧的环境……如果你来过这里,就一定会爱上它。这就是朋友口中的“69号”——华侨新村69号“上源品味生活”会所。    感知会所    一栋始建于1958年的二层小楼,一个开阔的庭院,建筑面积共有700多平米。这里原是华侨新村管委会的办公楼,因为新主人的到来而“老枝发新芽”,彰显出了新的活力。即使现在从外表看来,它同周围的
期刊
如果这是一间茶庄或者茶会所的话,那这样的设计装饰便不觉得稀奇,如果把茶会所里那些常见的中国古典文化元素刻画在那种属于白领阶层办公的写字楼里,倒是能让原本冰冷且生硬的办公环境增添几分典雅而浪漫的气息。三和茶业的办公楼便是这样。它不同于纯粹意义上的办公室,也区别于接待茶客的会所,它很巧妙地把办公功能与品茗享受完美融合,让人眼前一亮。走进这样的办公楼,看到那各式各样的中式古家具、精心为来客设计的喝茶桌,
期刊
宋代欧阳修《尝新茶》诗说:“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佳”。这首诗中描绘了新茶、甘泉、洁器以及好天气,再有二三佳客,这已是具备品茶的上好时机;而苏东坡的西塔寺品茶诗:“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这是品茶的好环境,在花木幽深的禅房,外面是风和日丽的艳阳天,既有好茶、洁器、甘洌的井水,又有“可人”佳伴相陪,这就是品茶的好空间。事实上,品茶的时空因素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期刊
2010上海世博的台湾馆深受瞩目,其中精湛的茶艺文化展演更令人印象深刻,当时提供赞助的厂商正是近年以茶器闻名两岸的“陶作坊”。  创办人林荣国毕业于台湾师大工教系,主修陶艺制作却没有“专心”当一位陶艺家。反而在1983年创立“陶作坊”,专业于茶器与生活陶艺的开发。历经近30年的努力,如今已建立一套完整茶器架构的王国,不仅深受两岸茶人的喜爱,更扬名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十数个国家。今天的“陶作坊
期刊
“如果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微博,就是一个偌大江湖。它在线上,也在线下,运行于光速的网络之中,又潜藏于每个人的心间。”对于微博,一本流传甚广的《微博秘笈》如是阐述。  从2009年出现至今。微博一路高歌猛进,以傲视网络群雄的姿态闯进了人们的视野,改变着人们了解世界,甚至沟通与交流等方式。据权威机构统计,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帐户数已突破6500万个,2011年将突破1亿,
期刊
这个时节,绽放一季的烂漫早已鲜艳褪去,大雨初霁后的田塍园径旁,依稀可以看到零落成泥的花瓣残骸,这是种无奈,尽管我们都想极力去挽留。毕竟,道法自然,自然的季节更替并不因人的情感和意志而停滞或推延,该去的终究要去,该来的终究是会来的。花褪残红青杏小,红残的去牵引了绿葱的来,一个的结束又带来了另一个的开始。大自然的化迁尚且如此,人类历史的递嬗又何尝不是如此,更何况是一种茶和一个小山村?当然,人生亦复如是
期刊
“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在元泰茶业总部会议室靠墙而坐的矶渊猛,翻译每向他介绍一个到场参加中日茶界红茶交流会的嘉宾,他都从座位上站起来,谦恭地用日语向来者问候。  这个来自东洋的茶文化学者,在日本是一个人气很高的“红茶达人”,曾出版红茶专著40多部,并且每年都受邀到全国(日本)各地开讲座140多次。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才刚刚结束为期2天的福建三大工夫红茶核心产区的考察,连夜赶回福州,下车时已经是凌
期刊
愚公把两座大山移开,他的儿子们从此不必再绕路上学;后羿射日,不忘留一颗太阳给人们取暖;佛洛伊德想从孩子的睡姿猜出他们渴望的生日礼物,所以完成《梦的解析》。除了怀胎十月,男人做的并不比女人少。  所以,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各位女士,不管是为父亲、丈夫还是男友,都要泡一杯别致的男士养生花草茶,为自己爱着的或爱着自己的“他”送上最温暖的感动。  所以,在繁忙的生活工作间隙,各位男士,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