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管管我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che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被严格要求的孩子长大后会怨恨父母
  “如果当时我再努力一些,现在的满足感会更大,你们为什么不坚持正确的立场呢?是不是你们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很多在小学、初中没有认真努力的孩子会对自己的父母说这样的话。
  严格要求孩子并不会让孩子怨恨,不严格要求孩子,孩子大了以后反而会怨恨父母。真爱孩子的父母不会因为子女想要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负责的父母该有这样的定力。
  刘向东的女儿刘洋学习成绩很好,在小学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中考成绩是全市第一名,高考成绩是全年级第二名,大学里依然刻苦用功,成绩也依然是班里最优秀的。她又乐于助人,为人谦和,周围的很多人向刘向东讨教教育孩子的方法。刘向东碰到真想听的父母就一点也不避讳,说:“我的方法就是敢于管教,孩子小不懂事的时候,不能什么事都任由孩子自己做主。要对孩子负责,就要在孩子感到学习困难、枯燥无味时帮助孩子坚持下来。只有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体会到知识本身的吸引力,孩子的学习才能变得有乐趣和有收获。现在很多父母不敢管教孩子,让没有能力的孩子说了算,让他们在家里当公主做王子,其实这是家长没有定力,也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的确,如果任由孩子在家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学习就不学习,不想写作业就不写,看似给了孩子很多自由,但其实是一种放纵,到头来孩子会因为享受不到学习中的乐趣而挫败感更严重,还是不开心。学习中的挫败感让孩子更加痛苦,而且是无法言说的痛苦。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对孩子放纵而很少管教。所以对于孩子不可以做的事,要坚决地说“不”,这是做父母的责任。
  
  指望孩子总能自觉去努力学习是不现实的
  刘洋上小学时,一直都是放学回家先做作业。有段时间爸爸不在家,刘洋回家不写作业改成先看电视了。爷爷奶奶说:“你爸爸可是要求你先写完作业再看电视。”刘洋说:“奶奶,我们班同学回家都是先看电视,再说等写完作业,这个电视节目就不演了,明天大家讨论电视我怕我插不上嘴!”爷爷奶奶自己安慰自己,孩子想看电视就看吧,不让她看她就不高兴,看完电视再写作业也是一样的。刘洋还对爷爷奶奶说:“你们不要告诉我爸爸,谁说了我就不喜欢谁啊。”
  爷爷奶奶也不愿意告诉刘向东,谁也不愿当告密者。
  爸爸在家的时候,刘洋虽然表面上装着先写作业,可是心里总是惦记着看电视。有一次不小心看得时间长了,就让爸爸碰上了。刘向东二话不说就把电视关了,刘洋立即和爸爸翻了脸:“爸爸,你真是讨厌,我们班的同学都回家看电视,为什么我就不能先看电视再写作业?而且今天的作业,我在学校里就写完了。我们老师现在布置的作业比以前少了。”不让她做不该做的事就说“讨厌”,看来指望孩子总能自觉努力地去学习是不现实的,对孩子来说,要对她提出正确的要求,并且时常提醒和监督,否则她很容易偷懒,不愿意为学习付出代价。
  他对孩子说:“人家的孩子怎么做,我无权管,可我们家的原则就是回来先写作业。为什么?因为你一旦养成不认真学习的习惯,必然会在学习中失败,任何一点不努力的苗头都会对你不利。现在不打好坚实的基础,将来即使有一天你想努力了,你学习起来也会相当辛苦。所以要有自律,去做该做的事。当你不想做的时候,爸爸就要想办法让你去做,去坚持。如果你贪图眼前的轻松和快乐,你就体会不到努力学习的乐趣。”
  刘向东让孩子拿出作业来,他发现女儿写的作业很少,而且不认真。刘向东有能力了解孩子的学习实力,他不会光看孩子的成绩,他更重视的是孩子平时的表现是否努力,即使成绩还可以,只要不努力,就会与努力的孩子有不一样的表现。
  他拿出孩子的书,看着书给孩子出了几道题,有些题刘洋虽然会做,但是速度太慢了,而难一点的题,刘洋没解出来,她还不服气地说:“这样的题老师没有教,老师也不要求我们做。”这是刘洋给自己找的借口,刘向东知道,这样的题更培养孩子挑战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从那以后,刘洋不好好做作业是不能看电视的。因为不让孩子看电视,刘洋背后总爱说:“我最不喜欢爸爸,他管事太多。”刘向东说:“你看着吧,那些什么时候想看电视就看电视,什么时候想玩游戏就玩游戏,大人不敢管教的孩子,将来他们不但会在学习上吃尽苦头,还会怨恨他们的爸爸妈妈在该管教他们时不负责任,不提醒他们去做该做的事。”
  刘向东明白,再喜欢学习的孩子,也不会天天主动去学习,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惰性,所以才需要管教。
  
  没有冲突的教育是无效的
  有一次,刘向东看到孩子在看无聊的电视节目,就让孩子自己去关电视,刘洋说:“我们今天根本没有作业,有作业的时候,你不让看电视,没有作业的时候你还不让看电视。有你这样的爸爸真讨厌,人家爸爸妈妈总是让孩子高高兴兴的。”
  “你说我讨厌是吧,在你这样的年龄就会有这样的心态,有时会讨厌那些整天督促你努力学习的人,可是在你们这种年龄,学习是天职,让你努力学习也是我该做的事,我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你将来才不会恨我没有好好管教你。”
  没有冲突的教育是无效的。刘向东不会因为孩子表达不满就听任孩子的意见,他经常拿出孩子的书来看看,看看孩子记的笔记是否认真,学习进度如何。他也会时时奖励孩子的进步表现。
  当孩子需要学习上的帮助时,他耐心地提供帮助。不能帮上忙的,他为孩子报最好的辅导班。
  因为越来越出色,刘洋的学习动力也强了。
  刘洋看到自己的同学因为基础不好而受苦时,她由衷地说:“爸爸,多亏你的管教,否则我也要遭受学习失败的屈辱。自信心确实来自额外的学习,我们老师也说,我们很多同学,既想学好,又不想下功夫,这是我们最大的毛病,可是在学习上没有这样的捷径。”只有不努力的孩子才总是做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白日梦。
  纵容子女,不愿意严加管教子女的父母自己的心理也有问题。没有人管教时,孩子的脸上拥有笑容,让他们做该做的事时,他们会满脸不高兴。如果父母没有很高的自我约束力,太心疼孩子,就没有办法拒绝孩子的要求,就不愿意管教子女。
  其实,父母是有一丝忧虑,害怕管教孩子,不按照孩子的意愿行事,孩子就不再爱自己了。可是问题在于,如果一开始不好好管教,养成了坏的习惯,孩子反而更加瞧不起自己的父母,认为他们没有能力坚持正确的事,也就不会尊重自己的父母。孩子对父母没有信心,也就没有可以信赖的指导,他们不知道到哪里寻求正确的建议,孩子也就变得对自己没有信心,也瞧不起自己,因为没有做好该做的事,在学习中习惯失败,在学习上只有痛苦的经历,将来在生活上也容易养成失败的习惯。
  单纯的娱乐并不会让孩子快乐。越想讨好孩子越得不到孩子的喜欢。没有冲突的教育根本算不上教育。孩子说的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孩子是希望父母让步,但更希望父母坚持立场。让孩子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迟早会把孩子宠坏。子女长大以后也会抱怨父母没有好好管教他们。
  实际上,孩子要求越来越多的自由,也就需要更多的约束和更高权威的指导和监督。
其他文献
代母养育实验  心理学家哈洛把一只刚出生的婴猴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中养育,并用两个假猴子代替真母猴。这两个代母猴分别是用铁丝和绒布做的,而实验者在“铁丝母猴”胸前特别安置了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绒布做的母猴则没有奶水。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另一个是柔软、温暖的母亲,小猴子更喜欢哪一个?  刚开始,婴猴多围着“铁丝母猴”,但没过几天,令人惊讶的事情就发生了:婴猴只在饥饿
期刊
我常常告诫家长,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龄段不要盯着孩子的成绩看。因为“小学学习成绩好,不一定中学学习成绩好”,尤其是“小学学习顶尖的孩子到中学一般学习都不能尖,在中学学习顶尖的孩子在小学一般学习都不是顶尖的孩子”。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这句话,觉得这句话有点危言耸听还很绝对,但这却是事实。  小学的考试内容90%是基础知识,而考试的知识更多的在书本上,因此在小学想要成绩好,只要“认真”、“努力”就可以了,也
期刊
说完父母做的让孩子受不了的那些事,咱也八一八孩子们做的最让父母受不了的事……一起看看吧。    苏晨妈:过节家庭聚会,全家一起吃火锅,我调料都买好了,儿子又说不吃成品料,非要自己拌芝麻酱,大伙都开吃了,他这不找事嘛!我就多说了这么一句,儿子扔了筷子不吃了!你说一家团圆的好日子,他竟然为一点小事这么折腾,我就纳闷儿我怎么给他惯来出这么大的脾气!    李晓爸:晓晓她妈现在更年期,晓晓青春期,我夹在中
期刊
父母的一言一行常常会伤害到孩子,这些伤害虽然无心,对孩子的影响却可能是长久的。我们收集了几个孩子的真心话,不仅有他们的感受,也说出了他们的期待。    倩倩:我们上初中那会儿,很多同学不买新书,课本像旧衣服一样从哥哥姐姐那一届往下传着用。但老爸对我的学习格外重视,坚持每学期都给我买新课本。看老爸老妈常常为钱发愁,我很想替他们分担一点,于是一个学期开学前跟老爸商量,下学期不订新书了。没想到,老爸抬起
期刊
我的女儿四个半月,一直是母乳喂养,从生下来就是我一个人带着,她的父亲在外地工作,一周回来一次,家里家外都是我一个人在操持,很累,也很烦。我的女儿非常难带,动不动就哭,一哭就停不下来,晚上也很难入睡。有时刚刚睡下,一点儿动静就醒了,醒了就哭,脾气很大,怎么哄都不行。我曾带她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既不缺钙,也不贫血,哪儿都没毛病。  我很想改改她的脾气,可是说什么她都听不懂,越说,她越闹腾,急了
期刊
青春期成了很多问题的出口,比如叛逆,然而有些孩子叛逆的原因更多来自学习困难。他们只是羞于承认,往往借助青春期表现愤懑。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需要给予孩子的是学习上的帮助和鼓励。    能否顺利度过青春期,取决于孩子是否受到父母的良好指导和尊重,是否建立起自信心。不被父母尊重的孩子不会尊重自己,自信心缺乏的孩子不喜欢自己,容易产生不满、叛逆,也经常产生坏情绪的波动。  有些父母说孩子不听话,其实是因为
期刊
那个儿子为什么不肯和父亲一起去西藏呢?具体原因不清楚,下面我们采访的这个儿子,是不是可以给那位父亲一点启示呢?    说好的,如果我能考上重点高中,假期随我任意支配(这也是我努力复习的动力之一)。可!我就知道,他们——我亲爱的老爸老妈肯定、一定、必定还是要插手的!  什么?和我爸一起去西藏?  我下意识地反应:“不去!”第二个反应:“跟谁去我也不跟他去!”第三个反应:“打死我我也不去!”  我和我
期刊
不少小时候吃过苦的爸爸妈妈,他们总是痛恨自己不被关心的过去,发誓要对自己孩子加倍的好。这些事情,等他们的孩子长大以后,才会明白。    我和妈妈的关系像一对冤家  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青春期什么样,我妈总说我青春期的时候每天把她折腾得快崩溃了。确实,在我半大不小的那个年纪,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妈妈的关系就像一对冤家:怎么看对方都不顺眼。  我妈那时候每天的表情就像庙门口的哼哈二将,完全是一副横眉冷对
期刊
关注和干涉往往打着“爱”的旗号,那不是爱,是控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这对夫妇大老远从河南过来找我。妻子是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获得过很多荣誉,丈夫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他俩结婚时年龄比较大,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就抱养了一个男孩。  两个人都很本份,也很传统,甚至传统得有些刻板,但是对抱养的儿子非常疼爱。孩子小时候,经常生病,只要住院,两个人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双双陪伴在医院,令同病房的家长们
期刊
专家告诉我们:家长不要再扮演全能的智者或超人,要学会等待,要学会做出无知的样子,要对孩子保持兴趣,总之,给孩子一个机会——一个成长的空间。    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内心世界,一个是外部世界,青春期的孩子生活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小的时候只是跟父母或者小学同学接触,跟现实的接触有限,他的感觉更多来自内心世界,基本上,主要情感、生活都依赖家庭,而家庭本身就是和社会有边界的。在进入青春期后,孩子要开始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