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覆盖对红壤旱地间作生态系统小气候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j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覆盖对红壤旱地间作生态系统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旱地实施秸秆覆盖后湍流交换热通量增大、潜热交换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变小,且使秸秆全覆盖和半覆盖处理近地面温度和土壤湿度增高、土壤温度和近地面湿度降低,秸秆覆盖具有蓄水保墒和低温效应。
其他文献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以来,我国从学术界到社会各界分别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实践。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动态、开放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涉
对三江流域及岷江上游内73个县市进行生态区数量分类划分出5个生态区,并根据各生态区之间水热条件相似性与差异性提出适宜的造林树种.用Miami模型计算的TsPt和TsPn反映了研究
裸胸鳝属(Gymnothorax Bloeh,1795)鱼类是我国珊瑚礁鱼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裸胸鳝属鱼类的种类、形态学特征、生活习性、个体发育、繁殖生物学等一些重要的生物学知识
利用区域遥感模型rGIS-ET分析1992年4月至2001年4月京津走廊麦田蒸散及其与地下水位变化结果表明,同一县内麦田蒸散量空间变异明显,10年来麦田耗水呈减少趋势,但由于补给滞缓性等原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且地下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冬小麦用水密切相关,蒸散量的空间变化可间接反映地下水位采水变化。遥感技术可能为较准确估算小单位地下水用水量提供依据。
研究比较了4个不同甜椒品种在温室越夏长季节有机土栽培下的水分需求,结果表明:植株生长势强的荷兰品种“卡地特”、“马里波”在较高灌水量下产量最高,而生长势较弱的国产品种
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尺度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研究冬小麦灌浆期瞬态CO2通量日变化特征及其与农田热量平衡各分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非水分胁迫下CO2通量日变化(负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