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隐喻可以应用于外语教学的三个方面:词汇教学,包括词汇的基本分类和扩展意义;句子理解,包括谚语、歇后语和其他句型;话语理解:包含寓言和其他结构隐喻。同时文化,语境,认知主体在使用隐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隐喻;外语教学;文化
一.引言
我们的普通系统,就我们的思考和行动而言,本质上是隐喻性的(Lakoff & Johnson,1980)。隐喻由于其频率高、交际性强等特点,在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旭,2003;王寅,2004;Farrell,2016;Grady,1999)。外语教学在传播语言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隐喻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研究者研究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词汇教学;句型分析;语篇理解;隐喻对二语习得者的优势;隐喻对教师的影响等,文旭和叶狂(2007)指出,概念隐喻在多义词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实用价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应用到词汇教学中,例如理解新的抽象概念。因此,本文研究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文献综述
(一)隐喻
隐喻是通过具体的、熟悉的事物来解释相对抽象和陌生的语言现象的。也就是说,我们使用容易理解的熟悉项目来解释难以理解的陌生项目。隐喻涉及到用另一个事物来解释一个事物(伯克,1945)。因此,隐喻在语言使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akoff和Johnson(1980)将隐喻分为三种类型: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隐喻可以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法层面。隐喻在传播知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学习一些新的抽象概念时。
(二)外语教学中的隐喻
隐喻是近二十年来语言研究的热点和重要领域之一,隐喻被认为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语言。一些研究者关注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例如,龚玉苗(2006)表示,在外语词汇教学中使用隐喻是必要的。理解和学习目的语习语不能仅仅依靠机械记忆和模仿,因此有必要把握其背后的概念隐喻动机,注意习语成分与整体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石洛祥,2009)。除了词汇教学外,句型可以用隐喻来分析。概念隐喻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它不仅是一种单向映射,而且是系统的一对一对应。这些学者从词汇、句型等方面探讨了隐喻在外语中的应用。本文研究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三.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词汇教学
隐喻研究与外语教学最容易结合的方面是词汇教学,因为隐喻研究者首先关注概念的隐喻特征(姜亚军和张辉,2003)。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语音、基本形式和不同的意义,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在词汇意义上,隐喻更容易实现。基本范畴的词汇应该在第一步呈现给学生。当学生了解如何在基本范畴上使用词汇时,可以使用隐喻词汇。例如,flower是开花,因此可以理解为成熟;fox是狐狸,因此可以翻译为狡诈。用隐喻理解词语的引申意义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词汇。但扩展意义是建立在基本意义和隐喻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隐喻并不是随机使用的。隐喻的使用是有限制的。
(二)句子理解
通过课堂观察,当教师用概念隐喻的思维来解释句子的深层含义时,学生倾听老师的声音,仔细思考(徐芸,2018)。有隐喻解释和无隐喻解释的学生在句子理解上有显著差异(同上)。隐喻体现在许多句子中。学生需要利用隐喻来更好地理解这些句子。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并向学生解释这些隐喻。汉语谚语和歇后语就是例子。例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文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化在隐喻的使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芝麻開花----节节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歇后语也包含隐喻,前者是隐喻,后者是现实。谚语和歇后语与文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话语理解
语篇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从句、一个句子或一篇课文。寓言是隐喻。五十步笑百步,刻舟求剑,滥芋充数,丑小鸭和灰姑娘这些寓言类的故事也属于隐喻的范畴。任何基于某个概念隐喻的内容构成的文本,都属于隐喻的范畴。而这个文本就是隐喻在话语理解方面的显现。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文化
隐喻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影响隐喻的使用和形成。比如,在传统婚礼上,新娘通常吃红枣、花生、龙眼和瓜子,希望新娘早生贵子。红色婚纱和白色婚纱也与文化有关。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但语言表达方式不同,这与文化有关。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传授文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文化在隐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语境
语境是值得关注的。语境提供了隐喻的范围或限制。隐喻的一个特点是矛盾性,即不同语境中的隐喻可能完全不同,甚至相反。以下面的例子为例,当老师想要解释爱的时候,他们可以用爱是和平的或者爱是一场战争,因为爱既是积极的也是消极的。大惊小怪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合适的,而在学术论文中却是合适的。语境变化,语言也会改变。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也将是如此。
(三)认知主体
外语中的认知主体是教师和学生。隐喻首先是建立在真实经验的基础上,并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虽然教师和学生确实有相似的经历,但他们仍有其他不同的经历,这些经历占他们总生活经历的很大一部分。因此,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隐喻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掌握不同的隐喻。学生会受到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实例的影响。因此,认知主体在隐喻的外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本文探讨了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了隐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隐喻可以应用于外语教学的三个方面:词汇教学,包括词汇的基本分类和扩展意义;句子理解,包括谚语、歇后语和其他句型;话语理解包含寓言和其他结构隐喻。同时文化,语境,认知主体在使用隐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1980.
[2]龚玉苗.隐喻意识与外语词汇教学[J].外语界,2006(01):40-45+76.
[3]姜亚军,张辉.国外隐喻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3(02):1-7+16.
[4]石洛祥. 中国英语学习者惯用语块习得研究[D].西南大学,2009.
[5]王寅. (2002). 认知语言学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魏在江.隐喻的语篇功能——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J], 外语教学, 2006, (5) .
[7]文旭,叶狂.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145-154.
[7]徐芸. 概念隐喻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对职校生英语阅读表现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9.
关键词:隐喻;外语教学;文化
一.引言
我们的普通系统,就我们的思考和行动而言,本质上是隐喻性的(Lakoff & Johnson,1980)。隐喻由于其频率高、交际性强等特点,在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旭,2003;王寅,2004;Farrell,2016;Grady,1999)。外语教学在传播语言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隐喻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研究者研究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词汇教学;句型分析;语篇理解;隐喻对二语习得者的优势;隐喻对教师的影响等,文旭和叶狂(2007)指出,概念隐喻在多义词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实用价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应用到词汇教学中,例如理解新的抽象概念。因此,本文研究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文献综述
(一)隐喻
隐喻是通过具体的、熟悉的事物来解释相对抽象和陌生的语言现象的。也就是说,我们使用容易理解的熟悉项目来解释难以理解的陌生项目。隐喻涉及到用另一个事物来解释一个事物(伯克,1945)。因此,隐喻在语言使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akoff和Johnson(1980)将隐喻分为三种类型: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隐喻可以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法层面。隐喻在传播知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学习一些新的抽象概念时。
(二)外语教学中的隐喻
隐喻是近二十年来语言研究的热点和重要领域之一,隐喻被认为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语言。一些研究者关注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例如,龚玉苗(2006)表示,在外语词汇教学中使用隐喻是必要的。理解和学习目的语习语不能仅仅依靠机械记忆和模仿,因此有必要把握其背后的概念隐喻动机,注意习语成分与整体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石洛祥,2009)。除了词汇教学外,句型可以用隐喻来分析。概念隐喻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它不仅是一种单向映射,而且是系统的一对一对应。这些学者从词汇、句型等方面探讨了隐喻在外语中的应用。本文研究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三.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词汇教学
隐喻研究与外语教学最容易结合的方面是词汇教学,因为隐喻研究者首先关注概念的隐喻特征(姜亚军和张辉,2003)。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语音、基本形式和不同的意义,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在词汇意义上,隐喻更容易实现。基本范畴的词汇应该在第一步呈现给学生。当学生了解如何在基本范畴上使用词汇时,可以使用隐喻词汇。例如,flower是开花,因此可以理解为成熟;fox是狐狸,因此可以翻译为狡诈。用隐喻理解词语的引申意义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词汇。但扩展意义是建立在基本意义和隐喻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隐喻并不是随机使用的。隐喻的使用是有限制的。
(二)句子理解
通过课堂观察,当教师用概念隐喻的思维来解释句子的深层含义时,学生倾听老师的声音,仔细思考(徐芸,2018)。有隐喻解释和无隐喻解释的学生在句子理解上有显著差异(同上)。隐喻体现在许多句子中。学生需要利用隐喻来更好地理解这些句子。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并向学生解释这些隐喻。汉语谚语和歇后语就是例子。例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文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化在隐喻的使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芝麻開花----节节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歇后语也包含隐喻,前者是隐喻,后者是现实。谚语和歇后语与文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话语理解
语篇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从句、一个句子或一篇课文。寓言是隐喻。五十步笑百步,刻舟求剑,滥芋充数,丑小鸭和灰姑娘这些寓言类的故事也属于隐喻的范畴。任何基于某个概念隐喻的内容构成的文本,都属于隐喻的范畴。而这个文本就是隐喻在话语理解方面的显现。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文化
隐喻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影响隐喻的使用和形成。比如,在传统婚礼上,新娘通常吃红枣、花生、龙眼和瓜子,希望新娘早生贵子。红色婚纱和白色婚纱也与文化有关。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但语言表达方式不同,这与文化有关。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传授文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文化在隐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语境
语境是值得关注的。语境提供了隐喻的范围或限制。隐喻的一个特点是矛盾性,即不同语境中的隐喻可能完全不同,甚至相反。以下面的例子为例,当老师想要解释爱的时候,他们可以用爱是和平的或者爱是一场战争,因为爱既是积极的也是消极的。大惊小怪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合适的,而在学术论文中却是合适的。语境变化,语言也会改变。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也将是如此。
(三)认知主体
外语中的认知主体是教师和学生。隐喻首先是建立在真实经验的基础上,并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虽然教师和学生确实有相似的经历,但他们仍有其他不同的经历,这些经历占他们总生活经历的很大一部分。因此,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隐喻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掌握不同的隐喻。学生会受到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实例的影响。因此,认知主体在隐喻的外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本文探讨了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了隐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隐喻可以应用于外语教学的三个方面:词汇教学,包括词汇的基本分类和扩展意义;句子理解,包括谚语、歇后语和其他句型;话语理解包含寓言和其他结构隐喻。同时文化,语境,认知主体在使用隐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1980.
[2]龚玉苗.隐喻意识与外语词汇教学[J].外语界,2006(01):40-45+76.
[3]姜亚军,张辉.国外隐喻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3(02):1-7+16.
[4]石洛祥. 中国英语学习者惯用语块习得研究[D].西南大学,2009.
[5]王寅. (2002). 认知语言学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魏在江.隐喻的语篇功能——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J], 外语教学, 2006, (5) .
[7]文旭,叶狂.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145-154.
[7]徐芸. 概念隐喻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对职校生英语阅读表现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