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热储构造模式及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y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热资源是21世纪最具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陶乐—横山堡冲断带)具有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地热资源开发前景广阔。为准确描述该地区热储构造模式和地热资源分布特征,本文对该地区的热储构造模式进行了研究,总结认为:银川盆地是一个明显的断陷盆地,盆地东西两侧边界分别受两条北东向、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控制;综合分析区域内重力异常和电磁数据,并结合钻孔资料和测温信息,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陶乐—横山堡冲断带)古近系、石炭系—二叠系组合构成了研究区内良好的盖层,热储层为奥陶系的灰岩和白云岩,黄河断
其他文献
新近纪是中国地貌地形和气候环境格局最终奠定的关键时期,如青藏高原强烈抬升和现代高原地貌最终成型、中国南海海盆扩张结束、东亚现今大型水系格局最终建立、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最终确立以及东亚季风系统开始形成并逐渐增强。本次通过对中国新近纪大地构造、沉积盆地(群)、火山岩、隆起带和大型变形构造等的综合研究,共厘定出一级构造-地层单元(大区)10个,二级构造-地层单元27个(区),包含各类沉积盆地93个。通过
期刊
选取渝西地区五峰组—龙一_(1)亚段富有机质页岩开展场发射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等实验,在图像处理和多重分形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非均质性。结果表明:①扫描电镜分析认为,研究区有机孔平均孔径偏小,100nm的有机孔面孔率占比52%。②依据核磁T_(2)谱峰形态划分为Ⅰ-Ⅲ类,分别为单峰、双峰和三峰三种类型,Ⅲ类页岩储层孔径、孔隙度较大,具备更优越的储集条件和渗流能力。③
期刊
为了探究江陵凹陷富钾卤水物质来源和成因机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江陵凹陷新生代玄武岩开展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以及水-岩反应模拟实验,重点研究时间、温度、流体成分等对玄武岩水-岩反应的影响,探究其对富钾卤水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的指示意义。研究认为卤水具有高锂低镁的特征,表明江陵凹陷卤水在成因上受到火山活动的控制影响;研究区岩浆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异,玄武岩蚀变作用强烈,表明地下热液对研究
期刊
A型花岗岩对研究天山造山带壳幔相互作用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东天山哈尔里克地区的碱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旨在阐明其成因及构造意义。其中碱长花岗岩的LA-ICP-MS 锆石U-Pb年龄为350.7±2.0 Ma和351.8±2.0 Ma,表明该花岗岩体形成于早石炭世早期。岩石含大量碱性长石,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见钠铁闪石等碱性暗色矿物。岩石高硅、富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