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鼠尾藻群体数量分布的三种统计模型比较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QB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鼠尾藻是潮间带海藻床的主要构建者,但何种统计模型更适合鼠尾藻的数量分布研究目前尚不清楚。选取山东荣成内遮岛15个25m2区域进行了调查和数量统计,比较了算数平均模型、反距离权重模型及普通克里金模型的精度差异,分析了群体密度、丛生指数及盖度等因素对模型统计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距离权重模型表现较为稳定、平均误差最低(平均绝对误差39.1株,均方根误差53.3株,偏差率13.0%),而算术平均模型的精度波动最大、平均误差最高(平均绝对误差53.8株,均方根误差65.3株,偏差率14.6%)。群体密度和
其他文献
植物物候通常被认为是由环境因素,如降水、温度和日照长度所决定,然而环境因素是否是物候唯一的决定因素仍然存在很大争议。谱系结构表征了植物在进化上的顺序,该发育时序是否对物候产生影响,当前仍然未知。在调查2016年春季新疆乌鲁木齐市最常见的31种木本植物的初始开花时间、败花时间和开花持续时间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植物开花物候的分布特征、开花物候在乔灌木间的差别、以及植物谱系距离与开花物候距离间的关系,试图
本实验在北京地区生态条件下,建立了叶幕微气候和葡萄生长发育及生理(营养生长、有机物质代谢、产量和品质诸构成因素的器官生理)之间的基本关系,明确了叶幕微气候对葡萄整体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