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四平市把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作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举措来抓,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工作,积极宣传引导,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输出转移的步伐,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转移规模上实现较大突破。去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就业(包括上一年度输出转移后没有回流的)已突破70万人,输出转移总量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05万人的66%。其中异地输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达55.78万人,是2001年同期9.5万人的5.8倍。一年一个新台阶,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形成了输出转移、就地转移和创业转移“三位一体”的新格局。
输出质量上有了更大提高。2009年通过四平市农委实施阳光工程大力抓好农民的技能培训工作,并且积极配合人事劳动部门大力开开发人力资源市场,充分利用社会中介组织和不同层面的劳务经纪人等组织进行转移输出。目前,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已经超过25万人,这部分人已经实现了由季节性务工向长年稳定性务工的转变。同时,劳务输出也由体力型输出逐渐向技能型输出转变。2009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专业技能工作人员已占整个输出转移总量的20%左右。
劳务收入不断增加。由于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规模的迅速扩大和输出质量的提升,劳务收入逐年增加,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特别是针对去年四平市部分县(市)、区遭受严重旱灾,他们围绕“减灾保收”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了以“农业受灾,副业补;粮食减收,劳务补”为主题的“送就业信息、送就业岗位、送就业培训、送政策服务”的“四送”活动,有效的推动了秋季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输出。2009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劳务性总收入超过60亿元,人均8571元。
市场主体培育趋于成熟。目前,四平市已形成了公办、民办、经纪人齐上、三驾车同进、三条通道同开的市场就业格局。他们积极配合有关单位贯彻落实《四平市劳务经纪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全市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已经扩大到3000多人。2009年,全市仅通过劳务输出经纪人或带头人,组织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达15万余人。
(四平市农业委员会宣传办供稿)
转移规模上实现较大突破。去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就业(包括上一年度输出转移后没有回流的)已突破70万人,输出转移总量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05万人的66%。其中异地输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达55.78万人,是2001年同期9.5万人的5.8倍。一年一个新台阶,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形成了输出转移、就地转移和创业转移“三位一体”的新格局。
输出质量上有了更大提高。2009年通过四平市农委实施阳光工程大力抓好农民的技能培训工作,并且积极配合人事劳动部门大力开开发人力资源市场,充分利用社会中介组织和不同层面的劳务经纪人等组织进行转移输出。目前,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已经超过25万人,这部分人已经实现了由季节性务工向长年稳定性务工的转变。同时,劳务输出也由体力型输出逐渐向技能型输出转变。2009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专业技能工作人员已占整个输出转移总量的20%左右。
劳务收入不断增加。由于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规模的迅速扩大和输出质量的提升,劳务收入逐年增加,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特别是针对去年四平市部分县(市)、区遭受严重旱灾,他们围绕“减灾保收”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了以“农业受灾,副业补;粮食减收,劳务补”为主题的“送就业信息、送就业岗位、送就业培训、送政策服务”的“四送”活动,有效的推动了秋季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输出。2009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劳务性总收入超过60亿元,人均8571元。
市场主体培育趋于成熟。目前,四平市已形成了公办、民办、经纪人齐上、三驾车同进、三条通道同开的市场就业格局。他们积极配合有关单位贯彻落实《四平市劳务经纪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全市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已经扩大到3000多人。2009年,全市仅通过劳务输出经纪人或带头人,组织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达15万余人。
(四平市农业委员会宣传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