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陈永镒,他骨瘦如柴却健步如飞,一身朴素、两袖清风的形态实在无法和商人联系在一起;他头发乌黑发亮,不高的鼻梁上稳稳当当地架着副金丝边眼镜,右手中指戴着一枚翠绿色翡翠戒指,这些细节反倒凸显出陈永镒儒雅的书生气质。若不是陈先生提及,我绝不会相信眼前这位声音洪亮、举止灵活、答辩自如的老人已年近古稀。对人生和养生的领悟,陈先生说,世间万物,都有他运行的规律,尤其是人的身心循环,事的是非成败。如果你明白并顺应了这种规律,自会健康长寿,一身风轻云淡。
或许,正因为一生的沧桑,才练就出陈先生的大彻大悟后的豁达。
或许,正因为曾经对钱财的过于追逐,才有了今天视钱财如粪土的淡定。
或许,把自己的经验、智慧传递给他人,帮助困境中的人过上不困境的日子,帮助大大小小的生意人少走弯路,才是陈先生兼济天下的抱负和人生下半场活着的意义。
商人——汉正街“一支笔”
1941年,陈永镒出生在汉口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陈国栋是当时大汉口响当当的人物,陈国栋开设成记山货行、成大香烟号和永益烟厂,经营猪鬃、牛羊皮、香烟等生意。陈国栋希望儿子将来成为一个大资本家,特意为他取名为“陈永镒”。“镒”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有盈余富足之意,显然陈国栋希望儿子成为一名腰缠万贯的大商人,他在父亲经商的氛围中长大,可最终偏偏违父令而行。
新中国成立初,被扣上“资本家”帽子的陈家不得不将世代经营的成果上交国家,成了彻彻底底的无产阶级,而且社会地位还远不如无产阶级。
1962年,二十出头的陈永镒高中毕业,因“家庭成分”不好,成绩优越的陈永镒与象牙塔无缘。家境窘迫,陈永镒却不想当兵更不想做商人,他日日斟酌文章,进出报社,做着在当时不能为家里赚一分钱的“文学梦”。
一天,陈永镒兴奋的跑回家,拿出一份报纸摆在父亲面前,“爹,我的文章上报了!”陈永镒满脸的兴奋换回的却是父亲恨铁不成钢的责备:“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你折腾这些有什么用?”
梦想与现实的尴尬对峙,让陈永镒顿时明白:精神追求必须建立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陈永镒的文学梦暂时搁浅。
1980年,市政府批准恢复汉正街市场的第二年,背负养家重担的陈永镒向亲戚借了80元钱办了营业执照,赤手空拳闯入汉正街。80年代初,汉正街的个体户“以路为市,以地为摊”。陈永镒在汉正街新街的十字路口旁放张竹床当货摊,扯块塑料布当雨棚,进出货全靠自己手提肩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折腾十几二十个小时,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那时个体户地位卑微,直到1984年陈永镒摸爬滚打成为汉正街为数不多的“万元户”后,他才觉得有了挺直腰杆的资本。和其他“万元户”不同的是,他从不乱花一分辛苦钱。到沪宁苏杭采购舍不得坐飞机,乘火车也都买硬座。已相当富裕的陈永镒和其他个体户不一样,他并没有沉醉于物质享受,而是重拾笔杆,让搁浅已久的文学梦重新起航。
提起再次叩响报社大门,陈永镒对那次笨拙而执拗的经历充满感慨:1987年的一天,陈永镒迟疑地走进报社编辑部,忐忑不安的递上自己的稿子,报社编辑接过稿子赞叹:“稿子指导顾客购衣,很实用啊,可以见报,不过——”编辑指着落款处的一枚公章“这公章嘛,以后就不用盖了!”陈永镒悬着的心总算落下地来,望着编辑连连点头。原来,陈永镒害怕报社不接受个体户的投稿,硬是求着某国营酒店的负责人帮忙盖上公章,让稿子变成了“公家的”。
从此,陈永镒一发不可收拾,向省市各报刊积极投稿,他投稿的几家报社反过来又报道了他,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更是为其做了专题报道。一夜间,陈永镒再次以文人身份名扬万里,成为汉正街的“一支笔”,有关他商海弄潮、叱咤文坛的美谈使其成为全国罕见的商文“两栖人”。
汉正街“一支笔”——财商撰稿人
1987年,陈永镒在武汉经营的皮服店已多达6家,这种经营规模放到现在都是不得了的事,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皮服大王”。
陈永镒并无经营皮服的经验,也无做皮服霸盘的实力,但他却做得最成功,这让很多同行后生迷惑不已。
事实上,陈永镒刚开始做生意时也糟透了,简直就是两眼一抹黑,心中没有谱。“别人卖什么我就跟着卖,结果我的摊成了杂货摊,衬衣、裤子、马甲、毛衫应有尽有,就是一件都卖不出去!”后来他想,总跟着别人走肯定赚不到钱,得走在别人前面。“后来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推出‘单打一’服装。比如,我84年专卖人造革夹克,87年专营羊皮夹克,92年专营女羊毛衫,94年流行高弹踩脚裤,我就专营这个……”陈老说这叫“一招鲜,吃遍天”,陈永镒做生意的超前思维与对商机的敏锐嗅觉让他先人一步迈入了成功的殿堂。
“但我并不满足。”陈老回忆当年驰骋商海的风光往事并未显现出过多的兴奋,陈老眼里泛光,仿佛有着更大的使命待他去履行,有着更多的责任待他去承载。
“自古以来,‘商’总是和‘奸’脱不开关系,商人一直没有地位,80年代初我刚在汉正街做生意时连头都不敢抬,怕碰见熟人。若不是进不了‘公家’企业,不是因为家徒四壁,我肯定不会去做商人。”如今,尽管陈老已在商海博得一片天,他也并不满足。他说:“成功的商人不能局限于会赚钱,更重要的是要在社会中重树自己的地位,改变人们对商人的偏见。”
为了给商人争一口气。陈永镒在报纸上发表公开声明:“皮服自购买之日起半月内,如发现质量问题,可持卡退换。”商家跟自己这么“较真”的在汉正街还是头一例,没想到的是,“本是为了给商人正名,无意做成了更大的生意。”
陈永镒经商二十多年,悟出了一个道理:商人经商的宗旨不在索取而是在于付出,在于诚信。
波兰记者曾这么问陈老:“在波兰,以拥有小轿车多少来衡量老板的大小,陈老板,请问您有几辆小轿车?”陈永镒毫无避讳地说:“我一辆小轿车都没有,我家距离市场只一箭之遥,无须小轿车代步,当然,相对于李嘉诚、柳传志,我谈不上有什么成就。”朴实无华的话语背后,是陈永镒“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梦,或者说文学梦。
陈永镒说,关于经商方面的文学,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珍稀的第一手素材。他以商人的角度写了《汉正街揭秘》、《购物省钱七诀》、《购物防骗术十种》以及教顾客如何与商家讨价还价的文章,如此“胳膊肘往外拐”的文章一经发表,立刻赢得消费者的高度赞誉。他比报社的编辑记者都勤快,常在收摊后搬个小凳在幽暗的灯光下奋笔疾书到深夜。
看到规整繁荣的汉正街市场,看到越来越多的商家信奉诚信,看到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商人,弘扬商人义举后,陈永镒笑着说:“这比赚钱更有意义。”
1993年,陈永镒的一篇短文《汉正街上往前走》在市个协、电台、晚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我看个体私营经济”征文中获奖,这也是唯一一篇出自个体户之手的获奖作品。
有的人可以做财富的巨人,但可能是精神的侏儒,有的人可以毕生为精神事业做贡献,却无力为自己争取更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而陈永镒这位商文“两栖人”无论在商业上还是在文学造诣上都取得令人惊羡的成就。
财商撰稿人——创业导师
经商二十年,撰文二十年。就在世人纷纷下海淘金的90年代,陈永镒却做出了完全相反的人生抉择——弃商从文。
1996年,汉正街成立总商会,陈永镒被推举为常务副秘书长,从此,成为全职财商媒体撰稿人。
2000年2月14日,正是春节正月初八,一大早陈永镒就来到工商局门前等候,他正是来申请“湖北省第一个独资企业”的。自《个人独资法》颁布以来,陈永镒的心情就没有平静过,他买来一本细心研究了一个多月,最终决定申报“陈永镒商务顾问工作室”。
从“资本家”过渡到“知本家”的陈永镒已成为湖北著名儒商、资深创业导师、高级经营师、财商撰稿人,这些头衔并非浪得虚名。多年前,就不断有商界朋友就经商之道慕名前来咨询。
一个清晨,从外地赶来一对夫妇,在汉正街中心大楼找到陈永镒,一见陈永镒就道明了来意,他们想出几万元和一些空房与陈永镒联手做生意,陈永镒当场被两位年轻人的诚意感动,并细心为他们制定了一套方案,让他们照着方案做。后来,这对夫妇果然赚了钱,并登门拜谢。陈永镒说:“看到他们将事业做起来就是我最大的满足,这比当年我被评为‘万元户’还高兴!”
2009年,陈永镒的《汉正街·生意人·买卖经》出版发行,他说:“现在我有‘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之感,写文章越写越有瘾。三十年前我经商,为填饱肚子;二十多年我边做生意边耍笔杆子,为了树商人诚信,为商人争气;现在我走出商海,成为创业导师,是为了让更多人靠勤劳填饱自己的肚子、发家致富。”
陈永镒辗转商、文两界,人生历经三次转变,其追求是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体现和升华。有人问他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而去做“苦书生”,他说:“做生意只能富我一家,我写文章能将经商之道传播给更多人,我写书又能将经商之道传给世世代代的商人。”
有人说,良商学儒,商人做到一定程度就会学儒:兼济天下。
笔者相信,以陈永镒先生的传奇经历和天生文心,一定会有文、商兼俱的“醒世之言”传奇问世,且桃李满天下。
编辑陈 静
《商道》杂志QQ群①群号:6654648
或许,正因为一生的沧桑,才练就出陈先生的大彻大悟后的豁达。
或许,正因为曾经对钱财的过于追逐,才有了今天视钱财如粪土的淡定。
或许,把自己的经验、智慧传递给他人,帮助困境中的人过上不困境的日子,帮助大大小小的生意人少走弯路,才是陈先生兼济天下的抱负和人生下半场活着的意义。
商人——汉正街“一支笔”
1941年,陈永镒出生在汉口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陈国栋是当时大汉口响当当的人物,陈国栋开设成记山货行、成大香烟号和永益烟厂,经营猪鬃、牛羊皮、香烟等生意。陈国栋希望儿子将来成为一个大资本家,特意为他取名为“陈永镒”。“镒”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有盈余富足之意,显然陈国栋希望儿子成为一名腰缠万贯的大商人,他在父亲经商的氛围中长大,可最终偏偏违父令而行。
新中国成立初,被扣上“资本家”帽子的陈家不得不将世代经营的成果上交国家,成了彻彻底底的无产阶级,而且社会地位还远不如无产阶级。
1962年,二十出头的陈永镒高中毕业,因“家庭成分”不好,成绩优越的陈永镒与象牙塔无缘。家境窘迫,陈永镒却不想当兵更不想做商人,他日日斟酌文章,进出报社,做着在当时不能为家里赚一分钱的“文学梦”。
一天,陈永镒兴奋的跑回家,拿出一份报纸摆在父亲面前,“爹,我的文章上报了!”陈永镒满脸的兴奋换回的却是父亲恨铁不成钢的责备:“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你折腾这些有什么用?”
梦想与现实的尴尬对峙,让陈永镒顿时明白:精神追求必须建立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陈永镒的文学梦暂时搁浅。
1980年,市政府批准恢复汉正街市场的第二年,背负养家重担的陈永镒向亲戚借了80元钱办了营业执照,赤手空拳闯入汉正街。80年代初,汉正街的个体户“以路为市,以地为摊”。陈永镒在汉正街新街的十字路口旁放张竹床当货摊,扯块塑料布当雨棚,进出货全靠自己手提肩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折腾十几二十个小时,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那时个体户地位卑微,直到1984年陈永镒摸爬滚打成为汉正街为数不多的“万元户”后,他才觉得有了挺直腰杆的资本。和其他“万元户”不同的是,他从不乱花一分辛苦钱。到沪宁苏杭采购舍不得坐飞机,乘火车也都买硬座。已相当富裕的陈永镒和其他个体户不一样,他并没有沉醉于物质享受,而是重拾笔杆,让搁浅已久的文学梦重新起航。
提起再次叩响报社大门,陈永镒对那次笨拙而执拗的经历充满感慨:1987年的一天,陈永镒迟疑地走进报社编辑部,忐忑不安的递上自己的稿子,报社编辑接过稿子赞叹:“稿子指导顾客购衣,很实用啊,可以见报,不过——”编辑指着落款处的一枚公章“这公章嘛,以后就不用盖了!”陈永镒悬着的心总算落下地来,望着编辑连连点头。原来,陈永镒害怕报社不接受个体户的投稿,硬是求着某国营酒店的负责人帮忙盖上公章,让稿子变成了“公家的”。
从此,陈永镒一发不可收拾,向省市各报刊积极投稿,他投稿的几家报社反过来又报道了他,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更是为其做了专题报道。一夜间,陈永镒再次以文人身份名扬万里,成为汉正街的“一支笔”,有关他商海弄潮、叱咤文坛的美谈使其成为全国罕见的商文“两栖人”。
汉正街“一支笔”——财商撰稿人
1987年,陈永镒在武汉经营的皮服店已多达6家,这种经营规模放到现在都是不得了的事,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皮服大王”。
陈永镒并无经营皮服的经验,也无做皮服霸盘的实力,但他却做得最成功,这让很多同行后生迷惑不已。
事实上,陈永镒刚开始做生意时也糟透了,简直就是两眼一抹黑,心中没有谱。“别人卖什么我就跟着卖,结果我的摊成了杂货摊,衬衣、裤子、马甲、毛衫应有尽有,就是一件都卖不出去!”后来他想,总跟着别人走肯定赚不到钱,得走在别人前面。“后来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推出‘单打一’服装。比如,我84年专卖人造革夹克,87年专营羊皮夹克,92年专营女羊毛衫,94年流行高弹踩脚裤,我就专营这个……”陈老说这叫“一招鲜,吃遍天”,陈永镒做生意的超前思维与对商机的敏锐嗅觉让他先人一步迈入了成功的殿堂。
“但我并不满足。”陈老回忆当年驰骋商海的风光往事并未显现出过多的兴奋,陈老眼里泛光,仿佛有着更大的使命待他去履行,有着更多的责任待他去承载。
“自古以来,‘商’总是和‘奸’脱不开关系,商人一直没有地位,80年代初我刚在汉正街做生意时连头都不敢抬,怕碰见熟人。若不是进不了‘公家’企业,不是因为家徒四壁,我肯定不会去做商人。”如今,尽管陈老已在商海博得一片天,他也并不满足。他说:“成功的商人不能局限于会赚钱,更重要的是要在社会中重树自己的地位,改变人们对商人的偏见。”
为了给商人争一口气。陈永镒在报纸上发表公开声明:“皮服自购买之日起半月内,如发现质量问题,可持卡退换。”商家跟自己这么“较真”的在汉正街还是头一例,没想到的是,“本是为了给商人正名,无意做成了更大的生意。”
陈永镒经商二十多年,悟出了一个道理:商人经商的宗旨不在索取而是在于付出,在于诚信。
波兰记者曾这么问陈老:“在波兰,以拥有小轿车多少来衡量老板的大小,陈老板,请问您有几辆小轿车?”陈永镒毫无避讳地说:“我一辆小轿车都没有,我家距离市场只一箭之遥,无须小轿车代步,当然,相对于李嘉诚、柳传志,我谈不上有什么成就。”朴实无华的话语背后,是陈永镒“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梦,或者说文学梦。
陈永镒说,关于经商方面的文学,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珍稀的第一手素材。他以商人的角度写了《汉正街揭秘》、《购物省钱七诀》、《购物防骗术十种》以及教顾客如何与商家讨价还价的文章,如此“胳膊肘往外拐”的文章一经发表,立刻赢得消费者的高度赞誉。他比报社的编辑记者都勤快,常在收摊后搬个小凳在幽暗的灯光下奋笔疾书到深夜。
看到规整繁荣的汉正街市场,看到越来越多的商家信奉诚信,看到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商人,弘扬商人义举后,陈永镒笑着说:“这比赚钱更有意义。”
1993年,陈永镒的一篇短文《汉正街上往前走》在市个协、电台、晚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我看个体私营经济”征文中获奖,这也是唯一一篇出自个体户之手的获奖作品。
有的人可以做财富的巨人,但可能是精神的侏儒,有的人可以毕生为精神事业做贡献,却无力为自己争取更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而陈永镒这位商文“两栖人”无论在商业上还是在文学造诣上都取得令人惊羡的成就。
财商撰稿人——创业导师
经商二十年,撰文二十年。就在世人纷纷下海淘金的90年代,陈永镒却做出了完全相反的人生抉择——弃商从文。
1996年,汉正街成立总商会,陈永镒被推举为常务副秘书长,从此,成为全职财商媒体撰稿人。
2000年2月14日,正是春节正月初八,一大早陈永镒就来到工商局门前等候,他正是来申请“湖北省第一个独资企业”的。自《个人独资法》颁布以来,陈永镒的心情就没有平静过,他买来一本细心研究了一个多月,最终决定申报“陈永镒商务顾问工作室”。
从“资本家”过渡到“知本家”的陈永镒已成为湖北著名儒商、资深创业导师、高级经营师、财商撰稿人,这些头衔并非浪得虚名。多年前,就不断有商界朋友就经商之道慕名前来咨询。
一个清晨,从外地赶来一对夫妇,在汉正街中心大楼找到陈永镒,一见陈永镒就道明了来意,他们想出几万元和一些空房与陈永镒联手做生意,陈永镒当场被两位年轻人的诚意感动,并细心为他们制定了一套方案,让他们照着方案做。后来,这对夫妇果然赚了钱,并登门拜谢。陈永镒说:“看到他们将事业做起来就是我最大的满足,这比当年我被评为‘万元户’还高兴!”
2009年,陈永镒的《汉正街·生意人·买卖经》出版发行,他说:“现在我有‘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之感,写文章越写越有瘾。三十年前我经商,为填饱肚子;二十多年我边做生意边耍笔杆子,为了树商人诚信,为商人争气;现在我走出商海,成为创业导师,是为了让更多人靠勤劳填饱自己的肚子、发家致富。”
陈永镒辗转商、文两界,人生历经三次转变,其追求是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体现和升华。有人问他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而去做“苦书生”,他说:“做生意只能富我一家,我写文章能将经商之道传播给更多人,我写书又能将经商之道传给世世代代的商人。”
有人说,良商学儒,商人做到一定程度就会学儒:兼济天下。
笔者相信,以陈永镒先生的传奇经历和天生文心,一定会有文、商兼俱的“醒世之言”传奇问世,且桃李满天下。
编辑陈 静
《商道》杂志QQ群①群号:66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