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哲学研究的新篇章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西方环境哲学面临的一个最为突出问题便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纷争与对抗(参见杨通进、谢扬举、彼得•温兹、戴斯•贾丁斯等众多学者的相关论著):总体说来,在本体论上,前者彰显“荒野”的系统性、自组织性和先在性等,主张“荒野自然观”,后者彰显自然的可分解性和可还原性,主张“机械论自然观”;在价值论上,前者主张自然的“内在价值论”,后者主张自然的“效用价值论”;在认识论上,前者主张整体主义的“生态学范式”,后者主张科学主义的“笛卡儿范式”;在方法论上,前者主张“敬畏自然”的“有所不为”,后者主张“控制自然”的“有所作为”。
  国内的环境哲学大体也是如此,可以说是西方环境哲学“战火”的蔓延或延续:二十多年来,“走出”还是“走进”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始终没有达成统一的有说服力的共识。此外,国内的环境哲学尚处于对西方环境哲学“翻译”、“吸收”与“借鉴”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或个性主张,“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哲学还没有形成”(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会长余谋昌在首届国际环境伦理学大会上的讲话)。
  基于此,如何整合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这是当前环境哲学界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哲学,以回应当代坚持科学发展观,塑造“生态文明”,尤其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这是国内环境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解决上述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诚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撰写过专门的、系统的环境哲学,但是,透过马克思主义丰富的学术思想和绚丽的学术画卷,特别是其关于自然、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自然与社会关系的论述,我们随处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环境哲学思想的璀璨。正像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伯克特所说,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具有的生态意义远远超出以往公认的评价”。福斯特也持相同的看法,认为“马克思关于城乡之间、人类和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关系断裂的概念……使他提出了对环境恶化的批判,而这一批判预见了很多当今的生态学思想”(转引自刘仁胜撰写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研究还处于“零敲碎打”的状态,还谈不上系统化、全面化和深刻化。因此,研究并建构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不仅是西方环境哲学中国化、实现环境哲学两大学派整合与超越自身的需要,而且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需要。
  2008年底,笔者欣喜地看到,由青年学者孙道进所著的《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一书,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该书不仅较出色地满足了整合与超越西方环境哲学、构建中国环境哲学的需要,而且开拓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境界,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著作。
  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对象性”范畴为“纲”,以对象性的人、自然的对象性、对象性活动(劳动或生产)为“目”,织起了“自然——对象性活动——人和人的社会”的非线性之“网”。在此基础上,针对西方环境哲学的理论弊端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辩证法、历史观的维度,对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进行了尝试性的构建,凸显了环境哲学的中国特色。具体讲:
  在本体论维度上,该书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人学观,以此整合荒野自然观与机械论自然观、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人”与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人”,并为人“为什么”要呵护自然以及“怎么样”呵护自然提供了充分的“本体论证明”。
  在价值论维度上,该书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的价值以及自然为何具有价值的思想,以此超越自然的“内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并为环境哲学(伦理学)从“是”到“应该”的平稳性过渡提供了“充足理由律”。
  在认识论维度上,该书阐发了马克思主义把握自然的思维范式,以此扬弃“生态学范式”与“笛卡儿范式”,并为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本体论和价值论提供了“合法性”辩护。
  在方法论维度上,该书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以此批判“敬畏自然”与“控制自然”,并为人类既能合理地开发自然,又能有效地保护自然指明了科学的实践路径。
  在辩证法维度上,该书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对象性活动的辩证法,以此扬弃西方环境哲学在“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之间的极端摇摆,实现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彼此作为“对象”的和平共处与相互融通。
  在历史观维度上,该书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解释原则”,以此实现西方环境哲学由“浅绿”向“深绿”的转变,并通过自然的历史、人的历史、社会的历史与对象性活动的历史的统一,论证了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走的是同一条道路”。
  纵观该书的6章33万字,笔者发现,相对于目前国内外环境哲学研究的进展而言,该书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上都具有创新性:
  在研究视角上,该书以哲学六大“板块”为座架分析并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这样的研究视野或研究高度在环境哲学研究领域未曾有过。
  在研究方法上,由于国内环境哲学研究队伍中的不少人“出生”于理工科或科技哲学专业,他们往往站在实证主义的“知识论立场”上阐发其主张,出现了就自然论自然,甚至把人等同于物的“敌视人”的倾向。与此同时,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又似乎对环境哲学兴趣不很大,不少人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上,偏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而疏忽其自然观。因此,到目前为止,环境哲学还一直没有成为哲学界的主流话语。该书成功地吸收和借鉴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如盖亚假说、协同学、自组织理论、测不准原理、蝴蝶学理论等,并以此补充和完善了“马克思”,这就在环境哲学研究上架起了沟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桥梁,拓宽了环境哲学研究的视野。据笔者所知,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还很少有人做过。
  在研究观点上,该书把西方环境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七大”精神综合起来构建中国特色的环境哲学,这是最困难、最具风险性和最不成熟的尝试,但却是最具创新性的试探,因此很值得我们对其予以鼓励和借鉴。
  总之,从写作的理论语境与现实语境看,该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从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看,该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严谨性、哲理性和超前性。二者综合起来看,该书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哲学功底及其特有的哲学思维方式。它既是对西方环境哲学的整合与超越,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尝试性构建。当然,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环境哲学思想而言,该书在研究深度和研究宽度上还大有潜力可挖,这有待于作者和环境哲学界的同行们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 朱凯)
其他文献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科学性、开拓性、继承性、系统性、前瞻性、务实性、本土性、开放性等重要特征。把握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发展规律和实践路径,从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  关键词:改革开放
期刊
摘 要: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中,自由意志是法的出发点和主体,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作为法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抽象法、道德和伦理,是自由意志由低到高、由自在到自为的发展过程。因此,道德、法律、伦理都是自由意志定在的不同形态和不同阶段,它们的辩证运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和辩证过程。由自由意志与法的精神的内在关联以及法与德的有机整体性可知,社会治理的合理性,不是抽象的德治或抽象的法治的合理性,而是道德-法律、德
期刊
摘 要:“荒野”概念不仅在哲学争论而且在大众文化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野性大自然常常被视为一个人们遭遇意想不到事件的超文化领域的地方。一些作家和电影制作者通过叙述表现自然另一种荒芜景象的故事,从而反对将野性大自然罗曼蒂克化的主流观点。当遭遇到野性和蛮横,人们有时会在井然有序、人类中心和自我创造的世界图景同另外一种诚如普兰武德所说的“界外风景”的另外一种自然之间,感到不自在。 《杰瑞》、《荒野生存》、
期刊
摘要:加勒比海作家简里斯在其著作《藻海无边》中利用各种意象来诠释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的身份危机,其中,镜子意象的运用尤为突出。笔者从安托瓦内特与母亲和奶妈、其他黑人、丈夫、镜子四重关系来探讨小说中频繁出现的镜像/映射在安托瓦内特身份建构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简里斯;《藻海无边》;身份;镜像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08)01005405    夏洛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荒野”这个词在传统意义上的定义逐渐开始被许多著名的环境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所批判。他们强烈批判已有的“荒野观”,指出这种观念在实际上是有二元论倾向,是带有种族中心主义,是处于静止不变状态的错误观念。而面对这样的指责,传统的荒野观却从1964年的荒野法案中找到了能够为自己明确解释和辩护的证据。但是,尽管如此,被荒野法案强力支撑的荒野观仍在这些批判者们精明地解构之下,与荒野法案中对荒野的
期刊
摘 要:茨威格《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中“陌生女子”对于自己执著奉献了一生的爱情默默诉说,曾引起众多读者的感慨与思索。本文以“陌生女子”临终前的这一份爱情表白为出发点,阐明了人世间真挚情感的存在不仅应该大声表白而且一定要表白清楚。文章进一步指出现代女性对于爱情应该拥有自己的主张,要学会在纷繁芜杂的社会中守护自己的精神领地。  关键词:茨威格;《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爱情;精神领地  中图分类号:I1
期刊
摘 要:笔者介绍了图片在期刊中的作用,阐述了读图期刊的概念和分类,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城市林业》的办刊实践为例,对读图类学术期刊的创办进行了相关探索。  关键词:读图学术期刊;图片;《中国城市林业》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8)01010504    在学术期刊中合理、准确、充分发挥图片功能不仅是“读图时代”的要求,也是期刊市场竞争中赢得读者的有效
期刊
摘要:董仲舒的灾异理论存在着谴告和气感两种形式。谴告形式的灾异论在具体解释过程中有其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气感形式的灾异论弥补了这种局限,笔者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董仲舒“殽天地之化”的气感论。这种理论对之后气论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董仲舒;灾异论;气感说;气论  中图分类号:B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1004705
期刊
摘要:初唐骈文继承了六朝骈文余绪,又有新时代的特点。序文是王勃骈文中最有声色的一部分,其文结合个人际遇,内容相对充实,情感抒发浓烈自然,于六朝骈文之外,别开高华、阳刚之气。  关键词:王勃;骈文;序文  中图分类号:I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1005705    王勃一生短暂,仅二十余个春秋,留下的篇篇华章,千古之后仍熠熠生辉。王勃生活
期刊
摘 要:和谐社会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主要依靠法律的调节实现的。《绿色民法典草案》作为法律生态化发展的产物,它的绿色理念及其法律制度与当下中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高度契合,必将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绿色民法典草案》;构建;和谐社会;作用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08)01003707    法律作为社会的基础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