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中真菌是常见条件致病菌,其中最常见的是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粗球孢子菌及荚膜组织胞浆菌,近来还报告一些不常见的致病真菌,这里介绍其中几种。
【机 构】
:
1.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br>2.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皮肤病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中真菌是常见条件致病菌,其中最常见的是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粗球孢子菌及荚膜组织胞浆菌,近来还报告一些不常见的致病真菌,这里介绍其中几种。
其他文献
目前治疗白癜风的方法很多,包括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本文报道了用自体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的结果。
病理学家已将嗜伊红小体作为诊断线索应用多年,这些小体有些具有诊断价值,另一些则偶可提示某一特定的疾病过程。最近在皮肤迟发性卟啉症(PCT)水疱上方的表皮内发现一种嗜伊红小体,也称毛虫(caterpillar)小体。
播散性念珠菌病是住院病人的重要致病和致死原因,但至今尚无好的检测方法,培养多为阴性。已建立的检测念珠菌代谢产物D-阿拉伯糖醇(DA)作为侵袭性念珠菌病指标的方法,虽特异性好,但价昂、技术难度大、繁琐,不宜用于常规检验。报导一种高度特异而快速的酶学方法检测实验性播散性兔念珠菌病血清DA水平,并分析了它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病例1.男,5岁。因颈部淋巴结病和发热就诊,后又出现皮疹、唇开裂疼痛、双侧结膜炎等诊断为川崎病(KD),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和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无效。继又发生排尿困难、尿道口发红、手足关节肿胀,肘、踝、胫、掌跖等处红斑基础上2~3mm的角化性丘疹,左膝部融合成斑块表面云母状鳞屑,尿道口红斑脱屑伴有小糜烂面。
作者将麻风杆菌(ML)以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菌量感染黑长尾猴(SMM)。用来源于SMM的ML(猴ML)感染31只动物,又用来自人麻风的ML(人ML)感染4只SMM,并对它们进行了4~12年的观察。24只SMM经隐静脉(IV)和皮内(IC)(每耳两个部位、鼻尖、外前臂、外腓肠部和眶周)两种途径联合接种猴ML(MI=5%~10%),其中22只在接种后2个月到7年发展成麻风。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免疫发病机理中部分环节已被揭示或趋于明朗。本文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补体、抗原提呈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等方面的有关进展进行了综述。
近年来,遗传性免疫缺陷病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这类疾病有明显的皮肤表现,由于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寿命延长,皮肤科医师遇到这类疾病的可能性也增加。这类疾病包括慢性肉芽肿病、X性连锁免疫缺陷病和髓过氧化物酶缺陷病等的许多基因已被克隆化。文中讨论了此类疾病的诊断、皮肤表现和治疗。
曾有作者报道1例服特比萘芬后发生了Stevens-Johnson综合征。现报道2例患者口服特比萘芬后发生典型的多形红斑。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疾病,在人群中约占2%左右。在糜烂、萎缩型病人中可有烧灼或疼痛感,其病程较长,目前的治疗仍以皮质类固醇为主,作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比较了丙酸氯倍他索和丙酮缩去炎松软膏对其治疗的效果。
良性皮肤结节性多动脉炎(BCPAN)是一种少见病,主要累及皮肤、肌肉和关节的小血管和中等大小血管。该病呈良性、慢性和复发的过程,即使在长期随访中也无高血压或器官功能障碍的证据。文献中已报告100余例,但大多数为成人。有些作者怀疑是否存在此型血管炎。该文报告1980~1991年间所见到的10例10岁以下儿童BCPAN,以末梢坏疽和自动断离为其显著的临床特征,均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作者进行了前瞻性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