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走出去”探析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e_willi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文博事业的发展,高校博物馆已渐渐成为博物馆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高校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不容小觑。虽然有着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校园氛围,高校博物馆在组建以后却总缺少社会和大众的关注。文章通过介绍国内校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对高校博物馆走出去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高校 校博物馆 走出去
  高校博物馆的历史悠久,公元前290年左右的亚历山大博学园中的缪斯神庙被认为是西方最早出现的具有博物馆概念的建筑场所;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博物馆——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则是依附于牛津大学创建起来的;在我国,最早的中国人建立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也是张謇为通州师范学校将其作为附属机构而建立的。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文化事业也逐步同国际接轨,许多学校将目光投向了校博物馆建设。一些高校的博物馆是由院、系教学文物室扩建、改建而成,另一些则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所建立的专题博物馆。进入21世纪,校园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各大高校关注重点,校园博物馆的建设亦随之勃兴。
  一、高校博物馆的基本情况
  现阶段的我国高校博物馆三百余所,虽然数量目前在不断增加中,但是数量和规模却并不尽如人意。从总体数量与分布来看,我国高校博物馆分布范围较广,但极不均衡,以上海和北京数量最多,其余省市自治区呈零星分布。规模大、设施设备完备的高校博物馆仅有几十多所,基本上只有少数985和211的实力老牌高校会被人们所注意到。
  从博物馆的展陈内容来看,我国高校博物馆的馆藏物大致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和综合类。从整体水平来看,我国高校博物馆规模、质量不一,良莠不齐。有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成占地近9公顷的博物馆,也有迎来了“亿元时代”的南京大学博物馆。但实际上高校博物馆多的是蜗居于学校的图书馆、教学楼的一隅,门庭冷落,无人问津。
  现在高校博物馆也正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建设事业受到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各地相继成立地方高校博物馆联盟。上海于2008年率先成立高校博物馆联盟,北京的19所高校也于2012年成立了博物馆联盟,还有黑龙江的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以及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的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全国和地方高校博物馆联盟的成立推动了校博物馆的“走出去”,大部分的高校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高校博物馆的影响也在这些联盟的推动下由校内向校外不断辐射。
  二、高校博物馆的特性
  (一)专业性
  高校博物馆首先是为了学校服务而存在的博物馆,其主题和馆藏藏品是以学校为基础,针对性强,专业性十足。以北京的高校博物馆为例,均是在本校拥有的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社会大众开放的高校类博物馆。这些馆藏的展品首先是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服务,为师生们进行学习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与实物便利。不过只注重校博物馆的专业性也是一种局限。虽然专业性强也许会对师生的专业学习十分有利,但是如果是一般群众进入馆内就会看不懂。因为高校博物馆的展出内容起点高,注重的是展品的科学意义和文化代表性,强调的是博物馆的科研价值和教学用途,展示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虽然学术上的价值会得到高度评价,却没顾全社会不同层次的观众。这也表明了一点,如果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对展陈内容和展馆设计以及讲解工作针对观众好好规划,那么就很有可能就会造成公众看不懂、不想看的消极心理,将博物馆的“高大上”无限放大,想“走出去”就更加困难了。
  (二)平易性
  高校博物馆的产生源于本校、本地域的文化历史,相较于一般的社会公众博物馆,它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故事更加贴近观者。首先高校博物馆内的馆藏资源丰富,国内不少高校的藏品完全可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大馆中的珍品相媲美。而且现在大多数高校博物馆都免费向观众开放,也没有“排队5小时、看展5分钟”的烦恼。其次,学校发挥自身人才优势。不少大型公众类博物馆无法保证在游客量最多的时候,做好讲解、接待工作,他们也多少面临着缺人的困境。但是高校内的师生科研队伍可以进入博物馆实践工作,担任布展、设计、藏品管理、讲解等工作。学生利用自己的所学向前来参观的公众进行藏品介绍,帮助其更好地了解某件展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现实意义。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很好地亲近了民众,让博物馆之行变得生动、有趣。这种做法,对于高校来说也是一种好的课程学习。特别是对于博物馆、文物等或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实践比起单纯的理论学习要更加直观、深刻。
  三、高校博物馆需要“走出去”
  (一)立足实际
  国内高校博物馆的质量参差不齐,有钱、有馆藏的高校博物馆凤毛麟角。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学校的藏品做出准确的评估,不因为忽视校博物馆建设而埋没本校藏品,也不要因为面子工程而盲目开始博物馆工程建设。高校博物馆也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进步,在现今全球化的进程中,要与时俱进,多进行国际交流,学习国外成功的高校博物馆经验。打造出属于本校的博物馆招牌,将本校的资源、人才传输到社会中去,让大众了解到更多。
  (二)合作交流
  在建设校园博物馆的时候,首先要充分利用校内的人力、财力资源。这样的做法虽好,但是也要考虑到本校师资力量的承受力以及学生的专业侧重偏好。准确定位好本校博物馆及其功能作用,然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博物馆的工作教师、学生进行筛选、培训。也可以在全校范围进行宣传,鼓励非博物馆及相关专业,但是对博物馆事业有兴趣的学生加入校博物馆的建设服务工作。如果本校的实力不够,也可以聘请专业的博物馆专业及其管理专业的人员来校指导或工作,多举办相关专业的培训、讲座,加强师生对校博物馆的认知意识。此外,学校还可以适当收取少量的门票来作为维护博物馆建设的资金。如果学校的经费不足,也可以向社会发起众筹活动,实名登记的捐款人,拥有在博物馆开放后对其终身免费开放的福利。收取门票及服务费,让参观者有物有所值之感,使参观者对参观博物馆更加重视。学校同样可以和从事博物馆及相关事业的公司开展合作项目,相互带动,达成双贏。各大高校之间加强学术交流,在条件许可下,实现展品的交换互借,也可以互借场地举办学术活动,增强人才、资源的流动。
  (三)策展宣传
  想要吸引观众,不能只有一个花架子,陈列展览就是博物馆的实际内容的体现。高校博物馆的布展陈列一方面要以本校拥有的藏品为基础,另一方面也不能局限在展品的基础信息中。专业性是高校博物馆的特点之一,但是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不能将专业性全盘接受。这样,非专业的公众只会对高校博物馆敬而远之、避恐不及。高校博物馆更要强化趣味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在校的大学生们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布展和陈列设计可以多听取他们的想法。也可以鼓励本校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再配合上现代的科技化、信息化的媒体技术手段。展出的藏品也要深层次发掘其背后的内在意义以及历史与现实的意义。用一件展品讲述一段历史,折射出更璀璨的文化光辉。
  高校博物馆不仅要重视藏品、陈列、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等方面,更要重视宣传工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信息意识,把高校博物馆馆藏优势转化为互联网平台优势,利用新兴技术手段在多媒体传播平台共享优质博物展览,利用微博、微信、网站、论坛、报纸等多媒体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加深高校博物馆在大众心中的印象。
  参考文献:
  [1]李慧竹.高校博物馆教育与文化功能探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6).
  [2]杨剑平.高校博物馆对社会开放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1(5).
  [3]胡兴祥,何恩情,鲍丽娟.高校博物馆对外开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4(4).
  [4]王曼琪,米俊魁.高校博物馆对外开放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2).
  马 煜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从德育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德育社会化的关系出发,探讨发挥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主体性的基础、核心内容及实践意义,梳理高校德育社会化实践的根据,提出可操作性途径,切实提高
【正】 一九三三年七月,青年诗人臧克家的第一本诗集《烙印》在前辈诗人闻一多、王统照的资助下自费出版,获得广泛好评。同年十一月,茅盾、老舍在《文学》第一卷第五期上撰写
开放式数据库连接(ODBC)是一种用来在相关或不相关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存取数据的标准应用程序接口(API),本文给出AutoCAD环境下用VisualC+和ObjectARX2000 SDK进行ODBC编程的
介绍了一种后装压缩式垃圾车的液压系统及电磁阀微电脑控制系统的特点.
讨论了深空软着陆的一般方式和过程,描述了软着陆制导控制的总体方案。以燃耗最省为性能指标,分析推导了一种用于软着陆动力下降段的多项式制导控制律。以安全可靠为基本要求
1欧洲软篷厢式运输车的发展状况软篷厢式运输车是欧洲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研制并投入运营的.在近10~15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断开发、不断完善的过程.特别是随着欧洲高速
【正】 关汉卿以剧曲闻名于世,但散曲亦为后人推之为“大家”。《易余蘥录》里说:“词之体尽于南宋,而金元乃变为曲。关汉卿、乔梦符、马东篱、张小山,为一代巨手。”过去,关
【正】 “岁赋其二”之争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
二种热处理 T4 (答案处理) 和 Mg-3Zn 镁合金的腐蚀行为上的 T6 (老化处理) 的效果被电气化学的大小学习并且扫描电子显微镜学(SEM ) 。锌元素沿着谷物边界充实为对待 T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