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奥林匹克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主张以体育运动为载体,通过人文奥运理念对学生进行身体、心智和精神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 奥运人文理念对学生的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首先是一种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利用美好的理想来教育青年,从而促进世界和平。其次,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活动为平台展开的,它借助于体育的形式来完成其教育的过程,所以它与体育并不是一回事。第三,由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过程几乎完全地是通过体育活动来完成的,所以又不可避免地与体育有机地融合成为一体,从而使其自身成为具有体育、教育和文化3种人类活动方式特征的结合体。第四,体育并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奥林匹克运动并不是仅仅依赖于体育这种方式来完成其教育任务的。最后,由于人们习惯上将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教育又构成人类文化活动的一个部分,所以归根到底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宏大的人类文化活动,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理想的完美体现。
2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人文危机
面對飞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奥林匹克运动在摆脱政治和经济危机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人文危机。世界竞技由于受过度的商业化、职业化和兴奋剂的干扰,其“物化”特征日益显现出来,主体日渐迷失。由于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弱化,使得竞技中人文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在运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的一些非理性、非科学、非人性甚至非法手段的采用,从而导致奥运过程的变质,出现许多“奥运异化”现象,而且这一现象带有全球性。具体表现为:首先,运动训练的野蛮化,在运动训练中单纯挖掘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不尊重运动员的人格,轻视运动员必要的文化知识的教育;其次,运动竞赛的场外操纵日益严重,相当一部分人出于追求商业利润、体育赌博或其他政治方面等的目的,用非法手段操纵竞赛;最后,奥林匹克运动中失范现象日趋严重,如球迷骚乱、球场暴力、体育暴行频繁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运动成绩充斥着谎言,导致奥林匹克运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不同程度的下降。
3 奥林匹克运动中人文教育的目标
奥林匹克运动中加强人文教育,就是要有效抵制奥运异化,恢复奥运的本来面目。人文教育的主题是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面包括塑造自己的能量,是潜伏的,让它们表现出来,其手段就是教育。人文主义者认为教育是把人从自然状态中解脱出来发现自己人性的过程。强化奥运的人文教育一是要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二是要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作为一项高尚的社会文化活动,人们在参加奥林匹克活动时可以得到美好的艺术熏陶和心灵净化,从而丰富精神世界。从古奥运灭亡的历史教训中,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单纯追求成功和胜利对人文教育的负面影响,同时,高度的职业化和“奥运异化”现象也是国际奥委会决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对职业运动员采取逐步的、“有限度的开放”;通过指定必要的规章等方式,尽可能限制过分职业化;还将通过大力加强奥林匹克宗旨和精神的宣传教育,以防止由职业化带来的与奥林匹克相冲突的东西,确保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所以人们试图通过倡导对人们的人文教育,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使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中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追求更高的价值层次,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4 奥林匹克运动人文教育的途径
当今社会已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一定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与教育结合的新体系,试图把运动场外与运动场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运动场外开辟一条与运动训练、竞赛紧密相关的智能生产线,向运动员传授综合性知识包括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不断地认识奥林匹克与了解新知识,掌握前沿信息,使运动员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化、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通过人文教育的具体实施,充分展现奥林匹克如超越和完善自我、公平竞争、体艺结合以及弘扬文化的人文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详细了解运动员的受教育情况,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基本情况。针对运动员的不同状况,因材施教,普遍提高运动员的素质,逐步减轻奥林匹克运动中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
5 小结
在这个崇尚出类拔萃不容平庸的时代,人们讲求人文教育就是要训练和培养尽可能全才的精英体育人才而不是专门的肌肉运动机器,并且应该对运动员运动生涯中和退役后的为人处世态度和人格的养成负责。运动队和运动员进入高校接受继续教育已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人文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益田中学)
1 奥运人文理念对学生的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首先是一种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利用美好的理想来教育青年,从而促进世界和平。其次,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活动为平台展开的,它借助于体育的形式来完成其教育的过程,所以它与体育并不是一回事。第三,由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过程几乎完全地是通过体育活动来完成的,所以又不可避免地与体育有机地融合成为一体,从而使其自身成为具有体育、教育和文化3种人类活动方式特征的结合体。第四,体育并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奥林匹克运动并不是仅仅依赖于体育这种方式来完成其教育任务的。最后,由于人们习惯上将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教育又构成人类文化活动的一个部分,所以归根到底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宏大的人类文化活动,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理想的完美体现。
2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人文危机
面對飞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奥林匹克运动在摆脱政治和经济危机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人文危机。世界竞技由于受过度的商业化、职业化和兴奋剂的干扰,其“物化”特征日益显现出来,主体日渐迷失。由于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弱化,使得竞技中人文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在运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的一些非理性、非科学、非人性甚至非法手段的采用,从而导致奥运过程的变质,出现许多“奥运异化”现象,而且这一现象带有全球性。具体表现为:首先,运动训练的野蛮化,在运动训练中单纯挖掘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不尊重运动员的人格,轻视运动员必要的文化知识的教育;其次,运动竞赛的场外操纵日益严重,相当一部分人出于追求商业利润、体育赌博或其他政治方面等的目的,用非法手段操纵竞赛;最后,奥林匹克运动中失范现象日趋严重,如球迷骚乱、球场暴力、体育暴行频繁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运动成绩充斥着谎言,导致奥林匹克运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不同程度的下降。
3 奥林匹克运动中人文教育的目标
奥林匹克运动中加强人文教育,就是要有效抵制奥运异化,恢复奥运的本来面目。人文教育的主题是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面包括塑造自己的能量,是潜伏的,让它们表现出来,其手段就是教育。人文主义者认为教育是把人从自然状态中解脱出来发现自己人性的过程。强化奥运的人文教育一是要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二是要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作为一项高尚的社会文化活动,人们在参加奥林匹克活动时可以得到美好的艺术熏陶和心灵净化,从而丰富精神世界。从古奥运灭亡的历史教训中,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单纯追求成功和胜利对人文教育的负面影响,同时,高度的职业化和“奥运异化”现象也是国际奥委会决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对职业运动员采取逐步的、“有限度的开放”;通过指定必要的规章等方式,尽可能限制过分职业化;还将通过大力加强奥林匹克宗旨和精神的宣传教育,以防止由职业化带来的与奥林匹克相冲突的东西,确保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所以人们试图通过倡导对人们的人文教育,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使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中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追求更高的价值层次,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4 奥林匹克运动人文教育的途径
当今社会已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一定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与教育结合的新体系,试图把运动场外与运动场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运动场外开辟一条与运动训练、竞赛紧密相关的智能生产线,向运动员传授综合性知识包括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不断地认识奥林匹克与了解新知识,掌握前沿信息,使运动员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化、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通过人文教育的具体实施,充分展现奥林匹克如超越和完善自我、公平竞争、体艺结合以及弘扬文化的人文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详细了解运动员的受教育情况,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基本情况。针对运动员的不同状况,因材施教,普遍提高运动员的素质,逐步减轻奥林匹克运动中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
5 小结
在这个崇尚出类拔萃不容平庸的时代,人们讲求人文教育就是要训练和培养尽可能全才的精英体育人才而不是专门的肌肉运动机器,并且应该对运动员运动生涯中和退役后的为人处世态度和人格的养成负责。运动队和运动员进入高校接受继续教育已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人文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益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