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及其毗邻地区的开发历史至少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现有居民为客家人。保护区曾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也是闽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12月7日,为响应中国文联开展“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的号召,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一批特殊游客——来自海峡摄影学校创作提高班的老师及学员,他们扛着长枪短炮,用镜头记录宝山之神奇。在海峡摄影学校创作提高班班主任、上邦国际摄影俱乐部副主席王世民老师的带领下,40多名采风成员应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紫金铜业有限公司之邀,开始了为期3天的系列采风活动。
留与子孙后代的净土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是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南缘,气候具有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点,是福建三大水系闽江、汀江、九龙江的发源地,被称为“八闽母亲山”。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独特,不仅形成龙岩中心城市冬暖夏凉的优越气候,有闽西“天然空调”之称,而且是闽西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荟萃许多珍贵的生物物种和新种,被中外生态学专家誉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野生动物避难所”、“生物物种基因库”。尤其是经过中外专家调查论证,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列在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我国特有的华南虎,仍在这里生存繁衍,被专家确认为是“华南虎现存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的区域”,被称作是“华南虎的故乡”、“华南虎最理想的栖息地”。
由于梅花山地理位置相对隔离,历史上人为干扰破坏极少,因此森林大部份呈原始状态,是福建为数不多的生态保护相对完整的区域,是闽西地区天然林最集中的地区,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较高声誉。梅花山因生态保护完整,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被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的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中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名录”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先保护区”。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已接待前来考察的外国专家十余批,他们在考察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后,对梅花山的生态环境大加欣赏,称梅花山是“自然保护的杰出典范”和“留与子孙后代的净土”。
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层林迭翠、绿海无边。属于福建闽西南地区形成的一个独立完整的大断块的核心地带,犹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北回归线上,被专家、学者誉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
保护区是闽西玳瑁山的主体部分,历经多次构造运动,燕山运动导致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断裂构造的发育,使地形被切割破碎。沟谷纵横,起伏较大,河谷深切,形成较多的险峻和埠截壁。
此外,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森林景观极为丰富,植物种类起源古老,中国特有种类多,有全省最大面积的万亩大径级杉木林,梅花山青冈林、红豆杉林、柳杉林等,各木古树、珍惜植物遍布;自然景观奇特,拥有许多的地貌景观和水文奇观,是开展生态旅游的胜地。
生物资源基因库
梅花山的地理位置、森林生态、自然环境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大面积的森林资源是各种生物的保护伞、避难所,区内生物资源丰富奇特,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天然的基因库,是生物科学研究的理想基地。
梅花山保护区植物区系成份复杂,植被区系具有中亚热带南缘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点,组成典型的亚热带森林植被,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竹混交林,竹林,亚热带山地灌丛。属东洋界的中印亚界偏中北地带,具有向古北界的中亚过渡性,蕴藏栖息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华南虎,金钱豹、云豹、金猫、黑鹿、梅花鹿等42种珍稀动物和金斑啄凤蝶,詹彩臂金龟等珍稀昆虫。
华南虎的故乡
1990年,我国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合作,在闽、粤、湘、赣四省开展华南虎资源调查,在梅花山调查时取得重大突破,以确切的证据和事实证实华南虎仍在梅花山生存繁衍,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关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专家称梅花山是“华南虎现存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梅花山还被认为是华南虎最理想栖息地。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虎种,是中华民族高尚、勇猛、威武的象征。但由于历史原因,华南虎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栖息空间逐步缩小,现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据统计,全国华南虎(野外华南虎和动物园笼养)总数不超过一百只,比之大熊猫更为稀少,更为珍贵。华南虎拯救工程是我国三大野生动物(大熊猫、朱鹮、华南虎)拯救工程之一。目前我国正把华南虎拯救工程摆上议事日程。于1998年建成华南虎繁育研究中心,筹建中国龙岩梅花山华南虎园,为保护闽西典型的生态环境和世界最濒危物种作出贡献!
闽西的天然“空调”
梅花山是闽西地区良好的生态源。由于森林茂密,地表覆盖良好,成为闽西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据测算,每年可涵蓄降水20933.3万方,每年释放氧气4.3万吨,集落粉尘50多万吨;减少地表侵蚀量500多万方。因此,梅花山也是闽西地区一巨型的空气净化器和新鲜空气制造厂。
梅花山由于山体高大及所处的特定地理位置,形成了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山地气候,因离海洋较近,常受到东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加上西北和东南有武夷山脉和博平岭作天然屏障,对寒流南下和海洋暖湿气候入侵起阻挡和截留作用,形成龙岩中心城市冬暖夏凉,气温、湿度较为稳定的特点。
梅花山的存在不仅对龙岩中心城市气候调节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且对邻近地区的气候产生巨大影响,由于山体对冷空气的屏障作用,使处于梅花山东南侧的雁石溪谷地、永定河谷地及南侧的黄潭河谷地、汀江谷地成为整个闽西地区热量最丰富的地方。
紫金矿山的金色名片
紫金山位于上杭县城北,有文描述,“怪石嶙峋,耸峙天表,杭川第一名胜”。紫金山五峰峻峭,旭日含辉,夕阳倒映,色紫若金,故名紫金山。
据记载,唐末宋初,上杭紫金山下钟寮场主要是钟姓人居住的村落,已经有相当规模的村民在紫金山上采金,使用的是传统的河砂中淘金的方法。北宋钦差、矿业家郭福安受朝廷敕命,携带家眷,率领百名技师、技工,及当时最好的技术装备与充足经费,来到上杭钟寮场,开采紫金山金铜矿,每年向朝廷交纳近200两贡金和大量纯铜。后因中原战乱,无法返回,便带领家人在现上杭城址开基,取名“郭坊村”,世代相传,故有“未有上杭城,先有郭坊村”之说。
据《郭氏源流谱》《上杭县志》等资料记载,郭福安在杭开基后,生二子,裔孙近五十万人。后裔有迁居江西、四川、两广和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美州等地。据有史可查的明代以后文武进士、举人、知县、御史等郭福安后裔达700多人之众。近代文学名人郭沫若也是上杭城开基始祖郭福安的后裔。
北宋期间由于中原客家不断南迁,南来北往不同姓氏的客家人,在郭坊村留了下来,安居乐业。随着人口的集聚,郭坊村也逐渐成为了经济文化中心。在郭福安开发郭坊村百年后,县治(城)由钟寮场迁至郭坊村,就是现在的上杭县城。
紫金山顶的“龙井”,为上杭城十大景点之一,是当年开采金矿的遗迹,为后来全面开采紫金山金铜矿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依据。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上杭县矿产公司在紫金山初期开采时,发现了无数个古矿洞和溶炼炉遗迹。这些遗迹大部分是北宋时期郭福安率部开发紫金山时留下的,郭福安可谓是紫金矿业的先人,一位古代杰出的礦业家、冶金家。
2017年12月7日,为响应中国文联开展“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的号召,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一批特殊游客——来自海峡摄影学校创作提高班的老师及学员,他们扛着长枪短炮,用镜头记录宝山之神奇。在海峡摄影学校创作提高班班主任、上邦国际摄影俱乐部副主席王世民老师的带领下,40多名采风成员应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紫金铜业有限公司之邀,开始了为期3天的系列采风活动。
留与子孙后代的净土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是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南缘,气候具有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点,是福建三大水系闽江、汀江、九龙江的发源地,被称为“八闽母亲山”。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独特,不仅形成龙岩中心城市冬暖夏凉的优越气候,有闽西“天然空调”之称,而且是闽西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荟萃许多珍贵的生物物种和新种,被中外生态学专家誉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野生动物避难所”、“生物物种基因库”。尤其是经过中外专家调查论证,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列在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我国特有的华南虎,仍在这里生存繁衍,被专家确认为是“华南虎现存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的区域”,被称作是“华南虎的故乡”、“华南虎最理想的栖息地”。
由于梅花山地理位置相对隔离,历史上人为干扰破坏极少,因此森林大部份呈原始状态,是福建为数不多的生态保护相对完整的区域,是闽西地区天然林最集中的地区,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较高声誉。梅花山因生态保护完整,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被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的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中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名录”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先保护区”。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已接待前来考察的外国专家十余批,他们在考察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后,对梅花山的生态环境大加欣赏,称梅花山是“自然保护的杰出典范”和“留与子孙后代的净土”。
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层林迭翠、绿海无边。属于福建闽西南地区形成的一个独立完整的大断块的核心地带,犹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北回归线上,被专家、学者誉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
保护区是闽西玳瑁山的主体部分,历经多次构造运动,燕山运动导致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断裂构造的发育,使地形被切割破碎。沟谷纵横,起伏较大,河谷深切,形成较多的险峻和埠截壁。
此外,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森林景观极为丰富,植物种类起源古老,中国特有种类多,有全省最大面积的万亩大径级杉木林,梅花山青冈林、红豆杉林、柳杉林等,各木古树、珍惜植物遍布;自然景观奇特,拥有许多的地貌景观和水文奇观,是开展生态旅游的胜地。
生物资源基因库
梅花山的地理位置、森林生态、自然环境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大面积的森林资源是各种生物的保护伞、避难所,区内生物资源丰富奇特,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天然的基因库,是生物科学研究的理想基地。
梅花山保护区植物区系成份复杂,植被区系具有中亚热带南缘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点,组成典型的亚热带森林植被,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竹混交林,竹林,亚热带山地灌丛。属东洋界的中印亚界偏中北地带,具有向古北界的中亚过渡性,蕴藏栖息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华南虎,金钱豹、云豹、金猫、黑鹿、梅花鹿等42种珍稀动物和金斑啄凤蝶,詹彩臂金龟等珍稀昆虫。
华南虎的故乡
1990年,我国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合作,在闽、粤、湘、赣四省开展华南虎资源调查,在梅花山调查时取得重大突破,以确切的证据和事实证实华南虎仍在梅花山生存繁衍,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关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专家称梅花山是“华南虎现存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梅花山还被认为是华南虎最理想栖息地。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虎种,是中华民族高尚、勇猛、威武的象征。但由于历史原因,华南虎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栖息空间逐步缩小,现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据统计,全国华南虎(野外华南虎和动物园笼养)总数不超过一百只,比之大熊猫更为稀少,更为珍贵。华南虎拯救工程是我国三大野生动物(大熊猫、朱鹮、华南虎)拯救工程之一。目前我国正把华南虎拯救工程摆上议事日程。于1998年建成华南虎繁育研究中心,筹建中国龙岩梅花山华南虎园,为保护闽西典型的生态环境和世界最濒危物种作出贡献!
闽西的天然“空调”
梅花山是闽西地区良好的生态源。由于森林茂密,地表覆盖良好,成为闽西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据测算,每年可涵蓄降水20933.3万方,每年释放氧气4.3万吨,集落粉尘50多万吨;减少地表侵蚀量500多万方。因此,梅花山也是闽西地区一巨型的空气净化器和新鲜空气制造厂。
梅花山由于山体高大及所处的特定地理位置,形成了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山地气候,因离海洋较近,常受到东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加上西北和东南有武夷山脉和博平岭作天然屏障,对寒流南下和海洋暖湿气候入侵起阻挡和截留作用,形成龙岩中心城市冬暖夏凉,气温、湿度较为稳定的特点。
梅花山的存在不仅对龙岩中心城市气候调节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且对邻近地区的气候产生巨大影响,由于山体对冷空气的屏障作用,使处于梅花山东南侧的雁石溪谷地、永定河谷地及南侧的黄潭河谷地、汀江谷地成为整个闽西地区热量最丰富的地方。
紫金矿山的金色名片
紫金山位于上杭县城北,有文描述,“怪石嶙峋,耸峙天表,杭川第一名胜”。紫金山五峰峻峭,旭日含辉,夕阳倒映,色紫若金,故名紫金山。
据记载,唐末宋初,上杭紫金山下钟寮场主要是钟姓人居住的村落,已经有相当规模的村民在紫金山上采金,使用的是传统的河砂中淘金的方法。北宋钦差、矿业家郭福安受朝廷敕命,携带家眷,率领百名技师、技工,及当时最好的技术装备与充足经费,来到上杭钟寮场,开采紫金山金铜矿,每年向朝廷交纳近200两贡金和大量纯铜。后因中原战乱,无法返回,便带领家人在现上杭城址开基,取名“郭坊村”,世代相传,故有“未有上杭城,先有郭坊村”之说。
据《郭氏源流谱》《上杭县志》等资料记载,郭福安在杭开基后,生二子,裔孙近五十万人。后裔有迁居江西、四川、两广和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美州等地。据有史可查的明代以后文武进士、举人、知县、御史等郭福安后裔达700多人之众。近代文学名人郭沫若也是上杭城开基始祖郭福安的后裔。
北宋期间由于中原客家不断南迁,南来北往不同姓氏的客家人,在郭坊村留了下来,安居乐业。随着人口的集聚,郭坊村也逐渐成为了经济文化中心。在郭福安开发郭坊村百年后,县治(城)由钟寮场迁至郭坊村,就是现在的上杭县城。
紫金山顶的“龙井”,为上杭城十大景点之一,是当年开采金矿的遗迹,为后来全面开采紫金山金铜矿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依据。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上杭县矿产公司在紫金山初期开采时,发现了无数个古矿洞和溶炼炉遗迹。这些遗迹大部分是北宋时期郭福安率部开发紫金山时留下的,郭福安可谓是紫金矿业的先人,一位古代杰出的礦业家、冶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