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继续教育成功转轨

来源 :继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o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其中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是关键。继续教育是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有效手段,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管理的变革决定了继续教育必须转轨,也为继续教育的转轨创造了条件。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无论从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方面,还是对企业发展的微观方面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教育;转轨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重要一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为我们提出了许多紧迫而现实的问题。其中,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是三个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其它两个转变的基础,要实现这一根本转变,关键在教育,特别是与生产和从事生产的科技人员最贴近的继续教育。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为继续教育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继续教育是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有效手段,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继续教育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作一代的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同时,也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的重复,而科技进步缓慢、劳动者素质不高、管理创新不足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等问题而提出的。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在实现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另外,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知名品牌和标准化产品率低等原因,我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
  由此可见,无论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新情况以及资源环境的压力看,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等带动经济发展的阶段。这就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继续教育作为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增新、补充、拓宽、深化和提高能力的再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它在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方面将发挥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管理的变革决定了继续教育必须转轨
  
  我国已经具备了大力推进继续教育转轨的基本条件。继续教育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继续教育的发展需要具备三个基本的条件:生产力快速发展对科技发展和劳动力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科技知识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并得到普及;具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中介,也是继续教育的对象,是三个条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国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继续教育的发展转轨提出更高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这就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和转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新的发展要求,为新的发展目标做出贡献,必须转变过去分散型、依附性、短期化、口号化的教育模式,切实转变到与生产科研紧密结合,与社会发展协调联动,与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增长息息相关的轨道上来。
  
  (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
  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从1995年的75.84%下降到2005年的38.93%。国家高技术产业总值已超过4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额占全部商品的进出口额的比重已超过30%。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9,649亿元,比2002年增长1.56倍,跃居世界第三位。2006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2,94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1%,居世界第五位。2006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四位。科学技术既是推动继续教育发展的导航器,又是继续教育的内容和依托。继续教育要发挥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必须站在科学技术的前沿,向生产和科研人员传播最先进的科技知识,并与生产科研一线人员的发明、创造、创新和技术革新紧紧结合,才能对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人才总量的迅猛增加为实施继续教育转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至2006年间,我国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从91.2%提高到96%。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至2006年底,在校生从2890万人增加到4,031万人。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2002年至2006年,高等教育学生规模从1,600万人迅速增加到2,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总入学率从15%提高到22%,稳步进入大众化阶段。2005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36.5万人,居世界第二位。如此庞大的科技人才总量与我国在世界科技所占的地 位极不相称,如何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依靠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使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科技意识、科技理论、创新思维紧跟世纪科技发展的潮流和前沿,才能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从而为实现经济方式的快速转变,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继续教育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大有作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第一条措施提出来,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继续教育是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创新离不开人,特别是离不开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面向生产科研第一线,是创新的主力军,也是科技、知识、能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实现者。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离不开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没有他们的参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而专业技术人才最离不开的是继续教育,因为只有继续教育才能使他们的知识保持与世界最先进的知识同步,只有继续教育才能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前沿科技理论和实践,保持创新的敏锐性和先觉性。
  技术能力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技术是需要人特别是具有一定知识能量和技术专长的人才来掌握和使用的,因此人力资源或专业技术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类社会分为四个阶段:在自然经济当中自然条件是第一资源,在农业经济中土地是第一资源,在工业经济中技术资本是第一资源,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力资源成为第一资源。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众多的社会经济资源发展当中,人力资源具有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美国追赶英国实现的是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战略,日本追赶美国实现的是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战略,韩国追赶日本也是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相关研究表明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财富构成中,物质资本占20%,货币资本占16%,人力资本则占64%,高新技术产业中人力资本的比重更高。可见,发达国家已经把经济发展战略、科教发展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人才所有社会化、人才竞争全球化、人才管理法制化、人才资源资本化、人才开发持续化、人才安全稳定化。把人力或人才作为一种资源,是因为人力、人才身上具有一种特殊的发展潜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具有可开发性,因此人才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才的使用相当于能量的输出,人才的培训教育相当于能量的输入。没有人才的继续教育这种能量的输入,人才的创新提高是不可能和不可持续的。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成功转变的主力军。企业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离不开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企业经久不衰的竞争力的来源。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往往在人、财、物、技术和信息上进行投资,其中最重要的投资则是对人的投资,在这五项投资中,对人的投资回报率最大。例如,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在人才培训上每投入1美元,三年内在生产率上便可产出30美元。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的计算,企业竞争力的改善,40%来自其购进的设备、厂房和雇佣的技术工人,而竞争力改善的其余60%,则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发挥出来。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如四川二重、东电、东汽等大型企业高技能人才仅占本企业职工的3.4%、5.5%、4.4%。而发达国家现代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已占到企业员工的40-50%。因此,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无论从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方面,还是对企业发展的微观方面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继续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单位:河北省继续教育协会
  
  [责任编辑:姜 雪]
其他文献
该文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发展现状趋势、智慧农业概念内涵以及关键技术体系以及油菜全程生产智能化技术与装备三部分。农业生产发展现状阐述了国家战略、政策背景、学科拓展和新
2011年4月12号下午,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在作战实验中心观摩大厅举行了主题为“发挥特色优势 打造学术精品”的第二十二届学术报告会。
近年来随着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政策的推行,政府千方百计想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遏制药品价格上涨的政策,包括"药品零差价"、"两票制"等。但是,笔者通
有人说眼下是大比之年,思之,也不无道理。社会经历转型,人心承受震荡。一方面是多元形态的市场经济激活了许多个体个性的创造力,商品价值观激励着人们比效益、比效率、比拼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战略的贯彻落实,对外直接投资在中国逐步进入高速成熟的阶段,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区域也越来越广泛,国际投资的技
对终冷塔填料上的杂质化验分析,并采用多种溶剂进行溶解试验,实现了不停产对终冷塔的在线清洗,有效解决了终冷塔阻力高的问题。
文章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就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双师素质亟待继续教育、如何继续教育以及构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进行了探讨。
单片机以其高可靠性、高性价比、低电压、低功耗等一系列优点,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和大范围推广,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智能化仪器仪表及通讯设备、日常消费类产品、玩具等。并且已经深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人民生活的各层次中,如车间流水线控制、自动化系统、智能型家用电器(冰箱、空调、彩电)等,无不含有CPU控制器,即单片机控制。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这门技术,以便对这些产品进行维修、改造和设
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中国教席联合发起的"21世纪继续教育
本文在深入分析继续教育课程与学历教育课程区别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继续教育培训流程,继续教育课程在继续教育培训中的作用,以及继续教育课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