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理论+实践教学方式探索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y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设计美学教学方法的研究,选用五个教学训练题目将设计美学的一些原理、法则和设计风格等知识融会其中,形成“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全面、深刻感受设计美学丰富的内涵和运用于设计实践的重要性,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关键词: 《设计美学》 教学方法 “理论+实践”教学模式
  
  一、前言
  大学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三种能力:非凡的自学能力;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抉择能力;创造能力。因此,开设的各门课程都要为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这三种能力服务。《设计美学》是工业设计课程链上的重要一环。从教学角度,我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以便对教学有启示作用,在此与同行探讨。
  《设计美学》主要是为了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概念与原理、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有品位的造型能力、提高应用设计能力的理论课程。本课程重视传授设计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并将设计美学理论向设计实践能力转化,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如今,设计师和大众审美观念的多元化,造成了设计美学教育的复杂性。同一个产品,在不同职业人的眼里,有不同的“门道”。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用一个事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道理。
  朱先生说:“有一位商人、一位植物学家和一位诗人同时看樱花。商人出于牟利的考虑,就会计算这种花在市场上能卖出的价格,并且与园丁谈起生意来。植物学家去数数花瓣和花柱,把其开花的原因归结为季节到了,土质肥沃;并给花分类,取个拉丁学名。诗人却全神贯注地看花,看了好一会,若有所思地说一花一世界呀!”以上就是商人、植物学家和诗人站在经济、科学和审美的三种不同角度看待樱花的不同态度。
  设计美学也蕴涵了类似的道理。
  “德国的古德伦·波特兄弟在《市场要素设计》一书中列举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分别给出它们对性能、人机、审美、工艺和经济的侧重顺序方面做的描述。其中普及型大众高尔夫轿车是把工艺性放在首位,技术性和人机放在其次,而审美放在第三位。这表明它强调经济实用,而不看重观赏的气派。相反,豪华保时捷轿车则把审美要素放在首位,技术性和人机放在其次,而把工艺性放在第三位。这说明它强调豪华气派的审美特色,把车的魅力和性能的优势放在优先的地位,而不惜工本。对于中档轿车,则采取兼顾各种要素的原则。对于手工电锯,产品设计则把人机放在首位,把技术性能放在第二位,把工艺性放在第三位,而审美则被放在第四位,这说明它强调安全性和操作性,审美要求低于经济要求。对于装饰品的花瓶,设计时则把审美放在首位,人机放在最后。因为它主要功能在强调观赏性,而安全性一般不成问题。这些事例说明,尽管实用性是最基本的功能,但使用与审美两个方面功能的侧重却视不同类型和不同档次产品而各异。”①
  由此可见,审美受制于功能、经济、工艺、材料、结构、人机工程学等诸因素,它们的重要性受产品设计元素的排序变化而变化;因人而异和设计对象不同,审美呈现多元化。通过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要把设计美学蕴涵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仅凭课堂讲授参考书上的理论知识是不能奏效的。
  二、试将设计美学理论融入五个互动、实践教学过程之中,形成“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的讲授对象主要是欲投身于工业设计的理科生。他们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有获得专业知识的强烈愿望,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强,只要老师授课内容言之有物,条理清晰,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这些构成了学习本课程的良好基础。学习本课程的困难在于,设计美学理论对于理科生来讲是全新的感性知识。我在教学中遇到三种情况:一是一些学生轻视专业学科本身,认为设计美学没有什么好学的,一看就懂。二是产生畏难情绪,认为本学科理论性太强,离实际有距离。老虎吃天——不知从何处下嘴。三是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对学生原有的知识运用具有挑战性。基于以上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熟悉学生,经常利用各种机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追求。其次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课堂讲授和实物分析、生动的现场解析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组织专题交流、讨论形成互动,深化、扩充本课知识,达到师生相互启发、借鉴和探讨的目的。
  徐晓康在《设计美学导论》中论述学习设计美学的意义我认为还是很深刻的:1)阐释已经大众化、生活化的设计艺术中的美学现象、美学问题、实现审美教育。2)通过对大量设计现象的总结,提炼审美价值,丰富美学理论,深化美学研究。3)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总结,把设计美学理论运用于实践,实现新的审美创造,创造新的美学。②
  我列出本课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点并告知学生:1)什么叫设计美学?2)知晓一些设计美学原理。3)设计美学的构成元素。4)理解、牢记设计美学法则。5)灵活运用美学原理、法则指导设计实践。6)培养、提高个人的审美观。7)学会从美学角度分析设计作品。8)学会准确定位设计美学风格。围绕上述教学目的和要求及设计美学必须掌握的8个知识点,我专门拟定了5个互动、实践训练题目。
  1.从设计美学法则角度分析、研究一个工业产品的美学特征。
  给学生列出10个产品审美参考题目,让学生自选;到互联网或专业书籍上寻找资料,做成PPT,在课堂交流。潘同学在互联网上搜寻参考资料,做了一个“研究轿车车身比例如何美观”的课件,通过课堂专题交流,使同学们明白了美在和谐,美产生于形式的尺寸和比例,产生于整体和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和谐。
  她在课件中说,我们希望轿车造型能产生美感,就要找出恰当的尺寸和比例。轿车,更要注意线条和体量的和谐,当比例与尺度法则被破坏时效果图就不美观。由此可见,比例与尺度是画效果图必须遵守的。在轿车的表现图中,会因为种种原因常常忽视了比例和尺度,例如因为轿车的结构限制了设计,像动力前驱或后驱,发动机横列和纵列都会让轿车的造型发生变化;车身冲压部件之间的关系和装饰件的出现,都会使车身结构的尺寸和比例发生改变。经过观察、思考,提炼出轿车比例的法则:画车身的参考就是车轮。
  法则1:在车的同侧,两轮子之间的距离等于3个车轮直径。
  法则2:A柱底部延长线经过前轮圆心并与车轮相切。
  法则3:轿车车身总长在5—6个车轮直径之间。
  法则4:车身总高在车轮直径的2(1/4)倍和2(1/2)倍之间。
  潘同学在小结中说:此次作业也是我一次深入地学习,本人没有汽车造型设计的经验,通过研究轿车造型,使我知晓了手绘轿车的比例依据;明白了在追求产品造型完美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材料、工艺、结构等问题。设计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如何利用比例来遮掩缺陷,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对于比例,我认为遵从黄金比例即1:0.618是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只不过我们需要变通,需要调整以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经过到北京观摩车展,我发现车轮的比例是展现轿车审美很关键的一环,基本上车轮和车身保持着黄金比例会比较和谐。我们要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思考,学好设计美学理论,并且转化为实际设计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快速变化和设计发展的需要。
  2.平面设计元素在店铺招牌中的构成及运用。
  在商业繁华路段,限定一个区域,让学生观察店铺招牌,试对其做美学分析。每2人一组,写出观察分析报告,文图并茂,在课堂交流。
  为此,我专门制定了“店铺招牌”实地考察作业提示及要求:
  (1)范围和目标:从张湾医院路口到文化宫路段。观察马路两边的店铺招牌。
  (2)提示:观察、研究其色彩搭配、构图、图案、文字、图底关系、比例、使用材料、视觉效果等设计元素,充分考虑其关联性,运用设计美学的原理或美的构成元素进行分析。
  (3)选择10-15个店铺招牌,试将其分类。选择性地对其进行设计美学分析,说出其美学特征和设计不足。选择一个最差的招牌进行设计评析,阐述其违背了哪些美学原理和法则。
  (4)要求:①到实地仔细观察,做好记录。拍素材图片,择优备用。②分析要有理有据,言之有物;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招牌。③制作成PPT交流。控制在10页之内,发言8分钟之内。④文图并茂,紧扣主题,结尾处要有小结和感受。⑤每2人做一个PPT课件。
  (5)专题PPT评判参考标准:100分制。①扣题。按题目要求做(10分)。②条理性好。文字精练,图片搭配对应、吻合(20分)。③分析有理有据,言之有物,具有专业视点(重点,50分)。④画面编排美观。色彩、文字、构图、比例等合(10分)。⑤表达形式新颖,有创意(10分)。
  潘宝花同学在课题总结中说:“通过对店铺招牌的实地考察,发现身边的美无处不在。通过观察对比分析,也使自己对设计美学有了另一个层面上的认识。最重要的就是针对店铺设计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李玉杰同学在课题总结中说:“通过这次分析店铺招牌,我觉得在以后的设计中要多看,多想,多对比,在对比中寻找事物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更好地看清‘利与弊’。我对店铺招牌设计又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我的观察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设计一个店铺招牌,要考虑它的美学特性,包括字图大小和比例、图底色彩搭配、骨架材料和结构、造型、制作方法和技术、招牌与环境的关系等,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会造成作品设计有美中不足之处或功亏一篑。因此,一个设计师应具备许多素质,而对美的欣赏和表达能力尤为重要。
  3.课堂练习。
  对果篮进行美学分析。把实物摆在课堂上,每人把个人的认识、分析和评价写在纸上。
  
  图-1
  
  实物果篮(见图-1)。基本情况:尺寸33cm×33cm;钢筋直径0.4cm,7根+7根=14根,钢筋长度34cm;小钢球直径0.8cm,共28颗;大钢球直径1.5cm,共3颗;果篮边高12cm;果篮方格4.5×4.5cm;生产工艺:弯曲、焊接、电镀。超市售价:30元/个。
  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表达了各自的意见。最后我对果篮进行美学分析小结,提出了如下参考要点:
  (1)从设计美学构成要素来看
  ①材料:使用(7+7=14根,长度一致)钢筋棍。②造型:网状(骨格)钢筋构成的弧面。弧面边缘由28颗小球构成四条点状弧线,比较优美。整体感很强、通透,有体量感。③色彩:通体明光锃亮。④功能:良好。盛水果,移动方便。如放苹果、香蕉等。⑤技术(工艺):运用现代工业技术——焊接、镀铬。窝弯成型。制作工艺简单,精度要求不高,易实行标准化和批量化。⑥结构:网状弧面,整体通透。⑦语意:功能、用途明确——盛水果。
  (2)从设计美学法则角度分析
  ①统一与变化。变化:虚实变化。四边由小钢球构成的点状弧线;方格中空。统一:钢筋长度一致;大、小钢球直径分别一致;网状方格基本一致;每根钢筋两端都焊有小钢球。②平衡与稳定。从正侧面或俯视看,属对称式平衡。从理论上讲:整体稳定性良好。③节奏与韵律。方格呈现有—没有—有—没有;球—线—球;虚—实。④对比与协调。球,大小对比;线,直与曲对比;协调:钢球与弧面协调;弧面与四边点状弧线协调。⑤比例与尺度。网格与弧面比例合适;大球与小球直径尚可;弧面尺寸适度。⑥秩序。很好。网格状,点、线、面融为一体。⑦人机工学:手感拿握适度,安全,不会伤人。
  (3)果篮设计的不足之处
  ①价格略偏高。②当水果放置位置不够均衡时,果篮易倾倒。③不能放葡萄之类的果品。
  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学会了从美学角度评析产品。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努力思考,理解和掌握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能够运用设计美学原理与法则分析和鉴赏设计作品,大大提高审美分析能力,为运用设计美学原理与法则指导设计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明白了优秀的产品最终归结于对设计美学原理完美的运用,激发他们学好本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如何产生视觉力度?要求每人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小论文。
  经观察、分析,我为学生讲授如下做法可产生视觉力度:①多使用直线;②造型有棱角;③主体用深色;④体积可相对大;⑤材料选择质地硬的;⑥用硬光照明,明暗反差大(图底、与环境);⑦具有动感等。反之视觉力度就会减弱,柔弱感就会增加。结合生动的图例为学生做视觉力度专题分析、讲解。然后带学生到东风标志4S店参观,仔细观察标志307轿车造型,现场分析其造型、线条、块面、色彩、材料、质感等,结合环境让学生观察现场光线对东风307轿车的车身效果;再到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参观东风猛士越野车的生产、组装过程,重点零距离露天观察东风猛士的造型。
  
  
  图-2
  东风307轿车,与同类轿车相比体量较大,工艺精湛,整车造型线条柔和、流畅,给人一种速度感。东风猛士不同于一般的越野车,它粗犷、霸气、彪悍、厚重、威猛。颇有立体感和咄咄逼人之气势。造型棱角分明,直线挺括,视觉冲击力强,给人一种无所不能之感。不愧为越野车之王。(见图-2)
  李珍同学对东风猛士越野车造型分析道:外观简洁、霸气,汇入了更为现代的工艺元素。猛士车正面的高和宽的比例为0.9:1,这是它最与众不同之处,整车看起来更加雄壮和威武;正前面黑色保险框架与通风格栅的搭配比较恰当,保险杠与车身同色,整体感强,车身多采用直线,轮廓硬朗立体感特强;轮胎宽大厚实,富有动感和力量。色彩采用深绿色,善于隐蔽,显得沉稳有力量。东风猛士视觉感受威猛,具有更多的越野车通性。东风307轿车的线条不像东风猛士越野车那样粗犷硬朗,车身呈流线型特征,充满柔美性和速度感。舒适性一看就比东风猛士要强,所以东风307轿车成为其最大的卖点。东风猛士越野车与东风307轿车价格悬殊,但它们都属于乘用车。车身造型视觉力度迥异,与它们各自的性能高度吻合。
  5.室内装修设计的美学风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组织学生到风情巴黎小区参观了3个样板间。现场对其美学风格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体现风格的元素和特征进行了具体和详细的剖析。设计美学风格是由设计元素:功能、造型、材料、色彩、结构、材料、工艺、装饰、人机工程学、产品与环境相协调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设计风格是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由设计元素材料、色彩、结构、材料、工艺、装饰等方面体现出来的设计思想和稳定的设计特点。在所参观的3个样板间里,2个属于现代风格的:主要使用玻璃、现代装饰板材,铝合金型材,地板砖;家具简洁、无装饰图案,造型也是几何型的色彩素雅浅淡;各种家具和房间功能明确,良好。1个样板间装潢呈现中式风格:材料多用天然材料,采用木格花窗、冰裂纹做隔断和装饰,实木地板,主要房间配置明式风格家具和宫灯,色彩清浅,白墙配棕红色,古朴雅致。装饰和家具与环境相协调。
  此外,在讲授中提示学生影响设计风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客观因素。有环境、地域、师承等。第二,主观因素。设计师有个人的审美观和相应的表现手法。设计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在创作、设计作品时,将个人的审美观融入作品中。如果不是间断地、偶然地,而是连贯地、经常地在其作品中呈现出自己的艺术特色,就会形成风格。风格不是一下能形成的,需要长期慢慢积累。“风格是成熟的标志。风格是对形式的高度概括和抽象。风格是设计文化的最高层次。风格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③
  “理论+实践”学习法对于学习本课内容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一是增加了学生的设计美学理论素养,使学生对古今中外、设计名人的一些审美观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敏感性和艺术鉴赏的表达能力;二是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参与实际的审美实践,在领会美学理论的同时积累审美经验,这也是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色;三是学生通过阅读参考教材、书目和完成单项练习题、综合练习题等作业,其过程也是学生思考、巩固、整合、转化为设计能力的过程;四是促使学生对设计美学做研究,对本课程内容产生更多、更广泛的兴趣,深入研究。
  三、教学认识、做法和体会
  1.《设计美学》教学认识。
  不论什么专业,都必须具备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基本理论。技能是赖以生存的根本;态度是生存的前提;理论是提升技能的基础。设计美学应该对此有所体现,才符合教学规律。
  《设计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一般美学原理的基础上专门研究设计美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既有对一般美学原理的探讨,又有对具体的设计美的本质和规律的分析。
  本课程的特点:综合性、人文性、渗透性、实践性和理论性。在知识内容上涉及了哲学、文学、艺术、方法论、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内容,在人才素质培养目标上着力于促进其综合素质和审美修养的提高,在能力表现上体现于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设计实践活动中,它不是直接获得某学科单一的、独立的教育效应,而是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可起到全面渗透和设计指导作用,提高其实际设计能力和水平。
  本课程的内容任务与一些必修课程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但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主要任务上,与第2学期开设的《工业设计史》的关系是前后衔接的关系,其区别是,《工业设计史》是对现代产品、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发展、演变基本规律的知识系统介绍,是立足于设计发展理论对具体设计方式的介绍和研究。在讲授审美和产品造型、设计风格上,与《设计美学》有关内容有细部关联;与“三大构成”在图形、造型、色彩、材料上有交叉,其区别是《设计美学》只从产品或平面特征及相关功能体现、使用方法角度进行介绍,则重在研究设计美为从业者提供规律性的知识,主要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及设计美学的形成原理。
  如今大学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与社会错位。特别对当代高校工业设计教育有很多批评意见,其一,“重技轻道”,重视技术而忽视文化,使设计缺少内涵;其二,“重道轻技”,学生懂得一点设计理论,缺少实际动手能力。“道”和“技”对设计师来讲,犹如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培养学生两方面素质都要硬,就更需要发挥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践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如果学生能够经历“实践—理论—实践”反复的磨练与积累,在实践中总结设计心得,在课堂上再充实设计思维和设计文化教育,设计水平就必然能得到大幅提升。
  2.学习本课要达到的目标。
  理解和掌握课程基础理论;培养审美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积累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以适应将来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进入社会后,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3.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五个有利”安排、组织教学。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有利于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4)有利于培养理论素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
  课堂理论讲授与走入实景现场讲授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相结合;自主学习与答疑相结合;个别学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这就是我理解的“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
  “理论+实践”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学习的方法,强调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合理内在程序,这对学习者和指导者都是一个新课题,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双边沟通和有效互动,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完成学习目标。提倡带着问题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学习为辅的组合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5.本课教学体会。
  在学习本课内容过程中,倡导带着问题去学习。其内涵有四:(1)要在阅读一本设计美学书籍的前提下,思考参考书中有关设计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必须掌握设计美学的构成元素、基本原理和法则。(2)对典型的设计案例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刨析。例如对艾菲尔铁塔和流水别墅的美学分析。(3)抓住自学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记下来,带着问题反复阅读相关章节和参考资料,通过请教老师,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予以解决。并且把这些理论思考、设计典型案例和个人审美修养结合起来,训练学习本课必需的思维能力。(4)一定要保质按时完成课堂和课后的练习题,消化和理解老师所讲的教学内容,为实践学习打下基础。
  四、结语
  只有最合适的设计,而没有最完美的设计。“美”的含义是多元化的,有感性层面,也有理性层面;有物质性的层面,又有精神性的层面。自然界有美,艺术作品中有美,生活器物亦有美,在人的生活天地里,美无处不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单纯满足功能性的消费转向精神性的消费、文化性的文化。因而,应将美学从传统的艺术哲学领域转向物质设计、生产的领域。
  《设计美学》作为工业设计的专业理论课,它专注于对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美学理论的研究。通过“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培养本专业学生运用设计美学原理从事设计实践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注释:
  ①徐恒醇著.设计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64-65.
  ②徐晓康.《设计美学导论》论文.装饰,(总115期):4-5.
  ③徐恒醇著.设计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201.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著.设计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2]陈望衡著.艺术设计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5.
  [3]李砚祖著.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
  [4]陈望衡著.环境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4.
  [5]李砚祖著.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3.
  [6]张利国著.现代设计美学,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7.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本文作者列举了五个案例,分别从学习与生活、生活与作文、作文与成长等方面来体验、研究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并有机地结合到作文教学中去,让作文教学成为学生心中的一缕阳光,引领他们走向鲜艳明媚的人生境地。  关键词: 初中作文教学 心理干预 心理健康    一、作文教学前的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钱江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论证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结合钱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分析了钱江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并介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实践和取得的成效,旨在探讨富有成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体系。  关键词: 钱江学院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教学体系    一、大学生创新创
期刊
摘 要: 作者针对“用工荒”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更新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存在方式、公平社会分配制度等建议。  关键词: “用工荒” 产业结构 附加值 劳动密集型企业    自2004年起,每年媒体都会报道有关“用工荒”的问题,而2010年的形势显得尤为严峻。珠三角、长三角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聚集区域是用工荒的热点地区。珠江三角洲发出了强烈的用工信号,广州市2
期刊
摘 要: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关键词: 大学生党建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上海海洋大学 一体化    当前大学生在成长环境、学习生活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也急需在这些变化的
期刊
摘 要: 要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势必要全力锻造一支能力强、业务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切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此,本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学校管理及育人渠道,逐步形成了从五个方面构建师生发展平台,促进了学校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农村学校发展 瓶颈问题 对策    教育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发展离不开教师。新墩镇地处祖国西陲的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郊区,下辖九年
期刊
摘 要: 学生民意评价是对教师评价的重要方式,它面向一定的教育和教学对象,从教育和教学两个维度出发,旨在通过书面调查和座谈等形式以量化的数字和非量化的文字描述,全面客观地来评价一位教师。有效利用书面调查和座谈等形式,加强师生间沟通了解,可以促进双方共同进步提高。  关键词: 学生民意评价 书面调查 座谈    教书育人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评价一位教师是否合格、是否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重
期刊
摘 要: 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艰巨性,加之环境的特殊性,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并且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学校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农村教师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的原因,并思考相应对策维护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以促进农村教师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教师 工作压力 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
期刊
摘 要: 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立足现代社会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大学阶段《应用写作》授课教师应该立足学生实际,明确课程目标,课内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课外通过督促学生阅读,来达到对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培养。  关键词: 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 表达能力 培养方法    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立足现代社会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一次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教学调查问卷为依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归纳与分析,了解学生对于现代汉语课程的真实学习心态,指出当前现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应独立学院培养实用性人才需求的全新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 现代汉语 教学 调研 思考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课程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古代汉语、
期刊
摘 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是当前国际社会所追求的先进教育观念。尽管如此,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以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咨询模式中,还未真正转换为以发展性和预防性为主的教育模式。而要实现这个转换,除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外,更重要的是要寻找一种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素质拓展训练是有效提升心理素质的一种途径,是未来高校心理健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