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指挥棒,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上海高校专任教师4.63万人,这些专任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也是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主力军。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更多的青年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骨干,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筑上海创新策源地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高校中,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诸多瓶颈问题,“唯论文”“唯帽子”的倾向仍然非常明显。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开展科学研究,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研究方向。而目前的评价体系,更有利于从事能够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研究方向的教师。无论校内的考核评比,还是各种国家和省市人才计划,发表过高水平论文的青年教师更容易脱颖而出。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青年教师涌向了生物、能源等热门领域,而需要长期坚持或者更偏工程化的研究方向乏人问津。造成现在的青年科技人员发表论文很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此外,健康的学术生态基础仍有待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考察活动中指出: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產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而在目前的学术界各种选拔和评比中,打招呼和拉关系的现象多有发生。高校青年人才刚刚开始学术生涯,研究基础仍比较薄弱,为了获得项目和各种人才称号,不得不找人脉,参加各种应酬活动,大量占用从事科学研究的宝贵时间,精力分散,难以产出创新成果。
今年5月2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关键要解决好“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
这个指导意见的发布,我认为给出了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不能跟着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的方向走,而是要真正做到“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就要求科技成果的评价要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针对不同种类成果形成细化的评价标准,坚持多元评价体系。扭转“唯论文”“唯帽子”现象对青年人才研究方向的影响,让更多的青年人投入到祖国更需要的研究领域中。同时,指导意见中提出的“要加快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积极发展市场化评价,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方针,也有利于构建健康的学术生态,减少“圈子”“关系”等对科技项目和奖项评比的影响,让年轻人脚踏实地、专心致志从事科学研究,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因此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管理办法,是构筑上海创新策源高地的重要保证。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然而在高校中,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诸多瓶颈问题,“唯论文”“唯帽子”的倾向仍然非常明显。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开展科学研究,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研究方向。而目前的评价体系,更有利于从事能够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研究方向的教师。无论校内的考核评比,还是各种国家和省市人才计划,发表过高水平论文的青年教师更容易脱颖而出。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青年教师涌向了生物、能源等热门领域,而需要长期坚持或者更偏工程化的研究方向乏人问津。造成现在的青年科技人员发表论文很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此外,健康的学术生态基础仍有待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考察活动中指出: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產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而在目前的学术界各种选拔和评比中,打招呼和拉关系的现象多有发生。高校青年人才刚刚开始学术生涯,研究基础仍比较薄弱,为了获得项目和各种人才称号,不得不找人脉,参加各种应酬活动,大量占用从事科学研究的宝贵时间,精力分散,难以产出创新成果。
今年5月2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关键要解决好“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
这个指导意见的发布,我认为给出了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不能跟着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的方向走,而是要真正做到“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就要求科技成果的评价要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针对不同种类成果形成细化的评价标准,坚持多元评价体系。扭转“唯论文”“唯帽子”现象对青年人才研究方向的影响,让更多的青年人投入到祖国更需要的研究领域中。同时,指导意见中提出的“要加快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积极发展市场化评价,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方针,也有利于构建健康的学术生态,减少“圈子”“关系”等对科技项目和奖项评比的影响,让年轻人脚踏实地、专心致志从事科学研究,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因此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管理办法,是构筑上海创新策源高地的重要保证。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