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的“全人”发展,已成为当下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一个社会工作的小组案例,探索如何培养青少年群性发展意识,提升其人际交往的能力,为青少年“全人”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Friend Friend;青少年群性发展小组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300-01
一、小组背景
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教育,重视的不单是知识的灌输,更非常注重学生的全人发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掌握与别人沟通及合作的技巧,最终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把握不同的成长及发展机会。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向“全人”方向发展?笔者参考了香港教育统筹局于2002年开始推行的《个人成长教育课》,划分为个人发展、群性发展、学业及事业范畴。
群性发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们学习与人相处,使他们与亲人、朋友、同学及老师相处时能够掌握合适的社交技巧及态度。此外,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合群并获得别人接纳的人,首先需要学会尊重及接纳别人,并且掌握基本沟通及人际关系技巧。为回应学生群性发展的需求,广州市黄埔区同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设计了“Friend Friend 少年时”群性发展小组,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配合小组的开展。
二、小组理念
小组的设计及介入以教育学家高巴(Koib,1984)的经验学习法为基础,经验学习法的学习过程主要分为四个程序:首先由经验开始,从小组及现实生活中获得有关体验,其后从体验中反思其意义,再进一步将单一经验引申到不同情形中,最终结合到实际生活中。
三、小组过程
第一节:朋友面面观。
为了让组员减低对小组气氛的陌生感以及促进组员之间的认识,社工首先与组员进行了“我是谁”的自我介绍游戏。在游戏过后,小组完成了“破冰”,社工“趁热打铁”进行了小组契约的共同制定(这对于儿童小组尤为重要,强调纪律性)。
而后,社工带组员进行“大搜索”的分组团队合作游戏,让组员初步认识到团队合作需要组员之间要互相信任,组员在分享时表达出“必须大家都要努力才行”、“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不能只顾着自己,也不能站在一旁,要共同完成”等。
最后是“图画朋友”环节,社工让组员在工作纸上把能够结交好朋友的要素填上颜色(交友应具备的素质包括笑口常开、态度诚恳、关心别人、为他人着想、尊重别人、处事积极、有礼貌、自信心)。社工总结了本次小组活动,并邀请组员分享第一节小组的心得,有组员分享到“参加此次小组活动很开心,今天跟小云搭档,我相信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第二节:友共情。
小组开始时,社工带领组员首先回顾了上节内容,然后进行了“水果记名字”游戏,以加深组员间的认识。
接着,社工给每位组员发放拥有各种外号人物的工作纸,并询问组员的感受和日常的经验,组员纷纷表示自己有给别人起外号和自己被起外号的经历。社工引导组员认识同理心的含义,并通过情景演绎让组员“感同身受”,组员通过互相观察、分享、体验,能够初步运用“同理心”去关心别人。
最后,社工通过卡片讲解交友的十大秘诀-总结待人的基本态度和建立友谊的重要条件,邀请组员对每个条件进行解释和举例,加深组员的理解。
第三节:同声同气。
社工首先带领组员回顾了上节内容,然后邀请组员进行不同国家打招呼的发音和方式,引发组员对良好沟通的学习动机。
接着,社工给每位组员派发“早上见到老师、撞到别人、感谢别人”等情境的任务纸,邀请所有组员轮流示范,配合适当的语气进行演绎。
最后,社工带领组员进行基本沟通语言的练习:早上好——有笑容、谢谢——要点头、对不起——轻声而诚恳、没关系——友善,加强组员对沟通的体验,让组员从体验中反思其意义。社工在本节的最后还布置了家庭作业,让组员每天在工作纸上勾当天有否实践4种礼貌的沟通方法。
第四节:无声仿有声。
社工带领组员回顾上节内容,然后通过“表情大串烧”和“有口难言”两个游戏,让组员利用脸部表情及肢体动作(非语言沟通)向其他组员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在欢乐气氛中也体验非语言沟通的意义。通过社工的观察及组员的分享,组员有明显的进步,能意识到身体语言在日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习到应多留意别人的表情和动作,以更全面抓住别人想表达的讯息。特别是有两名性格较内敛的组员在小组中能够勇敢在其他组员面前进行表演,反应出小组不断在向目标前进。
第五节:我们是好朋友。
社工带领组员进行“乌龟乌鸦”的热身游戏,接着通过观看前四节的照片集锦、工作纸等回顾前四节的小组内容。社工邀请每名组员分享对小组的感受或看法,组员分别对三个主题“收获最大的是?”、“感受最深的是?”、“最舍不得的是什么?”进行了分享,其他组员也对彼此的分享一一回应,互相学习、借鉴。
最后,每位组员拿到一张卡片,在卡片上写下对坐在自己右边的组员的祝福并予以赠送。
四、总结反思
在5节小组里,看着组员一点一滴地成长,我感觉非常欣慰,小组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成效,与以下两方面密不可分:
第一,结合理论,回应需求。小组根据“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年龄介于7-9岁之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年龄也在7-9岁之间”这一理论招募八至九岁的青少年组员,通过小组学习新知识,给予正向的引导。其次,小组充分运用经验学习法,组员在小组中通过聆听其他组员的分享与发言,自身得到吸收与适应性学习。
第二,注重运用小组微观工作技巧。根据组员的特性,我在小组中非常注重小组不同技巧的运用,包括同理心技巧、积极倾听技巧、发问技巧、非语言技巧、自我表露技巧、阻止技巧等,有效地促进小组的顺利开展与组员之间的互动。
作者简介:张欣,毕业于广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有3年以上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经验,专注于青少年“全人”发展领域,擅长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方法介入协助青少年的“全人”教育及健康成长。
卢碧涛,毕业于广东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自2011年以来一直在公益机构任职,专注于社会工作实务督导、培训及研究工作。
关键词:Friend Friend;青少年群性发展小组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300-01
一、小组背景
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教育,重视的不单是知识的灌输,更非常注重学生的全人发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掌握与别人沟通及合作的技巧,最终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把握不同的成长及发展机会。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向“全人”方向发展?笔者参考了香港教育统筹局于2002年开始推行的《个人成长教育课》,划分为个人发展、群性发展、学业及事业范畴。
群性发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们学习与人相处,使他们与亲人、朋友、同学及老师相处时能够掌握合适的社交技巧及态度。此外,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合群并获得别人接纳的人,首先需要学会尊重及接纳别人,并且掌握基本沟通及人际关系技巧。为回应学生群性发展的需求,广州市黄埔区同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设计了“Friend Friend 少年时”群性发展小组,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配合小组的开展。
二、小组理念
小组的设计及介入以教育学家高巴(Koib,1984)的经验学习法为基础,经验学习法的学习过程主要分为四个程序:首先由经验开始,从小组及现实生活中获得有关体验,其后从体验中反思其意义,再进一步将单一经验引申到不同情形中,最终结合到实际生活中。
三、小组过程
第一节:朋友面面观。
为了让组员减低对小组气氛的陌生感以及促进组员之间的认识,社工首先与组员进行了“我是谁”的自我介绍游戏。在游戏过后,小组完成了“破冰”,社工“趁热打铁”进行了小组契约的共同制定(这对于儿童小组尤为重要,强调纪律性)。
而后,社工带组员进行“大搜索”的分组团队合作游戏,让组员初步认识到团队合作需要组员之间要互相信任,组员在分享时表达出“必须大家都要努力才行”、“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不能只顾着自己,也不能站在一旁,要共同完成”等。
最后是“图画朋友”环节,社工让组员在工作纸上把能够结交好朋友的要素填上颜色(交友应具备的素质包括笑口常开、态度诚恳、关心别人、为他人着想、尊重别人、处事积极、有礼貌、自信心)。社工总结了本次小组活动,并邀请组员分享第一节小组的心得,有组员分享到“参加此次小组活动很开心,今天跟小云搭档,我相信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第二节:友共情。
小组开始时,社工带领组员首先回顾了上节内容,然后进行了“水果记名字”游戏,以加深组员间的认识。
接着,社工给每位组员发放拥有各种外号人物的工作纸,并询问组员的感受和日常的经验,组员纷纷表示自己有给别人起外号和自己被起外号的经历。社工引导组员认识同理心的含义,并通过情景演绎让组员“感同身受”,组员通过互相观察、分享、体验,能够初步运用“同理心”去关心别人。
最后,社工通过卡片讲解交友的十大秘诀-总结待人的基本态度和建立友谊的重要条件,邀请组员对每个条件进行解释和举例,加深组员的理解。
第三节:同声同气。
社工首先带领组员回顾了上节内容,然后邀请组员进行不同国家打招呼的发音和方式,引发组员对良好沟通的学习动机。
接着,社工给每位组员派发“早上见到老师、撞到别人、感谢别人”等情境的任务纸,邀请所有组员轮流示范,配合适当的语气进行演绎。
最后,社工带领组员进行基本沟通语言的练习:早上好——有笑容、谢谢——要点头、对不起——轻声而诚恳、没关系——友善,加强组员对沟通的体验,让组员从体验中反思其意义。社工在本节的最后还布置了家庭作业,让组员每天在工作纸上勾当天有否实践4种礼貌的沟通方法。
第四节:无声仿有声。
社工带领组员回顾上节内容,然后通过“表情大串烧”和“有口难言”两个游戏,让组员利用脸部表情及肢体动作(非语言沟通)向其他组员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在欢乐气氛中也体验非语言沟通的意义。通过社工的观察及组员的分享,组员有明显的进步,能意识到身体语言在日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习到应多留意别人的表情和动作,以更全面抓住别人想表达的讯息。特别是有两名性格较内敛的组员在小组中能够勇敢在其他组员面前进行表演,反应出小组不断在向目标前进。
第五节:我们是好朋友。
社工带领组员进行“乌龟乌鸦”的热身游戏,接着通过观看前四节的照片集锦、工作纸等回顾前四节的小组内容。社工邀请每名组员分享对小组的感受或看法,组员分别对三个主题“收获最大的是?”、“感受最深的是?”、“最舍不得的是什么?”进行了分享,其他组员也对彼此的分享一一回应,互相学习、借鉴。
最后,每位组员拿到一张卡片,在卡片上写下对坐在自己右边的组员的祝福并予以赠送。
四、总结反思
在5节小组里,看着组员一点一滴地成长,我感觉非常欣慰,小组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成效,与以下两方面密不可分:
第一,结合理论,回应需求。小组根据“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年龄介于7-9岁之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年龄也在7-9岁之间”这一理论招募八至九岁的青少年组员,通过小组学习新知识,给予正向的引导。其次,小组充分运用经验学习法,组员在小组中通过聆听其他组员的分享与发言,自身得到吸收与适应性学习。
第二,注重运用小组微观工作技巧。根据组员的特性,我在小组中非常注重小组不同技巧的运用,包括同理心技巧、积极倾听技巧、发问技巧、非语言技巧、自我表露技巧、阻止技巧等,有效地促进小组的顺利开展与组员之间的互动。
作者简介:张欣,毕业于广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有3年以上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经验,专注于青少年“全人”发展领域,擅长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方法介入协助青少年的“全人”教育及健康成长。
卢碧涛,毕业于广东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自2011年以来一直在公益机构任职,专注于社会工作实务督导、培训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