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质疑打开语文的天窗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ngs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叔湘先生说的“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在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中已经很少看见。华丽的开场白,热闹非凡的小组展示,嘘头的拓展延伸,已经让我们的语文课越走越远。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干国祥、王开东呼唤深度语文。“深度”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语文老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具体体现在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度上;二是课堂拓展的广度和深度,这具体体现在学生思维的深度上。而深度语文的课堂精髓则在于课堂师生的质疑。
  案例一:《春》(苏教版七年级上)散文阅读课堂教学片断
  一、教师引导质疑: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收获,还有什么样的困惑?
  二、学生初步质疑
  1.文章8—10小节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还有健壮的青年,我能理解前两个比喻。文章第3、4小节体现出来了。但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我在文中没有找到印证,作者为什么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
  2.文章第6小节描写的是春雨,为什么还要写到人?
  3.文章第2小节是怎样把大地苏醒的状态描写出来的?
  在学生提出疑问后,我让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然后集体解决学生尚未解决的问题。学生主要的质疑难点就在第10小节上。有学生找到文章第7小节,说出了这是一幅迎春图,是描写人们在春天来临时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即将“各做各的一份事去”。青年人就是精神饱满,充满力量和希望的。
  【附学生的阅读随感】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第七小节的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春天与青年的相似之处。为什么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因为春天是一年的开头,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而青年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像春天一样,这个阶段有的青年刚步入社会,有的正在完成学业,每个人都有大把大把金子般美好的时光可以去花费,并去汲取更多的知识。所以,春天与青年人有着巨大的相似之处。 ——初一(14)班王露橙
  三、学生深度质疑
  另一个孩子针对刚才孩子的回答,马上提出质疑:少年也是充满活力的,为什么不把春天比作少年?老人在思想上更成熟,他才能“领着我们上前去”,为什么不把春天比作老人?这样的质疑引起了全班同学热烈的议论。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想要反驳对方。虽然课堂进行到这里已经是一片混乱,但我为孩子们勇敢的质疑而高兴。于是我抓住孩子们争论的核心,提出两个问题:1.少年足够充满活力,在思想上能引领吗?2.老人思想上很成熟,但体力上能说健壮吗?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大家都默默地点头。我想,不用再说什么,学生已经真的读懂作者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的原因了。
  案例二:《七颗钻石》(苏教版七年级上)童话阅读课堂教学片断
  一、教师质疑引入
  大家知道《七颗钻石》的文体是什么?对,是童话。
  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生动可爱,引人入胜。
  那么童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虚构。记得安徒生的童话《灰姑娘》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2点钟到了,一切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可是灰姑娘的水晶鞋却没有消失。今天我们就来捕捉《七颗钻石》这篇童话中的虚构痕迹。请大家朗读课文,找找哪些情节上是虚构的?
  二、学生产生质疑
  学生在交流了文本中情节的虚构后,马上就产生了疑惑:为什么童话是虚构的,可是人们还是很喜欢,甚至相信这样的故事的存在?
  我马上组织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探究童话虚构的背后要传达的到底是什么。经过交流,同学们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童话通过虚构要表达美好、善良。故事情节中虚构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甚至喷涌出了巨大的水流,最后七颗钻石变成天上的七颗星星,其实是小姑娘的爱心撒播到人间。因此《七颗钻石》就是要宣扬向善、向美的品质。
  三、教师深入质疑
  那么文本中哪些语句在充分表达善良、充满爱心的品质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再次深入文本,抓住爱的细节,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案例三:《孔乙己》(苏教版八年级下)小说阅读课堂教学片断
  一、教师提出质疑
  文章的结尾说“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你认为故事的主人公孔乙己到底死了没?如果死是必然,那么造成他必死无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说说理由。
  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文本,找到不同的原因:
  1.孔乙己自身的原因;
  2.众人的嘲笑、冷漠;
  3.封建社会上层知识分子的毒打、摧残;
  4.封建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思想毒害。
  这节语文课学生就围绕孔乙己的死因进行了探究,不仅解决了对孔乙己人物形象的分析,而且还解决了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侧面描写对人物形象的补充,甚至还直达小说的主旨,挖掘出“一个人折射一个社会”的主题。
  案例四:《江村小景》(苏教版九年级下)戏剧阅读课堂教学片断
  一、教师引导质疑
  阅读这出独幕剧你有哪些困惑?
  二、学生提出质疑
  1.这出戏剧到底想表达什么?
  2.长子和次子之间自相残杀有太多的巧合,作者为什么设置那么多的巧合?
  3.课文为什么叫“江村小景”?好像和戏剧本身不相符合。
  三、教师深度质疑
  学生的第3个问题,我给学生深入读文本搭建了一个桥梁,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当你没有读文本时,你看到这个标题有什么感受?眼前呈现怎样的画面?学生描述温馨、美好的小渔村后,我马上追问:看完文本后,你能为文章改一个标题吗?学生马上回答:江村惨景、江村悲景。我再追问:现在你如何看待这个“小”字。学生豁然开朗:一个小家庭发生的惨剧,却折射社会的重大问题——战争扭曲人性,战争摧毁家庭。
  本来,学生对这出戏剧要表现的主题是很难读出的,但是抓住学生质疑的难点,教师加以引导,就在质疑中解决了质疑。
  通过以上的教学案例,笔者深刻地领悟到,语文课堂的文本研究是由浅入深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阅读文本时的疑惑。学生站在文本的根基上,才能真正和读者对话,才能真正读懂人物形象,读出文本背后的精彩和深意。但是语文课堂不是学生一个人的,它也应该属于教师。教师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产生质疑,有利于文本的深入。教师高屋建瓴的质疑对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也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语文课需要质疑,但不是琐碎的教师提问,它更多的是师生共读文本后的思维碰撞。
其他文献
作文命题始终是中考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中考写作命题有何特点,写作命题基本走势如何,更是教师、学生、家长关注的热点。笔者从搜集到的五年间(2013-2017)中考试卷中选取北京、浙江宁波等22个省市的试卷作为研究样本卷,对中考写作试题的宏观变化情况进行解释分析。研究发现,五年来22省市样本卷中所设的写作试题测试内容关注道德教育,引导正向思考;关注传统文化,传颂中华文明;关注思辨能力,考查理性思维;关
古诗歌鉴赏能在引导学生咀嚼文化食粮的同时注重培养精神情操。古诗词在训练高中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采用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高中生诗词鉴赏能力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在教学中,笔者总结了几种鉴賞诗词的方法。  一、意象法,塑造诗词灵动美感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它与绘画艺术一样,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追求意象美。意象既是诗歌的基本单位,又是诗歌不可或缺的灵魂所在。一
纵观小学语文高年级公开课教学,重点落在阅读理解和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识字写字教学则简单带过,以致于识字写字渐渐淡出了语文课堂。而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上,识字写字则是重头戏,分析字音、区别字形、逐字指导书写,课堂一大半的时间都花在识字写字教学上。那么,到了高年级,是不是还是要这样进行孤立而简单的识字写字教学呢?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市普教室开展的“探索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课题实验,通过
解读古典诗词有多种角度,多种方法。其中,从“意象”入手来解读诗词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诗人(泛指古典诗词作者,下同)常常借意象传情达意,正所谓“立象以尽意”。这里,“象”可以理解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形象,“意”可以理解为诗人要传递出的情感思想。“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诗人对外界的景物有了感触,产生情义,这种情跟景结合,便产生了“意象”。所以,包含了诗人情感的景物形象才能称为“意象”。  有的意象属
[摘 要:语言不仅是用于交流的工具,也是塑造思想的工具。语言中的男性偏好现象可能会强化性别刻板印象,传递性别不平等的思想,并且将非传统性别群体排除在外。21世纪初,瑞典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引入中性人称代词的国家。这一实践对其他国家的性别包容性语言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以库普尔的“八问方案模型”为框架,分析和评价了瑞典中性语言规划运动,从而为其他国家性别平等语言规划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关键
肖培东是浙江省中学高级教师,从教二十多年来,他一直默默耕耘在语文教学这片土地上。从最初的完全按照教学参考书向学生灌输知识,到把名师的教学方法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中来,肖老师经过多年的反复摸索,终于探索出一些教学理念。本文就以课堂实录为例,分析肖老师古典诗歌教学的特色。  古典诗歌教学,是在指导学生掌握字词句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比如体会诗歌的语言、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情感等等。这
研究历史,当然要读大量的书,但仅凭读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新的眼光,才能发人所未发,另外,还要有科学的方法。没有科学的方法,面对那些杂乱无章的材料,除了头晕目眩就是束手无策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科学的方法,研究者会如虎添翼,材料的“生米”才会煮成学问的“熟饭”。对顾颉刚来说,正是老师胡适给了他新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难怪他要说“胡适是我的引路人”。  一次”打击”  胡适初登北大讲台时只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找快乐写作的直通车。然而,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们费尽心思,却是收效甚微。学生们在写作中无话可说,谈文色变。学生们的作文更是千篇一律,淡而无味,缺乏必要的个性与灵性。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学生个性的快乐张扬。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将作文教学融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使作文教学变得“轻舞飞扬
法国著名小说家法朗士有一句名言:“文艺批评是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杜甫的七律《登高》,是公元767年诗人五十六岁时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的作品。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认为:“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而王夫之却不是单纯从七律而是从整个诗歌创作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广大一线教师感觉最突出的问题是“量多时少”,即需要教学的内容太多,而课时太少。苏教版语文五本必修教材每册均有4个专题,每个专题由两至三个板块组成,每个板块有2~4篇选文。总之,每册书约有20~26篇选文,按《教学大纲》要求,必须在两个半学期内完成五册教材的教学任务。尽管高中语文课程实施富有弹性,但要想在半个学期内完成一册书的教学内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广大教师在抱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