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摄影师、自然艺术工作者、插画家、少儿科普实践者,和黄一峰打过交道者,都很难去界定其身份,这位来自宝岛台湾的男人,于是成了——自然怪咖。当然,他还有很多头衔——自然野趣 NATURE FUN创办人兼课程总监、荒野保护协会讲师、野性中国讲师、影像生物调查所(IBE)顾问、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顾问……
接到北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一位朋友的电话,讲到一位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男人——生态摄影师黄一峰先生最近出了本新书。而这位戴着眼镜一脸书生味道的黄一峰,许多时候是在上海、台北两地生活的,比如我们约见的地点,就定在静安寺芮欧百货四楼的咖啡馆一角。事实上,他早就是中国台湾地区金鼎奖最佳美术编辑、最佳图书双料得主,且2016年他的作品《鸟类不简单》再度获得最佳图书奖。
说起新书《自然怪咖生活周记》,虽然是黄一峰出版的若干本书之一,但其内容则要追溯到他的青少年时代。黄一峰初中时因数理成绩不好,被分配到“放牛班”,幸运的是——植物园里的花草生物,让他在充满挫折感的青春期得到些许疗愈与修复。高中时,爱画画的他如愿就读复兴商工美工科,从毕业制作中发现大自然的美丽与哀愁。后来,他机缘巧合加入了环保团体,正式开启漫长的自我学习之路,终于从一个美工志工,逐步变身成为自然课程讲师、自然观察达人。
居于大都市里渴望自然
“我从小在台北长大。”黄一峰说,“其实台北和上海的都市背景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市里长大的小孩,许多人从小没有接触过自然,如何去接触自然,并将与自然的接触转化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实践。”
确实,台北与上海太相似。比如黄一峰在新书的序言中说到一个故事:“我出生前三天,外曾祖父为了帮我取名字,抱着一大本命名古籍连续翻看了三天三夜,最后选定‘一峯’这个名字,并交代家人‘峯’字上头的山不能搬下来。随着社会进步信息e化之后,计算机却常常打不出‘峯’字来。我常常收到银行或各个机关寄来的单据,上头收件人都印着‘黄一×’。连送挂号信来的邮差都拉开嗓门喊:‘黄一挂号!’他还曾开玩笑地问我弟弟是不是叫作‘黄二’。因此,我逐渐将‘峯’改写成‘峰’,以避免那些奇奇怪怪的麻烦。”
作为一名生态摄影师,黄一峰与民生美术馆、上海科技馆、上海植物园等单位合作,开设有自然野趣探索营,带着小朋友们在都市里寻找自然、认识自然,于是,留给黄一峰真正写作、摄影的创作空档期并不多。“一年也就三四个月吧,并且还是零散的时间。”黄一峰告诉我,“只要想到什么看到什么,我就会去记录下来,很有紧迫感地坚持记录。可以说是不定时、不定点地做着记录。”
一方面,这样通过镜头对自然的记录,造就了黄一峰的摄影作品,另一方面,也能为其课程所用。他的教案里,所有的图片,他都希望是自己抓拍的,而不是抄袭、拷贝得来。
观察自然,用镜头摄取身边的自然野趣,是从学生时代起黄一峰的一个习惯,保持至今殊为不易。在他看来,对自然的观察,通过摄影这一手法的创作,可以影响到其他人,让人们理解何谓“每片叶子都与独特的魅力,每个生命体都有独特的组合,以此呈现生命的美丽”。
黄一峰致力于引导人们发现身边的美,而不是非得跋山涉水到很远的地方去感受自然,这一点令在大都市生活的父母们感到亲切且能接受,无论是台北还是上海,都不乏他的拥趸。他的课程设在美术馆、植物园、动物园,平时要上班的年轻爸妈,可以坐着地铁带孩子来随他感受自然,何乐而不为?“我自己从小就是在台北的这些地方观察自然,现在不仅是在教小孩子,也更是在教他们的父母——希望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在假日带着孩子去周遭的地方感受自然,发现自然。”
在黄一峰登上去往台北班机的同时,我终于读到了《自然怪咖生活周记》这本书,亦发现他在采访时对我所说,言之不虚。通过这本书的内容,我发现了他如何从一个数理成绩不佳的都市怪咖小孩,变成热爱自然的观察达人;特别是其母亲的教育与引导方式,以及与他的种种互动经验,亦可提供相同背景的孩子及父母参考。其每篇周记还延伸出给“小怪咖”或“怪咖爸妈”的悄悄话,是作者设身处地从自我成长与亲子教养两种角度的贴心分享,并有自然观察达人的成长秘籍传授,堪称暑假里生活在都市的小读者值得一读的一本书。
苍山一声笑
于2013年在上海创立自然野趣NATURE FUN 自然教育机构的黄一峰,当然对大好河山大好自然同样感兴趣。除了都市里小小自然的观感以外,只要有机会,他亦会暂别繁华都市,用在都市练就的一双善于发现自然野趣的眼睛,来写作、绘画、摄影,并以美学观点将枯燥的科学记录方法转化成活泼的自然创作。
今年5月23日正式揭幕的苍山自然中心,就出现了黄一峰的身影。作为全国首座民间自然中心,苍山自然中心是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奚志农与朋友们共同创设。而黄一峰就是这些朋友之一。
“这一民间自筹资金创立的自然中心,呈现的效果还是蛮有趣的。”黄一峰向我解释道,“在国内的话,许多时候,游客会爬到山顶去看看,走马观花一番也就算了。而导游的介绍,则无非‘这里是仙人指路,曾经来过哪个神仙’‘那里有块石头,曾经是女娲补天用过的’,景区也缺乏一些关于自然与科学的介绍。但是苍山自然中心则不同,它不仅有资料的收集,并且有不错的展示,让游客了解到——苍山上有小熊猫,大都分布在哪里,何为小熊猫的脚印,何为小熊猫的粪便;有各种杜鹃花,正在盛开的有三四种。”
在奚志农看来,虽然苍山自然中心面积不算大,但仍有望能成为小小的示范和种子,影响更多的景区和保护区。而黄一峰则如此对我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对商人来讲,他们不会过多考虑原来这里有什么自然的东西,而会考虑怎样赚钱。由此,加强游乐设施的引进,肯定比保留原有野趣更重要——因为哪个更能赚钱显而易见么!我觉得,这并不是社会进步的特征。有关部门应该更多考虑生态保护,而不应首先考虑经济与民用。”
在黄一峰看来,通过艺术的形式,包括写书,能够在人们的心里建立起生态保护意识。黄一峰曾经办过一次展览——《城市叶生活》,通过在都市公园里自然生长的树叶来作画,画面上呈现的则是公园里的建筑、鸟类。“我要用一个直白的方式告诉人们——连一片叶子都有这么美,那一片小树林呢?一座山呢?由此,就会改变人心。”
黄一峰的妈妈成长于台湾南投山野间,对于黄一峰来说,在云南的苍山上感受到的,或许与其母亲在台北、在南投给予他的,是一样的笑意。而当这份笑意投射到更多人的心中,亦足令黄一峰感受到——人心没有变。
接到北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一位朋友的电话,讲到一位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男人——生态摄影师黄一峰先生最近出了本新书。而这位戴着眼镜一脸书生味道的黄一峰,许多时候是在上海、台北两地生活的,比如我们约见的地点,就定在静安寺芮欧百货四楼的咖啡馆一角。事实上,他早就是中国台湾地区金鼎奖最佳美术编辑、最佳图书双料得主,且2016年他的作品《鸟类不简单》再度获得最佳图书奖。
说起新书《自然怪咖生活周记》,虽然是黄一峰出版的若干本书之一,但其内容则要追溯到他的青少年时代。黄一峰初中时因数理成绩不好,被分配到“放牛班”,幸运的是——植物园里的花草生物,让他在充满挫折感的青春期得到些许疗愈与修复。高中时,爱画画的他如愿就读复兴商工美工科,从毕业制作中发现大自然的美丽与哀愁。后来,他机缘巧合加入了环保团体,正式开启漫长的自我学习之路,终于从一个美工志工,逐步变身成为自然课程讲师、自然观察达人。
居于大都市里渴望自然
“我从小在台北长大。”黄一峰说,“其实台北和上海的都市背景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市里长大的小孩,许多人从小没有接触过自然,如何去接触自然,并将与自然的接触转化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实践。”
确实,台北与上海太相似。比如黄一峰在新书的序言中说到一个故事:“我出生前三天,外曾祖父为了帮我取名字,抱着一大本命名古籍连续翻看了三天三夜,最后选定‘一峯’这个名字,并交代家人‘峯’字上头的山不能搬下来。随着社会进步信息e化之后,计算机却常常打不出‘峯’字来。我常常收到银行或各个机关寄来的单据,上头收件人都印着‘黄一×’。连送挂号信来的邮差都拉开嗓门喊:‘黄一挂号!’他还曾开玩笑地问我弟弟是不是叫作‘黄二’。因此,我逐渐将‘峯’改写成‘峰’,以避免那些奇奇怪怪的麻烦。”
作为一名生态摄影师,黄一峰与民生美术馆、上海科技馆、上海植物园等单位合作,开设有自然野趣探索营,带着小朋友们在都市里寻找自然、认识自然,于是,留给黄一峰真正写作、摄影的创作空档期并不多。“一年也就三四个月吧,并且还是零散的时间。”黄一峰告诉我,“只要想到什么看到什么,我就会去记录下来,很有紧迫感地坚持记录。可以说是不定时、不定点地做着记录。”
一方面,这样通过镜头对自然的记录,造就了黄一峰的摄影作品,另一方面,也能为其课程所用。他的教案里,所有的图片,他都希望是自己抓拍的,而不是抄袭、拷贝得来。
观察自然,用镜头摄取身边的自然野趣,是从学生时代起黄一峰的一个习惯,保持至今殊为不易。在他看来,对自然的观察,通过摄影这一手法的创作,可以影响到其他人,让人们理解何谓“每片叶子都与独特的魅力,每个生命体都有独特的组合,以此呈现生命的美丽”。
黄一峰致力于引导人们发现身边的美,而不是非得跋山涉水到很远的地方去感受自然,这一点令在大都市生活的父母们感到亲切且能接受,无论是台北还是上海,都不乏他的拥趸。他的课程设在美术馆、植物园、动物园,平时要上班的年轻爸妈,可以坐着地铁带孩子来随他感受自然,何乐而不为?“我自己从小就是在台北的这些地方观察自然,现在不仅是在教小孩子,也更是在教他们的父母——希望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在假日带着孩子去周遭的地方感受自然,发现自然。”
在黄一峰登上去往台北班机的同时,我终于读到了《自然怪咖生活周记》这本书,亦发现他在采访时对我所说,言之不虚。通过这本书的内容,我发现了他如何从一个数理成绩不佳的都市怪咖小孩,变成热爱自然的观察达人;特别是其母亲的教育与引导方式,以及与他的种种互动经验,亦可提供相同背景的孩子及父母参考。其每篇周记还延伸出给“小怪咖”或“怪咖爸妈”的悄悄话,是作者设身处地从自我成长与亲子教养两种角度的贴心分享,并有自然观察达人的成长秘籍传授,堪称暑假里生活在都市的小读者值得一读的一本书。
苍山一声笑
于2013年在上海创立自然野趣NATURE FUN 自然教育机构的黄一峰,当然对大好河山大好自然同样感兴趣。除了都市里小小自然的观感以外,只要有机会,他亦会暂别繁华都市,用在都市练就的一双善于发现自然野趣的眼睛,来写作、绘画、摄影,并以美学观点将枯燥的科学记录方法转化成活泼的自然创作。
今年5月23日正式揭幕的苍山自然中心,就出现了黄一峰的身影。作为全国首座民间自然中心,苍山自然中心是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奚志农与朋友们共同创设。而黄一峰就是这些朋友之一。
“这一民间自筹资金创立的自然中心,呈现的效果还是蛮有趣的。”黄一峰向我解释道,“在国内的话,许多时候,游客会爬到山顶去看看,走马观花一番也就算了。而导游的介绍,则无非‘这里是仙人指路,曾经来过哪个神仙’‘那里有块石头,曾经是女娲补天用过的’,景区也缺乏一些关于自然与科学的介绍。但是苍山自然中心则不同,它不仅有资料的收集,并且有不错的展示,让游客了解到——苍山上有小熊猫,大都分布在哪里,何为小熊猫的脚印,何为小熊猫的粪便;有各种杜鹃花,正在盛开的有三四种。”
在奚志农看来,虽然苍山自然中心面积不算大,但仍有望能成为小小的示范和种子,影响更多的景区和保护区。而黄一峰则如此对我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对商人来讲,他们不会过多考虑原来这里有什么自然的东西,而会考虑怎样赚钱。由此,加强游乐设施的引进,肯定比保留原有野趣更重要——因为哪个更能赚钱显而易见么!我觉得,这并不是社会进步的特征。有关部门应该更多考虑生态保护,而不应首先考虑经济与民用。”
在黄一峰看来,通过艺术的形式,包括写书,能够在人们的心里建立起生态保护意识。黄一峰曾经办过一次展览——《城市叶生活》,通过在都市公园里自然生长的树叶来作画,画面上呈现的则是公园里的建筑、鸟类。“我要用一个直白的方式告诉人们——连一片叶子都有这么美,那一片小树林呢?一座山呢?由此,就会改变人心。”
黄一峰的妈妈成长于台湾南投山野间,对于黄一峰来说,在云南的苍山上感受到的,或许与其母亲在台北、在南投给予他的,是一样的笑意。而当这份笑意投射到更多人的心中,亦足令黄一峰感受到——人心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