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福尔摩斯的存在空虚与亲子关系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E1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福尔摩斯在辉煌的侦探成就之下,是强烈空虚的人生基调。他对侦探的极端热爱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借此可以逃避空虚的感觉。福尔摩斯的空虚来自于自己对感性的极端压抑和排斥。这种两种极端的做法导致福尔摩斯自身生命体验的深层残缺,一些重要的体验由此丧失,空虚因此如影相随。就个人生活史来看,早期母子客体关系存在的严重问题,导致福尔摩斯对自身中代表感性一面的女性特质的否认和压抑,对社会交往中相关的人际关系的回避。
  关键词:福尔摩斯 压抑 空虚 亲子关系
  柯南·道尔笔下的神探福尔摩斯,以其惊人的侦探才华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形象,但是学界对福尔摩斯这一人物形象的研究并不多,这与其文学形象的受欢迎程度明显不匹配。在不多的研究中,分析福尔摩斯人格魅力的文章占据大多数,而关于福尔摩斯自身暗淡的一面——他的存在空虚则很少有文章涉及。但这方面的深入发掘使福尔摩斯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更深的学术价值。福尔摩斯的存在空虚,由个人生活史以及英国维多利亚晚期的文化特点共同造成,本文只分析其个人生活史原因。
  一、存在空虚
  福尔摩斯的生活呈现出一种鲜明的二元反差:一方面声誉卓著,繁忙紧张,另一方面又空虚无聊。作为享誉欧洲的侦探,福尔摩斯多次感叹生活的平淡、空虚和无聊。有一次,他对华生说:“请站到窗前来!难道有过这样凄凉、惨淡而又无聊的世界吗?看,那黄雾沿街滚滚而下,擦着那些暗褐色的房屋飘浮而过,还有再比这个更平凡、单调和无趣的吗?”(柯南·道尔,上:123)不但如此,福尔摩斯根本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为使其自认为平淡无聊的生活变得可以忍受,福尔摩斯致力于探案。他说:“在一团团平淡无奇的生活乱麻里,谋杀案就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其中。我们的责任就是要解开它,把它从生活中分离出来,并且彻底揭露。”(柯南·道尔,上:37)如果没有探案,“我的脑子就像是一部空转的引擎,因为没有和它所要制造的工件连接上而整个地散成碎片。生活平淡,报纸枯燥”(柯南·道尔,下:165)。当听到有案件的时候,“福尔摩斯搓着双手,目光炯炯有神。他从椅子上微微倾身向前,在他那轮廓分明的鹞鹰般的脸上现出了精神极其集中的神色。‘说一说您的案情吧。’他精神焕发,以郑重其事的语调说道”(柯南-道尔,上:125)。而在他探案中的關键时刻,“就会看出他那冷静外表里面的热烈活力了。他顿时变得紧张而警惕,眼睛炯炯有神.板起了面孔,四肢由于过分激动而发抖”(柯南·道尔,下315)。
  探案需要知识、聪明和勇敢,有时还有致命危险,但这恰恰能激起福尔摩斯的兴趣,使他的整个身心都被激发、被抓住,注意力完全被案件占用。所以,探案总能把福尔摩斯从空虚、焦虑和乏味的生活牢房里暂时拯救出来,但案件结束后再次把他投回其中。然后,福尔摩斯对新案件的需要又马上产生。这样从一个案件到另一个案件,他希望永不停息,或者说,他无法让自己停下来。福尔摩斯对案件数量需求的无穷尽和探案时的过度投入,终于摧毁了他的健康。
  当实在没有案件,无法忍受生活的乏味时,福尔摩斯就注射可卡因。有次,华生问他最近手头有案子没有,他说:“没有,所以才注射可卡因啊。不用动脑筋,我就活不下去。除了这个,还能为何而活呢?”(柯南·道尔,上:123)除了工作和注射可卡因外,福尔摩斯还通过阅读新闻、做化学实验、拉小提琴、抽烟这些方式来使自己把生活变得可以忍受。问题是,福尔摩斯为什么必须要有这些外在刺激,否则就会那么难受和无聊呢?这是因为福尔摩斯在潜意识中有一种逃避自我的强烈驱力。而他之所以有这种驱力,是因为他有一种潜意识需求。而当有外界刺激时,他的注意力就会被这些外在刺激吸引,而其内在潜意识的需求作为刺激就会因此被暂时忽略。外在刺激越强,它占据的注意力就越多,内在刺激被忽略得就越彻底,逃避的效果就越好。但是反过来,当外界刺激不存在,或者不够强烈时,内在刺激就会活跃起来,并力求取得意识的注意,但是福尔摩斯又不想面对他内在的这个需求,结果,他无法安静下来,只有使劲去寻找外在的刺激来引开自己的注意力。
  福尔摩斯引开自己注意力的外在刺激,可以大致分为信息刺激和物质刺激。不管是阅读新闻、工作、做化学实验还是拉小提琴,都会让头脑充满信息,占据大脑的注意力从而达到逃避的目的。但是,如果这些都无法实施,就只能采用物质刺激,比如抽烟和注射可卡因。物质刺激和信息刺激不同,它不是引开注意力,而是直接使产生注意力的神经系统麻痹。所以,这是一个更无奈、更严重,甚至带有某种绝望感的逃避。
  尽管福尔摩斯有那么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杰出的成就,但这些都无法使他获得根本的满足,填补那些空虚和消除困惑。那么,福尔摩斯被压抑的深层需求究竟是什么,他又为什么要逃避他渴望的东西呢?
  二、奇特的情感取向与亲子关系
  福尔摩斯的压抑与空虚的个人原因,在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从社会友谊层面来看,华生是他唯一的朋友和重要的情感依托。他没有红颜知己和异性工作伙伴,虽然在他的客户中不乏女性,但她们只是作为福尔摩斯的顾客而存在。在家庭情感层面,只出现过他在外交部的哥哥迈克罗夫特和他的一个远房表弟弗纳。而家庭中的女性,只提到一次祖母,除此之外,再看不到其他女性的影子。除此之外,福尔摩斯的整个家庭仿佛沉入无边的黑暗。甚至对华生这个相识已久、亲密无间的朋友,福尔摩斯也极少谈起他的家庭和早年生活,以至于华生“开始认为他是一个孤儿,没有亲属在世了”(柯南-道尔,中:158)。福尔摩斯说他从未恋爱。福尔摩斯可以没有女友、妻子,但他不可能没有母亲。既然如此,为何福尔摩斯对自己的父母未置一词呢?从其种种表现来看,父母在福尔摩斯独特性格的形成,乃至压抑的起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神分析学的客体关系学派( objectrelations school)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和人际交往模式,与早期母子关系有着根本的联系。孩子的自我认同以及成人后的自我认同都由早期的客体关系构成基本模型。   生物体在生理层面普遍存在着双性特质。人类的生物层面和精神层面也是如此。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着成为男性和女性的愿望,“这些愿望紧密联系着对父母双方的认同”(克莱因,351)。由此可以推测,福尔摩斯更认同父亲,这使他倾向于更多地表达与男性有关的性格精神特质,比如理性和攻击。当然这是男性的普遍特点,只不过福尔摩斯表现得更加突出和极端。福尔摩斯的母亲,不管是在福尔摩斯的口中,还是在整个小说中,都隐而未现。但是,可以看出对于母亲,福尔摩斯的认同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小说中都没有讲,但是我们可以做出基本的推测。福尔摩斯的母亲不是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以至于福尔摩斯不能把她作为好的客体,内化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而且,由于其和福尔摩斯不好的客体关系,还使得福尔摩斯在她这个客体上积累了过多的愤恨,这使得福尔摩斯讨厌、排斥自己身上女性特质的部分,比如温情、感性体验和相关满足。
  福尔摩斯对待母亲的态度,后来被转移到了其他女性之上,具体表现对女性的不信任、蔑视、贬低、嘲笑,乃至拒绝和女性恋爱。福尔摩斯认为女人在品德上不值得信赖。在《四签名》的前面部分,他对华生说:“一个我这辈子见过的最美丽的女人,曾经为了获取保险赔款而毒杀了三个小孩,结果被判绞刑;而我认识的一个最不讨人喜欢的男子却是一位慈善家,捐赠了二十五万英镑救济伦敦的平民。”(柯南·道尔,上:128)当华生办案的间歇要去见摩斯坦小姐,他说道:“不要告诉她们太多情况,即便是最好的女人,也不能完全信赖她们。”(柯南·道尔,上:176)
  在人的幼年阶段,与母亲之间不好的、不令人满足的,甚至是创伤性的亲子关系,意味着母子之间缺乏亲密接触。这种体验的缺乏,对个体以后的生命体验影响甚大。如果一个个体早期亲子关系如此,那么“在后来的生活中,跟一个志趣相投的人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无论这有多么令人满足,也仍然会有一种未被满足的渴望。渴望一种无言的理解,这归根结底是渴望与母亲的早期关系。这种渴望是促成孤独感的原因之一,它源自于一种对不可挽回的丧失的抑郁感”(克莱因,346)。福尔摩斯也有好友华生,但明显可以看出,在福尔摩斯的某些空虚处,华生已无能为力。因为这种缺乏需要更加亲密的关系才可满足。
  三、寻求整合与恐惧整合的矛盾
  弗洛伊德曾说,人总是倾向于回到最初的爱。这最初的爱,就是指与母亲或父亲的爱。在生命的早期,个体与父母的心理共生联系,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弱,个体最后达到心理上的、人格上的独立。但在内心深处,人会有一个强烈的潜意识渴望——回到最初的与父母的连结共生状态。这种对极为亲密的连结和融合的渴望,从未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泯灭。在外在,这种渴望体现为与另一个异性建立亲密关系。福尔摩斯对母亲的极为不满或者恐惧,并把这种心理感受泛化到其他女性身上,從而阻碍并压抑了这种整合渴望的实现。所以,他就没有办法通过其他女性再重回那最初的爱。这样,他的生命就一直存在着这种基本的情感空缺。弗洛伊德和马斯洛曾言,但凡人类的基本需要,若不能满足,绝不会凭空消失,必成为内在驱力,塑造人的行为。母子关系中爱的缺乏使福尔摩斯渴望爱的融合,而对母亲的恐惧和憎恨又使他逃避与其他女性的亲密关系。渴望与逃避的拉锯战令人绝望窒息,探案或者其他爱好暂时给他一口新鲜的空气。老年的福尔摩斯皈依田园山水,研究蜜蜂养殖,留给人的仍是一个孤独的背影。
  当然.这是小说,但小说正是现实的投射。
  参考文献:
  [1]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全集[M].陈羽纶,丁钟华等译.北京:群众出版社,2014.
  [2]梅兰妮·克莱因.嫉羡和感恩:梅兰妮·克莱因后期著作[M].姚峰,李新雨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部不太像小说的小说,《呼兰河传》有着独特的叙事风格。它之所以被后人误认为不是小说,是因为萧红在叙事上消解了宏大叙事,小说当中所呈现都是呼兰河这座东北小城的一些普通的人和琐碎的事。首先,小说在叙事方式上以成人的视角不厌其烦地记录了呼兰河城年年岁岁、循环往复的生活,那里的生命在集体无意识地轮回,人们日复一日、一代又一代地复制着过去的生活,不问明天,不追问意义。与之并行的是,小说叉以儿童视角
期刊
摘要:阮籍的《咏怀》诗意旨遥深,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思与理性,而在他的八十多首咏怀诗中,大部分诗歌具有别具一格的意象和风味。这不仅是阮籍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主题,也是他在诗歌创作中的独特风格,从而成为历代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魏晋之交,社会政治形势十分混乱,人性意识渐渐觉醒,阮籍力图在动荡纷乱的时局找到一条能够全身而退、超脱俗世的道路,做到与世推移。这种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斗争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就表现为具有色彩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杨争光小说作品的综观分析,试图廓清杨争光作为小说家存在的文学形象,并探讨其在叙事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文学存在,杨争光早在其小说创作中展现了非凡的叙事功力,他续接了中国古典叙事与世界经典叙事的精神,并予以不乏存在主义色彩的现代性激活,他以删繁就简的刀笔将固于生存困境与精神荒原中的人们刻画得入木三分,他革新的不仅是小说的文体或语言,更是小说艺术的视域及其可能性。
期刊
摘要:在以形式主义为本的文体学中,前景化是指通过偏离语言的自然形态和常规标准来凸显文学作品的文体风格、传递美学价值。本文以小说《愤怒的葡萄》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为例,一方面为论证前景化对文学翻译研究产生影响提供丰富的例证;另一方面以翻译实践为目的,以探究前景化概念对文学翻译和译本赏析的功用和启发。  关键词:前景化理论 小说翻译 《愤怒的葡萄》 翻译转换  20世纪初,随着经院派文艺学在俄国的日渐衰
期刊
摘要:泰国作家瓦尼·乍隆吉阿南的短篇小说集《同一条胡同》在1984年的东盟文学奖评选中获得最佳短篇小说创作奖,小说集真实地反映了泰国曼谷地区的社会现状和问题。本文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泰国社会在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曲折和阻碍,同时警醒人们如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同一条胡同》社会问题 现实意义 和谐发展  一、文学是社会问题汇集的载体  社会问题就是
期刊
摘要:木心先生不承认契诃夫的文学成就,是因为对契诃夫独特的文学观念认识不足。契诃夫小说的独到之处主要表现在选材和描写上,其选材原则是恪守“日常生活现实主义”,描写特色是追求语句简朴和文字的深思效果。本文以《套中人》为例,详析契诃夫小说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契诃夫 选材 日常生活 描写 简朴  木心先生在谈到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对于几位公认的文学大师,大多是首肯的,且赞誉很高。他称屠格
期刊
摘要:高友工在《中国文化史中的抒情传统》一文中构建了一种抒情传统。这种传统的构建受康德美学和浪漫主义表现说的影响,认同美的无功利性和创作者的主体地位。抒情美典的关键就在于“自指”和“自足”。从抒情的功利与否、抒情的自足与否两个方面可以对高友工的抒情传统提出质疑。从中国的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来看,“抒情”不限于非功利范围内。抒情对象和目的可以是多元的,而不仅是自指的。高友工的抒情传统能否成立还须存疑。
期刊
摘要:杨绛个性中理性幽默色彩较浓厚,其小说并不描写英雄,而是刻画了众多知识分子形象,小说的边缘叙事和智性书写方式是作家独立精神的体现。杨绛的小说构建无疑践行了萨义德对知识分子主体精神的呼吁。杨绛的创作自有其特色,长篇《小说》洗澡足以让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知识分子 幽默 边缘 智性写作  杨绛作为一个翻译家为大众所熟知,自小家学颇深,个性中理性幽默色彩较浓厚,其小说、散文创作艺
期刊
摘要:迈克尔-富兰从回顾与审视教育变革的历史入手,认为变革结果与教育变革蓝图相去甚远,甚至适得其反。从《教育变革新意义》一书中,我们能够了解教育变革是非线性的、复杂的。我们应该先弄清楚“变革是什么”的问题,既要理解变革的过程的复杂性,又要理解变革本身的意义。  关键词:新意义 教育变革 迈克尔·富兰  “我们对变革的现状如此熟悉,以至于我们很少去想一想,在个人层面上,我们正在经历的变革真正意味着什
期刊
摘要:《林肯传》是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扛鼎之作。该传记结构紧凑鲜明,叙事不落窠臼,再现了林肯“贫穷的简明编年史”般的童年,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里程碑意义的政治成就以及坎坷多磨的婚姻,建构了林肯不幸却伟大的殉道者形象。然而,时间不能抹杀—代人的历史。作者以浓重的笔墨描绘了战骨埋荒、哀鸿遍野的美国内战,以及浪花淘尽英雄后的是非对错,富有张力,引入深思。同时,《林肯传》在译介文化传播方面极具文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