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件里的新美学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377059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火如荼的VINTAGE风潮在转眼间已经席卷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典型的时装店到各种媒体人的新食堂,设计室……这个时代好像在一夜间重新定义了传统。当旧时的器物被重新赋予了时尚的意义,这到底是对时光的遵从还是设计的死亡?
  复古的潮流和这样一些标签息息相关:做旧,掉色,铁艺,斑驳,蚕丝灯泡,樟木箱。我们无法定义,是谁引领了这样一股潮流,但这似乎是一种价值共识与合力推动的结果。
  最资深的奢侈品家具品牌罗奇堡,大约是复古派的鼻祖,随着罗奇堡在大陆门店的日益繁盛,这种精心做旧的古典主义家具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旧时光里的美好与精致。当我们看腻了IKEA直线条板式北欧风,习惯了机械化大生产下毫无个性的批量产品,厌烦了越来越多乏善可陈的连锁餐厅,我们忽然开始发现流逝的旧时光里,有一种不经意的美,已经被商业和资本,以及现代化所湮没,而今他们摇身一变成为奢侈的代言人,重新站在了时代的塔尖上。
  其后的美克美家、HARBOUR HOUSE之类更是把复古风彻底推向了市场,伴随着INITAIL引领的时装店铺复古风,如今的小店小馆子,谁没几件掉漆的家具和几盏忽明忽暗的爱迪生蚕丝灯泡呢?而后者又因为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而被广东人大量仿制生产。钢筋水泥的商品房渐行渐远,老洋房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此起彼伏的审美更替背后是什么样的动力?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进,那些在时尚浪尖上的弄潮儿,艺术家们早已经完成了艺术启蒙和艺术史的“知道”工作,复古美学的诞生或许某种程度上说,是那样一批对艺术渴求者希望将他们对艺术的了解呈现给普通世界的平台。不同风格的雕花,造型可以让那些在欧洲留学归国的年轻人,那些掉书袋的文艺青年,或者只是想要跻身时尚圈的实习编辑一个更好的谈资和炫耀自我的领地。无论以何种目的为开端,我们都必须接受事物荒谬性的不可抗性,但又在事实上推进了这个时代的审美。于这样的结果而言,旧物件确实引领出了一种融合了当代和旧时光的美学,而客观上也是全民审美的进步和共荣。
  让我们回到旧物件本身,在日常的使用中,我们会渐渐理解旧物件不仅仅是外型上的“美”,更核心的在于其设计本身对生活的尊重。
  很难想象,一个工业化不发达的民国年代里,上海的家具师傅们将西洋家具的摩登和中国传统家具的细致工艺在实际中慢慢融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国家具,它的两个显著特点——美观与舒适恰恰成为二战后北欧家具的主体风格。而那个时代的首饰、成衣,无一不践行着洋为中用的主旨,在笃悠悠的优雅时代里,写就了旧物之美。
  而今,更多来自于欧洲、日本、东南亚的手工编织或古董正在我们的身边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这种形式美学深层上是类似于“新艺术运动”发起者们对工业化、资本化、同质化的抵抗。“乐活”与“慢生活”的生活姿态,是对效率、指标、业绩的反击,但世事却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体,常常美好的初衷却仍旧导回到我们所唾弃的价值体系里,当全民都开始复古,那么复古真的是一门好的不能再好的生意经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复古美学也一种建立在现代性上的新美学体系,它当然不等同于从巴洛克到装饰艺术年代的美学总和,在这个时代中,多股力量汇成的河流,将我们推向更丰富的艺术领域,知旧才能创新,而时尚的风潮也总会在新潮和复古里来回摇摆,而不断改变和演进是人类文明存在感的最扎实体现。
其他文献
也许是由于少年时代生活在农村,经常上山割草砍柴,因此成年后,我对山峦有一种特殊的恋情。每到一地,我都千方百计力争去观瞻当地的名山古寺。巍峨秀丽的庐山、潜藏于群山之中的天柱山、终年苍翠欲滴的青城山、“秀冠天下”的峨眉山、雄踞中州大地的嵩山、道教圣地的武当山、红叶遍野的香山、樟枫蔽日的岳麓山、号称“有德”的德山、四面环水的君山、令古人费解的石钟山、佛像成林的千佛山、傍依东海的崂山、威冠神州的泰山、与台
近日闲暇翻书,看到了几个有关碎片的故事,读读有情趣,想想有意义:   一个故事说,当年伊朗建造德黑兰皇宫时,建筑师本打算在天花板和墙壁上安装上一面面玻璃镜子。然而,这些镜子从国外辗转运到工地时,由于长途颠簸,全都碎了。建筑师先是很震惊,但很快就冷静下来,然后他果断地命令工人们将已破碎的玻璃敲成更小的碎片,镶嵌在皇宫的天花板和四周的墙壁上。结果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了,不计其数的玻璃碎片犹如颗颗钻石,